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七月进入暑季,暑表示炎热的意思,7月7日为小暑,天气开始转热,但还没到最热,而7月23日为大暑,进入伏季,天气炎热,故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进入暑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养生注意保护人体的阳气,遵循"春夏养阳"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孙庆 《开卷有益》2022,(7):46-47
<正>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一、小暑三候1.初候,温风至,是指小暑节气之后,天气已经开始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阶段,凉风习习的日子已经远去。这之后即便有风,也都是温风,天地之间都仿佛变成了一个大蒸笼,风吹在身上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3.
小暑
  斗指辛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此时天气虽已热,但还达不到最热的程度,所以叫小暑。俗语“热在三伏”,伏:即伏藏的意思,小暑节气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说明小暑时节风中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小暑时节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相对其他节气而言,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更应注意养生保健。此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最宜“春夏养阳”,保护人体的阳气。小暑时节,容易烦躁不安,易困乏,少精神,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心身。  相似文献   

4.
正七月包含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中医认为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人们在七月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阳气。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此时应多饮水,必要时可服少量仁丹,或喝绿豆汤等以防中暑。小暑节气: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  相似文献   

5.
正深秋时节,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着寒气增长逐渐萧落。秋季昼夜温差悬殊,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气潜藏体内的时候,所以秋季养生离不开"养收"二字。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季节,由于气温逐渐下降,秋高气爽,故而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时期。春生、夏长、秋收,是万物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立夏5月5日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阳气已经到了极盛时期,而阴气却微乎其微,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从养生的角度看,立夏后,人体机能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人体的心脏机能也开始旺盛起来,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心脏,重在养心。在"立夏"之季除要做好精神养生、自我调节、制怒平和外,还要做好饮食调养。应多  相似文献   

7.
南凯 《开卷有益》2010,(7):64-64
<正>7月7日和23日分别为"小暑"和"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旺盛的时候,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以后,暑热的天气特点更加突出,人体  相似文献   

8.
孙庆 《开卷有益》2021,(5):71-73
一、立夏如何养生 小池 杨万里(宋)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立夏是阳气盛的时节,万物进入旺季生长期,人体的阳气向上向外发散. 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此外,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应养成午睡的习惯以缓解疲劳,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9.
大暑养生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交大暑,热得无处躲",这些民谣足以生动地体现大小暑带给人们的"火热度".白居易有诗云:"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形象说明了大暑天气燥热难耐,食难下咽. 大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容易感觉心烦气躁、情绪波动、胸闷,精神困乏、头晕、食欲不振、失眠等.高温高湿的天气,使得消化道疾病患病率增多,与湿热有关的皮肤病也是高发期.这个时候更要调整好自己的起居饮食,防范疾病于未然.那么大暑要怎么养生?介绍几则夏季养生方法让大家安然度夏.  相似文献   

10.
《黄帝内经》有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分过后气温逐渐回升,阳气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活动加快,正是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养生的最佳好时节,而老年人如果利用春天阳气欣欣向荣的时机,顺势适当进补,对养生防病和治病大有裨益. 从中医理论上看,此时却是养生的好时节,借着春分阳气上升,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人群从情志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等方面着手,效果最佳.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因此,养生的核心就是调和阴阳,平衡阴阳.气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人群应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饮食而慎起居,坚五脏而通经络,避虚邪而安正气.  相似文献   

11.
春节特点与养生原则 从立春到清明节气前后,阳气渐生,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是由寒向暖过渡的时候.春季气候变化较剧烈,温差幅度很大.由于从冬入春,人的抗病能力和气候适应能力较弱,流行性传染病又较多,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年老体弱者和少年儿童.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护人体的阳气"。若平时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认为,春季是一年中人们进行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季节春季养生应注重8个方面,以达到御寒保暖、祛病健身的目的。这8个方面分别为"养阴、养阳养气、养脑、养脾、养胃、养肾、养热",即传统中医养生中的"饮食八养"。下面,笔者就详细介绍一下这八种饮食养生法。1.养阳春季是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注重对阳气的养护。根据春季人体阳气升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顺应天时、养阳养阴"属祖国医学中养生健体,治未病范畴.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谈点体会. 1 "顺应天时、养阳养阴"是未病先防的体现 顺应天时,养阳养阴,是春天由温转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在阳气作用下生机蓬勃,而人体顺应之.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的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春夏养阳",炎热的夏季是养护阳气的最好季节,也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基础。原文:《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夏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jie)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译文:夏季是草木繁衍秀美的季节,在  相似文献   

16.
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有七大"特区",即背部、脊柱、胸部、腹脐、腋窝、脚底和耳部。人们在养生保健时,经常对这几大"特区"进行刺激,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扶正祛邪,防治疾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1.背部特区中医经络学指出,人体背部属阳,有一条从上到下贯穿于背部的督脉,手足三阳经和奇经八脉的阳气都通于督脉,被称为"阳气之海",统领全身生命活动。经常对背部经络和肌肉进行拍打、捶按、刮  相似文献   

17.
在"日长如小年"的六月天里, 本是酷暑难当,但若养生有 道,也不难体会到六月荷塘花 娇映红玉、艳影照清漪的大好"春色", 更可高卧六月小亭享受那清凉绿树阴、 时时弄素琴的丝丝惬意。 六月养生"清"为贵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 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 气候的变化。六月天的特点是"热"、 "燥",故以"凉"克之、以"清"驱之。 因此,六月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相似文献   

18.
正初入冬季如何养生?现在不少地方已经进入冬季,想要冬季过得健康,养生保健要重视。那么初入冬季如何养生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初入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一到冬天许多人就会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这样的人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肾病主任医师王祥生介绍,手脚冰凉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所致,中医称之为"肾阳虚"。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  相似文献   

19.
<正>夏至过后,就是小暑、大暑节气,气温逐日升高,天气以闷热多雨为主。从中医学上讲,也是人体阳气最盛而阴气滋生、阴阳交替的时节。从这个节气开始,人们会长时间使用空调。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强提示说,进入小暑、大暑这两个节气,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空调病。什么是空调病有人说,自己有"空调病",其实误解了这个"病"。"空调病"并不是指自己对空调吃不消,会让身体产生病状反应,而是指过长  相似文献   

20.
从中医理论讲,夏季阳气最旺盛,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奥运带动了中国人的运动健身热,参与健身成为时尚。夏季来临,我们来了解一下夏季如何健身。从中医理论讲,夏季阳气最旺盛,养生要顺应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