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早期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若同时伴有任何高危因素,黄疸程度超过生理性范围时,称为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而其中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并发胆红素脑病,可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时查明病因,并进行早期干预以达到降低高胆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是很重要的。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我院1995年收治新生儿498例,其中高胆患儿105例,占21.08%;2001年收治新生儿545例,高胆患儿126例,占23.12%;总231例高胆患儿中男129例,女102例,男女比例为1.26:1;足月儿182例,早产儿41例,过期产儿8例;自然分娩138例,剖宫产82例,产钳等其他异常分娩方式1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乏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3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进行G-6-PD活性检测,对可疑病例进行ABO溶血病检查,对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乏症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2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占同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人的3.95%,大多数病例发生贫血及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可出现胆红素脑病。男女发生比例为4.78∶1,男性与女性患儿间血红蛋白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患儿间血清总胆红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ABO溶血病合并G-6-PD缺乏症引起的黄疸程度重,并发症多,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综合干预可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自2002年1月~2004年11月该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发现原因不明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占首位,其中阴道分娩儿占90%,考虑与围产因素有关;其次为开奶延迟或摄入不足,其中剖宫产占60%,说明与产妇心理因素有关;第三为感染,但合并感染对高胆血症的影响较大;溶血症较少见,需要早期发现,否则预后不良。结论:一旦确诊,早期给予干预,尤其注意观察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转归情况,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本院87例血清总胆红素≥220.6μmol/L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胆红素水平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因以围产期因素占首位(40%)、其它依次为感染(28.7%)、母乳性黄疸(14.9%)其它因素(11.5%).结论 对高疸的病因及防治提出早期诊断及干预,可以减少高疸的发病率,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5.
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是威胁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疾病,该文从各种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早期预测和及时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防止胆红素脑病及其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尤其是新生儿早期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文献报道发病率逐渐增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导致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临床上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可能导致不同程度后遗症,即使是轻度到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可表现为远期IQ、DQ低下,听力损坏及神经系统异常。因此,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早期干预,以达到降低高胆红素血症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最常见的体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及粘膜等黄染的症状,新生儿时期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特别是生后一周内发生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常易导致急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胆红素脑病。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成熟,肝功能更不成熟,黄疸较足月儿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对早产儿更应早期进行积极治疗,预防和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现对我院36例早产儿出生后黄疸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早期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本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主要原因,为临床高胆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13例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病因分析,对未愈病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本地区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以感染性黄疸居首位,其后依次为ABO溶血,母乳性黄疽,窒息并HIE,头颅血肿,部分患儿病因不明。治愈205例,未愈8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加强宣教,使人们对高胆红素血症有足够认识,早发现和治疗,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积极防治感染可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9.
32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早期干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简称高胆 )病因并提出早期干预措施。结果表明 ,重视围产期保健、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新技术 ,防止窒息引起的缺氧酸中毒是减少早期新生儿高胆的关键 ;加强新生儿胆红素监测 ,参照新生儿高胆干预指标早期实施干预措施 ,可有效地减少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观察35例新生儿黄疸,分析黄疸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黄疸在出生24h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19.63%;出生1~3d内出现黄疸占总数的68.35%;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12.02%;其中,由于喂养欠佳,热卡摄入不足或和排便少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占82.61%。结论:加强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有助于早诊断、早治疗,防止胆红素脑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新生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诱发电位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痛。胆红素脑病是威胁新生儿的一种严重疾病,该文从各种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早期预测和及时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防止胆红素脑病及其后遗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中胆红素增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等黄染,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出现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了解和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有关因素,对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对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入住我科的105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颅MRI检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早期发现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意义,为在临床症状异常显现之前发现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2018年1-12月收治的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出现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分为两组:6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组,26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及头颅MRI,分析统计不同胆红素水平下NSE水平及头颅MRI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血清NSE水平均升高,而对照组患儿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发现3例有早期胆红素脑损害的MRI改变,对照组患儿中发现12例有MRI改变。结论应用头颅MRI及血清NSE联合检测可在早期较准确地发现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在临床症状异常显现之前发现并及时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有助于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1~9月收住的93例足月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比依次为围生期因素27例(占29.03%)、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均23例(各占24.73%)、ABO溶血病11例(占11.83%)、原因不明5例(占5.38%)、肝炎3例(占3.22%)、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占1.08%)。②7天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围产期因素和ABO溶血病为主,7天后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结论:①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前4位病因依次为围生期因素、母乳性黄疸及感染性疾病、ABO溶血病。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随病程而异。  相似文献   

15.
郝莲英 《中国保健》2009,(21):837-837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早期治疗,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9月~2009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临床资料。结果:经蓝光照射、静点白蛋白、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90例治愈,治愈率90%。引起高胆的病因主要是感染60例(60%),非感染40例(40%)。结论: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早期诊断,寻找病因,以光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病年龄、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母乳性黄疸、感染因素及其它因素。应用蓝光照射是1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光疗前胆红素平均值为(18.65±5.39)mg/dl、平均照射(4.83±2.57)天后降为(11.92±7.63)mg/dl。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以围产因素为主(32.0%),其次是母乳性黄疸(27.3%)、感染因素(26.0%)。至今为止,蓝光照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结合其发病的相关因素辅以中西药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与围产期相关病因的关系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 3 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与相关病因发病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为 7.87% ,母亲相关病因发病率前 4位为胎膜早破、羊水混浊、生殖道感染、HAA阳性 ,新生儿前 3位为早产、足月低体重儿 ,呼吸道感染 ,头皮血肿。结论 :围产因素已成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首位发病因素 ,应及时治疗和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广州市某医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探讨不同时期各种因素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其干预措施。方法将70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为Ⅰ组(母婴同室前)和Ⅱ组(母婴同室后),分析两组患儿的病因构成变化。结果Ⅰ组患儿病因以感染性黄疸为主,占46.1%;Ⅱ组患儿病因则以母乳性黄疸为主,占25.5%,而感染性黄疸下降为第2位病因,仅占22.5%。两组患儿病因构成比除ABO溶血病外,其余病因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Ⅱ组早发性母乳性黄疸所占比例(42.5%)较Ⅰ组(13.6%)明显增高。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提示改善环境因素、预防感染是降低感染性黄疸的主要措施,而对母乳喂养儿提倡出生后即应进行血微量胆红素监测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并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除应用左甲状腺素片替代治疗外,对高胆红素血症也进行干预治疗.结果 共筛查681 289例,检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437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病率为0.064%.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患儿中发生高胆红索血症128例,占29.29%.在光疗24~72 h检测血清胆红素均恢复正常.经随诊6个月至10年,其体格、神经行为发育正常.结论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除应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外,对黄疸应予以干预治疗,以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通过7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分析病因及干预措施.结果 围生因素 31例(40.79%),感染因素17例(22.4%),母乳性黄疸12例(15.76%) ,颅内出血7例(9.2%), 溶血6例(7.9%) 肝炎综合征3例(3.95%)其中母乳性黄疸预后最好,肝炎综合征引起的黄疸预后最差.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治疗的同时应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