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腹水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举世公认的疑难病。研究它 ,攻克它 ,对于人类健康大有裨益。本文谈谈我的拙见 ,就教于方家。一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学的臌胀、水臌、气臌、血臌等范畴 ,历代中医典籍都有记载。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著作《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就有黄帝与岐伯对臌胀的探讨 :“黄帝问曰 :有病心腹病 ,旦食则不能暮食 ,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 :名为臌胀。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 ,二剂已。帝曰 :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 :此饮食不节 ,故时有病也 ,虽然其病且已 ,时故当病 ,气聚于腹也。”《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2.
肖霞 《当代医学》2009,15(4):151-151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虫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症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  相似文献   

3.
<正> 近些年来,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和治疗主要作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一、攻逐腹水方药的选用攻逐腹水的中医中药研究主要在于单味药的疗效对比和攻补兼施的临床观察方面。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腹水治疗三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腹水属于祖国医学“单腹胀”、“蜘蛛臌”、“癥瘕胀”等病范畴。历代医学家对本病的治疗认识不一,有的主补,如喻嘉言说:“凡治胀病而用耗气散气泻肺泻膀胱诸药者,杀人之事也。”有的主攻,如陈士铎说:“水肿之病,亦土不能克水者也,方用牵牛三钱,甘遂三钱,水煎一服,即大泻水斗余,臌胀尽消,此则直夺其水势而土得其平。”从临床所见,此类病证虚实夹杂者甚多,纯虚纯实者少见,应当采用攻补兼施或消补兼施作为本病的治疗大法。治疗本病多从调治肝脾肾三脏入手,在具体立法上重视养肝、健脾、活血、行水。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腹水属祖国医学“臌胀”、“单腹胀”、“(?)蛛蛊”等范畴.以腹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本病的发生为肝脾肾功能失凋,气、血、水瘀积腹内而成.臌胀亦可由于某些疾病(黄疸、疟疾、血吸虫病、积聚等)转变而成.治疗应首辨虚实.实胀则腹色红黄鲜泽,气息粗长,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滑有力或弦滑;虚胀则腹色憔悴,气息短促,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脉沉细无力.实胀根据气滞、血瘀、水蓄的偏盛而分别选用行气、逐水、破积等法以消其胀;虚胀当从本治,选用养肝、健脾、益肾以治其本.若本虚标实、错杂病变者应扶正祛邪,攻补兼施.在  相似文献   

6.
王灵台教授诊治肝硬化腹水有丰富经验,认为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痰凝,治疗重点是审证攻补兼施,并强调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以疏肝健脾消导为主,中期以活血疏肝为主,危重期以调治肝脾肾三脏,行血利水为主,并附验案二例。  相似文献   

7.
李老认为肝硬化属疑难重证。不仅病情重、病程长、且常伴严重之并发症。故针对其病变多在血分的特点,临床上采用活血化淤、行气逐水、输通经络、调理气机以改善肝脏代谢;补脾盖肾以固其本;攻补兼施以损其有余,补其不足。三法辨证使用,状效甚捷。兹摘其要、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8.
姜尚贤主任医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腹水多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长积等因素,损伤肝脾,阻滞气血,以致气、血,水瘀积而成。其症往往本虚标实,攻之易伤正气,补之又恐恋邪,治疗颇为棘手。家父根据其发病转机,和60年临床经验,对本病的治疗原则以祛水消胀,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养阴益气四法运用为原则,以利水而不伤阴,攻邪而不伤正为宗旨,每获良效,兹就其辨证用药特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三例典型病案的分析,总结了刘学勤教授纠正肝硬化腹水蛋白倒置的临床经验。刘老临证常采用攻补兼施法,攻中寓补,补中寓攻,攻邪即是扶正,扶正即是驱邪的辨证思路,权衡病机,因人制宜。在辨证选药的同时,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结合,以攻为主常选用药物如当归尾、京赤芍、炒白芍、川怀牛膝、川芎片、鸡血藤、紫丹参;以补为主常用药物有苍白术、生黄芪、野党参等。攻补两法选用的药物都相对平和,非大攻大补之剂,既可平稳取效,又可巩固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中医证治的特点,方法:按辨证施治分型治疗。结果:因本症多属本虚标实,在祛邪利水同时,扶正补虚,必能祛邪外出,结论:腹水早中期,可攻逐,或先攻后补,攻补兼施,另治水必当疏利三焦,三焦气机调畅,发挥决读作用,水液才得以通调,此为治水要法。  相似文献   

11.
总结邝卫红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经验。邝卫红教授临证善用和法治疗脾胃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调和肝脾,开郁为先;条畅枢机及平调寒热,治中焦以衡;攻补兼施并调气和血,治脾以安五脏。邝卫红教授认为"和法"除了传统的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平调寒热、攻补兼施等方法之外,还应包括五脏同调、调气和血、辛开苦降等多种治法。"和法"通过药物之偏性调整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等病理偏性,调和阴阳,条畅枢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臌胀病机,自古至今,仁智各见。本文首先提出脾气虚弱为臌胀之本始。认为各种原因造成脾气先虚,气血生化之源,气虚无力推动血运,血虚无以充盈脉道,可致瘀血内著肝脏,并引用了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资料来论述了脾气虚与臌胀的关系。其次认为肝血瘀滞乃臌胀之枢纽(即中间环节)。本文对98例臌胀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后提出,肝血瘀滞是形成臌胀的前提,只有肝血瘀滞才能形成臌胀。肝血瘀滞,血络痹阻,水渗络外、腹水乃成。最后论述到腹水内蓄成臌胀之终结。认为本病肝血瘀滞源于脾气虚。此时、瘀血已成为病理产物,它不但影响脏腑正常的气血生化,还能成为继发病(腹水)的病因。结果陈者当去不去,新者当生不生,乃至血愈瘀则腹水愈甚,气血愈虚,腹水愈甚。气血愈虚则血愈瘀,互为因果、遂致本证正虚邪恋,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范畴,前人把鼓胀列为风、痨、鼓、膈四大疑难症之一,说明本病在治疗上较为艰巨。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以提高缓解率和减少复发率,先消后补、功补兼施的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景岳全书》为展现张景岳学术思想的代表作,其中单独设有专篇《心集·杂证谟·积聚》和《人集·妇人规·癥瘕类》,涵盖了当今诸多肿瘤疾病。张景岳在肿瘤类疾病辨治过程中,博采众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注重探求病源,治病求本,认为饮食、风寒、情志、气血、脏腑所伤皆可致病,脏腑虚衰为其根本。辨证论治以虚实之变为首,攻补兼施,治疗方法上针药结合,各法互参,陈列了大量有效方剂及针灸法,具有点兵八阵、用药精当、选穴精巧、内外兼施等特色。所形成的辨治思路体系为后世运用中医针药诊治肿瘤及相关类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深入研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肝硬化及其腹水的临床体会孙彬(河南省中医院,郑州450002)主题词肝硬变/并发症,腹水/中医药疗法肝硬化、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臌胀范畴,根据脏腑气血病机学说,肝硬化腹水主要责之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肝藏血,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气郁结,脾胃运化失...  相似文献   

16.
温化法治肝硬化腹水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目前来说肝硬化腹水 ,仍是临床难治症之一 ,其症结所在 ,是因其致病因素多样 ,病理变化复杂 ,常是气、血、水交互为患 ,正虚与邪恋同时并存 ,其结果引起多脏器、多部位、多系统的病变 ,尤其是疾病后期 ,水邪袭踞 ,痼着难消 ,攻之不可 ,补之愈塞 ,甚是棘手。笔者以为 ,治水之法无非有四 :一曰发散 ,二曰利尿 ,三曰逐水 ,四曰温化。然而肝硬化腹水 ,中医称水臌 ,其水裹大腹 ,停蓄不行 ,沉痼胶着 ,其名曰水 ,其性类饮 ,此时正气已亏 ,大剂攻逐已非所宜。当针对其症情 ,参以温化之剂 ,缓缓图之 ,正所谓“温药和之” ,才能达到愈病的目的 ,现将…  相似文献   

17.
臌胀症     
一、定义凡因饮食不节,嗜酒成性;或房室劳倦,情志所伤;或外感时疫,水毒虫积;或其他疾病传变,引起肝脏损害,证见面色苍白,腹胁攻痛,络脉怒张,肝脾肿大,或坚硬缩小,腹水胀大者,称为臌胀症。祖国医学文献里,尚有水蛊、虫胀、肤胀、肝水、肿胀、膨脝、蜘蛛胀、单腹胀等记载。按病机分类又有气臌、水臌、血臌、虫臌等名称。  相似文献   

18.
张从正运用补法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张从正对补法的运用特点。认为:张氏对补法的认识源自《内经》,通过严密辨证来运用补法;主张补中要有通,补而不滞,平而不强,以顾护胃气为要;善用先攻后补及攻补兼施;力倡用饮食疗法补养身体;而力戒有邪用补、燥热药石之补和久服常服补药。可见,张氏对补法运用具有独特见解和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时补钠与限钠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采用补钠与限钠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钠、尿量、腹水消退及临床转归情况。结果 补钠组治疗前后的血钠、尿量均高于限钠组,腹水消退及临床转归均优于限钠组。结论 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补钠优于限钠。  相似文献   

20.
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复杂,为气、血、水三者互相牵连为患。三焦为人体最大的隐态通路系统,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通道和气化的场所,水液运行的通道,水谷传化的通道。三焦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肝硬化腹水的产生有密切关系。临床上从调理三焦以纠正气、血、水三者的病理转机,治疗肝硬化腹水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