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脑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丙酮酸(Pyru)、甘油(Gly)、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患者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用生化分析仪测定Glu、Lac、Pyru、Gly、NO的变化,并计算Lac与Glu(UG)及Lac与Pyru(L/P)之比值。结果病灶半暗带区脑组织中Glu、Pyru、Gly的含量及L/G、L/P比值与相对正常脑组织中的相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Glu的含量和坍比值均明显低于腹腔皮下组织的相应值(P〈0.01),Lac和NO浓度则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和腹部皮下组织(P〈0.01)。结论微透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颅脑损伤患者脑细胞间液生化指标的手段。患者脑组织间液中的生化指标和NO的含量变化可能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细胞外液中的生化物质浓度,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生物化学采样技术,对组织损伤极小且操作方便,比其他方法更接近生理条件,为研究颅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并就其在颅脑损伤的研究成果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脑组织氧代谢情况的研究,证实了创伤后脑缺血的存在[1,2].后来人们应用微透析技术,从生化角度了解局部脑组织的代谢状况.明确了创伤后的确存在缺血所造成的代谢障碍[3].颅脑外伤后缺血的发病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了7例颅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1u)、乳酸(Lac)、丙酮酸(Pyru)、甘油(Gly)、乳酸/葡萄糖比值(L/G)和乳酸/丙酮酸比值(L/P)的变化规律以及亚低温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捅人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 3μl/min.每1 h收集1管透析液.7例患者的平均收集时间为65.00±18.45 h;收集的透析液用生化分析仪测定Glu、Lac、Pyru和G1y.结果患者大脑创伤病灶组织的Glu、Lac、Pyru、Gly、L/G、L/P与相对正常脑组织中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脑细胞间液的Glu、Gly含量均明显低于腹腔皮下组织的相应值;而Lac含量高于皮下组织的含量.结论微透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颅脑创伤患者脑和皮下组织细胞间液生化指标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亚低温治疗颅脑创伤患者颅内生化代谢动态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了24例颅脑创伤患者脑细胞间液中葡萄糖(Glu)、乳酸(Lac)、丙酮酸(Pyru)、甘油(Gly)、乳酸/葡萄糖比值(L/G)和乳酸/丙酮酸比值(L/P)的变化规律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将微透析导管分别插入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相对正常脑组织区和腹部皮下组织,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为0.3μl/min。1管透析液/h。平均收集时间为67.37±21.20h;收集的透析液用生化分析仪测定Glu、Lac、Pyru和Gly。结果(1)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脑创伤病灶半暗带区GLY,明显升高L/P比值, 而Glu、Lac、Pyru、L/G与常温组无显著性差异;(2)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能显著降低相对正常的脑组织Glu、Lac含量和L/P比值,但对Pyru、L/G、Gly较常温组无显著性差异;(3)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可显著提高Glu含量,降低腹部组织Lac、Gly含量和L/G、L/P的比值,但对Pyru含量无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微透析技术提供了一种实时监测颅脑创伤患者脑和皮下组织细胞间液生化指标的手段,亚低温治疗能预防患者近损伤区细胞膜的进一步降解,对未受伤的脑组织和腹部组织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防止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15例动脉瘤显微手术中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前后患者脑细胞间液中葡萄糖、乳酸及乳酸/葡萄糖比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过程中,将微透析导管插入相应的脑皮质中,收集微透析液,灌流速度0.3μl/min,15例患者平均收集时间(2.56±0.32)h,收集的微透析液应用生化分析仪及相应试剂盒测定乳酸、葡萄糖含量。结果在动脉瘤临时阻断及夹闭之前乳酸、葡萄糖含量变化不明显,临时阻断后乳酸含量明显升高,而葡萄糖含量下降。结论应用微透析技术进行术中监测发现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对患者脑细胞间液物质生化代谢有影响,术中应尽量减少临时阻断并缩短阻断时间。  相似文献   

7.
脑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测定活体脑细胞间液中生化物质变化的新技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微透析技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进行连续监测,通过对细胞间液中兴奋性氨基酸、乳酸、葡萄糖、甘油等生化物质代谢变化的检测来研究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以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IND),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微透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以透析原理作为取样基础的新的化学采样技术,具有活体取样、动态观察、定量分析、采样量小、组织损伤轻等特点。在神经科学领域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其原理、方法、优缺点、影响因素及在神经科学尤其颅脑外伤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微透析的应用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应用微透析技术检测10例颅脑创伤患者的脑细胞间液(ECF)中乳酸/丙酮酸(L/P)、乳酸/葡萄糖(L/G)及甘泔(Gly)的浓度并探讨其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是从整体水平对蛋白质进行研究的一门重要学科,颅脑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揭示了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多种蛋白质的改变及翻译后修饰的变化。采用高通量蛋白质组技术,研究颅脑损伤后的整体蛋白表达变化,有可能为颅脑损伤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新的靶标,对于判断颅脑损伤程度、评估预后、调整治疗方案等却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颅脑损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第三届国际神经损伤学术会议于1996年9月8日至9月11日在意大利海滨城市尼米里召开。笔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会议上发言。现将这次会议有关颅脑损伤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方面进展作一概述。 一、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监测技术 除目前临床常规采用床边监测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颅内压、氧饱和度等指标外,脑血流量、脑温、脑组织氧含量、脑微透析、脑诱发电位监测等技术已应用于临床。目前研究已证明脑血流量测定较颅  相似文献   

12.
微透析技术可持续测量活体脑细胞外液的生化物质浓度,其应用已从动物实验发展到临床研究。近几年国外应用微透析技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人进行持续监测,用来研究脑血管痉挛、脑缺血或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时细胞外液的生化物质改变,在兴奋性氨基酸、能量代谢物质、甘油及NO代谢物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研究资料。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其在SAH中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脑氧代谢指标在颅脑损伤继发陛脑缺血判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被认为是影响颅脑损伤预后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继发性脑缺血、缺氧可加重脑损伤,并导致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坏死和凋亡,其病理变化过程较脑血管梗死后的缺血、缺氧更为复杂。近年来,脑氧代谢率、脑血流、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微透析技术、脑组织氧分压、放射影像学检查等脑氧代谢指标监测技术对于脑缺血的判定研究已有较大进展,对脑血流及脑组织代谢进行复合监测,可为临床提供早期脑缺血证据,指导治疗,从而改善预后。本文即对这些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微透析(microdialysis)技术是将灌流取样和透析技术结合起来并日益成熟的一种新型生物采样和给药技术。脑缺血后脑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生化和能量代谢改变。使用微透析技术能实时、连续、在线地监测这些变化,为深入了解脑缺血的病理变化以及临床防治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脑缺血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透析技术,活体动态观察沙土鼠脑缺血时皮层区细胞外液(ECF)中氨基酸(AA)的变化。结果发现:(1)应用微透析技术在脑皮层中可检测到多种AA,其中包括神经介质类AA和非神经介质类AA;(2)脑缺血时,神经介质类AA显著升高,而非神经介质类AA仅轻度升高。结果提示,脑缺血时神经介质类AA和非神经介质类AA升高的机制可能不同,神经介质类AA在脑缺血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在体生物化学采样技术。高血压性脑出血后由于缺血、缺氧,局部脑组织内发生一系列的神经化学改变,使用微透析技术能及时、有效地监测这些物质的变化,可靠地反映继发性脑缺血、脑损伤,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本文对微透析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方面的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局部代谢磁共振波谱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本实验研究鼠急性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情况,以找出颅脑损伤与恢复过程中局部脑组织各种代谢成分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自由落体致鼠脑损伤模型,伤后30分钟、3、24、168小时取材,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颅脑损伤局部脑组织代谢的变化。各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颅脑损伤后伤区脑组织乳酸含量于伤后3小时已显著增高(P<0.01),伤后24小时仍然明显高于正常。胆碱于伤后3小时已有明显升高,24小时达高峰(P<0.01)。N-乙酰门冬氨酸含量自伤后3小时明显降低,伤后24~168小时仍然显著低于正常(P<0.01)。谷氨酸自伤后30分钟开始明显降低,3小时降到最低水平(P<0.01)。结论:实验表明颅脑损伤后3小时伤区脑组织已显著呈缺血性改变,伤后24小时达高峰。  相似文献   

18.
脑损伤后脑细胞外液中糖代谢变化的微透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微透析技术监测脑损伤局部细胞外液(ECF)中糖代谢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微透析技术动态收集大鼠轻、重度脑损伤局部的ECF透析液,观察其葡萄糖含量([Glu]d)和乳酸含量([Lac]d)的变化。结果透析管插入引起[Glu]d和[Lac]d的变化很小(P>0.05)。脑损伤后[Glu]d下降,与对照组及损伤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且损伤越重其变化越显著(P<0.05)。而脑损伤后[Lac]d则上升,与对照组及损伤前相比,相差显著(P<0.05),且损伤越重,其变化亦越显著(P<0.05)。脑损伤后[Glu]d和[Lac]d的变化分别与脑组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微透析技术是一种理想的动态监测脑损伤局部生化改变的方法;利用该技术监测损伤区ECF中糖代谢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作为判定脑损伤程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携氧液在颅脑损伤低氧血症应用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携氧液在颅脑损伤低氧血症时应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通过脑含水量、组织形态学、行为改变及存活时间观察,提示携氧液能改善损伤缺氧组织对氧的利用能力,减轻脑水肿,延长动物存活时间。认为,颅脑损伤后早期使用该液,对低氧状态下的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作为脑缺血、缺氧及脑水肿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创伤性脑损伤后局部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局部脑缺血是创伤性脑损伤后继发颅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颅脑外伤死亡的病人约90%都存在脑缺血。外伤后脑缺血将加重脑损伤,并将导致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坏死和凋亡。外伤后局部缺血的机制及创伤半暗带范围界定尚待进一步研究,外伤缺血的病理过程较脑梗塞后的缺血更复杂。脑血流及脑氧监测、微透析技术、核磁影像及PET对于脑外伤病人缺血判定都各有优缺点,只有对脑血流及脑组织代谢行多方法监测,才能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脑缺血证据,以期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