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监测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的诊断及监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2):157-15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检测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均空腹采集EDTA-2K抗凝静脉血2 m L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同时生化管采集静脉血3 m L检测空腹血糖,采样和检测过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8.30±2.25)%,健康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值为(4.70±0.90)%。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8.50±3.60)mmol/L,健康对照组空腹血糖测定平均值为(4.80±0.80)mmol/L。两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比健康对照组高,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控制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正常或偏低的标本要结合患者血常规血红蛋白值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糖尿病患者,90例糖尿病伴并发症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伴并发症组患者其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而糖尿病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治疗效果的一项良好指标,与空腹血糖检测相结合更有利于临床对糖尿病诊断、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监测及指导临床用药方面的应用。方法:对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在糖尿病的诊断及监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联检在糖尿病诊断及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云 《吉林医学》2012,33(21):450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诊断、治疗的意义。方法:监测并分析70例糖耐量正常者、75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TC、TG、LDL-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联检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并分析空腹血葡萄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Ⅱ型糖尿病(2D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院检查的经确诊为Ⅱ型糖尿病患者100例(A组)及非糖尿病患者100例(B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分别计算空腹血葡萄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情况,分析并比较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Ⅱ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准确度。结果 A组FPG对Ⅱ型糖尿病诊断灵敏度为99%,特异度为93%,HbA1c诊断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92%,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FPG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仅为7.0%和1.0%;HbA1c诊断灵敏度和特异率为8.0%和5.0%。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葡萄糖在Ⅱ型糖尿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无明显差异,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肖剑锋 《当代医学》2016,(11):33-34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初次诊断为糖尿病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为研究组,共计10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群.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5±0.5)、(6.5±0.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2±0.6)、(4.3±0.8)mmol/L,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空腹血糖相比,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方法 简单,干扰因素少,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8.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诊治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68例和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8例,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升高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两组之间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是观察糖尿病病情的稳定指标,与血糖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糖尿病筛选、诊断、血糖控制、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民 《吉林医学》2014,(9):1951-1951
目的:讨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55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7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和空腹血糖(FBG)测定。结果:观察组无论是FBG的数值还是HbA1c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对于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云阶 《大家健康》2013,(13):108-10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检测256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BG)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的关系,判定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诊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内分泌科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26例作为试验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2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与餐后2 h血糖相关性明显优于空腹血糖。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的筛查、了解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及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80例已经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PG),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HbAlc,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可以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丁毅 《华夏医学》2011,24(6):667-66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根据DPN的综合诊断标准,将200例2型糖尿病分为DPN组(n=83)与非DPN组(n=117),比较两组的病程、临床指标(空腹血糖、血脂、血清空腹胰岛素及C肽、糖化血红蛋白)与IMT.结果:DPN组在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I...  相似文献   

14.
候娟 《中外医疗》2013,32(20):51-5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对糖尿病(DM)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健康人100例,为健康组,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84例,为IFG组,糖尿病患者210例,为DM组。对上述人群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测定血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健康组、IFG组和DM组3个组测试结果的比对分析,发现IFG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要高于健康组,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又高于IFG组,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空腹血糖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或者糖化血红蛋白7%作为糖尿病的诊断界值,利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要优于以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敏感度和特意度。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要优于空度血糖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并且比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更为便捷,能够在早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糖尿病诊断,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2型糖尿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参与此次研究,并将其设为实验组;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12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予以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指标检测情况以及指标变化分析。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清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20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仅表现为空腹血糖上升,有4例患者仅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上升,有25例患者表现为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升,有1例患者表现为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上升,有4例患者表现为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上升,有49例患者表现为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上升。结论联合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有利于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琳琳  任君  史新辉  黄田海  周保民 《重庆医学》2008,37(16):1827-1828
目的 了解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38例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测定,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比空腹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监控及治疗上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用于诊断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糖尿病患者200例,随机分成4个组:A、B、C、D,各50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东芝40)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韩国CERA-STAT2000)对以上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h血糖(2hBG)进行检测,对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实际造影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以及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计分进行判断出冠状动脉发生的病变程度(需三级医院诊断结果).结果 出现冠心病合并的糖耐量异常组、2型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组以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平均水平要高于单纯性的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用于诊断糖尿病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病情监测、判断预后以及对疗效的评定等都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早期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孕妇550例,将其中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将其余50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孕妇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验。结果:观察组孕妇经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0%、82.0%和96.0%,均显著高于经空腹血糖检测和口服葡萄糖耐受量检测的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GCT、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中具有操作简单、诊断符合率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果糖胺联合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根据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47例为A组,糖尿病肾病组79例为B组;选择健康体检人员59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即C组。检测他们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果糖胺(FMN)的数值。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以上三种指标均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相比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果糖胺水平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三个指标的联合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诊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8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空腹血糖的测定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比对照组患者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随着患者HbA1c水平的升高,其并发症的发病率也会随之升高,患者的HbA1c水平与并发症发病率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