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的增加,发病年龄也相应提前,中青年AMI已引直起临床医师的普遍重视。本文对我院1992年4月—2004年6月收治的86例53岁以下AMI患者9个方面的临床特点与同期60岁以上的AMI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特征。  相似文献   

2.
鲁玉芬   《中国医学工程》2013,(2):104-105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自2006年4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心电图特征、预后等情况。结果造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诸多因素中以长期吸烟最为重要,临床表现以胸痛、濒死感、胸闷为主,心电图改变部位以广泛前壁最为多见,本组病例给予绝对卧床休息、饮食调整、吸氧、硝酸酯类药物口服、抗凝治疗等措施后好转68例,抢救无效死亡4例,死亡率为5.6%。结论中青年心肌梗死与老年不同,提高对中青年心肌梗死诱发因素、临床特点的认识可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菲 《中国病案》2011,12(9):71-72
目的研究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中青年AMI(A组)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并发症、预后等,并与同期住院的123例老年AMI者(B组)进行比较。结果 A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酗酒比例明显高于B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低于B组,但合并高脂血症比例高;胸痛症状典型,多为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心力衰竭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中青年发病以男性为主,多有明显诱因,症状典型,冠状动脉病变多累及单支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AMI)的诱因、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组的AMI患者,并采用包括溶栓在内的临床综合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结果 绝大多数AMI患者尤其是中青年组患者经溶栓等治疗,疗效显著。结论 早期溶栓治疗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韩宁 《吉林医学》2013,(36):7635-7635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的一些主要特点。方法:选择因胸闷或胸痛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中青年组与老年组,每组30例,比较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中青年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吸烟、饮酒和肥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青年组AMI患者多出现狭窄较小病变和次全闭塞,出现全闭塞的几率较小,钙化病变较少,老年AMI患者多表现为全闭塞和局部血栓,且冠状动脉出现钙化病变者多见。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与不良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且冠状动脉病变较轻,针对其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吸烟饮酒的情况,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6.
1996-2005年我院收治1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就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润祥 《河北医学》2012,(11):1597-1599
目的:探讨50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饮食以高脂饮食为主,体型多为肥胖,生活无规律,与对照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支病变31例,2支病变8例,3支病变1例,造影积分为(3.95±1.35)分,对照组1支病变14例,2支病变11例,3支病变15例,造影积分为(6.41±2.22)分。结论:5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狭窄程度相对较轻,主要发病因素与中青年人群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调查,以期早期预防与治疗。方法对120例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包括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梗死部位等,对以上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20例中青年患者的高危因素以吸烟为主,临床表现则以胸痛最为常见,而梗死部位以前壁为主(P〈0.05)。结论对中青年人群进行必要的临床调查与分析存在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样不仅能够做到早期预防与治疗,还对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死亡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14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14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男性≤45岁,女性≤55岁)8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725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男性(95.5%)、吸烟者所占比例(76.4%)明显高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独立相关;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冠脉单支病变比例(49.4%)明显高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冠脉单支病变比例(28.7%),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组冠脉左主干或3支血管病变比例(24.7%)明显低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组冠脉单支病变比例(45.7%)。结论 男性、吸烟、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是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杨素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2):1419-1420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方法:对4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诱因、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符合溶栓条件的33例,尿激酶静脉溶栓再通率为70%(23/33);心肺复苏后溶栓再通率为60%(3/5)。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存在多个高危因素和诱因;临床表现不典型,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导致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近年来收治的45岁以下AMI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生化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结果:45岁以下AMI的临床特点和发病原因与45岁以上脑梗死比有其特殊性.结论:吸烟、肥胖、高血脂、高血压、饮酒、家族史、糖尿病为青年AMI患者的显著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和控制这些危险因素是预防AMI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NCP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46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痛组(NCPMI组)和疼痛组(CPM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行对比分析。结果NCPMI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CPMI组(69.0±9.7岁比63.0±7.4岁,P<0.01),NPCMI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2:20)。NCPMI并多伴糖尿病(28.1%),(CPMI组为19.9)。NCPMI组来院就诊时间明显长于CPMI组(9.4±3.2比4.2±1.1,P<0.01),住院病死率NCPMI组(12.3%)高于CPMI组(6.2%)(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可无胸痛症状,并以年龄偏高者多见,多伴有糖尿病、预后较有胸痛症状者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瓶)病人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对62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以吸烟和肥胖为主(P〈0.05)。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1)。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重点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特点与此病的预防措施。方法:将2010年4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中青年组和老年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老年组患者相比,中青年组患者因肥胖、吸烟而引发此病的几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中青年组患者发生胸痛的几率高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几率低于老年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吸烟和肥胖。中青年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胸痛为主。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5.
黄国定 《中外医疗》2010,29(12):41-41,7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的特点,以及与非老年人AMI的不同之处。方法对48例AMI患者(老年人AMI35例)。收集病史资料,包括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糖尿病史、心血管家族史,入院后记录血生化(血糖、血脂)、血压以及并发症(心功能、心律失常)。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高血压明显增加,并发症明显增多,而非老年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高血脂等明显增多。结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较易出现并发症多、心功能差等情况,预后欠佳。  相似文献   

16.
陈润祥 《河北医学》2012,18(11):1597-1599
目的:探讨50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50岁以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饮食以高脂饮食为主,体型多为肥胖,生活无规律,与对照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1支病变31例,2支病变8例,3支病变1例,造影积分为(3.95±1.35)分,对照组1支病变14例,2支病变11例,3支病变15例,造影积分为(6.41±2.22)分.结论:5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以单支冠脉病变为主,狭窄程度相对较轻,主要发病因素与中青年人群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最严重的一种,中青年AMI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多数冠心病患者存在对该病认识不足,中青年易产生麻痹思想。由于AMI来势急、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常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进行医疗救护过程中,针对中青年患者疾病的不同阶段心理活动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指导,对于患者疾病恢复给预后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用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叶文 《吉林医学》2009,30(17):1971-1972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用药。方法:对20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中,以吸烟和肥胖为主(P〈0.05);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其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0.01)。结论: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应以冠心病易患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重点是避免易患因素;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糖,减少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无痛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筱文 《广西医学》2005,27(5):673-674
目的探讨无痛性心肌梗死(NCP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146例AMI患者根据发病时有无胸痛主诉分成无痛组(NCPMI组)和疼痛组(CPMI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并行对比分析。结果NCPMI组患者发病年龄高于CPMI组(69±9.7岁比63±7.4岁,P<0.01),NPCMI组中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32∶20)。NCPMI组多伴糖尿病(28.1%,CPMI组为19.9%)。NCPMI组发病到就诊时间明显长于CPMI组〔(9.4±3.2)h比(4.2±1.1)h,P<0.01〕,住院病死率NCPMI组(12.3%)高于CPMI组(6.2%)(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前可无胸痛症状,并以年龄偏高者多见,多伴有糖尿病、预后较有胸痛症状者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青年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中青年AMI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疼痛观察与护理、溶栓护理,实施康复护理,加强出院指导,以促进疾病的康复。结果:本组80例中,青年AMI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无任何并发症发生,康复护理及溶栓护理安全有效,经临床随访及观察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并发症的发生是中青年AMI患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