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经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膈囊肿: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9~21岁,病程3月~2年。 2.临床表现:头痛7例,阵发性晕厥2例,癫痫2例(失神发作1例,失张力发作1例)。 3.影象学检查:本组病例全部行头颅CT及MRI检查,均显示透明隔囊肿,其中3例伴脑积水,2例伴癫痫发作着,脑电图显示:中线两侧多发慢波2例。  相似文献   

2.
我科收治透明膈囊肿12例,2例行立体定向脑室囊腔分流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3~62岁。病程1个月~10年。主要表现为头痛,焦虑、精神异常及癫痫等。无定位体征。CT示透明膈扩大,囊肿左右径平均12.6mm。2治疗2例行立体定向脑室囊腔分流术,采用CRW脑立体定向仪,取囊肿中心为靶点经右侧脑室前角进针。穿刺针外套前端40mm每隔3~5mm开有侧孔的硅胶引流管,行右侧脑室和囊腔穿刺内引流术。导管尾端硬膜外扎闭固定。5例对症治疗,定期随访。5例予以观察。3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CT示囊肿缩小…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5年以来 ,对 33例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透明隔囊肿患者 ,应用立体定向方法行囊肿穿刺抽吸及侧脑室造瘘术或囊肿一侧脑室分流术 ,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 33例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1例。年龄 11~ 5 0岁 ,平均 2 2 .5岁。病程 6个月~ 7年。表现为癫痫发作 13例 ,其中大发作 11例 ,单纯部分发作 2例 ;经常头痛、恶心 13例 ;严重失眠、多梦、焦虑等神经症 7例。所有病人头颅CT检查 ,证实在双侧脑室前角间 ,有宽度 10~ 2 0mm不等低密度灶 ,均有明显张力 ,侧脑室有挤压感 ,囊腔直径 10~ 15mm19例 ,16~ 2 0…  相似文献   

4.
透明膈囊肿的微侵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统计了1988年1月~2000年9月行透明膈囊肿侧脑室分流术的26例病例,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12~43岁,病程6个月~8年。阵发性头痛13例,头晕7例,行走不稳4例,失眠伴焦虑2例,癫痫发作7例。11例行颅脑CT扫描,15例行MRI扫描,均见透明膈囊肿。1.2手术方法1.2.110例行CT导向透明膈囊肿侧脑室分流术:局麻下安装Lekcell-G型定向仪,行CT扫描,以囊肿中心点为靶点,计算其坐标。选眉尖后11~12cm、中线旁开2.5cm处为头皮切口及…  相似文献   

5.
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我院以精神障碍住院 ,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 (CT)确诊为透明隔囊肿所致精神障碍的患者 30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为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以精神障碍住我院患者 ,头颅CT确诊为透明隔囊肿 ,共 30例。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12~ 4 5岁 ,平均 34岁。病程 3个月~ 15年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者 6例。对病历资料进行分析。2 结果临床症状有幻觉、妄想 15例 ,感觉异常 5例 ,情感障碍 5例 ,人格改变 3例 ,强迫症状伴人格改变 2例。起病时均有头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起病缓慢者 2 5例 ,急骤者 5例。病前无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对16例神经内镜单侧造瘘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随访分析.结果 以颅高压症为表现者13例(4例伴癫痫)中,10例症状完全消失,3例偶有头晕;7例癫痫发作者,4例坚持口服抗癫痫药手术后3例未发作、1例偶发,3例未规律服药癫痫1例偶有发作、1例频发.复查CT或MRI透明隔囊肿缩小<50%4例,50%~90%9例,>90%3例,2例脑积水均消失.结论 对症状性透明隔囊肿应用神经内镜行囊肿壁单侧造瘘术具有微创、安全、颅高压症状摔制满意等优点,但癫痫症状缓解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们自 1 999~ 2 0 0 0年间采用肌肉填塞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intracranialarachnoidcyst,IAC) 7例 ,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47岁 ,平均 1 9 8岁。病史中有外伤史 1例 ,其它无明显诱因。病程最短者 1周 ,最长者 2年。 7例中额部 2例 ,外侧裂池 3例 ,顶叶 2例 ,枕叶 1例。囊肿均为单发。2 .临床症状 :6例有颅内高压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 ,并有 2例伴癫痫。另 1例表现为癫痫伴精神症状。 7例中除 1例起病较急外 ,其余均缓慢起病。3 .头颅CT检查 :本组均行CT检查 ,平扫显示囊肿呈现…  相似文献   

8.
透明膈囊肿伴精神障碍国内仅有少量报导 ,现将笔者所见 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性 ,16岁 ,高中学生。患者于 2 0 0 1年 3月出现前额部头痛 ,头晕 ,在当地医院做头颅CT提示 ;第五脑室扩大。给予改善脑循环药物症状有所缓解。 2 0 0 2年 5月再次出现头痛、头晕 ,赴兰州医学院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做头颅CT提示 :透明膈囊肿。未做处理约 1个月后症状自行缓解。 2 0 0 3年 5月初患者表现不爱出门 ,不上学 ,认为同学周围人都议论、笑话她。称她的内心别人了解一清二楚 ,有时脑子里听见别人议论的声音。情绪低 ,感到什么都不会 ,各个方面都不如人 ,拖累…  相似文献   

9.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和囊壁部分剥除18例,囊肿次全切除3例,囊肿脑室造瘘5例(1例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20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1例,改善7例,无变化2例,术后不能改善的症状主要是癫痫。有随访影像学复查结果的16例患者中,囊肿消失6例,缩小7例,无变化3例。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颅内蛛网膜囊肿 (IAC)是脑实质外囊性占位性病变 ,属非肿瘤性 ,由一透明的蛛网膜包裹 ,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无交通 ,囊液呈无色或微黄色透明状。其主要病因为先天因素所致 ,外伤因素较少[1] 。我院从 1988年 5月至 2 0 0 2年 2月共收治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 4 5例 ,均经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男 33例 ,女 12例 ,年龄 2~ 14岁 ,平均 8岁 ,病程 1月至 10年 ,平均 9个半月 ;11例有头部外伤史 ,4例头部外伤即行头颅CT偶尔发现 ,7例头部外伤后未行CT及MRI检查 ,5天至 4年出现症状行影像学检查发现 ,无颅脑手术…  相似文献   

11.
透明隔囊肿伴癫痫发作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隔囊肿伴癫痫发作七例宋玉成,陆森,张朝正透明隔囊肿伴癫痫发作国内报道甚少。现报告7例。临床资料男5例,女2例.初发年龄8~42岁。病程1~12年。均以癫痫发作而就诊。其中大发作6例,精神运动性发作1例。查体均无阳性发现。EEG:重度异常5例,中度...  相似文献   

12.
Chabannes(1981)首次报告了急性外伤后脊髓蛛网膜囊肿(SACS),并强调了早期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本文报告10例(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43岁;8例 SAC 位于胸腰段(伴有 T_7~L_1部骨折),2例位于颈段(伴有 C_(5、6)、C_3、C_7骨折),脊椎外伤后12小时内(2~12小时)出现急性神经系统症征者7例,其余3例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缓慢(3月~1年),痛觉过敏伴截瘫者8例,根性痛伴四肢瘫与痛觉过敏伴四肢瘫各1例,7例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有两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更多见的为急性 SAC,临床症状急,很快波及脊髓,此型需立即行减压术,另1型为少见的慢性 SAC,临床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13.
透明隔囊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透明隔囊肿分为症状性与非症状性两种,前又称为扩张性透明隔囊肿,它可造成室问孔的梗阻,产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障碍等颅压增高症状。当透明隔囊肿累及下丘脑一隔三角区或影响脑深部的静脉回流时,可出现行为、自主神经以及感觉运动功能的异常。一旦发生脑积水,可压迫视神经通路,引起神经眼科方面的症状。根据MRI所见和临床表现特点可确定诊断。应用脑的内窥镜技术,施行透明隔囊肿-脑室造屡或分流手术,可解除梗阻性脑积水,迅速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症状性透明隔囊肿19例,应用神经内镜技术行囊肿脑室造瘘术,对伴有脑积水的病人行室间孔再通术。结果 16例头痛、晕厥等症状消失,3例有癫痫发作者术后未再发作;复查CT或MRI显示囊肿均缩小,脑积水的病人侧脑室有不同程度回缩。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脑内窥镜手术治疗囊性胶质瘤及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科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采用脑内窥镜手术治疗5例胶质瘤及7例蛛网膜囊肿,经随访效果较好。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11-57岁,平均25岁。肿瘤患者均表现有头痛、头昏、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偏瘫、语言障碍4例。肿瘤术后复发2例。CT显示额顶叶囊性肿瘤4例,l例肿瘤位于丘脑区并实人侧脑室三角区,病变直径3.0-6.0Cm。5例病理诊断为胶质瘤11-Ill级。蛛网膜囊肿7例患者均有头痛症状,偏瘫、走路不稳各2例;CT显示蛛网膜囊肿位于外侧裂4例,小脑延髓池2例,其中1例伴双侧小脑半球发育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框架定向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术前常规行头颅CT冠状扫描,确定囊肿的中心位置与所定基线的关系,采用无框架定向穿刺透明隔囊肿后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有症状的透明隔囊肿12例。结果12例病人的头痛、头晕症状均消失;3例有癫痫发作者术后未再复发;2例有意识障碍者术后清醒。全部术后复查CT和/或MRI显示囊肿均缩小,脑积水的病人脑室形态术后有不同程度回缩。术后3月头颅CT和/或MRI均示囊肿消失,脑室形态恢复正常。术后均好转或痊愈出院,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无框架定向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透明隔囊肿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颅内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方式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1例手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囊肿壁部分切除并脑池开放术26例,其中12例同时行癫痫手术;囊肿一腹腔分流术11例,神经内窥镜下囊肿造瘘术14例。结果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3~6个月复查头颅CT,囊肿消失或明显缩小者41例,无改变10例。随访3个月~8年,症状消失或改善45例,无改变5例,加重1例。12例行致痫灶切除术患者症状控制满意。结论神经内镜囊肿一脑池或脑室造瘘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有效方法。对于伴有癫痫的患耆,采取开颅囊肿壁切除并脑池开放同时行致痫灶切除术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侧裂池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2001年1月~2003年4月对8例颅中窝蛛网膜囊肿病人行囊肿-腹腔分流术,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3岁4个月~15岁7例,1例29岁。临床表现为头痛3例,头痛伴呕吐2例,局部颅骨隆起1例,抽搐2例,视神经萎缩1例。囊肿3.7cm×2.7cm~8.4cm×4.1cm。均行CT或MR扫描。1.2手术方法选择中、低压分流管。行病侧颞部直切口,长3~4cm,撑开切口,止血,颅骨钻孔,电灼硬膜后“十”字切开,穿刺有脑脊液喷出,说明压力较高,将脑室腹腔分流管的脑室端插入囊腔内,深度根据囊肿腔的大小而定,一般2~4cm。其余手术操作同腹腔分流…  相似文献   

19.
中枢神经系统上皮性囊肿在临床上少见,我院近20年收治了经病理证实的该囊肿1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6例,女5例。年龄5~57岁,平均35.1岁。囊肿部位;脑室内7例,脑实质内2例,脑和脊髓表面各1例。头痛5例,肢体乏力5例,呕吐2例,走路不稳2例,视乳头水肿2例,癫痫和听力减退各1例。1.2 神经放射学检查 早期病例:脑室碘水造影示2例三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后颅窝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内治疗的38例后颅窝囊肿病变患儿的临床资料。这38例患儿中行单纯囊肿一腹腔分流治疗13例,囊肿剥离开窗治疗14例(其中显微镜下剥离13例,内镜下剥离1例),神经内镜辅助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结合分流术或囊肿剥离开窗治疗(联合手术组)11例(均为巨大囊肿合并脑积水者)。结果分流组再次手术率15.4%(2113),囊肿剥离开窗组再次手术率7.1%(1/14),联合手术组再手术率18.2%(2111)。术后平均随访3年以上,所有病人的囊肿均缩小。结论对小儿后颅窝囊肿治疗应根据囊肿部位、大小和脑脊液吸收功能情况制定以显微镜下囊肿剥离术为首选,配合内镜和分流术的个体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