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Ⅱ型糖尿病早期是由于肾微血管的病变尿中出现持续的微量白蛋白(mAlb),糖化血红蛋白(以HbA1c为代表)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进展性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明确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指标.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作为微血管病变的重要炎性标志物,反映了内皮功能的障碍.Ⅱ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与血糖控制水平以及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存在密切关系,应重视血糖水平的控制及HbA1c、hs-CRP水平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的影响。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补肾方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24hUAE)、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肌酐(SCr)、hs-CRP、FIB、Cys C水平变化情况,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前FPG、HbA1c、24hUAE、hs-CRP、FIB、Cys C、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治疗后2组FPG、HbA1c无明显变化,24hUAE、hsCRP、FIB、Cys 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 05),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益气补肾方可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降低hs-CRP、FIB、Cys C水平,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改善凝血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并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病变组,5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单糖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血中hs-CRP、HbA1c水平的差异及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糖组及病变组患者HbA1c、hs-CRP水平明显升高,病变组升高更显著,HbA1c及血清hs-CRP升高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生及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HbA1c、hs-CR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密切相关,检测糖尿病患者hs-CRP、HbA1c水平有利于监测其病情、评价疗效及预防糖尿病并发冠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白蛋白组45例、微量白蛋白组34例)及对照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临床白蛋白组和微量白蛋白组等各糖尿病组患者体内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组的HbA1c、血清UA水平均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组,组间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患者体内HbA1c和血清UA水平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生存质量、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将255例糖尿病患者根据HbA1c 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HbA1c≤6.5%)、血糖控制一般(6.5%<HbA1c<7.5)、血糖控制差(HbA1c≥7.5%)3组.比较3组生存质量,并分别比较不同证型HbA1c水平.结果 糖尿病不同HbA1c水平生存质量各个维度得分,除躯体角色功能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中,脾胃气虚型及气阴两虚型之间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与生存质量、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在亚太地区的患病率较高[1]。早期DN的特征是尿液中白蛋白排泄轻度增加(微量白蛋白尿)。现代医学认为,微量白蛋白尿与严重的肾脏病变一样,都应视为心血管疾病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LPA、hs-CRP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42例作为DACI组,2型糖尿病且无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患者41例作为T2DM组,门诊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入院后空腹取血检测血浆LPA、血清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TG、LDL-C、HDL-C水平。结果 DACI组LPA、hs-CRP水平高于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T2DM组LPA、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DACI组各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PA与HbA1c(r=0.352,P<0.01)、hs-CRP(r=0.239,P<0.05)、TG(r=0.319,P<0.01)呈正相关,与FBG、TC、LDL-C及HDL-C无相关关系(P均>0.05);hs-CRP与TG(r=0.387,P<0.01)成正相关,与FBG、HbA1c、TC、LDL-C及HDL-C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 LPA、hs-CRP测定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LPA与HbA1c水平有关,并与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皂苷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大鼠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Chemerin水平显著增高(P0.05),HbA1c、FPG、TG、TC、LDL-C水平、HOMA-IR、尿白蛋白量以及hs-CRP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Chemerin水平显著降低,HbA1c、FPG、TG、TC、LDL-C水平、HOMA-IR、尿白蛋白量以及hs-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可通过改变血清胱抑素C及Chemerin水平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NAG(UNAG)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根据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值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41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55例),对比研究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不良组及健康对照组的NAG/Cr和mALB/Cr水平.结果:两者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28,P<0.05).结论:尿NAG升高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华斌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5):123-124
本文通过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治疗方法,进而得出结论:HbA1c与U-mAlb联合检测是发现和监控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HbA1c控制良好者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此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萸方对大鼠糖尿病早期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黄萸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微量白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采用高糖高脂喂饲加低剂量STZ建立伴胰岛素抵抗的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给予黄萸方治疗12周,动态观察血糖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结果:黄萸方可降低血糖、减少尿微量白蛋白、减轻肾脏肥大、改善尿多症状、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疗效优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结论:黄萸方可改善实验性大鼠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主要是减少微量白蛋白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为其防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16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其中糖尿病正常眼底组(NDR)8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5例,并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hs-CRP,同时作眼底检查。结果: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hs-CRP水平均高于NDR组(P<0.05)。DR组hs-CRP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两组间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糖尿病患者处于慢性炎症反应期,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中起重要作用。hs-CRP水平的升高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发现DR的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及二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24h尿微量白蛋白(MA)变化。方法对120例入选者行24h MA、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测。结果单发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随血压或血糖水平增加,24 h MA增加;二病合并患者虽然血压或血糖水平未超过单发组,但其24h MA却高于单发组。结论在糖尿病及高血压双重损害下,患者24h MA增加。早期检测MA,严格控制血压、血糖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合并症之一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缺少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用益气活血化瘀法 ,观察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作为观察指标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DN的防治作用。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2例患者 ,所有病例均符合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2 9例 ,女 13例 ;年龄34~ 68岁 ;糖尿病病程 3~ 2 0年。Ⅰ型糖尿病 5例 ,Ⅱ型糖尿病 37例。血糖 9 1~ 2 3 5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者10例 ,视网膜病变者 1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芡芪真武汤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白蛋白排出的影响.方法:配对及开博通治疗对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糖负荷后2h血糖(2hPPG)、血压、血液流变学、24h尿白蛋白含量和24h尿总蛋白含量的检测.结果:(1)患者FPG、HbA1、2-P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2)参芪真武汤能减少24h尿白蛋白含量(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辨证使用芡芪真武汤,可显著减少尿白蛋白的排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测定2型糖尿病终末期肾病患者外周血中CD34+细胞的水平,分析CD34+细胞与糖尿病肾病代谢参数的相关性,探讨CD34+细胞数量变化与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终末期肾病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实验一组55例,为合并2型糖尿病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实验二组45例,为终末期肾病,无糖尿病病史;实验三组50例,为2型糖尿病患者,无肾病病史。同时选取体检中心6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4组患者均测定血糖(空腹和餐后2 h)、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CD34+细胞的数量/单核细胞值、微量白蛋白和肌酐水平测定,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比较4组上述指标的差异性,CD34+细胞/单核细胞值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3个实验组CD34+细胞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降低;实验三组高于实验二组、实验一组(P均0.05)。实验二组与实验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组患者外周血CD34+/单核细胞值与HbA1c、肌酐、空腹血糖呈负相关,与TC、TG无相关性。实验二组CD34+细胞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降低,其中实验一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CD34+细胞的数目及其在单核细胞中的比值与空腹血糖、HbA1c、微量白蛋白和肌酐呈负相关。表明CD34+细胞可能是肾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参与肾病的发生,监测CD34+细胞水平变化也许能用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发展,其中糖尿病可能进一步导致CD34+细胞数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上MMP-2、TIMP-2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病中的意义,并进一步探索2型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重点。方法:选取60例于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分成两组,其中30例正常尿白蛋白组,30例微量尿白蛋白组。另有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参与者均记录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各组血清MMP-2及TIMP-2进行含量测定,并分析MMP-2及TIMP-2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方法采用方差分析SNK法及相关分析进行检验。结果:3组间疾病病程、BMI、SBP、DBP、FBG、2h PG、HbA1C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SBP、FBG、2h PG、HbA1C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尿白蛋白组、微量尿白蛋白组MMP-2水平逐渐下降,TIMP-2水平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2、TIMP-2含量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3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其中以糖化血红蛋白相关性最强。结论: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糖可能是临床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MMP-2水平下调,TIMP-2水平上调,MMP-2及TIMP-2的早期筛查可成为糖尿病肾病一级预防的重点。HbA1C可能较FBG、2h PG对糖尿病肾病的控制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20例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并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正常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临床蛋白尿(CP)组。检测3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铜兰蛋白(CER),并分析hs-CRP、α1-AAG、CER与尿mALB的关系。结果T2DM患者中hs-CRP、α1-AAG、CE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MA组明显高于NA组(P<0.01),而CP组明显高于MA组(P<0.01)。结论T2DM患者血清急性时相蛋白与尿mALB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糖尿病肾脏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9.
边善堂 《中医药研究》2010,(10):1272-127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水平变化及预测意义。方法比较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病人hs-CRP、FBG、HBA1c、MA水平,并行头颅CT检查,分析非糖尿病性腔隙性脑梗死病人与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病人的hs-CRP水平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并发腔隙性脑梗死病人的hs-CRP、FBG、HBA1c、MA水平均显著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结论 hs-CRP联合FBG、HBA1c、MA可作为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高危预测因子,对高hs-CRP的糖尿病病人,特别合并FBG、HBA1c、MA增高应注意监测和追踪。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凝血4项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150例,根据是否合并微血管病变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9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对照组60例,无微血管病变。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HbA1c水平与凝血4项指标。结果:观察组FBG、HbA1c与纤维蛋白原(FIB)明显高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酶时间(T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PT、APTT、FIB及TT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为临床及时掌握病情进展、制定防治方案提供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