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黄佩珑 《右江医学》1993,21(2):95-96
<正> 散发性病毒性脑炎多见于我国南方和沿海地区。近年来病例逐渐增多,笔者在广西区人民医院小儿科进修期间,收集1991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的散发性病毒性脑炎31例,现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脑炎19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英  方洁 《铁道医学》1999,27(3):202-202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54例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33.33%)治愈,症状完全消失;32例(59.25%)显效;4例自动出院(7.41%)。结论:目前诊断病毒性脑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脑电图检查和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检查。治疗主要应用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及其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脑炎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如不尽早诊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地分析了我科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50例,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收治的53例病毒性脑炎诊疗经验,结果治愈32例、好转17例,遗留有后遗症3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是治愈急性病毒性脑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目前主要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一些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在基层医院缺乏病原学特异性的检查,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如不尽早诊治,将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3例,目的在于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3例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3~42岁·病程3 d内入院20例,3~7 d入院10例,大于7 d入院3例·临床表现: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全部患者均有发热,此外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抽搐、意识改变及精…  相似文献   

8.
<正>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现将我院1998—2000年74例病毒性脑炎分析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文收集1998年元月至2000年8月份我院住院确诊为病毒性脑炎74例,其中男49例,女25例,年龄6个月~1岁10例,1岁—3岁44例,3—8岁8例,8—10岁12例,均经脑脊液穿刺检验和  相似文献   

9.
小儿病毒性脑炎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其临床症状征多样,轻重不一,病理征阳性占36.8%,脑膜刺激征阳性占17.6%,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阳性率分别为100%和92.2%,显著高于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磁共振(MRD)检查可显示病变形态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加早期抗病毒治疗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刘青鹤  邱邦东  余光开 《医学综述》2008,14(11):1683-1684
病毒性脑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脑实质的炎症。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抽搐、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许多病毒可引起该病,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70及71、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及黄病毒属等,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最常见的。目前临床大多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抗病毒、脑细胞的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的维持及并发症的预防。文章对该病急性期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对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确诊,检测方法包括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芯片等。目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套式聚合酶链反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原位聚合酶链反应已运用于临床。现对病毒性脑炎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儿童EB病毒性脑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 《医学综述》2010,16(16):2444-2446
病毒性脑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EB病毒(EBV)也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EB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可导致脑水肿、出血、免疫复合物沉积、脑组织脱髓鞘样改变等,临床可表现为急性起病或慢性活动性损害。EBV特异性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EBV性脑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虽然EBV性脑炎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但一部分病例仍可留下后遗症。  相似文献   

14.
15.
郭虎  陆海英  郑帼 《中华全科医学》2011,9(12):1861-1862
目的提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南医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2010年欧洲病毒性脑炎处理指南,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结果脑脊液异常58例,CT异常38例,MRI异常15例,脑电图异常93例。经更昔洛韦治疗且病程2周后:脑脊液异常的58例患儿复查脑脊液,74.13%脑脊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脑电图异常的93例患儿中78.49%患儿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108例患儿中96.30%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3.70%患儿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高于正常,头颅MRI示额叶软化灶,脑电图示额叶局灶性慢波。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影响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因素之一,按照指南处理更有利于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郭虎  陆海英  郑帼 《实用全科医学》2011,(12):1861-1862
目的提高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南医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结合2010年欧洲病毒性脑炎处理指南,探讨对病毒性脑炎的再认识。结果脑脊液异常58例,CT异常38例,MRI异常15例,脑电图异常93例。经更昔洛韦治疗且病程2周后:脑脊液异常的58例患儿复查脑脊液,74.13%脑脊液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脑电图异常的93例患儿中78.49%患儿脑电图基本恢复正常;108例患儿中96.30%头颅CT或MRI未见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均正常,无神经系统阳性症状体征;3.70%患儿脑脊液单纯疱疹病毒DNA阳性,脑脊液白细胞及蛋白仍高于正常,头颅MRI示额叶软化灶,脑电图示额叶局灶性慢波。结论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影响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因素之一,按照指南处理更有利于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两者的鉴别、早期诊断提供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抗NMDAR脑炎和3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结果 53例患儿病程中危重阶段均在PICU治疗,抗NMDAR脑炎组男性8例,女性9例,脑脊液抗NMDAR抗体全部阳性,血清抗NMDAR抗体阳性率52.9%,均未发现肿瘤。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HSV-Ⅰ IgM阳性率13.9%,脑脊液、血清抗NMDAR抗体均阴性。两组临床特点比较,抗NMDAR脑炎组患儿年龄偏大(P<0.01),既往可有类似病史(P<0.01),起病相对较缓(P<0.01),认知障碍不论是首发症状还是病程中都更常见(P<0.01),行为异常和睡眠障碍在病程中更常见(P<0.01),头颅MRI可表现为脑组织萎缩,而无病例发生重症病毒性脑炎(P<0.01)。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更多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病程中运动障碍较多见(P<0.01),且病理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升高以及脑脊液蛋白增高也更常见,头颅MRI多为脑组织肿胀以及广泛信号异常。结论 儿童抗NMDAR脑炎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相比,患儿年龄偏大、亚急性起病、既往有类似病史、以认知障碍、行为异常和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但发热及颅高压症状相对不显著。与成人不同,儿童抗NMDAR脑炎性别差异不大,极少合并肿瘤,脑脊液中抗NMDAR抗体阳性是诊断重要依据,头颅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薛丽丽  吴伟  王丽红 《医学综述》2009,15(13):2061-206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散发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散发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EG检查正常范围脑电图9例(20.5%),异常脑电图35例,阳性率为79.5%,轻度异常14例(31.8%);中度异常15例(34.1%);重度异常6例(16.2%)。治愈率86.3%(38例),病死率13.6%(6例)。结论EEG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对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并作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A组)20例,甲泼尼龙喜炎平治疗组(B组)20例,单一免疫球蛋白治疗组(C组)20例。比较3组患儿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等治疗情况差异。结果:A组患儿的各项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小于B组,也均小于C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远大于B组75.0%和C组70.0%,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2,P〈0.05)。结论:甲泼尼龙喜炎平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脑炎(AE)泛指一大类由于免疫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导致的疾病,以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癫痫、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目前发现AE年轻女性患者多并发良性畸胎瘤,起初以神经精神症状或者癫痫发病,患者服用抗癫痫药物疗效较差,随着脑脊液相关抗体,如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抗体等检测技术的发展,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很大帮助,亦提高了患者的早期检出率。早期进行激素冲击或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降低该病的复发率,因此,对于AE,应早诊断、早治疗,并进行深入了解,对于该病的治疗及预防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