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抗癫痫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匹罗卡品(PILO)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SE后4个时相点即6 h、48 h、72 h和7 d海马γ-氨基丁酸(GABA)和GABAA受体α5(GABAARα5)亚单位表达的动态变化,以及Mel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 PILO组大鼠SE后6h,海马内GABA能神经元和GABAARα5亚单位表达均开始减少,尤其以SE后72 h~7 d改变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而Mel组大鼠在SE后72 h~7 d,海马各区的GABA能神经元和GABAARα5亚单位表达均显著高于PILO组大鼠(P<0.05).结论 Mel可能通过上调GABA和GABAARα5亚单位的表达来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组织XIAP的表达变化及槲皮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SE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XIAP与caspase-3蛋白以及XIAP mRNA的表达。结果海马CA3区XIAP蛋白在SE后2 h(0.5503±0.0172)起逐渐增加,8 h(0.6221±0.0238)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0.1507±0.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CA3区caspase-3活性蛋白在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在SE后4~72 h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SE组海马XIAP mRNA表达水平在2~8 h增加(P<0.01)。与SE组比较,槲皮素组海马XIAP mRNA表达水平及CA3区XIAP蛋白表达在8 h、24 h高于SE组(P<0.01),CA3区caspase-3活性蛋白表达在8 h、24 h、72 h低于SE组(P<0.01)。结论XIAP可能参与了SE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过程,槲皮素可以提高SE后海马神经元XI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神经递质方面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el)抗癫痫作用的生化机制。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模型,观察大鼠SE后4个时相点即6、48、72h和7 d海马γ-氨基丁酸、谷氨酸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的变化,以及Mel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PILO诱导大鼠SE后6 h~7 d海马谷氨酸含量显著升高,γ-氨基丁酸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在SE后72 h才显著下降(P<0.05);给予Mel的大鼠在SE后6 h~7 d,海马γ-氨基丁酸含量和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均显著高于仅予PILO处理的大鼠(P<0.05),而谷氨酸含量和γ-氨基丁酸转氨酶活性与仅予PILO处理的大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l通过增强SE大鼠海马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及γ-氨基丁酸合成发挥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药物抗性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现有的证据提示P糖蛋白可能参与了药物抗性癫痫的形成。【目的】观察锂-匹罗卡品诱导的大鼠慢性颞叶内侧癫痫模型中海马不同分区P糖蛋白是否出现过度表达,并进而探讨其表达与癫痫发作频度是否相关。【方法】选择6-8周雌性SD大鼠,予锂-匹罗卡品诱导大鼠形成颞叶内侧癫痫慢性模型,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及视频脑电记录;Western-Blot、实时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P糖蛋白在处理组、假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中不同时间点(1d及60d)海马不同分区(CA1、CA3及DG)的表达情况。【结果】87.5%(35/40)的大鼠在锂-匹罗卡品诱导的急性期出现惊厥持续状态,伴有与临床癫痫全身发作类似的脑电变化;慢性期出现自主发作,发作间期脑电记录可见到痫性放电;与对照组相比,模型鼠急性期及慢性期在海马CA1、CA3及DG区均出现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增加约70%以上(p<0.05);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发现P糖蛋白阳性显色定位于锥体细胞层神经元上。【结论】在慢性颞叶内侧癫痫模型中急性期及慢性期海马锥体细胞层神经元均出现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并证实P糖蛋白的过度表达可能与痫性发作密切相关,但非发现其表达程度与发作频度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鼠癫(疒间)持续状态(SE)后海马一氧化氮(NO)与caspase-3 mRNA表达的改变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建立大鼠SE模型,用比色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在不同时相点检测大鼠海马NO水平与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大鼠海马NO含量在SE后6 h迅速升高,48~72 h虽有所降低,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SE后7 d,海马NO含量仍高于正常,但差异无显著性.大鼠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于SE后6 h开始增多(P<0.05),SE后48 h达到高峰(P<0.01),72 h开始降低,SE后7 d,caspase-3 mRNA表达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caspase-3 mRNA表达升高在NO水平升高之后,并与NO保持相似的变化趋势,提示SE后caspase-3的激活可能与NO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稳定可靠的颞叶癫痫动物模型,摸索并证实建模规律。方法 选用56只健康SD大鼠,雌雄近半,随机分配为试验组48只,对照组8只。氯化锂3mmol/kg腹腔注射预处理:18-20h后首剂注射匹罗卡品30mg/kg,此后每隔30分钟注射10mg/kg追加剂量,极量为60mg/kg,直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SE);SE1h后地西泮10mg/kg止痉,2h后注射生理盐水5mL/只,2/d.连续2d;SE后次日起灌胃鸡蛋牛奶糊7mL/只,2/d,连续6d;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对照组大鼠除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匹罗卡品外,其余处理措施均相同。结果大鼠成功点燃44只,病死10只.造模总成功只数为34。雌雄大鼠点燃只数相近.雄鼠病死只数低于雌鼠。结论中等剂量首剂.不超过3次小剂量累加腹腔注射匹罗卡品造模简易有效,可操作性强,效应匀齐。改良护理方法可明显降低病死率.雄鼠较雌鼠更适于造模。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Lithium-Pilocarpine 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Li-Pilo SE)模型.使用TUNEL技术观察正常对照组、Li-Piio SE模型组、丙戊酸钠组(VPA)和EES低(L)、中(M)、高(H)剂量组大鼠SE后6h、24h、48h、72h和7d海马CA_1区和CA_3区TUNEL阳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正常对照组未见TUNEL阳性细胞.造模各组大鼠SE后6h海马可见部分TUNEL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CA_1、CA_3区,其中模型组和EES(L)组72h达高峰,而VPA、EES(M)和EES(H)组高峰提前到SE后48h,以后各组逐渐下降.VPA、EES(M)和EES(H)组SE后各观察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极显著减少(P<0.01),而EES(L)组除个别时间点外,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VPA和EES(H)组各时间点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较EES(M)组(P<0.01,和P<0.05)及EES(L)组(P<0.01,和P<0.05)更显著,EES(M)组各时间点减少又较EES(L)组更显著(P<0.01),而VPA与EES(H)组TUNEL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ES能防止Li-Pilo SE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高剂量EES抗凋亡作用与VPA相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不同剂量匹罗卡品单次腹腔注射对诱发小鼠癫痫及对海马损伤的影响,为癫痫建模提供参考。方法将100只健康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3个不同剂量匹罗卡品(250 mg/kg、290 mg/kg、350 mg/kg)腹腔注射组。比较3组的建模成功率、死亡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数量变化,分析海马区组织的病变情况。结果 匹罗卡品250 mg/kg组小鼠的Racine评分4级以上发作率为12%,无死亡; 290 mg/kg组小鼠的4级以上发作率为70%,死亡率为32%; 350 mg/kg组小鼠的4级以上发作率为86%,死亡率为56%。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个不同剂量匹罗卡品组小鼠诱发癫痫后,神经元数量均显著减少,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但250 mg/kg组小鼠的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无显著变化,而其他两组显著增多。结论 匹罗卡品290 mg/kg单次注射诱发小鼠癫痫模型的成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且海马区损伤明显,可以作为癫痫小鼠建模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锂—匹罗卡品致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内神经元的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癫痫持续状态(Satatus Epilepticus,SE)时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其与海马硬化的关系,采用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SE模型,在SE的不同时点采大鼠脑标本,利用TUNEL染色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皮质神经元的凋亡出现情况,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大脑皮质可见散在的TUNEL阳性细胞,海马区未见TUNEL阳性细胞,SE1h,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即开始增加,SE后8h,海马区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SE后1d,大脑皮质TUNEL阳性细胞数开始明显增加,海马区也可见到较多TUNEL阳性细胞,SE后5d,皮质及海马的TUNEL阳性细胞数达到高峰,7d时皮质及海马TUNEL阳性数均明显下降,结果提示,SE可引起神经元凋亡,5d时达到高峰,7d时已明显下降,神经元凋亡与SE引起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并参与了海马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用药途径点燃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及caspase-3表达。方法分别采用海人酸腹腔注射(A组)和尾静脉注射(B组)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于SE终止后不同时间点取海马,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正常大鼠)比较。结果A组潜伏期为(97±11)min,神经元呈凋亡特征,线粒体肿胀;B组潜伏期为(48±13)min,神经元呈坏死表现,线粒体肿胀且伴膜的崩解。A组于SE后12h出现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01),24h达高峰,并持续至48h;B组未检测到caspase-3 mRNA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动物均在SE后6h出现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增高(P〈0.001),24h达顶峰;A组高表达持续至48h,B组在48h显著降低。结论两种不同的点燃方式导致了大鼠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损伤和caspase-3在不同水平的表达,进而决定了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慢性酒精中毒后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的病理学改变及caspase-3的异常表达。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酒精中毒组30只;盐水对照组20只。酒精中毒组每日每只大鼠分别按8ml/kg灌胃2w,随后再按照10ml/kg灌胃1w,按12ml/kg灌胃1w,共灌胃4w。每日灌胃两次,其间隔均为6h,酒精浓度为50%。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并对两组大鼠进行体重、一般生物学特征、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化caspase-3的检测。结果造模成功后,两组大鼠的体重存在的统计学差异;HE染色后酒精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锥体细胞数目减少,部分神经元变性、坏死;TUNEL法测定酒精组大鼠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酒精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小脑的caspase-3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酒精中毒可引起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及小脑的病理学改变,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引起与凋亡相对应部位caspase-3阳性表达,并参与大鼠酒精中毒后凋亡机制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海人酸诱导的癫痫间持续状态(status ep ilepticus,SE)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损伤及caspase-3的表达。方法用海人酸诱导大鼠SE 2 h;于SE终止后第3、6、24 h取海马,光镜观察神经元的变化,并用电镜进一步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SE终止后3h电镜下可见到线粒体嵴的肿胀和膜的崩解;SE后24 h神经元呈坏死样改变;caspase-3的表达在SE后6 h开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于第24 h明显增高(P<0.01)。结论在实验性SE模型中早期即出现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其后出现caspase-3的表达增高及神经元形态的改变,提示线粒体的损伤是SE后神经元损伤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明确银丹心脑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探索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方法 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尼莫地平组)、银丹心脑通组.尼莫地平组及银丹心脑通组预先连续灌胃给药7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日灌服相当量的蒸馏水,第8大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凋亡阳性神经细胞数,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组大鼠脑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 结果 模型组大鼠均能见到较多的凋亡阳性细胞数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银丹心脑通组、尼莫地平组能明显减小凋亡阳性细胞数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丹心脑通组与尼莫地平组在凋亡阳性神经细胞数及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银丹心脑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脑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神经毒对N27细胞Caspase-3的影响.方法 使用不同的神经毒素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 )和百草枯(Paraquat,PQ)处理N27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zol-2-y1)-2,5-diphenyl-tetrazd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及代谢状态;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转录.结果 经MPP 、百草枯作用后N27细胞活性下降,且其下降程度与MPP 、百草枯浓度的升高呈线性关系;MPP 、百草枯作用后N27细胞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MPP 、百草枯引起N27细胞生长抑制,并可促进N27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神经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引发帕金森病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Caspase-3在戊四氮点燃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aspase-3在戊四氮(pentylenetetrazole,PTZ)急性点燃大鼠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腹腔注射戊四氮建立急性点燃大鼠模型,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Caspase-3 mRNA在癫痫发作后的表达情况。结果:癫痫发作后海马组织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早期即出现升高(8h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且持续较长一段时间(5d组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Caspase-3可能参与了癫痫后海马神经元的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实验大鼠颅脑外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4)和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颅脑外伤后可能的脑保护分子生物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45只,采用Feeney法建立脑外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创伤组和亚低温组,每组15只,亚低温组在损伤后立即给予亚低温暴露,用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象分析技术检测AQP-4和caspase-3及双重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QP-4和S-100。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颅脑外伤后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治疗后,大鼠脑组织AQP-4和caspase-3的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较脑创伤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亚低温对创伤性脑损伤的脑保护机制可能与减轻胶质细胞介导的脑水肿,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对癫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匹罗卡品(Pilo)制作大鼠癫癇持续状态(SE)模型,随机分为Pilo组、Mel组和对照组,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数和caspase-3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SE后6h,Pilo组开始出现少量TUNEL阳性细胞;SE后72h,达到高峰;SE后7d,TUNEL阳性细胞开始减少。SE后6h,Pilo组大鼠海马caspase-3阳性细胞数增多,主要集中于CA1和CA3区;SE后48h,达到高峰;SE后72h,阳性细胞数开始减少;SE后7d,caspase-3表达基本恢复正常。Mel组各时间点大鼠海马TUNEL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3表达均明显低于Pilo组大鼠(均P〈0.01)。结论Mel可减少癫癇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抑制caspase-3的表达,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水浸泡兔脑挫伤后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海水浸泡颅脑挫裂伤模型,观察海水浸泡对实验性脑挫裂伤后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研究兔脑挫伤后不同时间caspase-8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自由落体伤模型进行持续海水浸泡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致伤后不进行海水浸泡。观察创伤组织的病理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用半定量化的方法检测不同干预不同时程caspase-8和caspase-3的活性表达强弱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了创伤性脑水肿,但水肿高峰期出现时间不一致,严重程度也不一致。实验组caspase-8和caspase-3活性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促进了挫裂伤周边缺血水肿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