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答:脾主运化水谷,输布精微,为后天之本,精气生化之源。脾虚运化失司,故湿从中生。湿聚成饮,饮凝成痰,源源上溢,蓄之于肺,故频频吐痰。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故治痰之法,常从脾论治。若痰涎频多日轻夜重,用健脾燥湿法久治未愈,应究其病源。肾主蒸化水液,若蒸化乏力,水湿内停,则上泛为痰。脾阳亏耗,温运失司,寒从中生,浊阴凝滞,化生痰  相似文献   

2.
<正> 小儿咳喘是儿科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痰呜气喘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该病的彻底治愈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大难题。许多医家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喘作了不少的临床观察,兹就近年来已掌握的资料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1.主因:痰饮内伏。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如肺虚则治节无权,津液失布,可聚而为痰。脾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内聚,痰浊内生。肾虚则气不化水,水湿蕴积成痰。小儿生理存在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3.
艾灸隐白穴治疗痰湿阻肺证13例山东省青岛中青化工联合公司医院(266071)安培祯,曹可丽关键词:痰浊阻肺/治疗,艾灸疗法,隐白穴痰湿阻肺证是一种脾失健运、肺失宣降、湿痰壅阻气道的症状。它由外感风寒失冶,或肥人痰盛之体,罹感寒邪,或因中阳不足、脾失健...  相似文献   

4.
丁治国教授认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机主要为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木旺乘土,脾失健运,痰浊内蕴。复感风热外邪,易与内生痰浊结聚颈部,发为该病。治疗应首重清肝健脾,清补并用,自拟"清肝健脾消瘿方",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相似文献   

5.
许斌 《家庭中医药》2020,27(5):56-57
正咳喘是儿科常见病症,包括西医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变异性咳嗽及小儿支气管肺炎。中医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易为外邪所伤,又或因喂养不当,首先累及肺、脾两脏,咳喘反复,肺气耗损,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日久则痰瘀互结,阻滞肺络,发而成咳喘。在小儿咳喘的治疗中,中医多用宣肺止咳平喘,益气健脾化痰之法,脾运化水湿,肺则通调水道。今肺络瘀滞则痰聚而无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党中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及其关于本病的学术思想。党中勤认为本病主要由于患者嗜食肥甘厚味,脾运不及,致脾失健运,痰浊停聚中焦,土壅木郁,痰瘀膏浊沉积于肝而成,治疗以疏肝健脾、化痰祛瘀、通腑为主。  相似文献   

7.
曹鸿云 《吉林中医药》2010,30(3):213-214
咳嗽初起常因外邪袭肺,见咽喉不利、腑气不通之象;缠绵难愈兼脾失健运,见痰浊阻肺之征;慢性久咳气阴不足,痰瘀互阻。诸因素致肺失宣肃,气机逆乱而咳。临床中注重分期论治,调畅气机,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胀咳喘证治经验武汉市中医医院(430014)王安康1以咳嗽为主症者,治痰为先肺心病在临床上以咳嗽为主症者,多为痰浊壅肺,治疗方用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化裁有效。痰浊由脾失健运所生,上犯于肺,导致肺气壅塞,上逆为咳。又因肺心病患者,肺脾肾诸脏多虚,所以内...  相似文献   

9.
胡献国 《中医杂志》2006,47(4):313-314
答:本病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多为外感六淫,从口鼻而人,肺气被柬,肺失肃降,或嗜食辛辣,辛辣助火,灼津生痰,阻塞气道,肺气上逆而发为咳嗽吐痰等症。或脾失健运,湿聚为痰,痰浊干肺;肾阳亏虚,气失摄纳;命门火衰,水气不能蒸化,化为痰饮,阻塞气道;肾阴亏损,虚火内炽,灼伤肺津,肺失清肃而致咳嗽气喘。当以疏散外邪,宣肺理气为治。中成药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相似文献   

10.
分期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总结多年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发展具有不同的病理阶段,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最终形成痰瘀互结,闭阻肝脏脉络。根据其发展规律,可将非酒精性脂肪肝按早期、轻度、中度、重度分期辨治,或以治痰为主,或以治瘀为主,或痰瘀同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肝论治,或肝脾肾同调,灵活对待,随证施治。肝气郁滞是脂肪肝初期的主要病机;轻度脂肪肝属牌失健运.水湿内停,聚生痰浊;或气机郁滞,水湿不化聚而成痰,日久化热;中度脂肪肝痰之既成,气滞血瘀日久,痰瘀互为因果,最终由痰瘀互结致病;重度脂肪肝肾精亏耗,水不涵木,肝失所养;或肾气已虚,气化不及,水运失司,浊阴内生。以上分型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即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惠于未然的预防学思想,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的发生;已病之后,防止疾病的传变,强调以“预防为主”。本文从治未病的渊源;治未病思想的实质内容;“治未病”理论的应用;“治未病”临床研究进展等几方面解释治未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