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通过电子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研究文献,对近10年来国内应用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进行分类及整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多以肾虚肝郁为主,针灸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但其多以针刺观察临床疗效为主,缺乏对其机制的研究;临床治疗方案多样,但操作方法及疗效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难以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今后应从临床疗效判定标准、针刺治疗标准化等方面加强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以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的方法治疗46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7.0%。结论:补肾疏肝化瘀方内服联合中药足浴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针灸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临床文献的研究,探寻临床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常用腧穴及经络。方法:借鉴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的相关方法,对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常用腧穴及经络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所选取的穴位中以百会、三阴交、太冲、心俞使用频率最高,膀胱经、督脉、经外奇穴及脾经应用最为广泛。结论:针灸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疗效肯定,应加强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以便于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女性的常见多发病,主要是因雌激素分泌降低所致的一组证候群,以40岁~55岁妇女为多见。我国85%以上的围绝经期妇女有症状表现,一般持续1~3年,重者可持续终身,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尚无特效疗法,现代医学主要是雌激素替代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1],而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其特色之处。近年来,我们用加味逍遥汤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肝郁型患者71例,临床疗效显著,现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更年期抑郁症发病机理的中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佳 《吉林中医药》2011,31(4):304-305
妇女精血生化之根本,与天癸的至和竭有着莫大的联系,女性冲任二脉均起源于手胞当中,而胞脉则系于肾,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多为肾精亏虚所致,又由于肾病及脑,脑病及肾,所以脑肾失济也是导致该病的关键。女性步入更年期所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从而促发了抑郁之症。中医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应当从整体出发全方位地调整人体内部的环境平衡还要重视心理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刘敏  姚素梅 《中成药》2007,29(1):I0007-I0008
更年期抑郁症起病于更年期,临床特征以情感抑郁、焦虑和紧张为主,多伴有失眠、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并有性腺功能减退及衰老等表现。由于雌激素替代疗法有潜在的致癌性,抗抑郁药物病人依从性较差等原因。而使I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好,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接受。2003—2006年我们采用自拟疏肝滋阴宁心汤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同时设西药治疗作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常能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更年期焦虑症临床多表现为焦虑不安、心烦、失眠、敏感多疑等症状,常困扰更年期妇女。研究发现,大约75%左右的更年期妇女出现神经精神症状.10%~15%妇女因症状较严重需要接受治疗。西医治疗更年期焦虑的药物主要有激素类、苯二氮卓(BDZ)类及新型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8.
更年期抑郁症多以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困扰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笔者采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更年期抑郁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名患者均为2008-03~2010-09于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抑郁症女性患者,首次发病在围绝经期。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更年期症状的出现与加重与内分泌及免疫学因素有关。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血浆中IL-6及可溶性IL-6受体(sIL-6R)浓度明显升高。本次与抗抑郁药比较探讨了加味逍遥散对更年期抑郁症妇女血浆中IL-6及sIL-6R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脑健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之为“经断前后诸证”,是指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消失,引起内分泌失调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一种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医主要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因其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及不良反应,故临床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对35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脑健皎囊治疗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更年期综合征为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减退 ,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 (性腺轴 )平衡失调 ,而出现一系列或轻或重的血管舒缩症状、精神神经症状等。它是妇女更年期主要疾病 ,并关系到老年期疾病的发生 ,对妇女的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危害极大。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以雌激素替代 ,或辅以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虽疗效肯定 ,但其阴道出血、乳房胀痛等不良反应及中远期致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副作用无法排除 ,不能被广大妇女普遍接受 ,而且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中医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已开展多年 ,除能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蒋自强 《光明中医》2005,20(4):24-25
更年期抑郁症是发生于从中年过度到老年这一时期所出现的以心烦心悸、失眠多梦、多疑善虑、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焦虑不安、悲观消极、性功能减退等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女性为多见,现代中医学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本病与更年期综合征不能完全等同,因其有较明显的精神症状,可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伤害,故对本病的治疗应高度重视。笔者在临证中以中医辨证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颇有心得。1临床表现更年期抑郁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出现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对生活中很多事情失去原有的兴趣,伴见失眠,少…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认为更年期抑郁症的主要病机为肾精不足、肝郁气结、心神失养、血瘀络阻.通过中药、中医心理干预、音乐治疗、家庭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可显著改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更年期不是病,是一个人从成熟走向衰老的过渡时期,是衰老过程的一个转折点。女性的更年期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结论。但女性的绝经年龄是可以肯定的,一般为45~50岁。而更年期妇女出现的各种反应也多在这一年龄段,90%以上的女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但也有因保养得当而平稳度过更年期,所以女性大可不必谈"更"色变。更年期是因性腺功能衰退,性激素减少,神经体液调  相似文献   

15.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45~55岁的女性更年期同时伴有心律失常患者522例随机分为2组,266例使用倍他乐克治疗,256例使用倍他乐克加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结果倍他乐克加参松养心胶囊对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改善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组,其他临床症状改善率较单纯使用倍他乐克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更年期妇女心律失常整体疗效优越,适合于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味甘麦大枣汤和黛立新治疗更年期妇女阳虚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味甘麦大枣汤组)和对照组(黛立新组),治疗4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4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的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4%,对照组总有效率81.4%,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SQI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2周、4周,PSQI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甘麦大枣汤与黛立新对于更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且两者疗效相当,但加味甘麦大枣汤在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方面优于黛力新。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茹 《北京中医》2007,26(8):512-5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以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西酞普兰与单纯西酞普兰为治疗药物,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疗效相近,但起效快,西药用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综合效果更好,患者依从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刘茹 《北京中医药》2007,26(8):512-51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30例,以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合并小剂量西药抗抑郁剂--西酞普兰与单纯西酞普兰为治疗药物,均治疗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症状评定量表、副反应症状量表评定对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疗效相近,但起效快,西药用量少,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综合效果更好,患者依从性强,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更年期抑郁症是特指初次发病于更年期(也称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紊乱到绝经后1年),以焦虑不安和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据调查,更年期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有密切关系。男女均可发病,但以女性为多。该病在欧美国家的发病率为20%,我国北京地区妇女的发病率为36.1%,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来有文献报道更年期抑郁症的发病率高达39.1%。目前所用抗抑郁西药抗抑郁谱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开心丸与西药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开心丸与西药治疗,疗程4周,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4周末2组总有效率、SDS评分及E2、FSH、LH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心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