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感冒患者及健康人上呼吸道微生态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冬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正常人群上呼吸道菌群状况,从微观层面部分揭示冬季时令外邪的致病特点和发病机理;初步分析菌群与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在昆明市盘龙区江岸小区医院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共61例作为疾病组,依据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并进行上呼吸道微生态指标的检测,设社区内健康人作对照组。实验结果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处理。结果:冬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上呼吸道菌群密集度显著增高;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风寒、风热两证型患者的上呼吸道微生态差异显著(P〈0.05),主要表现在厌氧菌群密集度和优势菌两个方面;风热型组和风寒型组之间存在不同的上呼吸道菌群紊乱。结论:上呼吸道菌群的多样性、密集度、优势菌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病机理和不同证型实质研究的参考指标,可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从微观实质上证明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对中医感冒分型的认识桂林电子部第34所(541000)刘晓晏[关键词]感冒,中医分型,风寒风热对于"感冒",中医学一向从证候表现上将其分为"风寒"、"风热"两大类,另有扶暑挟温等兼证以及体虚感冒的不同。在病因上"风寒感冒"因于风寒外袭;"风热感冒"属...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感冒从中医上进行了病理分析,根据不同病因把感冒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兼症型,并提出了不同类型的治疗药方。兼症型又分为夹湿型、夹热型和夹燥型,中医上藿香能去湿化痰,连翘可以降热,杏有清肺去燥的功效,这些药方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北京2006-2007年冬季感冒的特点及中医药防治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今冬感冒患者发病特点的认识,结合今冬“暖冬”以及冬至以后寒流突至的天气特点,归纳出感冒的发病病机为“外寒重,里热盛”,治法应“散寒、清里”并用,选用麻杏石甘汤为主加味治疗。预防上介绍了两类不同体质人群的食疗方,同时总结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防治感冒的经验。即对今冬感冒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药防治策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感冒是临床常见的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风寒或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风邪所致,病位在肺卫,临床分为风寒、风热、暑湿及体虚感冒,不同的季节,风邪往往随时气侵入,冬季多属风寒,春季多属风热,夏季多挟暑湿,秋季多兼燥气,梅雨季节多挟湿邪,由此造成感冒的不同症状。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于丽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0):120-121
目的:探讨小儿风寒与风热感冒产生的病因,给予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院2010年11月~2011年5月门诊收治的158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全部患儿均治愈。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了患儿的发病率。结论:做好护理与感冒预防工作,减少小儿疾病的复发率与发病率,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保济浓缩丸治疗胃肠型感冒(风寒挟食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以保济丸为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共纳入受试者112例,其中治疗组85例,对照组27例.结果:两组对胃肠型感冒、风寒挟食证有效率及各症状改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济浓缩丸治疗胃肠型感冒(风寒挟食证)具有较好的疗效,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散对慢性肾炎患者感冒的预防及对免疫的影响,为玉屏风散有效预防慢性肾炎患者感冒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2例西医诊断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为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的感冒易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两组均在西医诊疗常规基础上,试验组予六味地黄丸加味(加生黄芪、党参)合玉屏风散,对照组予六味地黄丸加味(加生黄芪、党参);煎汤口服,每日1帖,分2次服用;连续服药2个月。随访2个月,记录其感冒频数、两组治疗前后相关症状评分、相关免疫指标及肾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复感例数试验组(6例)较对照组(13例)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证候缓解总有效率试验组(74.2%)较对照组(48.4%)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总积分试验组(15.16±6.47分)较对照组(20.71±4.95分)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辅助性T细胞CD4+试验组(41.43±7.06%)较对照组(35.45±8.88%)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性T细胞CD8+试验组(30.22±5.61%)较对照组(37.61±8.91%)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CD8+试验组(1.44±0.41)较对照组(1.04±0.49)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外周血象中,中性粒细胞数量试验组[(4.51±2.17)×109/L]较对照组[(3.39±1.42)×109/L]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细胞数量试验组[(2.04±0.85)×109/L]与对照组[(1.88±0.66)×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肾功能,血清肌酐试验组(85.87±40.99μmol/L)与对照组(97.12±57.70μ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素氮试验组(5.72±3.00 mmol/L)与对照组(6.12±2.61 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对预防慢性肾炎患者感冒及改善症状有显效;能升高CD4+、CD4+/CD8+、中性粒细胞,降低CD8+,从而调节患者免疫。 相似文献
9.
大青龙颗粒治疗感冒风寒表实兼郁热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青龙颗粒治疗感冒风寒表实兼有郁热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将240例受试者分为试验组120例(大青龙颗粒组),对照组120例(感冒清热颗粒组)进行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81.1%,78.9%,总有效率分别为98.3%,94.7%,两组均有较好疗效,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大青龙颗粒治疗风寒表实兼有郁热证感冒疗效确切,未发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今冬感冒患者发病特点的认识,结合今冬"暖冬"以及冬至以后寒流突至的天气特点,归纳出感冒的发病病机为"外寒重,里热盛",治法应"散寒、清里"并用,选用麻杏石甘汤为主加味治疗.预防上介绍了两类不同体质人群的食疗方,同时总结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防治感冒的经验.即对今冬感冒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药防治策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荆防感冒口服液的制备及临床研究。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0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采用本院荆防感冒口服液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本院制剂荆防感冒茶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有效为150例,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为130例,有效率为86.7%,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有5例出现胃部轻微不适感,对症护理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3例出现嗜睡,4例出现轻微不适感,对症处理后缓解。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362,P〈0.05)。结论:荆防感冒口服液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抗流行性感冒的口服中药制剂,可为临床治疗流行性感冒提供一种新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罐具的使用以提高平衡火罐操作的效率。方法:选择风寒型感冒3天,出现恶寒、发热、恶风、全身酸痛、困重无力、鼻塞、流涕症状,未使用药物及其他治疗的患者126例,均采用背部膀胱经实施平衡火罐治疗;在游走罐环节,研究观察分别使用2号、3号、4号玻璃火罐在背部督脉的大椎到至阳段进行游走罐往返7次后出现罐痧的效果。结果:2号玻璃火罐游走罐在出痧时间、痧色、痧量以及操作过程节时效率等因素均优于3号和4号玻璃火罐,3号和4号效果无差别。结论:2号玻璃火罐能迅速达到负压效应(局部迅速充血、瘀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和刮痧效果,相应缩短了操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进一步研究我院在新冠病毒肺炎预防中使用的芪景防感合剂与其改进剂型芪景防感胶囊对感冒及流感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各100人,并选用玉屏风口服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物,分别为芪景防感合剂组(合剂组)、芪景防感胶囊组(胶囊组)、玉屏风口服液组(玉屏风组)以及药用糊精组(安慰剂组);各组受试者间断服药3个月,随访一年,比较各组受试者服药后发生感冒及流感的次数,服药前后症状的差异,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受试者共264例完成随访,合剂组69例,胶囊组65例,玉屏风组67例,安慰剂组63例;合剂组、胶囊组、玉屏风组受试者感冒次数与安慰剂组比相比明显减少(P<0.05),且合剂组、胶囊组较玉屏风组减少更加明显(P<0.05),而合剂组与胶囊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合剂组与安慰剂组在流感次数上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合剂组用药后发生感冒咳嗽及咽痛的症状减轻(P<0.05),胶囊组用药后发生感冒咳嗽的症状减轻(P<0.05);各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肌酐的变化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北京地区冬季84例急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其成因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2月期间就诊的急性咳嗽患者84例,按照相关标准对患者的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并对中医证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在84例急性咳嗽患者的中医证型统计中燥邪伤肺证31例(36.9%),风盛挛急证25例(29.8%),痰热蕴肺证14例(16.7%),为前三位。兼证中燥邪伤肺证25例(29.8%),痰热蕴肺证10例(11.9%),风盛挛急证8例(9.5%),为前三位。结论北京地区冬季急性咳嗽的主要证型为燥邪伤肺证、风盛挛急证和痰热蕴肺证,结合兼证特点、北京地区环境、气候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综合分析,其主要致病因素是风邪、燥邪和痰邪。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科尔沁沙地不同栽培方式对蒙古黄芪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菌落及其药效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蒙古黄芪为试验材料,在科尔沁沙地设置连作栽培、轮作栽培和仿野生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在测定不同栽培方式土壤理化性质(pH、有机质和全氮)及土壤酶活性基础上,通过高通量测序(16S rRNA)对不同栽培方式下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 连作栽培蒙古黄芪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连作栽培的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度显著低于轮作栽培和仿野生栽培,轮作栽培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菌落多样性显著低于仿野生栽培,而轮作栽培蒙古黄芪根际土壤中菌落丰度显著高于仿野生栽培。连作栽培的蒙古黄芪根系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总多糖含量显著低于轮作栽培和仿野生栽培。结论 科尔沁沙地蒙古黄芪不同栽培方式影响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菌落结构。科尔沁沙地蒙古黄芪连作栽培(连续种植6年)后,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酶活性显著降低,根际土壤中根际菌落的多样性和丰度较低,蒙古黄芪品质低于轮作栽培和仿野生栽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尿毒清颗粒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未透析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就诊的慢性肾脏病3~4期未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CKD组30例和尿毒清组30例,尿毒清组在CKD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毒清颗粒,另外征集健康志愿者10名作为对照组,分别于试验前及试验后3个月观察各组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血清尿毒素及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CKD组和尿毒清组分别有2例和3例失访,最终分别纳入28例和27例。试验前,与对照组相比,CKD组及尿毒清组肠道菌群均发生了显著变化,且血清尿毒素及炎症因子水平、肾功能指标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后3个月,与CKD组相比,尿毒清组有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的趋势,且菌群结构更加接近对照组的菌群分布。此外,尿毒清组的硫酸吲哚酚(IS)及部分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KD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变化,经尿毒清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状态以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而肠道菌群失调与肾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大黄制剂对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菌群微生态的调节作用及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2月普外科收治的12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大黄制剂口服组(40例)、大黄制剂口服+熏洗组(40例)与常规对照组(40例);检测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CRP、IL-6、PCT水平变化,观察术后第1天和术后1周创面pH值、细菌培养情况、创面渗液情况和创面疼痛(VAS)评分,记录3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不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口服+熏洗组与口服组CRP、IL-6、PC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且口服+熏洗组CRP和PCT水平较口服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周口服+熏洗组患者创面大肠埃希菌较口服组与对照组显著降低,而无菌生率则显著增加(P<0.05);3组患者术后1周的pH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口服组+熏洗组渗液和VAS评分较口服组和对照组显著减轻或降低(P<0.05);口服+熏洗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口服组与对照组(P<0.05);口服组+熏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略...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330-2332
目的:观察理中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肠道微生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48对照组例,治疗组给予理中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HBV-DNA转阴、HBe-Ag转阴,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结果:经过理中汤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症状积分及血清内毒素均比对照组患者有所改善(P0.05),但在肝功能的改善及HBV-DNA转阴、HBe-Ag转阴方面没有明显区别。结论:理中汤可显著改善太阴病脾阳虚证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胃肠道症状及内毒素水平,其可能通过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祛风润肺法联合穴位贴敷对感冒后咳嗽治疗效果及T淋巴细胞亚群、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祛风润肺法联合穴位贴敷组(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咳嗽、咯痰积分,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及C反应蛋白,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咯痰评分显著下降,CD3、CD4较治疗前上升,CD8减低,CD4/CD8比值升高,C反应蛋白两组治疗后均降低;两组总体治疗效果分别为92.5%、91.7%。结论祛风润肺法联合穴位贴敷对感冒后咳嗽症状改善显著,其作用机理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抑制气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