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临床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主要采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8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及止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小儿秋季腹泻患儿实施葡萄糖酸锌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善民 《中国药业》2013,(19):100-101
目的观察口服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葡萄糖酸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退热、止泻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退热、止泻和住院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辅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18例,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以及平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2.3%)(P〈0.05);③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明显低于对照组(17.7%)(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纯永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98-1499
目的:观察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小儿腹泻儿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1%(χ^2=3.891,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能有效缩短小儿腹泻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拉酵母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乳酸锌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在给予相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乳酸锌组给予乳酸锌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补锌,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腹泻消失时间,并对所有病例在治疗后1、2、3个月各随访1次,观察两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腹泻的发生率。结果:乳酸锌组的总有效率为97.0%,葡萄糖酸锌组为89.0%(P〈0.05);两组腹泻消失时间分别为(2.83±1.15)d、(4.54±2.67)d(P〈0.05);治疗后1、2、3个月后乳酸锌组患儿在此期间再次出现腹泻的例数均少于葡萄糖酸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腹泻病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服乳酸锌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葡萄糖酸锌,且可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并能有效减少3个月内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口服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65%;止泻时间为(2.95±1.40)d,短于对照组的(4.10±1.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腹泻患儿应用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选法在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择80例开展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将80例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病例数各为40例。其中一组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另一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腹泻患儿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粪便镜检复常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的止泻、退热、粪便镜检复常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中IgA、IgG水平对比同样存在鲜明的对比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升腹泻患儿的自身免疫力,增强患者病毒抗感染能力,保护患儿的胃肠道黏膜,对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韩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93-494
目的观察标准ORS(oral rehydration salt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以OR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照组用ORS。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0.83%,对照组有效率69.70%,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OR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同单纯使用ORS治疗小儿轻-中度腹泻间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脱乳糖饮食等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赖氨葡锌颗粒。观察2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6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治疗组止泻、退热、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赖氨葡锌颗粒辅治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肠炎患儿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取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对照组采取蒙脱石散联合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平均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51/52),高于对照组的86.54%(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止泻时间、纠正脱水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WBC和大便中WBC恢复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胸闷、皮疹等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显著,患儿各临床指标恢复快,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李忠祥  金立 《江苏医药》2021,47(3):289-291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对腹泻患儿血清免疫指标及血清锌水平的影响.方法 7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腹泻常规治疗;对照组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治疗组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及血清锌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免疫指标IgA、IgG、IgM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血清免疫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锌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能有效提升腹泻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清锌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2例RV肠炎病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1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止泻时间、总病程,治疗72 h后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止泻时间、总病程分别为(54.38±7.95) h、(77.86±12.25) h,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13.007,2.563,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2%,明显高于对照组83.61%(χ2=5.915,P=0.015)。结论 小儿RV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更有利于缓解腹泻症状,疗效切实,安全性好,具有较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玉琴  刘春 《中国药业》2014,(17):95-95
目的:观察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过程中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锌剂治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 14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为71例,对照组静脉点滴病毒唑注射液和口服思密达。治疗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和口服葡萄糖酸锌颗粒,比较疗效和部分临床指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腹泻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锌剂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将平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76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治疗,仅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常见症状持续时间(发热、呕吐、腹泻和脱水),治疗时间指标(退热、止泻、总疗程和粪便轮状病毒转阴)和症状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常见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缩短常见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华伟 《中国药业》2013,22(7):56-57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χ2=6.65,P<0.01),大便外观、呕吐和腹痛等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儿的病情,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4±1.35)d;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为(4.52±1.48)d,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腹泻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所致小儿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5例急性水样腹泻男性患儿,采用胶体金标法检测大便均提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患儿根据脱水情况,轻度者给予口服补盐液,中度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指导患儿饮食,同时加用葡萄糖酸锌颗粒,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口服消旋卡多曲颗粒,两组疗程均为3 d,观察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质量及呕吐、腹痛、腹胀、皮疹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2%(33/47)和93.8%(4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治疗24 h、48 h、72 h后大便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儿急性水样腹泻在早期即可抑制液体物质的产生,从而减少大便次数、改善大便性状,缩短病程,减少临床上水电解质的补充摄入,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