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2.
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的效果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可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引起发热、头痛、恶心、胸闷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on-haemolytic febrile transfusion reaction,NHFTR)。我国现已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白细胞过滤器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输血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输血器输血,观察组则采用一次性去白细胞过滤器.比较两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P<0.05.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输血可有效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护理人员易于掌握,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4.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可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引起发热、头痛、恶心、胸闷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on haemolyticfebriletransfusionreaction ,NHFTR)。我国现已逐渐推广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本文采用滤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和实验观察,以保证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三明市第一医院2 0 0 3年4~1 0月,1 …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过滤器在10例血液病患者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血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可引起同种输血反应 ,特别是多次输全血的患者 ,体内更容易产生 HL A抗体等 ,从而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FNHTR)。白细胞过滤器已被证实是目前最有效的去除全血及血液成分中的白细胞 ,减少输血反应的一种方法。笔者对 10例反复输血的患者使用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注 ,结果无一例发生输血反应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10例患者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 -L2 ) 2例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NL L - M2 ) 2例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 2例 ;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SAA) 1例 ;慢性粒…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及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相似文献   

7.
吴立炯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4):387-387,358
<正>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反应又是困扰临床输血的一个不良现象,而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特别是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体内更  相似文献   

8.
杨慧 《江西医学检验》2003,21(3):202-202
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FNHTR)主要是由同种免疫引起,即由受血者血中的白细胞抗体和输入的白细胞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所以去除白细胞是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的重要措施。笔者对15例有FNHTR史的病人再次输血时使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进行输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细胞过滤器对临床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率降低的程度。方法:选择输浓缩红细胞成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和输血器,观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显著降低。结论: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有选择地滤出白细胞,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输血患者 6 6例 ,分为两组。观察组 33例 ,男 17例 ,女 16例 ,年龄 18~ 6 9岁 ,平均 38 6岁。其中无输血史患者 18例 ,有输血史患者和有HLA抗体反应的患者 15例。对照组 33例 ,男 15例 ,女 18例 ,年龄在 19~ 6 7岁 ,平均 36 2岁。本组均为既往有多次输血史的输血患者。1 2 材料 全血和红细胞悬液由长春市中心血站采集供应 ;一次性滤除白细胞输血器为南京双威生物医用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其白细胞清除率 >99% ,红细胞回收率 >90 % ,白细胞残留数 <5× 10 6 ) ;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由上海康德莱企业发…  相似文献   

11.
评价临床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和浓缩血小板悬液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FNHTR)的效果。选择100例肝硬化,胃溃疡和胃癌等病人输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对照组相类似50例病人输注普通红细胞悬液。240例急性或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糖尿病,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重症肝炎,烧伤癌症放,化疗等患者分为两组,各组120例随机接受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或未去白细胞的血小板悬液,观察FNHTR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在100例接受去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的患者中未发生FNHTR,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8例发生FNHTR,发生率为16%;输注血小板的患者中,去白细胞和未去白细胞的FNHTR发生7例和25例,发生率分别为5.83%和20.83%。结论:去白细胞输血可防止或减少FNH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为临床减少输血反应、有效处理输血反应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患者的急性输血反应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有37 857人次输注了108 543 U的各种血液成分;结果158例患者发生159次急性输血反应,反应发生率为0.38%(415/108 543),其中FNHTR和ATR占97.48%,两者分别为46.54%(74/159)和50.94%(81/159);不同血液成分中输注红细胞悬液、血浆和血小板的急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43%(225/52 554)、0.33%(166/50 456)和0.57%(24/4237);既往输血次数为0、1、2、3次和大于3次的构成比分别为21.38%(34/159)、7.55%(12/159)、10.69%(17/159)、12.58%(20/159)和47.80%(76/159)。结论急性输血反应主要是FNHTR和ATR,以输注血小板的反应发生率最高,发生急性输血反应的病例中输血次数超过3次的比例最高;合理输血、减少血液输注、自体输血是目前预防输血反应最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用白细胞滤器制备少白细胞血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旭  张晋琳 《华西医学》1997,12(3):281-283
目的:探讨由白细胞滤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地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临床选择38例有多次输血史、近期连续发生两次及以上的非溶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的血液患者,再次输血时,使用经白细胞器制备的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观察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尿色等,并分别测定输血前后24小时的血红蛋白含量,每次输血前抽血测定白细胞抗体、淋巴细胞毒试验及配合试验。结果:输注过法制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各类成分血液输血反应发生频率和输血反应类型的调查分析,以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对某院2005年1月~2010年2月各种成分输血后所发生的输血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139 852单位输血中,共发生输血反应143次,总输血反应率为0.10%,输注全血反应率最高为0.99%,红细胞悬液0.14%,冰冻血浆0.07%,血小板0.05%,滤白红细胞0.01%,自体输血无输血反应。输血单位为1,2,3,4和≥5单位的构成比分别为0.03%、0.06%、0.31%、0.41%和1.12%。血液内科、其他科室与外科患者反应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血反应表现类型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多见,占62.94%,其次是过敏反应,占32.16%。结论自体输血和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输注能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对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预防性用药可减少轻度的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红细胞输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及2015年1月至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输注红细胞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输血量、输血例数、输血原因及输血前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 结果 2015年消化内科输血76人次,红细胞总输注量403 U,占非手术科室红细胞用量的8.4%。2014年和2015年输血量最多的两类疾病均为消化道出血和炎症性肠病。2015年3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总输血量为204 U;人均用血量最多的疾病为淋巴瘤,人均输血量为21.5 U。需急诊外科手术止血的病例占9.2%。消化内科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中位数为65.5 g/L,符合我国输血指南推荐阈值。结论 消化内科用血量较多主要与消化内科收治病种及收治患者病情较重有关。加强科室间协作,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可能有助于降低消化内科输血量。  相似文献   

16.
过滤白细胞血液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过滤白细胞血液在临床输血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451名接受输血的病人进行观察,其中以241名输注采用一次性去除白细胞过滤器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观察组,210名输注非过滤白细胞血液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输血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0.4%,对照组为3.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注过滤白细胞血液能够减少输血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建立本院临床输血标准化管理框架和考核内容,从2012年开始每月检查本院输血管理中各个环节,对其中不达质量标准的内容制定改进计划(plan),然后计划实施(do)、按月检查考核(check),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action)。结果一年运行后全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措施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全院输血质量考核指标经χ2检验,各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部分指标改善明显(P〈0.01),6项监控指标平均降低22.6%。结论 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提高医院输血标准化管理质量的方法,使医院临床输血管理目标、方向、分工明确,层次明显,管理落实,使临床输血管理内容更加丰富、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更加健全,使医院输血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应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输注血小板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测试PL型滤器对浓缩血小板制剂(PCs)中白细胞的滤除作用。方法 在临床进行40例次伴血小板减少的血液病患者输注滤除白细胞的PCs。测定滤前、后PCs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结果 血小板回收率为(91.5±7.8)%,白细胞滤除率为99.9%,输注无效率分别为16.25%(Donna标准)和8.75%(Eernise标准)。临床出血征象消失和好转率为93%。结论 PL型白细胞滤器具有高血小板回收、高白细胞去除的特点,是PCs滤除白细胞的理想滤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初步了解2010年和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概况和变化。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资料,比较其性别、年龄、输血时所在科室、第1次红细胞输注前的血红蛋白值等临床信息。结果 本研究纳入住院期间行红细胞输注的患者2010年为174例,2013年为500例。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前平均血红蛋白2010年非手术科室为(67.71±11.31)g/L,手术科室为(78.68±15.64) g/L;2013年非手术科室为(63.75±12.41)g/L,手术科室为(81.53±17.09)g/L;2010年和2013年非手术科室患者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均为100%;手术科室患者2013年红细胞输注前血红蛋白检测率为68.6%,较2010年的47.7%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北京协和医院非手术科室和手术科室启动红细胞输注的血红蛋白阈值均符合我国与国际输血指南所推荐的范围,体现本院对红细胞输注一贯严格把握输血指征,用血行为合理,并不断完善进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WBC)水平与老年肺炎的关系,探讨二者对老年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0例老年肺炎患者(肺炎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和10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压积(HCT)水平。使用全自动血凝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炎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WBC、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肺炎组治疗14 d后WBC、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肺炎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HCT、PL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检测血浆D-二聚体和WBC水平,对老年肺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