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是以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常见脑血管疾病。近年来,临床上一些新老药物治疗偏头痛报告颇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观察包华陈碧林(呼伦贝尔盟人民医院021008)偏头痛是神经科的常见病,为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之首位。笔者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①有反复发作偏头痛史,有或无植物神经反应,每月头痛发作2次以...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何柱裕,巩秀英,王莉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脑血管舒缩功能异常的头痛。其发作时,血循环中的血小板凝集性增高,继而5一羟色胺从血小板中释放出来,血浆中一部分5—羟色胺被吸收入动脉管壁中,引起血管痉挛,而后继发血管扩张和典型的波动性头痛。临床上...  相似文献   

4.
齐正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278-279
偏头痛病人在神内门诊很常见,丛集性头痛是偏头痛的特殊类型,约占偏头痛的1%~2%。丛集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性神经痛、组织胺性头痛、Horten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在一段时间内(一般3-6周)有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每日或数日一次,随之有数月至数年缓解期,以后可以同样方式同样季节复发,发病年龄多在30岁~50岁,男性3-4倍于女性。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头痛,普通人群发病率大于10%.多年来,控制和预防该病发作的药物疗效一直不令人满意.近10a来,基于偏头痛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相继研发了多种治疗和预防偏头痛发作的新药,对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崔小臣 《中外医疗》2011,30(33):87-87
目的对偏头痛的临床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偏头痛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笔者收治的279例门诊偏头痛患者的发病特点、类型、治疗药物、诊断方法以及发生药物过量性头痛(MOH)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发生偏头痛的性别看,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而且患者一般为中、重度疼痛,而且发作时间长、频率高,本组患者中发作12h以上的占87.05%;大部份偏头痛患者有诱因,且主要诱因为劳累、情绪等影响,女性的主要诱因为月经周期。偏头痛发生药物过量性头痛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发作频率高、发作时间长、频繁使用止痛药缓解头痛及发病年龄大。结论准确诊断,问清诱因,尽量避免和减少偏头痛的发生及对症治疗,是治愈偏头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偏头痛发病率增高 ,为了探索更为有效治疗偏头痛的方法 ,我院于 1997年 5月~ 1999年12月分别应用加合百服宁和麦角胺咖啡因治疗偏头痛患者 2 88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无先兆偏头痛者入选标准为 :①至少发作 5次/月 ,每次持续 4~ 72h。②至少有以下 2条 :偏侧头痛 ;搏动性头痛 ;中~重度头痛 ;上下楼梯后可加重。③头痛时至少有以下 1条 :恶心或呕吐 ;畏光或畏声。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有先兆偏头痛者 :①至少发作 2次 /月。②至少有以下 3条 :出现可逆性的先兆 ;先兆逐渐发展 ,时间超过4min ;先兆持续不超…  相似文献   

8.
月经期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特殊类型头痛。月经周期性偏头痛是指发生在月经期前、月经期或月经后的偏头痛,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它是一种与卵巢周期变化有关的特殊类型偏头痛,占女性偏头痛的60%以上。月经期头痛加重。每月发作1次或1次以上。或月经期发作.或月经前1~7天发作,或月经后1~2天发作。  相似文献   

9.
在近期召开的第47届美国头痛学会(AHS)科学年会上,一项基于162000多例受试者调查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能够依赖处方药物预防或减少剧烈偏头痛发作频次的偏头痛患者只占发病群体的很小比例。通常,临床采用的偏头痛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偏头痛发作时施以治疗;另一种是预防性治  相似文献   

10.
论偏头痛头痛期的分相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偏头痛头痛发作的内在规律性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在观察了众多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时的临床表现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以后,作者认为偏头痛头痛期存在着规律性的变化,而对其恰当的分相将有助于加深对偏头痛头痛期的理解以及对偏头痛的头痛严重程度及其疗效作定量判定;同时,也有助于掌握对偏头痛的治疗时机的把握及其与疗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针灸透穴为主治疗偏头痛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典型偏头痛、普通偏头痛和特殊类型偏头痛。笔者从1999年10月至今共治疗本病28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8例患者,男10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者18岁;病程最长5d,最短1d;典型偏头痛6例,普通型偏头痛28例。……  相似文献   

12.
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领部发作性、搏动性疼痛,有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据有关资料报道[1],普查6城市居民2721人,偏头痛患病率为6.3‰,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20~30岁年龄组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笔者收集1997年~1999年神经科门诊及住院偏头痛患者问4例,其中青年人58例,现将这5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报告m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男性11例,女性47例,男女之比14.2,发病年龄18一39岁。临床表现:()单纯发作性头痛47例,无先兆症状,表现为持续数分钟至数天的发作性、搏动性…  相似文献   

13.
从偏头痛急性发作药物治疗,药物预防适应症,药物预防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综述偏头痛防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患病率占人口1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发病时患者非常痛苦。临床上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很多,有中药,也有西药,但没  相似文献   

15.
朱晓省 《中原医刊》2003,30(9):30-31
偏头痛是青壮年人的常见病 ,为发作性神经 血管功能障碍 ,以反复发生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用泰必利并西比灵治疗偏头痛 8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根据 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 ,取 40例资料完整的偏头痛病人。性别 :男性 2 4例 ,女性 5 6例 ,男女之比为 1∶2 3 ;年龄 :19~ 5 0岁 ,其中 2 0~ 3 0岁 62例 ( 77 5 %) ;病程 :2个月~ 15年不等 ,平均 4 6年 ,其中1~ 5年 5 6例 ( 70 %) ;疼痛持续时间 :2~ 4小时 2 8例 ( 3 5 %) ,4~ 12小时 2 2例 ( 2 7 5 %) ,12~ 2 4小…  相似文献   

16.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呈间断性反复发作。轻症药物治疗常可缓解,重症时药物治疗往往不能奏效。我们采用小针刀闭合性手术探索性治疗药物医治无效的顽固性偏头痛10例,疗效迅速,不易复发,现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10例.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20~50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5年,最长25年。10例患者均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3例曾进行局部注射(药物封闭)治疗,效果不佳。1、2临床表现发作频数因人而异,每周或数周发作1次或每周发作3~4次不等。每次发作头痛一般持续3~72h,发作间歇期正常。发作时表现为患侧搏动性跳痛…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由于发作性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型改变所引起的眼胀、偏侧搏动性头痛,伴随恶心、呕吐、冷感、出汗、腹泻、心律失常、泌尿障碍等表现形式。偏头痛是临床中较常见的疾病,对其治疗较为棘手,传统的药物疗效通常不太令人满意,且多具有明显的副作用。虽然近几年国内外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对偏头痛的治疗仍没有很大的进展。本文主要研究对偏头疼采用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我院2000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接收的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为依据,随机抽出89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18.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我国患病率占人口的1%以上,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占优势.本文将104例女性偏头痛患者进行脑电图及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由于偏头痛发病率高,累及人群广泛,影响因素复杂,偏头痛是一种由周期发作的神经一血管功能障碍引起,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4倍,常在青春期起病,发病年龄25-34岁,少数病例发生在儿童期或中年以后,各种疗法难以彻底治愈,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医药负担。同时,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及经济问题,相信随着更多价廉的药物开发及更多的新的简便的诊疗技术的出现。医师认识的提高以及对患者的宣传的加强,偏头痛将不再是难题。  相似文献   

20.
偏头痛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属中医学"头风"、"头痛"范畴.笔者自1993年开始用推拿和药物等中西医结合治疗76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