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1].我们应用重组人干扰素(IFN)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48周,并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转阴率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NFα-2a)间隔10日与间隔7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性。方法:65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间隔7日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12周。随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33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间隔10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B组32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间隔7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两组均予以48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前12针治疗方案相同,治疗12针时的HCV RNA应答率,A、B两组分别为59%、61.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4针时HCV RNA的阴转率A、B两组分别为87.2%、88.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HCV RNA阴转率,A、B两组分别为89.7%、92.3%,治疗结束6个月时HCV RNA阴转率,A、B两组分别为82.1%、80.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的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间隔10日与间隔7日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无显著性差异。在治疗12周后,延长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给药间隔期,改为10天1次皮下注射,可有效减轻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派罗欣)抗病毒治疗所出现的副反应及处理对策。方法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30例病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2月,随访12月。结果在治疗12周时有13/15例出现血清ALT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早期应答率为86.6%;在治疗结束时有13/15例患者血清ALT正常,血清HCV RNA阴性(〈80copies/ml);在随访12月时,持续应答率为76.9%,复发率为23.1%;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WBC下降及低热、肌肉酸痛。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可引起多种副反应,应针对所出现的副作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使病人减轻不适症状,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程勇前  聂青和 《肝脏》2007,12(4):303-305
尽管慢性HCV感染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目前长效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标准治疗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也只有38%~63%[1].IFN-α治疗和IFN-α-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失败表明,丙型肝炎病毒的多因素耐药性很可能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患者因输血而感染HCV,在应用泼尼松治疗肾病同时,HCV复制激活,引起肾功能损害,肾病理检查提示膜型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病变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及血管壁内膜增厚、肾组织有HCV抗体;给予IFNα300万U隔日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0.3mg,3次/d,疗程12个月,尿蛋白降低,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  相似文献   

6.
雷婷  薛静  刘萍  游云  聂占国 《肝脏》2011,16(2):177-177
患者,女性,61岁,因腹痛、腹泻2周于2010年9月13日入我科。患者于2010年5月常规体检发现AST66U/L,ALT59U/L,抗-HCV(+),HCV RNA6.12×105拷贝/m,l诊断为丙型病毒性肝炎。6月8日开始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瑞士巴塞尔豪夫迈.罗氏公司生产)135μg每周一次上臂外侧皮下注射,利巴韦林300mg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IFN)α-2b及利巴韦林片治疗HBV与HCV重叠感染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的慢性肝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9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用IFN-α-2b(安福隆)5×10~6 U,肌内注射,隔日1次,利巴韦林片0.9 g/d,疗程48周,均口服护肝药(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1个月。试验组:加用恩替卡韦片(博路定)0.5 mg/d,口服。对照组:不加恩替卡韦片。观察两组患者HCV RNA、HBV DNA、ALT复常率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时,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3.0%,高于对照组的31.57%(χ~2=3.4536,P=0.036)。结论对于HBV与HCV重叠感染的患者,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用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PEG IFN(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二莲汤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月HCV RNA阳性的1b型CHC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加芪参二莲汤治疗,对照组32例应用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疗程48周,疗程结束后随访24周。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HCV RNA及PBMC变化。结果:治疗组EVR为76.67%,ETVR为86.67%,随访SVR为83.33%;对照组分别为34.37%、50.00%、31.32%。两组病毒学应答比较,治疗组EVR、ETVR、SVR较对照组疗效显著,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ALT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两组间同时段ALT及TBil比较,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IL-10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48周同时段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后两组患者IL-12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24周显示,治疗组IL-12水平较同时段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二莲汤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1b型CHC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显著抑制HCV RNA复制,改善肝功能,而且可以减轻不良反应,预后良好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1997年 ,标准α干扰素 (IFN α) 3MU ,3/周 ,疗程4 8周被推荐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治疗。此疗法治疗 4 8周的持久病毒学应答率 (SVR)仅 12 %~ 16 % ;在特定的人群 ,如非洲美国人、HCV基因型 1型病例 ,甚至更低。 1998年 ,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方案得到了美国FDA的认可。IFN α(3MU ,3/周 )联合利巴韦林 (10 0 0~ 12 0 0mg/d)治疗 2 4或 4 8周的SVR率可达 36 %~ 4 7% ,2~ 3倍于IFN单一疗法。近年来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PEG IFN ,包括α2a ,α2b)被批准用于临床 ,其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SVR率达到 5 4%~ 5 6 % ,较普通IFN和利巴韦林的治疗SVR提高了 7%~ 12 %。然而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的SVR率是有限的 ,尤其是在特定人群。随着每一种新药及更有效治疗方案的出现 ,人们总是希望对以往治疗失败或缺少有效方案的病人 ,实施更有效的治疗以获得SVR。但是 ,初步研究显示再治疗的总体应答率仍是有限的 ,因此 ,应了解哪些病人可能从再治疗中获得益处。这就需要对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对抗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 ,广大临床医师对于治疗对象的选择 ,最佳药物治疗的应用 ,特殊病人的处理 ,疗效的监测和评估 ,以及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理等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化 ,以达到最优化的治疗。1986年Hoofnagle等首先报道用α干扰素 (IFN α)治疗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 (慢性丙型肝炎 ) ,取得初步疗效后 ,随后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了IFN α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以后证明 ,12个月较长疗程的效果优于 6个月的较短疗程 ,其持续病毒应答率 (SVR)提高 1倍左右 ,达 13%~ 2 0 % ,2 0世纪 90年代中后期 ,干扰素加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 ,又将疗效提高近 2倍。随着聚乙二醇化α干扰素 (PEG IFN α)的问世 ,与利巴韦林的合用 ,疗效又进一步得到提高(见图 1)。当前在国际上已公认PEG IFN与利巴韦林的联合疗法为最优的选策 ,普通干扰素已完成历史使命 ,将在病毒性肝炎治疗的舞台上逐渐隐退。新的抗HCV药物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中 ,预计到 2 0 10年 ,丙型肝炎的治疗又会登上新的台阶。  一、从常规干扰素发展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是按照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的原则,比较两种剂量的重组干扰素α2a(罗扰素)对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63例有血清学和肝组织学证实的慢性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甲组30例,用IFNα2a注射,6MU 1周3次,3个月,继之为3MU 1周3次3个月。乙组33例,IFNα2a 3MU 1周3次,共6个月。在治疗结束时,甲组的ALT复常率为60.0%,HCV RNA阴转率为53.3%。乙组的ALT复常率和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72.7%和61.3%。停药6个月后,甲组的ALT复常率和HCV RNA阴转率分别为56.7%和63.3%;乙组则分别为69.7%和54.8%。两组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HCV基因型与疗效关系不大,肝组织学病变较轻者疗效较好。6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干扰素中和抗体,4例显效,2例无效。IFN α2a的不良反应与文献报告相同,但绝大多数病人能耐受。本组中,1例因出现病情加重,1例白细胞明显降低而中止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递增剂量α-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给予60 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干扰素-α2b 2 MU皮下注射,1次/d,利巴韦林600 ~1000 mg / d ,1~4 w后将干扰素的剂量逐渐提高到 4 MU,1次/d,连续2 w,随后将其改为6 MU,1次/2 d。所有患者治疗120 w,随访24 w。采用基因测序法对 HCV 进行基因分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结果 60例患者基线血清HCV RNA为(4.3±2.1)lg IU/ml,在治疗24 w和96 w时分别降至(2.1±0.2)lg IU/ml和(1.8±0.3)lg IU/ml(P<0.05);52例1b型感染者快速病毒学应答、早期病毒学应答、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 30.8%、75.0%、78.8%和73.1%, 而8例2a型感染者则分别为62.5%(P<0.05)、75.0%、87.5%和87.5%。结论 递增剂量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个体化抗病毒治疗可以使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获益,但本组非1b型感染者较少,研究结论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3.
业已证实,干扰素IFN能降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转氨酶,清除HCV RNA以及减轻肝脏炎症和坏死。研究旨在评估对干扰素治疗持久有效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 病人和方法:选择1988~1992年间肝穿刺证实的慢性丙型肝炎乃至肝硬化患者426例(16例失访),其中65%为慢性肝炎,35%存在肝硬化,所有患者血清HCV RNA均阳性。给予人淋巴母细胞α-n1 IFN 5MU/m~2或rIFNα-2b 10MU 1周3次肌注,2个月后,α-n1 IFN治疗者减量为3MU/m~2维持4或10个月;rIFNα-2b治疗者减量为5MU维持4个月后,将ALT复查者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36岁,汉族.因"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入院.2008年1月诊断"尿毒症",一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维持肾功能;6月发现抗HCV阳性,HCV RNA 1.1×106 IU/ml;于6~12月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利巴韦林900 mg/d抗病毒治疗,12月复查HCV RNA阴性,遂停止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1]),但其治疗效果取决于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型~([2])。Meta分析数据表明HCV基因2型或3型接受Peg IFNα-2a或-2b联合RBV治疗24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标准剂量的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作为阳性对照,评价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筛选符合要求的2型/3型CHC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Y型Peg IFNα-2b组和Peg IFNα-2a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疗程24 w,停药随访24 w。采用Abbott Real Time HCV Genotype II检测HCV基因型,采用Cobas Taq Ma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水平。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主要疗效指标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并进行非劣效检验。结果本试验实际入组2型/3型CHC患者255例,实际治疗241例。全分析集(FAS)数据显示,158例试验组和83例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5.4%(95%CI 79.94%~90.94%)和79.5%(95%CI 70.84%~88.20%,P=0.2402);对符合方案分析集(PPS)人群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SVR分别为87.9%(95%CI 82.45%~93.27%)和85.9%(95%CI 77.82%~94.01%,P=0.7060),率差的95%可置信区间均符合非劣效标准;对PPS人群分析显示,85.8%受试者获得了早期病毒学应答(RVR),RVR的阳性预测值为90.1%;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分别为95.6%和95.2%,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和3.6%。结论应用Peg IFN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型/3型CHC患者,新型试验药物Y型Peg IFNα-2b具有与对照药物Peg IFNα-2a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症状轻,部分患者肝功能改变不明显。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其HCV RNA阴转率约为30%左右[1],慢性化率可达50%~80%。我们对30例丙型肝炎病人应用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和胸腺肽α1治疗,经过临床对照观察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  相似文献   

18.
雷华  庄林  王晴晴  田波  柏保利  陈洁 《肝脏》2016,(8):658-660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3型感染者对普通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5月-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抗-HCV和HCV RNA双阳性的1677例HCV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将其中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的120例HCV 3型初治患者采用普通干扰素(皮下注射IFN-α1b 5 MU/d,连续15 d;此后1次/隔日)联合利巴韦林(RBV 15 mg/kg·d)抗病毒治疗48周的方案;20例HCV 3型初治患者采用PegIFN-α2b(80μg/周)联合利巴韦林(RBV 15 mg/kg·d)治疗24周作为对照组。将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获得快速病毒学应答(RVR)的患者,按照病毒载量分两组:≤1×10~5 IU/L(低病毒载量),A1组;1×10~5 IU/L(高病毒载量),A2组;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B组;未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C组。治疗前后和随访中检测患者血浆HCV RNA水平作为疗效评价的指标。结果在1677份标本中,检测到5种基因型,其中HCV基因lb型有263例,HCV基因2a型195例,HCV基因3a型314例,HCV基因3b型697例,HCV基因6a型67例,不能确定型别141例;其中基因3型(3a和3b)占总数的60.3%。治疗组112例患者完成既定治疗方案,92例(76.7%)患者获得SVR;其中A1组37例患者,33例(89.1%)获得SVR;A2组34例患者,28例(82.3%)获得SVR;B组(EVR)41例,31例(75.6%)获得SVR;C组(未获得EVR)8例:3例患者将普通干扰素调整为PegIFN,5例患者终止治疗。对照组20例均完成既定治疗方案:18例获得SVR,SVR率为90%,A1、A2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昆明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以基因3型为主。(2)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获得RVR的3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1.患者资料:男性,53岁,体质量83kg.6年前,出现肝区不适、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HCV RNA为5×106IU/ml,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曾接受干扰素(IFN)α-2b联合利巴韦林(RBV)1000 mg/d治疗,IFN α-2b初始剂量为3 MU,隔天肌注,治疗至12周时HCV RNA降至6×104 IU/ml,期间出现皮肤、黏膜干燥的轻微症状.由于病毒学应答情况不佳,当时采取IFN o-2b强化治疗方案(6 MU)继续治疗4周后,HCV RNA降至5×103IU/ml,但同时出现较严重的皮肤炎症反应,注射部位出现明显的泡状红疹,脸部、头颈部、肢端、手背、躯干部、臀部出现瘙痒性丘疹样红疹.随后,IFN α-2b剂量恢复至3 MU,给予皮质激素对症治疗.48周治疗结束时,HCV RNA阴转,皮肤炎症恢复正常,但随访6周后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180 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联合口服利巴韦林500 mg,3次/d,疗程共48周.对照组18例,肌肉注射IFN 300万U,3次/周,联合口服利巴韦林500 mg,3次/d,疗程共48周.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12、24及48周患者的ALT复常率分别为45.0%、80.0%、95.0%,对照组分别为38.9%、61.0%和66.7%;HCV-RNA在治疗12、24、48周时阴转率治疗组分别为25.0%、70.0%和80.0%,对照组分别为22.2%、50.0%、77.8%;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不同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48周HCV-R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较好,在降低转氨酶方面也优于IFN联合利巴韦林,且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