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5例(15眼),同时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15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5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眼压由术前平均25.4~68.3(40.27±11.12)mm Hg下降至术后平均11.3~23.7(17.48±5.3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者有92%(23/25),手术成功率为96%(24/25)。并发症包括低眼压、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比较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及时并有效处理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Ahmed FP7/FP8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Ahmed FP7/FP8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患者32例38眼,观察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38眼患者术后眼压比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6眼(15.79%)出现术后浅前房、低眼压,3眼(7.89%)前房积血,3眼(7.89%)葡萄膜炎反应,1眼(2.63%)引流管移位,1眼(2.63%)出现引流管脱出前房,1眼(2.63%)引流管内口阻塞,3眼(7.89%)引流盘有包裹的囊状泡。结论 Ahmed FP7/FP8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肯定,但是手术的并发症仍较多,经及时处理仍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行引流阀(Ahmed)植入术的护理。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难治性青光眼共26例行引流阀(Ahmed)植入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视力: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视力提高19人,保持不变5人(其中无光感2人),下降2人;术后并发症: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患者无不良主诉,共发生浅前房3例,短暂性眼压升高1例,前房积血13例,2例引流管内口阻塞,引流盘周围球结膜纤维包裹。结论 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心理护理,保护视功能。术后护理的重点观查视力、视野、眼压、并发症等,保护视功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定期复查,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难治性青光眼行引流阀(Ahmed)植入术的护理.方法:分析我院收治难治性青光眼共26例行引流阀(Ahmed)植入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及出院指导.结果: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视力提高19例,保持不变5例(其中无光感2例),下降2例;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患者无不良主诉,共发生浅前房3例,短暂性眼压升高1例,前房积血13例,2例引流管内口阻塞,引流盘周围球结膜纤维包裹.结论:术前护理的关键是重视心理护理,保护视功能.术后护理的重点是观察视力、视野、眼压、并发症等,保护视功能,出院指导非常重要,定期复查,提高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早期的并发症并针对各种并发症及其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期望减少并发症及其所带来的危害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证.方法 对30例(31眼)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的青光眼患者进行观察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31眼中出现术后早期眼压升高12眼,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7眼,术后前房出血4眼.结论 术后及时发现并发症并配合医生给予正确的处理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总结2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的护理经验,重点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眼部及全身的检查,术后加强对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出血、恶性青光眼,脉络膜脱离的观察。认为通过加强以上观察和护理,可使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李桂荣  杨珂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7):1598-1600
目的 探讨改良Ahmed青光眼阀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术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行改良的引流装置(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术后观察眼压,重视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并与术前平均眼压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随访视盘参数与术前比较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改良Ahmed青光眼阀极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明显,可改善患眼视盘部分结构参数,加强术后护理,保证了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俞兰  陈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598-599
常规的青光眼滤过手术能很好地控制大部分青光眼的眼内压[1] 。但难治性青光眼指虽经常规滤过手术或联合应用抗代谢药物甚至睫状体破坏手术以及附加最大耐受量抗青光眼药物的联合治疗而依然难于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那些青光眼[2 ] 。我科自 1999年 6月~ 2 0 0 1年 12月 ,对 34例难治性青光眼行青光眼阀植入术 ,术后眼压控制理想。但因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很多 ,术后并发症有时较为严重[1] ,现将我科 34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时的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35只眼 ) ,男性 10例 ,女性 2 4例 ,均系药物治疗、激光光…  相似文献   

10.
随机数字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50只眼)采用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术后1d、7d、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眼压分别为(19.1±8.6)mmHg,(11.7±3.6)mmHg,(16.8±5.3)mmHg,(16.7±6.9)mmHg,不同时间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总成功率为92.9%,并发症为1例引流管暴露,4例引流管接触晶状体,给予患者对症处理后,可有效控制眼压水平。应用FP-7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疾病,安全有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新蔡县人民医院眼科欲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40眼,试验组患者在术前注射0.5 mg康柏西普。后两组患者均给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术后1周用0.5%左氧氟沙星眼液点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眼压、VEGF水平、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术后1周,试验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EGF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VEGF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药物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术能够降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水平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且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背景:近年来房水引流物的出现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上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植入后会出现一些与材料有关的并发症,如炎症反应导致房水生成减少等原因引起低眼压及浅前房等.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对32例(32眼)难治性青光眼实施Ahmed阀植入治疗,其中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2例,无晶状体眼青光眼6例,葡萄膜炎性青光眼4例,外伤性青光眼4例,有滤过手术失败史的青光眼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与结论:术前眼压4.655~9.044 kPa,平均(5.6±1.29)kPa,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2.85±1.16)kPa,总有效率84.4%,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率83.3%,其他类型有效率85%.术后10眼视力较前有不同程度提高,最好视力达0.3.出现短暂性低眼压6例,浅前房6例,前房积血4例,内流管堵塞3例,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果表明Ahmed青光眼阀植入后降低眼压效果较好,但出现并发症比率较大,可能为引流装置设计和材料上的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改良的引流装置植入术手术配合。护士术前做好术前访视、用物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加强丝裂霉素的管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配合手术。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大于8个月时观察平均眼压并与术前平均眼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Ahmed青光眼阀植入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方法,术后眼压控制效果明显,规范的术中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行单纯睫状体冷冻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Ahmed引流阀植入术、全视网膜光凝综合治疗。比较两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视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力升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Ahmed引流阀植入术、全视网膜光凝综合治疗,可实现眼压的控制,保护患者视力,具有一定安全性,但会导致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术中应加强对角膜内皮细胞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眼科行AVG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5例,对他们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术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1 a平均眼压18.8 mm Hg,手术成功率86%。结论 AGV植入联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刘琳 《天津护理》2007,15(3):140-140
眼内植入物(Ahmed青光眼阀)引流术为治疗各种顽固性青光眼的方法。我院自2004至2006年应用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治疗19例难治性青光眼,护理人员在手术各阶段予以精心配合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9例(19眼),男性12例(12眼),女性7例(7  相似文献   

17.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青光眼是指由于眼部的病情复杂,并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而导致滤过手术失败的青光眼。难治性青光眼常规滤过性手术疗效差,手术成功率11%~52%,最常见的失败原因为滤过泡瘢痕形成[1]。自Molteno发明了青光眼引流物以来,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有了突破性进展,随着引流物和手术方法的改进,特别是较为先进的带盘青光眼阀门,其疗效得以不断提高,在降低眼压的同时,可保持患者现有的视力,但术后可发生浅前房、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加强临床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50例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均行Ahmed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AhmedFP7与传统AhmedS2型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近年来接受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病例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对比分析FP7组(26眼)和S2组(30眼)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疗效。结果FP7组和S2组患者的术前眼压分别为(42.00±10.42)mmHg和(40.30±10.97)mmHg,术后1周、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眼压的情况,术后6个月FP7组降眼压效果优于S2组(P<0.05)。结论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是肯定的,新型AhmedFP7较传统的S2型青光眼引流阀无论材质还是性能上已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Ahmed青光眼阀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阀(AGV)置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术后浅前房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观察组31例(31眼)NVG行AGV前房置入术,术中预制旁刺口、前房注射粘弹剂及可吸收缝线结扎引流管,观察术后浅前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并与12例(12眼)按常规方法行AGV前房置入术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Ⅱ级以上浅前房的发生率:观察组为4/31,对照组为6/1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随访时间(12.29±11.18)个月,最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3.45±12.04)mmHg,不用降眼压药,6mmHg≤最后随访眼压≤21mmHg17例,完全成功率为54.84%,予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眼压≤21mmHg6例,相对成功率为19.35%,总成功率为74.19%;对照组:平均随访时间(11.08±8.08)个月,最后随访眼压平均为(27.81±12.04)mmHg,不用降眼压药,最后随访眼压≤21mmHg6例,占50.00%,予局部应用降眼压药,眼压≤21mmHg2例,相对成功率为12.67%,总成功率为66.67%。结论 Ahmed青光眼阀前房置入术术中预制旁刺口、应用透明质酸钠及可吸收缝线结扎引流管等综合措施可预防NVG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及由浅前房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引流阀后房植入治疗特殊类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特殊类型青光眼患者18例(18只眼),均接受青光眼引流阀后房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眼压控制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成功15例,成功率85.33%;失败3例,原因为引流盘周围瘢痕组织包裹所致眼压增高。术后各随访时期眼压较术前均降低(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晶体移位、角膜内皮失代偿、引流管暴露及移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青光眼引流阀后房植入术为特殊类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