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X线胃肠机诊断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应用数字X线机行食管双对比造影检查并经胃镜、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60例早期食管癌病例中,食管上段癌11例,中段癌19例,下段癌30例;病变深度:原位癌16例,黏膜内癌19例,黏膜下癌25例。结论数字X线胃肠机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诊断早期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可疑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应用数字胃肠机气钡双对比造影技术进行检查,随机抽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早期食管癌患者,对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变主要表现为局部粘膜粗细不均、扭曲及中断,不规则小龛影和充盈缺损,病变区功能改变,即食管柔软度及舒张度减低,甚至消失。 结论 数字胃肠机双对比造影可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而且安全有效,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管异物(foreign bodies in esophagus)为耳鼻喉科常见急诊之一,也是唯一由放射线诊断的疾病。回顾近年来在数字胃肠机下诊治食管异物122例分析。结果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虽然一般对患者伤害不大,但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恐慌。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亦可发生并发症和死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与CT检查在食道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对66例患有食道癌的患者进行数字胃肠机与CT检查。结果:数字胃肠机和CT检查在不同方面表现不同,数字胃肠机在病变长度、粘膜破坏程度以及功能性改变方面,而CT检查在管壁浸润深度、淋巴结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远处转移方面。结论:数字胃肠机和CT检查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特有的优势,有利于食道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对临床疾病的确诊、治疗以及预后有着绝对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癌早期数字X射线钡剂造影影像特征。方法 4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均使用数字X射线机钡剂造影,以连续大口服钡法为主,正位、左右前斜位动态采集图像。结果 49例食管早期癌中,上段14例,中段23例,下段12例;主要X射线表现为:病变处食管黏膜不规则、浅小溃疡形成或局限性小充盈缺损,管壁增厚,柔弹性减低,造影剂局部流空减缓。结论使用数字X射线机,运用连续动态采集图像及图像后处理功能,采用大口服钡法,辅以低张食管双对比造影与操作技巧,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病变得到清楚显示。  相似文献   

6.
彭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233-4234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经KUB、超声及CT确诊为输尿管结石的1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治疗前,观察基于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并对所得结果与手术病理学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输尿管显影与结石定位:152例患者中,72例(47.37%)延时摄影,65例(42.76%)于常规时间内显影,能明确梗阻部位,结石定位相对准确;7例(4.61%)排除输尿管结石;8例(5.26%)因重度肾积水无法进行判断,经由手术确诊为输尿管结石;(2)造影诊断结果:造影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8.81%,误诊达11.19%。于输尿管结石治疗前,基于数字胃肠机下行静脉尿路造影,能体现输尿管结石定位诊断精确率,特别是针对延时立位摄影而言,输尿管梗阻性结石定位更加准确,同时有利于判定输尿管梗阻程度,全面评估患者肾功能,对临床治疗手段选择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数字胃肠造影和C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数字胃肠和CT分别对42例胃癌进行检查,并对二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胃癌中,数字胃肠造影的特征为胃粘膜破坏40例,胃腔狭窄12例,恶性溃疡10例,充盈缺损12例,蠕动异常36例。CT检查特征为胃壁增厚30例,胃腔内肿块36例,胃腔狭窄36例,周围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19例,幽门梗阻4例。结论数字胃肠造影能清楚显示胃腔内变化,照片清楚细致。CT对胃腔外的肿块范围、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的诊断和手术适应证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早期食管癌及非典型增生的诊断价值,我们行美蓝-卢戈液染色。方法:对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可疑病灶34例,经内镜喷酒美蓝-卢戈液,观察染色情况并活检。结果:34例中发现食管癌5例,不典型增生10例。结论:此法对早期食管癌与不典型增生的发现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 探讨卢戈碘液染色对提高早期食道癌诊断率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普通内镜下怀疑早期食道癌的21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7例.碘染色组采用2%卢戈碘液约10 mL均匀喷洒于病灶及周围黏膜,在染色异常的黏膜部位定位进行4~6点活检送病理检查;对照组常规内镜检查后对可疑病灶加以活检送病理检查.结果 碘染色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15例,诊断率为14.0% (15/107),对照组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3例,诊断率为2.8%(3/107).2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卢戈碘液染色能使黏膜结构更加清晰、更加立体化、更加明确,对病变定位和目的 性活检有很大的帮助,能大大提高活检的阳性率,且操作简便、安全,在基层医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分析179例经数字化成像气钡双重对比(n=96)和CT检查(n=83)诊断为早期食管癌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手段的术前确诊率。所有早期食管癌患者均经食管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证实。结果数字化气钡双重对比成像检查提示早期食管癌患者96例,经病理证实85例为早期食管癌,诊断准确率为88.5%。CT检查提示早期食管癌83例,经病理证实76例,诊断准确率为91.6%。两组确诊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3.
伏云  孙宗琼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2,21(2):88-88,91,100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钼靶X线的征象。材料与方法:采用高频钼靶常规乳腺摄影,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伴早浸14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小叶原位癌及小叶癌早浸3例。其X线影像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者8例占32%(8/25),单纯结节5例占20%(5/25),星芒征5例占20%(5/25),结节合并钙化4例占16%(4/25),团片状密度增高影3例占12%(3/25)。结论:X线钼靶可以清晰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病变结构,是诊断早期乳腺癌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鑫 《华西医学》2010,(1):65-66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高频钼靶X线的征象。方法:采用高频钼靶常规乳腺摄影,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导管原位癌及导管原位伴早浸14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小叶原位癌及小叶癌早浸3例。其X线影像表现为:单纯簇状钙化者8例占32%(8/25),单纯结节5例占20%(5/25),星芒征5例占20%(5/25),结节合并钙化4例占16%(4/25),团片状密度增高影3例12%(3/25)。结论:高频钼靶可以清晰地显示早期乳腺癌的病变结构,是诊断早期乳腺癌首选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行DSA的患者的临床资料。DSA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造影,分析造影征象以对出血部位和病因作出诊断。根据不同出血原因采用栓塞、药物收缩血管等方法进行介入治疗,并对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例采用导丝或导管进行术前定位。结果:DSA检测出血病灶的阳性率为43.3%,其中小肠出血占37.9%,结肠出血占62.1%。手术和造影证实,肿瘤性出血8例(27.6%),非肿瘤出血21例(7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SA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价值;并且在造影中发现出血部位后置入标记物,可以为手术中寻找病变部位提供很有效的定位标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内镜黏膜剥离术(ESD)下治疗早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接受ESD和EMR治疗的共75例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病灶整块切除率、组织学治愈切除率、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共纳入75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接受ESD治疗,34例接受EMR治疗。ESD和EMR组病灶整块切除率分别为90.2%(37/41)和44.1%(15/34);治愈切除率分别为78.0%(32/41)和50.0%(17/34),整块切除率(P<0.001)和治愈切除率(P=0.011)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SD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39.5±11.4)min,而EMR组手术平均时间(33.5±18.6)min,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此外,术后延长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在两组间的分布亦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接受ESD治疗可获得更高的整块切除率和组织学治愈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加压钡气灌肠双对比造影(简称CEDC)对结肠癌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84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简称CF)均不能通过,再行CEDC检查,按造影剂(稀硫酸钡胶浆)经加压(13.3kPa。2~4次)后通过结肠狭窄段所测管径,将癌性梗阻分为轻(0.90~0.60cm)、中(0.59~0.30cm)、重度(<0.30cm)狭窄组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对结肠腔压力平衡后分次测压,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按大体标本分为增生型、溃疡型、浸润型及混合型各16、7、13、48例,各度狭窄间平衡压统计具有显著(P<0.05)与极显著性差异(P<0.01)。适度加压对结肠癌的范围、性质等显示更为明确。结论:CEDC能进一步诊断结肠癌病变,弥补结肠镜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在输尿管结石治疗前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经超声、KUB或CT诊断为输尿管结石的42例患者治疗前在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资料及所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18例在常规时间内显影,20例行延时摄影,梗阻部位明确显示,结石定位准确;2例排除输尿管结石;2例由于重度肾积水无法显示,手术证实为输尿管结石。结论:输尿管结石在治疗前行数字胃肠机下静脉尿路造影显著提高了输尿管结石定位诊断的准确率,尤其是延时立位摄影更加有利于输尿管梗阻性结石的定位,同时输尿管梗阻程度的判定、肾功能的评估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胃镜或病理证实的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气钡双对比造影图像及40例正常志愿者,分析其影像征象的特征。结果:评价在征象中,胃黏膜增粗、紊乱、稀少或消失、胃蠕动情况、胃小沟增宽、胃小区增大均具有相对高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而对于胃黏膜的充血及水肿则无法显示。结论:气钡双对比造影对慢性胃炎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