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代温灸膏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气血虚证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代温灸膏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束治疗后1个月、6个月进行近期、远期疗效评价。结果近期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2%),远期疗效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9%)。结论代温灸膏联合耳穴压豆法可缓解气血虚症偏头痛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开塞露灌肠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灌肠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按常规纳肛通便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开塞露灌肠结合耳穴压豆治疗中风患者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耳穴压豆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耳穴压豆疗法,比较治疗3d后2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例数、显效例数以及有效例数分别为65例、26例和22例;观察组痊愈例数为91例,显效例数为32例,有效例数为17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3%,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耳穴压豆疗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耳穴压豆治疗脑震荡后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脑震荡后头晕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观察组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耳穴压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痊愈9例(22.5%),显效21例(52.5%),有效7例(17.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9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耳穴压豆在脑震荡后头晕治疗中的应用能够灵活地针对个体化护理,康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整脊推拿治疗)和对照组(牵引+依托考昔治疗)各40例。比较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疾病疗效、颈部疼痛程度等。结果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39例(97.50%)高于对照组的30例(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颈部疼痛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采用整脊推拿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颈部疼痛程度,提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有效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8.9%,总有效率为88.9%: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耳穴压豆法结合常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通督强脊推拿联合小针刀在颈型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交替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通督强脊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小针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3周后颈项疼痛评分(VAS)及颈肌最大肌力(前屈、后伸、侧屈)。结果 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前屈、后伸、侧屈最大肌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强脊推拿联合小针刀可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项疼痛感,提高颈肌肌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与单纯采用传统手法治疗进行比较,分析美式整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收治的64名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给予传统手法联合美式整脊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1周3次、每次20 min的治疗,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和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2%(P0.05);治疗组治愈率43.75%,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00%(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显著性学差异(P0.05)。经过12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生卒中或其他与手法操作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美式整脊联合传统手法较单纯使用传统推拿手法能更有效地缓解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艾盒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疗效以及缓解疼痛的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某院收诊的颈肩腰腿痛患者68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的方式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艾盒灸联合耳穴压豆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之间对比,试验组评分(3.65±0.6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9±0.69)分(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P0.05)。结论艾盒灸联合耳穴压豆可以明显缓解颈肩腰腿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加减归脾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癌(GC)伴癌因性失眠(CR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胃癌伴睡眠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消化内科常规疗法,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助眠药物阿普唑仑口服,观察组给予加减归脾汤联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等。结果: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减归脾汤联合耳穴压豆能明显改善了胃癌伴癌因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进一步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智能脉冲枪整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颈部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C3-6棘突及周围压痛点辅以智能脉冲枪整脊治疗。上述治疗均每天进行1次,共持续治疗14d。于治疗前、治疗14d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颈部疼痛VAS评分及NDI指数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53±0.63)分、(2.92±0.89)分]、NDI指数[分别为(23.70±2.87)%、(25.02±2.9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智能脉冲枪整脊联合推拿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改善其颈椎活动功能,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胃炎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耳穴压豆及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慢性胃炎胃痛患者接受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更有助于减轻患者胃痛程度,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90例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基础上,对照组增加耳穴压豆法干预便秘,观察组增加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法干预便秘,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0d后便秘疗效及干预前后便秘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便秘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73.3%,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0d后观察组患者排便频率、费力程度、粪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腹胀及排便时间等便秘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法治疗脑卒中后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院中风后便秘的患者60例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手段,治疗组采取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方法。观察并记录患者14 d的每天排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便秘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便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 H F)患者经耳穴压豆联合五音疗法干预后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扬州市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 H F失眠患者纳入6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五音疗法联合耳穴压豆进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盲选法分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33例。参照组予以整脊推拿治疗,研究组予以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及颈部疼痛评分。结果:参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颈椎生理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治疗后疼痛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整脊推拿配合导引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辅助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00例围绝经期失眠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辅助性激素替代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评分(PSQI)、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0%(42/50),对照组为66.00%(3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PSQI各项目评分、总评分、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耳穴压豆辅助性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比较2组治疗1月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药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失眠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随机分组方法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失眠症患者采用单纯西药(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失眠症患者在艾司唑仑基础上采取中药药枕与耳穴压豆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指数及夜间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夜间睡眠时间明显长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夜间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失眠症患者采取中药药枕、耳穴压豆治疗,可有效提高其失眠症治疗效果,对其睡眠质量予以有效改善,还可延长患者的夜间睡眠时间。  相似文献   

20.
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应用耳穴压豆法治疗,实验组采用耳穴压豆与心理护理结合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3、6个月后的SCL~90评分变化.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为73.47%.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22.13±5.84)分,对照组为(41.83±5.26)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SCL~90评分为(15.75±3.81)分,对照组为(40.76±6.35)分,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与单纯进行耳穴压豆治疗相比,耳穴压豆结合心理护理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可缓解或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利于临床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