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癌组织甲胎蛋白表达特点及其基因片段的扩增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癌组织甲胎蛋白(AFP)表达的病理学特点及其基因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AFP在肝癌及癌周组织中的胞内分布及其表达;并从肝癌的癌灶、癌旁组织中制备总RNA,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_PCR)扩增不同癌组织AFP_mRNA片段,以探讨AFP表达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AFP_mRNA分析的应用价值。结果肝癌细胞及癌旁肝细胞的胞浆中,均可见AFP阳性的棕黄色颗粒,癌组织中AFP阳性表达率为73.3%,癌旁组织中为40.0%,中、低分化组肝癌中AFP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组肝癌(P<0.05),且癌旁组织中AFP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肝癌的癌灶组织。肝癌组织、癌周组织的总RNA表达水平存在差别,癌组织中AFP_mRNA片段扩增全数阳性(100%),显著高于癌周组织(P<0.01)。结论肝癌不同组织中AFP表达存在差异,AFP_mRNA分析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γ-谷氨酰转移酶 ( GGT) m RNA亚型转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 RT-PCR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良性肝病肝组织、肝癌组织、癌旁组织、远癌组织及肝转移癌癌周组织中三种 GGTm RNA亚型 ( F、H、P亚型 )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肝组织主要的 GGTm RNA类型为 F亚型 ,良性肝病及肝转移癌癌周组织亦以 F亚型为主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癌组织 H亚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肝脏及良性肝病肝组织 ( P<0 .0 5) ;肝癌组织 F亚型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及良性肝病肝组织 ( P<0 .0 5)。结论  GGTm RNA亚型转化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GGT基因检测为判断肝细胞癌变的灵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肝癌组织 ,对应癌旁组织和远癌肝组织中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变化 ,探讨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TUNEL及RT_PCR技术检测 3 2例乙肝相关肝癌癌组织、癌旁组织 ,以及良性肝脏疾病和对应正常肝组织细胞凋亡和p73mRNA的表达水平 ,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肝癌癌组织中的凋亡指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 (P <0 0 1) ,细胞凋亡水平与肝癌组织学类型和P_TNM分期无明显关系 (P >0 0 5) ;②肝癌组织p73mRNA表达水平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肺组织、远癌组织和肝良性病变组织 (P <0 0 1) ;③组织中凋亡指数的升高和p73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1)。结论 肝癌组织中存在细胞调亡水平的升高和p73基因的过度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4.
外周血甲胎蛋白mRNA对肝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甲胎蛋白(AFP)基因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肝病患者外周血中制备RNA,以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AFP基因.测定20份肝癌、癌周和远癌组织中总RNA浓度.结果 远癌和癌周组织RNA浓度明显高于癌灶组织(P<0.05),癌组织中AFP基因检出率均为100%;肝癌患者外周血中AFP基因的检出率为53.7%,明显高于肝硬化、慢性肝炎、急性肝炎和肝外肿瘤组患者(P<0.01);在Ⅰ、Ⅱ和Ⅲ期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26.3%和71.8%;肝内有无转移的肝癌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尤其在伴有肝外远处转移的肝癌中,AFP基因全数阳性(100%);在AFP<200 ng/ml肝癌中,AFP基因阳性率为50.0%;与肝癌大小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分析外周血中AFP基因有助于肝癌的诊断、肝癌远处转移判别及肝癌术后复发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mdm2基因表达与肝细胞肝癌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dm2基固为指标。研究与肝细胞肝癌侵袭性有关的分子机理。应用RT—PCR方法,研究mdm2基固在34例癌组织和19例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细胞肝癌侵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mdm2基因表达值(均数±标准误)在癌组织中(50.18±5.24%)高于癌周肝组织(27.70±7.43%,P<0.05),在侵袭性肝癌组(59.09%±7.28%)中高于非侵袭性肝癌组(37.87±6.37%,P<0.05),而在不同大小肝癌组及不同包膜状况肝癌组中mdm2基因表达值没有显著差别。mdm2基因表达与肝细胞肝癌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癌组织及外周血端粒酶表达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端粒酶表达及外周血端粒酶分析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人肝癌的癌灶和癌周组织制备总RNA ,肝组织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 ,采用端粒重复扩增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析 ,并观察了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对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肝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明显高于它的癌周组织 ,而总RNA则是癌周组织明显高于癌灶 ;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 ,未经治疗的肝癌组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经过TAE治疗后肝癌病人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1) ;外周血AFP浓度与单核细胞端粒酶活性联合分析 ,对肝癌具有互补诊断价值。结论 肝癌发生过程中端粒酶表达异常 ,分析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及预后观察  相似文献   

7.
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10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HBsAg、HCV抗原表达进行标记和分析,同时对其癌旁肝组织进行肝组织活动指数评分(HAI)。结果肝癌癌旁组织HAI在HBV、HCV双重感染组中分值最高(12.62±3.88),单独HBV感染组次之(9.80±2.97),都高于病毒全阴性病例(6.67±2.58)。肝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BsAg、HCV抗原表达与HAI明显相关(rs=0.39,P=0.0001)。HBsAg、HCV虽可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但有一定差异:HBsAg主要在癌旁组织表达(79%),高于癌组织表达(23%),而HCV在癌组织表达(15%)与癌旁组织表达(23%)水平相当。结论有病毒感染背景的肝癌,其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明显地高于无病毒感染背景者。癌旁肝组织活动指数与HBsAg、HCV抗原表达明显相关,长期的病毒血症会加重肝脏组织病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肝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氯化氮合酶(iNOS)及其基因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NOS 阳性反应物质呈黄色或棕黄色,位于细胞浆中。非癌殖织(肉眼观距癌组织边缘>1.5)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部分非癌组织中可见 iNOS 呈阳性的细胞呈点状分布;癌旁组织多呈阳性,提示 iNOS 表达与肝组织癌变有关。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但分化中和差的癌组织核心也分别有一例 NOS 呈强阳性;周边癌组织呈局灶阳性,侵入纤维组织中的弥敢癌细胞星强阳性,提示 NOS 的表达与肝癌组织的侵润能力有关。肝癌组织 iNOSmRNA 阳性细胞的分布与 iN-OS 蛋白的表达基本相似。结论 iNOS 蛋白及其基因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侵润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旨在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肝癌微血管形成、生长和转移诸方面的关系。方法 对临床 3 6例肝癌术后癌组织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在肿瘤组织的胞内分布及其表达 ;并以ELISA法测定癌灶、癌旁及远癌组织中的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63 .9% ;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组VEGF阳性表达率与有包膜组存在显著差异 ;肝癌伴有远处转移组VEGF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无转移组 (P <0 .0 1) ,癌灶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远癌组织(P <0 .0 1)。结论资料提示VEGF在肝癌组织中高度表达 ,它在HCC的血管形成、肿瘤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提示癌组织中VEGF过度表达是反映肿瘤侵袭生长及转移潜能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5,(8)
<正>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其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1];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文所指的"肝癌"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内皮钙黏附蛋白(E-CD)和CD44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门静脉癌栓中DNA倍体的比例,探讨其在肝癌肝内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3例门静脉癌栓中E-CD和CD44蛋白的表达,在光镜下对33例门静脉癌栓石蜡标本中肝癌细胞染色体倍数按照超5倍体、2倍体和异倍体进行统计.并与各自原发灶和癌旁组织进行对照.[结果]①E-CD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15 2士0.003 6,0.052 7士0.0071和0.100 8±0.006 3.②CD44蛋白的表达门静脉癌栓、肝癌原发灶、癌旁组织的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15 9±0.002 4,0.053 1±0.009 2和0.107 4±0.002 9.③肝癌细胞多倍体检测肝癌原发灶组超5倍体比例为(25士6)%,而门静脉癌栓组是(58±9)%.各组间和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门静脉癌栓中E-CD和CD44蛋白表达减少以及DNA超5倍体的增多是肝癌细胞向门静脉转移和门静脉癌栓向肝内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肝癌组织中脱-γ-羧基凝血酶原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定量分析癌组织和非癌组织脱-γ-羧基凝血酶原(DCP)的浓度,探讨它们在血清DCP升高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测定41例肝癌患者血清、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中DCP的含量.结果:癌组织DCP浓度平均为84447.7(7.1-2098623.7)mAU/g,非癌组织DCP浓度平均为888.1(0-23299.2)mAU/g.细胞膜上的DCP浓度明显高于细胞质中DCP浓度(P<0.001),癌组织DCP浓度明显高于非癌组织(4926.5vs195.2mAU/g,P<0.001).血清DCP浓度对数与癌组织DCP浓度对数(P=0.019)、非癌组织DCP浓度对数(P=0.020)均存在明显相关性,癌组织DCP浓度对数和非癌组织DCP浓度对数间也存在相关性(P=0.011).HCV感染的肝癌组癌组织和非癌组织DCP浓度均明显高于HCV感染阴性的肝癌组(6336.6vs1799.1mAU/g,248.0vs102.5mAU/g,P<0.05).门脉浸润的肝癌组癌组织DCP浓度明显高于没有门脉浸润的肝癌组(P=0.028),而肝静脉浸润组癌组织DCP浓度明显低于无肝静脉浸润组(P=0.042).伴有肝内转移的肝癌组非癌组织DCP浓度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的肝癌组(P=0.023).结论:癌组织产生过量DCP是肝癌血清DCP的主要来源,是一预后标志物,但肝癌血清DCP浓度是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产生DCP浓度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包括三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分别为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混合性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癌(HCC-ICC)。在所有原发性肝癌中,HCC是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85%~90%,其次是ICC,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1]。2020年的一项研究所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肝癌的新发病例数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7,在癌症相关死亡病例中排名第3[2]。肝癌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熊去氧胆酸(UDCA)对肝癌模型大鼠γ-谷氨酰转移酶(γ-GGT)基因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正常组及肝癌模型组大鼠的不同癌变肝组织及其血液GGT mRNA亚型(F、H、P)的表达情况。对比正常组,UDCA实验A、B组和对照组大鼠GGT mRNA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中的GGT mRNA的F亚型阳性检出率显著小于正常肝组织、非肝癌肝组织及癌周组织(P<0.01);癌组织、癌周组织的H亚型阳性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肝组织及非肝癌肝组织(P<0.01或P<0.05)。UDCA实验A、B组的不同肝组织及血液的GGT mRNA-H亚型的表达量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UDCA实验A、B组癌组织F亚型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大鼠的肝癌发生过程中存在着GGT mRNA由F亚型向H亚型的转变。UDCA能减少GGT mRNA-H亚型的表达,间接反映UDCA能减少肝癌的发生,对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癌致门静脉癌栓(PVTT)80例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肝癌致PVTT患者80例,将其作为PVTT组,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肝癌患者80例,作为无PVTT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接受常规MRI探查,并行DWI检查,测定两组肝癌病灶的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肝癌致门静脉癌栓的预测价值。测定PVTT组门静脉癌栓病灶的ADC值,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PVTT组患者肝癌病灶、癌栓病灶ADC值的相关性。分析PVTT组肝癌病灶、门静脉癌栓病灶的DWI、ADC表现。结果 PVTT组肝癌病灶的ADC值为(1.18±0.21)×10~(-3) mm~2/s,显著低于无PVTT组的(1.42±0.34)×10~(-3) mm~2/s(P0.05)。ADC值预测肝癌致PVTT的曲线下面积为0.648。PVTT组癌栓病灶的ADC值为(1.02±0.14)×10~(-3) mm~2/s,显著低于PVTT组肝癌病灶的(1.18±0.21)×10~(-3) mm~2/s(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PVTT组肝癌病灶与癌栓病灶的ADC值呈正相关(P0.05)。在80例肝癌致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经MRI检出肝癌病灶92个,癌栓84支。经DWI提示在肝癌病灶中,高信号89个,低信号3个,经ADC提示高信号21个,低信号71个。经DWI提示在癌栓中,高信号80个,低信号4个,经ADC提示高信号20个,低信号64个。结论与单纯肝癌患者相比,肝癌致PVTT患者的肝癌病灶ADC值明显下降,其ADC值对PVTT发生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且肝癌致PVTT患者的肝癌病灶、癌栓病灶ADC值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PHC)组织及血膜联蛋白亚组分(annexin A2,ANXA2)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HBV相关肝癌术后的癌、癌旁和远癌组织,以免疫组化法分析肝组织ANXA2蛋白表达与细胞分布、荧光定量PCR检测ANXA2mRNA表达,以ELISA法定量肝病患者血ANXA2水平。结果肝癌组织ANXA2表达见于胞浆和胞膜,癌旁组织见于胞浆;癌组织ANXA2表达无论在蛋白还是mRNA水平都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肝癌患者血ANXA2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病(F=498.221,P<0.001);伴肝外转移、门静脉癌栓患者血ANXA2明显异常;与中分化、低分化程度显著相关;HBV感染与非感染组间差异非常明显(t=6.820,P<0.001);如以血ANXA2≥18ng/ml为界,与AFP联合诊断肝癌阳性率达96.5%。结论 ANXA2过表达有助于PHC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7.
肝癌组织TGF-β1异常表达与HBV复制的病理学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TGF-β1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DNA,并分析TGF-β1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无论是原发性肝癌还是转移性肝癌,TGF-β1均呈较高表达,且组间未见显著差异;TGF-β1在肝癌癌灶及非癌组表达存在显著差别,其阳性率分别为83.3%和43.3%,肝癌组明显高于非癌组(P<0.01)。HCC的癌灶组中TGF-β1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直径、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TGF-β1表达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结论TGF-β1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技术分析30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RhoC mRNA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的光密度相对值,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有肝内转移灶者其癌组织中RhoC 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无肝内转移灶者(P<0.05)。结论:RhoC mRNA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程度可能有关,可望作为估计HOC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p73基因mRNA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采用SSCP检测方法比较分析p73基因在肝癌发生中的变异情况。结果 癌组织中p73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 (P <0 0 5 ) ;然而 ,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73基因PCR扩增片段的多态性是一致的 ,电泳未见异常条带 (P >0 0 5 )。结论 新近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p73基因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末见明显的基因突变 ,相反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可见 ,p73基因以一种高表达形式参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谭丽  谭获  魏小平  杨通 《山东医药》2012,52(22):18-21
目的观察肝癌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蛋白、mR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HMGA2蛋白,用RT-PCR法检测HMGA2 mRNA。结果 30例肝癌组织中平均HMGA2阳性率35.1%,而癌旁肝组织HMGA2阳性率<1%,两者HMGA2阳性率相比P<0.01。肝癌组织中HMGA2蛋白表达与肝癌Edmondson分级、肝内转移灶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肿瘤直径无关(P>0.05)。癌旁组织和Ⅰ、Ⅱ、Ⅲ、Ⅳ级肝癌组织中HMGA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0.02、0.04±0.06、0.10±0.16、0.52±0.87、0.68±0.95。肝癌组织中HMGA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肝癌组织中HMGA2 mRNA相对表达量与肝癌Edmondson分级有关(P均<0.05)。结论肝癌组织中HMGA2蛋白、mRNA表达升高,其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