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9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住院号尾号单双数将其分为A组(46例)和B组(50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替比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A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67.4%,B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90.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B组治疗效果更为优越,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比夫定可有效提高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实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配合阿德福韦酯初始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6年4月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水飞蓟宾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各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各指标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87.27%、HBe Ag转阴率为47.27%,均高于对照组的61.82%、2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配合阿德福韦酯初始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疗效好,患者治疗后血清各指标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的不同将8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TBiL以及Alb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合并腹水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3879-3880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并均给予常规护肝及对症、支持治疗,疗程为48w,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e Ag、HBV、DNA、肾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病毒耐药突变率的比较上对照组48w时的病毒耐药突变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抗病毒疗效与安全性好,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临床疗效、HBe Ag水平、HBV-DNA表达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BIL、ALT及ALB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TBIL、ALT、ALB改善情况虽略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第24、48周时,HBV-DNA转阴率与HBe Ag血清转换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替比夫定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显著,均能有效抑制HBV-DNA复制,抗病毒性较强,可有效改善肝功能,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行,而联合用药效果并不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乙肝病毒基因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恩替卡韦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耐药率较低,对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加拉米夫定组38例与恩替卡韦组42例,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硬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ALB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TBIL、ALT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HA、LN、Ⅲ-C、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A、LN、Ⅳ-C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Ⅲ-C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活动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8例,其中治疗组50例用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48例不做任何抗病毒及免疫调节治疗,两组均常规使用护肝、对症治疗。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学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学指标HBV—DNA阴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明显抑制乙肝病毒(HBV)复制,控制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降低并发症,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且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排毒汤保留灌肠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我院脾胃肾病科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通腑排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ALT、GGT、AST及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实验组各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应用自拟通腑排毒汤保留灌肠治疗,有助于改善肝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肝脏功能及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重庆市云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采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抗病毒组,比较其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及病毒学指标,分析长期使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及生存率的改善情况。结果最终入组患者145例,其中抗病毒治疗组102例,对照组43例。抗病毒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清蛋白、胆碱酯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肝脏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Ⅲ型前胶原及HBV D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抗病毒组2年生存率为88.0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37,P0.05)。结论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肝功能、降低乙肝病毒载量,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分析初始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德福韦酯作为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作为初始抗病毒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肌酐(Cr)水平、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表达量、Child-Pugh评分等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的ALT恢复率、HBV-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等治疗效果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对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血清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各项治疗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应用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有效抑制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血小板减少患者(118例),根据病情分为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40例)和慢性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组(78例),血小板正常患者32例设为慢性乙肝肝硬化组。另选取同期经健康检查排除慢性乙肝肝硬化的健康志愿者40例,设为对照组。根据HBV-DNA载量水平将118例血小板减少患者分为低载量组(30例)、中载量组(45例)与高载量组(43例)。比较各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以及血小板压积差异,分析HBV-DNA载量水平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均显著偏低,血小板平均体积明显偏高(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虽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及失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慢性乙肝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代偿期组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高于失代偿期组(P<0.05);高载量组血小板计数低于中载量组和低载量组(P<0.05);中载量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低载量组(P<0.05)。结论:血小板减少可以作为评价慢性乙肝肝硬化的指标,对肝硬化病情评估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有参考价值,且乙肝病毒载量高低对血小板减少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后检验指标的改变和意义.方法:22例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治疗后第2、4、6周检测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比较经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前后的效果.结果:与移植前比较,术后第2周,AST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检测指标均无显著变化;术后第4周,AST、DBIL降低(P<0.05),ALB、PA增高(P<0.05);术后第6周,AST、ALT、TBIL、DBIL、PT降低(P<0.05),ALB、PA、PTA增高(P<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肝硬化是有效的方法,能改善肝功能各项检验指标,肝功能逐步恢复.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采用生存质量测评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出院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疾病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防治、自我护理方法的掌握和负性心理控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地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周的疗效。方法收集初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1例(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9例(乙型肝炎组),均给予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持续抗病毒治疗96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48、96周时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指标、出凝血时间、Child-Pugh积分及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①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BV DNA)、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发生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及血清学转换的例数逐渐增加,但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肝储备功能方面,恩替卡韦治疗后,两组患者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着治疗的延长,白蛋白不断升高,总胆红素持续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减小,两组患者治疗48及96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Child-Pugh积分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组间比较显示,白蛋白升高水平、总胆红素及凝血酶原时间下降水平在肝硬化失代偿组最高,肝硬化代偿组次之,慢性乙型肝炎组最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血清肌酐增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情况。结论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学、血清学及生化学应答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相似,同时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阶段乙型肝炎患者肝储备功能,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炳炎 《临床医学》2010,30(6):50-5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r-hGH,其他治疗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5、30天,治疗结束第30、60天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和营养状况,观察24 h尿量及腹水的消退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白蛋白明显增加,腹水消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hGH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8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2、24、48w后的肝功能变化及其Child-Pugh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4w后的肝功能变化及其Child-Pugh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功能及Child-Pugh积分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出院后电话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院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由责任护士负责的出院后电话干预。结果随访2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出院后电话干预能明显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其自我护理和遵医行为,而且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重复住院率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仅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检测HBV-DNA水平与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两组ALT、AST、ALB、TBIL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HBV-D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beAg转阴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5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肝功能生化指标,促使HbeAg转阴,对疾病康复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疗效。方法依据随机数表法选取某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均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患者体内的病毒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LL)、谷草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等肝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BV DNA转阴率为82.69%,高于对照组的61.54%,且对照组腹水消退率(88.4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