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显微内镜经后路椎板间隙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icroendoscropic discectomy system,MED)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对53例多节段(双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75例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症和9例极外侧型(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60~110min,平均70 min.术中出血量50~130 ml,平均70 ml.住院时间5~19 d,平均13 d,术后12 d拆线,切口全部Ⅰ期愈合.137例随访3~8个月,平均5个月,无并发症.按Nakai分级标准: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40例,良11例,可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优53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椎间孔外型中优6例,良2,可1例.结论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Ⅱ)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小切口手术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与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椎板拉钩法的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将二者的手术疗效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切口组手术出血量略多于MED组,手术时间少于MED组。术后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时间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按照Macnab评定标准,小切口手术组:优28例,良18例;MED组:优30例,良24例,二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手术与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相当.且操作方便。二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3.
后路显微内窥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后路经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证、术中操作要点及并发症处理,方法:回顺性分析2000年3月~2002年3月应用、MED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2例.男171例,女71例:年龄19—71岁,平均34岁。术前均行CT检查,常规扫描L3-S1三个椎间隙,48例术前行MR检查,检查结果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193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6例,三节段椎间盘突出3例。手术切除单节段205例,双节段36例.三节段1例。结果:术后1-6d下床活动,平均2.2d,术后住院3~12d.平均5.2乱切口浅层感染1例,经换药后二期愈合,全部病例随访2-15个月.平均6个月.术后平均3.6周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和一般工作.恢复原工作率52.4%,接Macnab疗效评价标准.优183例、良44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94%。术中发生硬膜及神经根袖损伤6例.椎间隙定位错误1例~术后椎间隙感染1例.经卧床制动、理疗和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技术(microendose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利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利用SPSS17.0软件分别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随访和术后1年随访的VAS评分。按Nakai标准将患者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15±1.24)分、(2.25±1.35)分、(2.28±1.19)分。术前与术后首次随访、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值均为0.000),而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19)。首次随访时疗效:优50例,良3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94.2%。末次随访时疗效:优47例,良32例,可7例,优良率91.9%。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保留黄韧带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MED治疗5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总结经验教训. 结果 59例随访4~24个月,平均15个月,按Macnab评定标准,优43例,良14例,可1例,差1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优良率96.6%(57/59). 结论 MED是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先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提高手术技巧是MED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以社会统计资料、病程、临床症状、神经体征和影像表现五个方面作为显微内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的预测因素,并评价其价值。方法 对198例首次接受单节段MED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前瞻性观测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7.6岁(24~62岁)。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MED手术的客观评价系统,以社会统计资料、病程、症状、神经体征和影像表现的各项分值计算总分,单项最高3分,满分34分。通过随访检查评价临床结果.进行结果和预测分值间的比较。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结果,152例(76,8%)患者达优,34例(17.2%)良,8例(4%)可,4例(2%)差。优组患者MED手术疗效预测因素评分平均27.1分,良组23.3分,可组19.8分.差组14.2分.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根据预测计分。MED应选择预计结果优或良的患者,其他患者需再次考虑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7.
王万红 《颈腰痛杂志》2006,27(5):400-40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术中注意事项,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结果 68例得到随访,时间2~22个月,平均11.2个月。其中优58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95.6%。结论 应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和技术,方能防止出现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方法:自2000年10月~2002年12月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其中46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结果:随访6~24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34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只要遵循神经根彻底减压的原则,就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我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利用ME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7例,利用SPSS11.5软件分别比较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按Nakai标准将患者首次随访和末次随访时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结果术前、术后首次随访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7.1±1.4、2.5±1.5、2.8±1.9。术前与术后首次随访、术前与术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为0.000),而首次随访与末次随访的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17)。首次随访时疗效:优21例,良14例(优良率94.6%)。末次随访时疗效:优18例,良15例(优良率89.2%)。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术者须注意手术适应证选择和术中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报告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L1-22例,L2-33例,L3-434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年5个月,疗效优25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从发病机理、解剖结构及临床特点讨论了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并提出了术中的注意点及二次以上手术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滕蔚然  杜宁 《中国骨伤》2003,16(11):699-701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限手术,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的椎间盘中或突出髓核周围,通过该酶催化降解髓核的胶原成分,降低髓核内的压力,使突出的椎间盘缩小或回复,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达到缓解或消除症状的目的.该方法是介于保守治疗与外科手术之间的方法,1968年哈佛大学医学院Sussman[1]首先提出用胶原酶替代木瓜凝乳蛋白酶溶解突出椎间盘,随后有更多的学者致力于该方法的研究.本文对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椎间盘镜治疗中央型腰间盘突出症附38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日趋增高,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以手术为主,传统术式是全椎板切除,经硬膜囊内(或牵开硬膜囊)摘除突出变性的间盘组织,手术破坏了脊柱后柱,增加了脊柱的不稳定性,以致后期腰椎不稳,再次出现腰腿疼症状.随着微创技术引入脊柱外科,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应用避免了后期脊柱不稳的发生,我院2001年初开展此技术,治疗中央型间盘突出38例,取得满意效果,初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发热特点及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3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注射胶原酶溶解术的治疗情况 ,按时间先后分为A、B两组 ,A组 2 50例 ,B组 1 2 8例。结果 A组仅有 2例轻微发热 (37 3℃ ) ;B组有 2 4例发热 (37 4~ 40 5℃ ) ,占同期病例的 1 8 75 %。发热间隔时间短 (3~ 32h) ,发热程度与时间间隔呈反比 ,伴随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经对症处理迅速降温。结论 注射胶原酶溶盘术后可发生程度不等的发热 ,预后较好。发热与胶原酶批号有关 ,原因可能为药物热  相似文献   

14.
15.
我院收治小儿颈椎间盘钙化症患者7例,男4例.女3例,平均8.9岁。临床表现为预部疼痛,活动受限.头颈歪斜和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和体征;颈椎间盘钙化均为单发,颈(3-4)1例,颈(4-5)3例,颈(5-6)2例.颈7-胸11例。钙化灶呈球形、椭圆形、蝌蚪状、或烛泪样向后突出压迫脊髓。3例曾被误诊。1例因外院手术失误而遗留鹅颈畸形,其余6例以颈托固定等保守疗法均痊愈。随访6~18月无复发。讨论:小儿椎间盘钙化症发病率低、病因不得,多见于5-10岁的小儿,无性别差异.多在颈椎,钙化可消失;分为消退型、潜伏型、静止型。除少数因脊髓受压需手术外.大多数可用非手术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16.
17.
水通道蛋白在正常大鼠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水通道蛋白在椎间盘中的表达类型及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正常大鼠椎间盘组织,部分用于提取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类型;部分标本固定后行组织切片,进行AQPs(aquaporin)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其表达与分布。结果:在正常大鼠的椎间盘组织中软骨细胞、纤维环细胞和髓核细胞皆有AQP1、3的表达,软骨终板中心地带的表达强于周边区域,内层纤维环表达强于外层纤维环;其余几种水通道蛋白未见表达。结论:AQPl、3在正常大鼠椎间盘中的表达及其空间分布提示其可能与椎间盘内水、甘油的代谢有关,对维持椎间盘组织的正常功能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黎作旭  张世民 《中国骨伤》2004,17(11):692-693
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cervical incervertebral dise calcification in children)是一种少见的疾病。1924年Baron首先报道本病.国内1982年至今陆续报道,迄今仅百余例。作者经治儿童颈椎间盘钙化症5例.结合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建立椎体终板下微循环障碍动物模型,探讨椎间盘退变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联合应用内毒素与激素的方法制备典型椎体终板下微循环障碍模型,并通过终板微血栓染色证实;对照组为阴性空白对照,不给予任何药物干扰,仅标准饲料喂养.3个月后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椎间盘的水含量、生化成分含量和组织形态学,从而评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结果 终板微血栓染色证实实验组成功构建椎体终板下微循环障碍模型,3个月后实验组动物椎间盘水含量、生物化学成分含量均低于对照组,椎间盘切片染色可见椎间盘退变的表现.结论 椎体终板下微循环障碍可直接导致椎间盘退变,椎间盘营养供给障碍是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in clinic. METHODS: A total of 18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were evaluated by CT on the fifth day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Meanwhile, CT value was measured in the determined level and region.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CT value of the central and posterior determined point of 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 was lower significantly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P<0.01), but CT value of the anterior determined point was different insignificantly.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together were 83% postoperatively. CONCLUSION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erc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is achieved through reduction of lumbar intradiscal press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