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后疼痛、低氧血症等情况,探讨导致患者全麻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谵妄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且术前伴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以及术后疼痛较严重者占比更大,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年龄≥70岁、术前伴高血压、糖尿病、手术时间≥3h、术后发生低氧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及术后疼痛剧烈均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基于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谵妄发生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围术期应做好预防及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原发病,积极纠正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并完善术后疼痛治疗,以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史晨丽  刘凤青  韩雪  李华德 《江苏医药》2023,(10):1053-1056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衰弱量表和意识模糊评估法分别评估患者术前衰弱和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36例(29.03%)发生谵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及衰弱均与术后谵妄发生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以及术前有衰弱、有脑梗死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高龄、术前有衰弱、高血压和脑梗死病史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诊断为STEMI并接受急诊PCI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11例。术后1~4 d采用重症监护意识模糊评估法评估所有患者谵妄发生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分为谵妄组(32例)和非谵妄组(79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多项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出现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8.83%。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体质指数、酗酒、心肌梗死、PCI手术史、高脂血症、独居,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和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术前高密度脂蛋白、手术时间、睡眠障碍和术后疼痛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0.001)、独居(P=0.018)、酒精依赖史(P=0.026)、较长的手术时间(P=0.001)和术后疼痛(P=0.02)是PCI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谵妄有一定的发生率,应重视老年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高龄骨科大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5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骨科大型手术的121例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相关指标,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 121例高龄患者中,有23例患者发生谵妄,发生率为19.01%;与未发生谵妄组患者相比,谵妄组患者年龄、麻醉方式、术中缺氧情况、手术时间、复苏时间、二氧化碳潴留、术中低血压、术前心理准备和术后睡眠障碍等因素占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性别、手术部位、术中出血量、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占比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麻醉方式、术中缺氧情况、手术时间、复苏时间、二氧化碳潴留、术中低血压、术前心理准备和术后睡眠障碍均为影响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术后睡眠障碍呈负相关关系,提示睡眠质量越差,谵妄发生率越大,其它因素均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年龄、麻醉方式、术中缺氧情况、手术时间、复苏时间、二氧化碳潴留、术中低血压、术前心理准备和术后睡眠障碍均为影响高龄骨科大型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并构建术后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乐平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采用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的220例患者,根据术后麻醉恢复期是否发生躁动分为发生组(56例)和未发生组(164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临床效能。结果 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导尿管留置、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术后疼痛、血氧饱和度(SpO2)是术后麻醉恢复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导尿管留置、术后疼痛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pO2、术后镇痛是影响因素中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可指导临床甄别高危人群,为患者的防治提供重要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切除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诊治合并糖尿病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5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切口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切口感染的总发生率为14.12%(12/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肥胖、术前和术后血糖水平、手术时间、阑尾炎类型是伤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和术后血糖水平和阑尾炎类型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掌握阑尾炎手术的适应证,控制术前术后血糖,可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 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手术后发生谵妄者 54 例为观察组, 同期外科手术资料完整无谵妄者 150 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 2 组年龄、 性别、 营养不良、 水电解质紊乱、 术后机械通气、 术后低氧血症、 重症感染以及术后疼痛程度和合并基础疾病的差异, 二分类 Logistic 分析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记录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 术后低氧血症、 重症感染构成比例高于对照组 (P<0.05)。高龄、 术后有低氧血症、 重症感染是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观察组 1 例死于肺感染, 1 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余 52 例患者出院 3 个月后均好转。结论 高龄、 术后有低氧血症、 重症感染为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临床术前与术后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184例老年患者,按甲组(谵妄者)、乙组(非谵者)划分。分析危险因素及护理。结果在手术后对发生谵妄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要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优良率可达94.11%。结论发生谵妄的主要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年龄、低氧血症、合并疾病、睡眠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谵妄的几率,同时能尽快使发生谵妄的患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为一过性谵妄(<24 h);7例(25%)为持续性谵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甘文欣  马晶  彭晓红  张莉 《河北医药》2023,(4):518-521+526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中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治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心脏术后入住ICU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stic回归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应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全面分析各危险因素和联合预测模型对谵妄的预测效能。结果 共180例患者被纳入本项研究,其中49例患者发生了谵妄,谵妄发生率为27.2%。经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体外循环、身体约束、睡眠质量、机械通气时间是其独立危险因素,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6、0.612、0.624、0.652、0.769。其中,联合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02,敏感度/特异度为0.878/0.603,采用Hosmer-Lemeshow验证模型拟合效果(P=0.340)。结论 ICU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高,临床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并尽早实施防治措施,以降低术后谵...  相似文献   

11.
梁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10):1449-1452
目的 探讨患者术后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60例腹部外科重大疾病术后患者,监测术后SpO2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SpO2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SpO2在95%以上者23例,低于95%者37例;术后3h时VAS评分为(5.83±1.81)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合并高血压病、术后疼痛程度较重、术后发生并发症、有吸烟史是引起术后SpO2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高血压病、术后疼痛程度较重、术后发生并发症、有吸烟史是引起腹部外科重大疾病患者术后SpO2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可能引起患者术后SpO2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及其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行PCNL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728例病历资料,统计与分析其PCNL术后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与感染性休克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PCNL患者术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因素).结果:728例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行PCNL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15例,其发生率为2.06%;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术前尿路感染、手术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对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性别、糖尿病、手术时间均是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PCNL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与患者为女性、术前伴有糖尿病、手术时间>90 min等因素间存在相关性,也是诱发术后发生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严重危害PCNL术后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临床在术前应评估患者手术适应指征,对于存在高危影响因素者则应加强围术期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分析进展期胃癌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为临床上防治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的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6a,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16例患者的手术均却取得了成功.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4.13% (28/116),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为12.07%(14/1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前是否行辅助化疗与术后并发症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术前合并症、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在行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时应注意对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以及术中出血量等多种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和干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保障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6年我院全麻下进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酗酒史、吸烟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等方面比较,其组间数据差异并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术中低血压、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术中低血压、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探究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以指导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2016年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资料,同时选择同期未发生血栓的结肠癌患者的资料与之进行比较,分析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然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性别、术前辅助的放疗、并发症等因素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髙脂血症等因素2组有显著性差异 (<0.01)。Logistic回归显示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存在输血史、术前辅助化疗是结肠癌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时间>3 h、持续卧床时间>2 d、合并感染等是结肠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本院外科收治的220例老年急腹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29例(13.2%)术后发生SIRS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选择15个可能对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发生SIRS产生影响的特征性因素,通过计算机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合并糖尿病、术前C反应蛋白(CRP)值、术前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值、术前白细胞介素1(IL-1)值及术后应用胃肠黏膜保护药。结论注重基础疾病治疗,积极处理各种合并症及伴随症状,减少老年急腹症患者术后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主动脉夹层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2013年1-12月北京安贞医院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意识错乱评估方法作为谵妄诊断工具,分析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84例患者纳入研究,发生术后谵妄28例,发生率为33.3%.21例(75.0%)为一过性谵妄(<24 h);7例(25.0%)为持续性谵妄.术后谵妄最常见的表现是精神运动性兴奋(23例,82.1%);其次是睡眠-觉醒周期紊乱(21例,75.0%);多数患者有思维紊乱或者不连贯、定向力障碍、意识水平改变.将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为术前、术中和术后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与谵妄发生有关的术前危险因素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30%[P=0.023,比值比(OR)=1.99,95%置信区间(CI):1.29~3.31]、脑梗死(P=0.002,OR=2.86,95% CI:1.43 ~ 5.72);术中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持续时间(P=0.023,OR =0.90,95% CI:0.49 ~ 1.67)、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 =0.019,OR=1.18,95% CI:1.06 ~2.97);术后危险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时间(P =0.043,OR=1.17,95% CI:1.00 ~1.37)、血氧饱和度(P=0.001,OR=2.77,95% CI:1.51 ~5.11)、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6,OR=1.10,95% CI:1.10~1.21),上述各因素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梗死(P=0.017,OR=1.48,95% CI:1.07 ~2.04)、深低温停循环时间(P=0.002,OR=2.86,95% CI:1.43 ~5.72)、重症监护病房时间(P=0.030,OR =2.18,95% CI:1.07 ~4.44)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既往脑梗死、深低温停循环时间、重症监护病房持续时间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术后持续性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置入(CAAS)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CAAS术患者177例资料,分析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结果 177例中,出现持续性低血压92例。单因素分析提示,球囊直径、球囊长度、扩张次数、扩张持续时间、扩张压力、双侧颈动脉支架与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有关(P<0.05)。Logistic回归Forward LR法分析提示,双侧颈动脉支架、球囊扩张持续时间≥5s、球囊扩张压力>8atm是发生术后持续性低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双侧颈动脉支架置入、球囊扩张压力>8atm、扩张持续时间≥5s的患者术后易出现持续性低血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急性脑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脑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共有17例发生术后脑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1.2%;不同性别及骨折手术类型患者,脑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患者较65岁以下患者更易出现脑功能障碍;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手术时间≥2h以及术中出现低血压状态、术后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术前身体较好、手术时间较短、术中无低血压以及术后恢复较好的患者,各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2.000,95%CI:1.498~96.149)、手术时间(OR=5.318,95%CI:1.678~16.851)、术中低血压(OR=7.051,95%CI:2.195~22.650)以及术后并发症(OR=5.333,95%CI:1.630~17.449)是老年骨科患者术后发生脑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理评估患者年龄及身体健康程度,术中多学科协作控制生理指标稳定,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减少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脑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饶婕  张向宁 《安徽医药》2018,22(4):663-666
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间妇科住院接受手术的患者,其中以36例妇科盆腔手术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血栓组),同时选择同期行妇科盆腔手术未发生血栓的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是否有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妇科住院接受手术患者共8180例,妇科术后DVT发生率为0.44%,恶性肿瘤患者及非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血栓的概率分别为3.35%及0.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术后DVT的发生与高龄、肥胖、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量多、经腹手术、恶性肿瘤、术前D-二聚体数值高、术前凝血酶原时间数值高、术前纤维蛋白原数值高、高血糖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长、术前D-二聚体高、高血糖、有合并症、经腹手术方式是术后DVT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经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及经阴道手术方式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前D-二聚体值、术前血糖水平对妇科术后DVT发生有影响,临床实施手术前,应对相应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后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