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基因干扰对人膀胱癌细胞株HTB-95637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人膀胱癌细胞株HTB-95637为研究对象,针对其IGF2基因序列设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筛选出能高效沉默目标基因的片段序列后,重组其短发夹状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腺病毒表达载体,转染人膀胱癌细胞株HTB-95637,筛选出能稳定表达干扰质粒的细胞克隆。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后IGF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hRNA对IGF2在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有显著的下调作用。稳定转染IGF2-shRNA的人膀胱癌细胞株HTB-95637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比例由42.0%±3.8%上升至70.2%±5.2%,而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由9.7%±2.4%下降为1.5%±1.6%。结论:靶向IGF2基因的shRNA可抑制膀胱癌细胞株HTB-95637细胞IGF2基因的表达,调控HTB-95637的细胞周期,抑制HTB-95637的细胞增殖,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应用抗P53单克隆抗体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膀胱癌切片标本的P53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中19例P53蛋白呈阳性反应(39.6%)。其中13例浅表型膀胱癌只1例阳性,35例浸润型膀胱癌18例阳性;10例G1中1例阳性,22例G2中6例阳性,16例G3中12例阳性。结果提示膀胱癌的分化程度越低,临床分期越晚,P53蛋白的异常表达率较高。说明检测P53蛋白的异常表达可作为临床判断膀胱癌分级、分期及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无血清培养建立神经细胞老化实验模型。以流式细胞光度术观察DynA(1-8)对老化过程中神经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总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DynA(1-8)可延缓细胞老化的细胞周期和细胞总蛋白的变化。提示DynA(1-8)是通过使细胞周期和细胞总蛋白发生变化以发挥其延缓神经细胞老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及P27、CyclinD1表达的影响,探讨亚砷酸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检测方法研究了亚砷酸对HepG2肝癌细胞周期及P27、CyclinD1表达的影响。结果空白对照组、低剂量亚砷酸组(1.0mg/L)、中剂量亚砷酸组(1.5mg/L)、高剂量亚砷酸组(2.0mg/L)P27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80±6.94)、(25.60±7.41)、(28.00±5.21)、(31.20±4.98),低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空白对照组、低剂量亚砷酸组(1.0mg/L)、中剂量亚砷酸组(1.5mg/L)、高剂量亚砷酸组(2.0mg/L)CyclinD1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38.40±5.68)、(24.70±8.98)、(18.90±6.51)、(15.20±8.44),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空白对照组、低剂量亚砷酸组(1.0mg/L)、中剂量亚砷酸组(1.5mg/L)、高剂量亚砷酸组(2.0mg/L)G1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6.5%、70.6%、73.4%、77.5%。结论亚砷酸可影响HepG2人肝癌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CyclinD1水平,上调P27蛋白水平而作用于G1-S限制点,使HepG2细胞不能通过G1-S限制点使其阻滞于G1期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DOC 2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卵巢癌细胞 (TC 1)和转染空载体的卵巢癌细胞 (TC pcDNA3 1)作为对照组 ,与转染DOC 2的卵巢癌细胞 (TC p93 )同时进行消化收集后 ,经流式细胞仪检测 ,对比各组间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TC 1细胞经DOC 2转染后 ,其受阻于G1期的细胞增多 ,同时S期细胞相应减少 ,而单纯转染空载体对细胞周期并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 :DOC 2基因可改变卵巢癌细胞TC 1的细胞周期 ,它可能会成治疗卵巢癌的目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OC-2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卵巢癌细胞(TC-1)和转染空载体的卵巢癌细胞(TC-pcDNA3.1)作为对照组,与转染DOC-2的卵巢癌细胞(TC-p93)同时进行消化收集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对比各组间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TC-1细胞经DOC-2转染后,其受阻于G1期的细胞增多,同时S期细胞相应减少,而单纯转染空载体对细胞周期并不产生明显影响.结论:DOC-2基因可改变卵巢癌细胞TC-1的细胞周期,它可能会成治疗卵巢癌的目的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是主要的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其调控失常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CyclinD1参与肿瘤的浸润,淋巴结转移[1]。为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我们复制了小鼠Lewis肺癌模型,观察该复方对肺癌Cyclin D1的表达和对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物中药复方由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药剂科按常法制备,每100m l含生药量6g的口服液,于4℃冰箱中贮存备用;替加氟由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90304。1.2动物及瘤株C57BL/6小鼠体重(20±2)g,由郑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小鼠Lewis肺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眼镜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Naja atra L-a-mino acid oxidase,NA-LAAO)对人膀胱癌细胞株ECV304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CCK-8法测定NA-LAAO的细胞毒性及对细胞增殖抑制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NA-LAAO对ECV304细胞周期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细胞周期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 NA-LAAO对ECV304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且呈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NA-LAAO处理6、12、24 h对ECV304的IC50分别为(1.54±0.23)、(1.09±0.15)和(0.48±0.14)mg.L-1;细胞生长曲线显示,0.156 mg.L-1的NA-LAAO作用4 d可明显抑制ECV304细胞增殖;0.313 mg.L-1从d 2起就有明显效果;0.625 mg.L-1处理后细胞多数死亡;流式细胞术分析提示NA-LAAO可使ECV304细胞阻滞在G1期,并呈量效关系;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NA-LAAO可下调Cyclin A2、B1、D1、E1、CDK2、CDK6、Survivin、Skp2,上调p21、p16、p27的表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A-LAAO可下调Cyclin A、CDK2、CDK6,上调p21,与实时PCR结果一致。结论 NA-LAAO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分子,使ECV304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灌注)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入组对象为未行外科手术或已行膀胱癌部分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共60例,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或灌注术,共85例次。随机分为两组:介入术后应用环丙沙星组(预防组),介入术后不用抗生素组(非预防组)。术后观察体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尿常规及体征1个月。对疑似感染病例行血、尿培养。比较两组术后感染率。结果预防组2例感染,感染率5%(2/42)。非预防组3例感染,感染率为7%(3/43)。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或灌注术患者一般不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某些患者(特别是行化疗栓塞者)应综合考虑术式、患者的体质及免疫力等多方面因素,必要时须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研究蟾毒灵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在膀胱癌中的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对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对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RT—PCR法检测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l)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蟾毒灵可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并呈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蟾毒灵能诱导T24细胞凋亡;20nmol/L浓度的蟾毒灵预处理膀胱癌T24细胞后,与对照组(36.42%)进行比较,可分别在12h(69.76%)和24h(88.14%)显著诱导细胞G0/G1期阻滞(P〈0.05),且可降低膀胱癌T24细胞的CyclinDlmRNA表达水平。结论:蟾毒灵能显著抑制人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诱导T24细胞G0/G1周期阻滞,下调人膀胱癌T24细胞CyclinDl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人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转移对卵巢癌细胞周期和转移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探讨IL-2基因转移对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周期及TGF-β_1表达的影响。结果 SKOV3/IL-2细胞GO、G1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M期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表现为G0/G1期阻滞。SKOV3、SKOV3/Neo、SKOV3/IL-2细胞TGF-β_1阳性百分率及荧光强度分别为98.64%、97.00%、99.52%和143、138、163,SKOV3/IL-2平均荧光强度较亲本细胞明显提高,P<0.001,差别非常显著。结论 IL-2基因转移可引起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TGF-β_1表达的增强有可能是IL-2基因转移诱发细胞增殖抑制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RNAi技术特异性的抑制c-myc的表达,探讨在喉癌细胞中将c-myc作为基因治疗靶点的价值。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ep-2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利用RAN干扰技术将c-myc siRNA转染到喉癌Hep-2细胞中,使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RT-PCR的方法检测c-myc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c-myc siRNA与5-Fu单独或联合应用,对喉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c-myc蛋白在Hep-2细胞中强表达;在转染c-myc siRNA后的喉癌Hep-2细胞中,c-myc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下调;同时在转染c-myc siRNA后,G0/G1期的细胞开始增加,同时S期的细胞逐渐减少;当转染c-mycsiRNA细胞联合使用5-Fu时,G0/G1期的细胞明显增加,同时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c-myc siRNA可以特异性的下调c-myc的表达,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表明c-myc或许可以成为喉癌基因治疗中一个重要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4.
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细胞的毒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K-2细胞,利用噻唑蓝法(MTT)评价大黄素对HK-2细胞增长抑制的IC50,观察不同浓度药物对细胞形态和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黄素对HK-2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大黄素作用HK-2细胞48 h后,明显抑制细胞的增值,其IC50值为130.65μmol/L,并且能够导致细胞发生皱缩和空泡化,LDH漏出率增加,同时对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S期细胞明显升高。结论大黄素在体外对于HK-2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HK-2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斑贞1号、川芎嗪(TMP)和氟尿嘧啶(5-FU)联合逆转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ADR与多药耐药基因1(MDR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SGC-7901/ADR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氟尿嘧啶组、斑贞1号组、斑贞1号+氟尿嘧啶组、斑贞1号+氟尿嘧啶+川芎嗪(TMP)组为实验组,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下MDR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氟尿嘧啶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DR1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药物组与对照组及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贞1号+氟尿嘧啶+TMP组表达量最少。结论斑贞1号、TMP和氟尿嘧啶联合逆转SGC-7901/ADR细胞耐药性可能与MDR1基因相关,为当前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四逆汤对失血性休克家兔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采用动物分组对照实验,测量不同状态下动物血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结果:与休克前比较,休克组的家兔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各时段均明显提高(P<0.01),而治疗组仅在治疗后30min家兔一氧化氮及NOS水平明显提高(P<0.01),其他时段与休克前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1),且休克后lh、4h、8h休克组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1)。经药物治疗的失血性休克家兔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罗光恒  赵泽驹  罗旭 《贵州医药》2007,31(9):771-773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hMSH2与膀胱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36例新鲜膀胱癌组织和自身外周血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技术,观察hMSH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36例新鲜膀胱癌组织中hMSH2突变≥1个位点以上为10例,≥2个位点以上为7例;hMSH2基因突变在膀胱肿瘤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复发癌中hMSH2突变率高于原发癌,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hMSH2的5个外显子突变分析的检出率为27.78%(10/36)。结论hMSH2基因突变在膀胱肿瘤组织中呈现低表达,并且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复发癌hMSH2基因突变率高于原发癌。提示hMSH2突变在膀胱癌复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聚维酮(PVP)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 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PVP对T24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VP对T24细胞周期的影响和黏附作用。结果 2.5%PVP作用24和72 h,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5.11±2.36)%和(49.57±7.07)%;浓度为7.5%时24和72 h抑制率分别(35.42±5.55)%和(79.66±19.92)%。5.0%PVP作用24和72 h时,细胞G0/G1期所占比例分别为(74.17±0.91)%和(46.69±3.76)%;G2/M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14.63±0.47)%和(41.88±1.50)%。PVP能提高抗鼠IgG1对T24细胞的黏附作用。结论 PVP能通过诱导人膀胱癌T24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和作为化疗药的黏附性载体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相似文献   

19.
雷藤氯内酯醇(Tripchlorolide,T4)由雷公藤中分离的单体,除有增强抗炎、免疫抑制作用外,还增强雄性抗生育活性。T4经大鼠口服,可致附睾尾精子活率和密度明显下降而不育。精子活力主要受Ca2+等调控,为了探讨T4抑制精子活力的作用机制,我们观察了T4对人射出精子Ca2+内流的作用和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及输精管收缩的影响。结果指出,T4I抑制人射出精子对Ca2+摄取,但不影响由去甲肾上腺素和高K+依赖Ca2+支持而诱发的大鼠胸主动脉和输精管的自发收缩。提示,T4抑制人射出精子Ca2+内流,导致精子膜内外Ca2+梯度浓度失去动态平衡,可能是T4抑制精子活力的重要机理之一。但T4不影响离体大鼠胸主动脉和输精管的收缩,可能有选择性的作用在附睾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膀胱癌雌激素受体启动子(Erα)CpG岛甲基化与ER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35例膀胱癌标本,以免疫组化SP法分析其ER基因的表达.23例以甲基化特异性PCR(MS-PCR)进行了Erα基因CpG岛甲基化分析.结果 35例膀胱癌中ER总阳性率为28.6%;随病理分级的增加,ER表达降低.23例膀胱癌Erα启动子CpG岛完全甲基化发生率43.48%(10/23),发生部分甲基化为13.04%(3/23),未甲基化为43.48%(10/23).以完全甲基化进行分析,膀胱癌Ⅰ级Erα基因甲基化发生率20.00%(1/5),Ⅱ级46.47%(7/15),Ⅲ级66.67%(2/3)(P>0.05);正常膀胱组织Erα基因CpG岛未甲基化.ER阳性表达与Erα甲基化呈负相关.结论 膀胱癌中存在有Erα基因的甲基化,并且与ER的表达呈负相关.Erα基因CpG岛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中ER表达失活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