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目的探讨3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不敏感的产气肠杆菌的耐药机制及同源性。方法用生化和16S rDNA测序的方法鉴定细菌;用Bio Mérieux公司全自动药敏分析仪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MIC用E-test法验证;双纸片协同实验测定金属酶的表型;PCR法扩增blaIMP、blaVIM、blaGIM、blaSPM、blaSIM、blaOXA-51-like、blaOXA-23-like、blaOXA-40-like、blaOXA-58-like和blaNDM-1,阳性产物克隆转化后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PCR(enterobacterial repetitive intergenic consensus-PCR,ERIC-PCR)进行菌株分型。结果两种方法鉴定3株细菌均为产气肠杆菌,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多黏菌素B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均表现耐药或中介。双纸片协同实验均为阳性,扩增和序列比对的结果证明均携带blaNDM-1,其余金属β-内酰胺酶和OXA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扩增均为阴性。ERIC-PCR分型获得的条带完全一致,证明3株产气肠杆菌为同一克隆。结论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的产气肠杆菌为院内交叉感染获得,应加强产NDM-1细菌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医药技术迅速发展,抗菌药物、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广泛使用,侵入性治疗操作不断增多,院内感染逐渐增多,各种革兰阴性细菌产β-内酰胺酶而导致细菌的耐药现象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安市人民医院临床标本分离出的的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瑞安市人民医院2006年1~12月临床标本分离到的96株阴沟肠杆菌,用纸片扩散法对14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用改良三维试验进行持续高产AmpC酶和ESBLs的双重检测。结果96株阴沟肠杆菌中11株(11.5%)高产AmpC酶;2株(2.1%)既持续高产AmpC酶又产ESBLs;40株(41.6%)只产ESBLs;其余43株(44.8%)未发现持续高产AmpC酶或ESBLs。结论使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可同时检测高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应根据阴沟肠杆菌产生不同的ESBLs来选择性用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s,ESBLs)及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特征.方法 选择49株阴沟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推荐的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阳性菌株;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初步筛选产AmpC酶阳性菌株,采用PCR检测AmpC酶基因.结果 抗生素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西丁、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曲松、氨曲南的耐药率均达79.6%以上,对美罗培南敏感率较高,达91.8%.49株阴沟肠杆菌中对头孢西丁耐药的菌株46株(93.9%);产ESBLs菌株29株(59.2%),PCR 扩增产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36株(73.5%),同时产两种酶的菌株为13株(26.5%).结论 产ESBLs 及AmpC酶阴沟肠杆菌普遍且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s)和AmpCβ内酰胺酶(AmpCs)的头孢噻肟平板试验(CTX-AM)方法。方法将已水化的空白、克拉维酸(CLV10μg)、氯唑西林(CLX300μg)和CLV/CLX(10/300μg)纸片间隔一定距离贴于已接种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头孢噻肟(CTX,0.5μg/ml)-MH平板和头孢他啶(CAZ,1μg/ml)-MH平板上,并将待检菌数个菌落涂于各纸片中央,35℃过夜培养,根据各纸片周围细菌生长情况判定β内酰胺酶的类型。以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阴沟肠杆菌029M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作质控,并与双纸片增效试验(DDET)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TDEM)进行方法学比对。结果CTX-AM试验对58株肠杆菌科细菌进行检测,检出产AmpCs的菌株与TDEM试验完全一致;CTX—AM试验检出同时产ESBs和AmpCs的5株菌中,DDET2株ESBs阴性;且CTX—AM识别的1株产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的菌株和3株产其他β内酰胺酶的菌株,DDET试验未能识别。结论CTX—AM试验操作简便、结果易于判读、成本低廉,在一块平板上即可完成对ESBs和AmpCs的检测,适于各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 1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尿中检出菌落变异的产气肠杆菌 ,报道如下。1 细菌培养以无菌手续留取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中段尿 ,接种于血平板和中国蓝玫瑰酸平板 ,35℃培养 2 4h ,2种平板均生长出 2种菌落。菌落为 2~ 3mm ,灰白色 ,光滑 ,湿润 ,圆整 ,不透明 ,另一种直 相似文献
8.
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都地区肠杆菌科细菌产β-内酰胺酶的类型及耐药状况,并比较不同产酶茵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方法利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按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规定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头孢西丁敏感试验筛查AmpC酶并做三维确证试验。结果在165株肠杆菌科细菌中,41株产ESBLs(24.9%),22株产AmpC酶(13.3%),8株同时产ESBLs和AmpC酶(4.9%)。不同产酶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不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次之。结论治疗产ESBLs和(或)AmpC酶的肠杆菌科细菌感染,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为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及阿米卡星为备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以及临床治疗学的快速发展,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不仅细菌的组成发生显著变化,而且细菌耐药性也更趋复杂,最终导致医院感染率上升和耐药菌株增加。自1970年,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已经成为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AmpC酶的产生机制对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流行、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对AmpC酶的调控基因ampD做简要的概述,并着重阐述最近几年操纵子中调控基因amp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同步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 β-内酰胺酶(AmpCs)的头孢噻肟平板试验(CTX-AM),并研究β-内酰胺酶在肠杆菌科细菌中的流行情况及对其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应用琼脂稀释法和CTX-AM分别测定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产酶情况,并对产与不产酶菌株的耐药性进行比较。以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阴沟肠杆菌029M和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作质控,并与双纸片增效试验(DDET)和酶粗提物三维试验(TDEM)进行比对。结果CTX-AM检出的产AmpCs菌株与TDEM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同时产ESBLs和AmpCs的11株菌中,DDET检出8株ESBLS阴性;且CTX-AM识别的产耐酶抑制剂β-内酰胺酶和产其他广谱酶的菌株,DDET未能识别。183株菌中,33.9%、3.3%、6.6%和14.8%分别单产ESBI。S、AmpCs,同时产ESBLs/AmpCs和其他广谱酶。亚胺培南抑菌活性最高(MIC90=0.5mg/L),72%以上单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头孢吡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66%以上单产AmpCs菌株对头孢吡肟敏感,而同时产生ESBLs/AmpCs菌株对除亚胺培南外的抗生素敏感性均低于20%。结论CTXAM操作简便,易于判读,成本低廉,在一块平板上即可完成对ESBLs和AmpC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引起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失败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问题,AmpC 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是其中重要的-种,有关其诱导表达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日渐更新,现就AmpC酶染色体介导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产AmpCβ-内酰胺酶(简称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中编码非必需青霉素结合蛋白4(PBP4)的基因dacB mRNA表达水平,探讨PBP4在产AmpC酶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3至2010年间部分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34株,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dacB基因和ampC基因,实时定量PCR检测dacB mRNA表达水平,并分为dacB mRNA表达上调组与dacB mRNA表达下调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mpC mRNA表达水平。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检测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34株大肠埃希菌中,26株(76.47%)dacB mRNA表达水平上调,dacB mRNA表达水平上调组ampC mRNA表达水平高于下调组,P<0.05。结论推测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中PBP4高表达有助于产生AmpC酶的高表达,从而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下呼吸道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295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者应用广谱抗生素疗程和是否伴有糖尿病与真菌感染的关系。结果 广谱抗生素应用8-10天组较5-7天组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率增加有显著性(P<0.05),而11天以上组较8~10天组又有显著增加(P<0.05);伴有糖尿病患者较不伴此病的真菌感染显著增加(P<0.05)。结论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以及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在应用广谱强效抗生素时需严格控制疗程,密切监测菌群变化,必要时联合应用抗真菌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复发与个体差异的细胞因子高表达的关系。方法分别采集24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前后(-13、0、7、14、21、26和30 d)的系列血样,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采集血样周期同患者,分别制备血浆、DNA、RNA;血浆用于细胞因子GM-CSF、IFN-γ、IL-1β、IL-2、IL-4、IL-5、IL-6、IL-8、IL-10及TNF-α检测;DNA用于信息STR位点谱定量分析嵌合物;RNA用于定量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肿瘤负载。结果信息STR位点谱定量分析嵌合物结合BCR-ABL融合基因的肿瘤负载,确认出4名患者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另有1人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复发,1人死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对5名复发患者、18名缓解患者移植前后10种细胞因子浓度(pg/ml)分析发现:复发组与缓解组分别为GM-CSF(57.2±135.8)vs(15.7±37.3)、IL-1β(233.0±330.6)vs(19.2±39.5)、IL-2(178.2±257.0)vs(14.1±41.1)、TNF-α(9.0±18.4)vs(2.6±4.3)、IL-4(28.9±33.5)vs(9.9±10.0),P0.01),此差异主要是由于5名复发患者中的2例持续高表达IL-1β、IL-2、IL-4,而TNF-α、GM-CSF仅在1例中持续高表达,缓解组18例加上死亡的1例共19例中只有1例GM-CSF持续较高表达。结论 HSCT移植后的复发可能与个体差异的细胞因子高表达相关,且这些细胞因子为成组出现,如IL-1β、IL-2、IL-4同时高表达。建议allo-HSCT患者在移植前后做细胞因子的浓度测定,至少包括IL-1β、IL-2、IL-4。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3月外科连续出院病例3221份,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统计分析2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否有差别。结果599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综合评价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18.6%,应用合理者(非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74%,不合理用药者(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51%,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3月外科连续出院病例3221份,根据抗菌药物应用是否合理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统计分析2组医院感染发病率是否有差别。结果599例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综合评价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18.6%,应用合理者(非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1.74%,不合理用药者(暴露组)医院感染例次感染率为3.51%,2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耐药菌的产生,降低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Duffy抗原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关系。方法 2008年在凉山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凉山州皮肤病性病防治站检测的高危人群427例,根据HIV-1检测筛查和确诊试验结果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种试验结果不一致者不纳入该研究。应用血清学方法进行Duffy血型表型鉴定,比较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及其与该地区已知报道的差异,以及不同Duffy血型表型的HIV感染率。结果共322例高危人群进行Duffy血型抗原鉴定,其中HIV感染156例(试验组),未感染166例(对照组),高危人群Duffy血型表型分布与同地区同民族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2例高危人群中Fy(a+b-)304例(94.41%),其中试验组146例,对照组158例;Fy(a+b+)14例(4.35%),其中试验组6例,对照组8例;Fy(a-b+)4例(1.24%),均在试验组;两组均未检出Fy(a-b-)表型;两组Duffy血型表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y(a-)与Fy(a+)高危人群,以及Fy(b+)与Fy(b-)高危人群HIV-1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行病学调查尚不能认为红细胞Duffy抗原与HIV感染相关,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肛指温差值与高热病儿降温效果的关系。方法 将120例高热病儿随机分两组,一组采用药物降温,另一组采用药物加物理降温。降温前测量肛指温差值,观察降温措施后30min、60min、120min、180min体温下降情况及伴随症状。结果 两组高热病儿肛指温差值〈6℃的体温下降较肛指温差值〉6℃明显(P〈0.05);肛指温差值〈6℃的高热病儿在降温后30min、60min两个时间段,药物联合物理降温组体温下降优于单用药物降温组(P〈0.05);肛指温差值〉6℃的高热病儿在药物联合物理降温后30min、60min两个时间段,体温下降不如单用药物降温组(P〈0.05),且伴随症状在30min后有增加。结论 肛指温差值是判断高热病儿降温效果及能否进行物理降温的一个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Effect of dosing and dosing frequency on the efficacy of ceftizoxime and the emergence of ceftizoxime resistance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urine abscesses caused by Bacteroides fragilis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 mixed infection 下载免费PDF全文
Stearne LE Goessens WH Mouton JW Gyssens IC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2007,51(10):3605-3611
The efficacy of beta-lactams is thought to be dependent on the time that the unbound concentrations exceed the MIC (fT>MIC). However, the pharmacokinetic/pharmacodynamic index (PDI) that correlates best to the selection of resistance is not yet clear. The selection of ceftizoxime (CZX)-resistant Enterobacter cloacae mutant strain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urine mixed-infection abscesses was studied to determine the PDI that is important for the emergence of resistance and the PDI value needed for the prevention of resistance. Studies were carried out 24 h after inoculation with Bacteroides fragilis ATCC 23745 and E. cloacae 22491. Six to 1,536 mg of CZX/kg of body weight/day given every 2 h (q2h), q4h, q6h, or q8h was started 30 min before inoculation and continued for 24 h. Resistant mutants were isolated to determine mutant frequencies (MF). The fT>MIC varied from 9 to 98% for E. cloacae, the peak concentration (unbound fraction) was 0.6 to 578 mg/liter, and the area under the concentration-time curve (unbound fraction) (fAUC) was 1.9 to 553 mg.h/liter. The fAUC-to-MIC ratio best explained the in vivo efficacy. CZX-resistant B. fragilis and E. cloacae mutants were isolated from untreated controls at an MF of 10(-5) to 10(-7). The MF of resistant B. fragilis did not increase during therapy. The selection of resistant E. cloacae strains at an MF of 10(-1) to 10(-2) was related to the fT>MIC and the ratio of fAUC to MIC following an inverse U shape. However, the ratio of fAUC to MIC was the stronger driver of resistance. The highest MFs were 0.7 to 0.9 at an fAUC-to-MIC ratio of approximately 250. We conclude that the ratio of fAUC to MIC is the PDI that correlated best to the in vivo efficacy of CZX and probably also to the emergence of resistant E. cloacae mutants. An fAUC-to-MIC ratio of 1,000 was needed to prevent the emergence of this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C-反应蛋白组与微量清蛋白尿(MAU)的关系。方法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中,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MAU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CRP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除TC外微量清蛋白尿组在体质量指数(BMI),T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0.01)和CRP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高原地区普通人群CRP反映的周围低度炎症与MAU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