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脑卒中偏瘫知识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期持续6个月。比较两组肌力恢复情况及指数。结果:干预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52.50%,经比较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提高病人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赖翠芝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001-3002
目的:探讨良肢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效果。方法:将26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30例。康复组采用良肢位护理,对照组采用脑卒中偏瘫常规护理。6周后,对两组患者偏瘫肢体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康复组各类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X^2=82.45,P〈0.01);康复组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护理能有效预防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具有明显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尹文飞 《包头医学》2011,35(2):89-91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入院即给予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锻炼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并辅以心理护理;对照组2周后给予康复护理。应用徒手肌力评定标准Barthel指数分别对两组患者住院3周后上下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患侧上下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早期良肢位摆放,肢体被动运动及肢体主动运动等康复护理方法.结果 经四周康复护理.康复护理组肌力恢复3级以上的10例,对照组3级以上5例.康复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康复护理组合并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肌力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发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供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新疗法。方法:将180例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杜仲强筋膏外敷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抗栓中西医疗法。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估,2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偏瘫患肢的肌力及综合功能,治疗组愈显率是88.33%,与对照组的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杜仲强筋膏外敷法对脑血栓形成后偏瘫患肢肌力的提高作用显著,是临床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试验组采取举办偏瘫病人知识讲座,发放健康资料,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康复护理训练等有针对性的系统教育。对照组按常规给予指导。结果:实验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医嘱的遵从率试验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康复器械对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所用康复训练方式分组:对照组(n=40例)行简单肢体训练,观察组(n=40例)行康复器械训练,观察两组患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患肢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复器械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被动训练,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PDCA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近年我院收治的1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康复健康指导,观察组予以PDCA循环结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运动、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Fugl-Meyer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开展PDCA循环结合康复健康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可提高患者患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脑卒中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介入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护理干预,入院后即给予良肢位,病情稳定24 h后即开始给予患肢揉捏、按摩、拍打、关节的被动运动,指导患者行健侧带动患侧主动运动,坐、站、行、日常生活及自理能力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Fud Meyer( 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提高( P <0.01),观察组FMA运动功能积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前后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差别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提高患肢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将46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每天1次,1 h/次,每周5天,连续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1)使用患肢活动记录表;(2)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4周,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方法( STEF)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方法,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2组治疗前比较,STEF、M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训练4周后,2组STEF、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STEF、MBI得分值提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同步实施家属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偏瘫患者上肢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舒晓炜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1):1396-139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步态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5例偏瘫步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0例,加强组235例。按传统的脑血管病护理方法设计良肢位,患肢的被动运动和按摩,肢体的主动运动训练,知识和技术上的指导等达到主动训练。结果:对患者入院时和1个月后的患肢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加强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可降低偏瘫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点穴疗法联合雷火灸护理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60例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并结合点穴疗法联合雷火灸治疗与护理。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中医证候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差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 < 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感觉异常、气短乏力、面色白光、自汗出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 0.05~P < 0.01)。治疗后2组病人患肢肌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5级患肢肌力例数多于对照组(P < 0.05)。治疗后2组病人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 < 0.05),且观察组Fug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点穴疗法联合雷火灸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康复效果好,可明显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网络重建仪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以使偏瘫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除常规康复治疗外,另给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每日1~2次,每次25~30分钟;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每10天对两组患者进行肌力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将所得数据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肌力、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给予神经网络重建仪治疗,有利于提高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强了患者康复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5.
张虔 《新疆医学》2011,41(1):42-44
目的:探讨锻炼健侧肢体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的治疗效果。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的常规药物治疗及患肢的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及患肢的康复治疗外,同时锻炼健侧肢体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锻炼健侧肢体对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与Orem自理模式联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病人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采取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联合Orem自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等变化。结果在患肢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方面,两组干预前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而观察组干预后较对照组均增高显著,且P0.05。结论 Barthel指数分级护理与Orem自理模式联合在脑卒中偏瘫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即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分析早期康复护理中良肢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9月—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应用SPSS 20.0软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良肢摆放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之后在日常生活上的能力评价、脑卒中患者在运动方面的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患肢运动能力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是(71.39±11.72)分,研究组脑卒中患肢运动能力评分是(77.90±14.6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8.43±7.20)分和(52.42±11.30)分(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9.7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8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康复治疗患者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良肢摆放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肢运动能力,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偏瘫与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72-73,105
目的比较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健康人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脑卒中后偏瘫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复诊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作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118例。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不同病程、不同Brunstrom分期、不同生活活动能力患者的骨密度。结果进入结果分析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36例,健康人118例。①研究组的患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的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健侧(P〈0.05~0.01)。②病程长组患肢股骨颈和大转子骨密度明显低于病程短组(P〈0.05)。③BrunnstromⅠ~Ⅱ期患者患肢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均明显低于Ⅲ。Ⅳ期和Ⅴ-Ⅵ期患者(P〈0.05)。④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组患侧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三角骨密度明显低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佳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出现骨质疏松表现,患侧肢体运动能力越差、病程越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差,股骨近端骨密度越低。  相似文献   

19.
杨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6):3493-349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作用.方法:统计不同时段的1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程度、病人满意度,分常规治疗与护理组9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早期康复护理组90例(干预组).结果:干预组肩-手综合征的发生机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脑卒中偏瘫病人肩-手综合征的发生(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系统康复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6、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定,分别采用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12周后观察组Fugl‐Meyer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系统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