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同种主动脉瓣已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外科。同种主动脉瓣不需抗凝,适用于出血素质者,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损坏,瓣膜病合并其它内畸形需要同时矫正者。1 同种主动脉瓣的应用历史 1956年Murray首次在降主动脉用人的同种主动脉瓣置换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获得成功。He-imbecker用该方法治疗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人,手术效果满意。随防13年无瓣膜钙化及跨瓣压差,瓣膜功能良好,其中2例随访20年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同种主动脉瓣在心脏外科的应用,探讨其优越性。方法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应用同种带瓣主动脉手术治疗先天性及后天性瓣膜疾病18例。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右室双出口1例,行Rastelli手术;主动脉瓣狭窄及(或)关闭不全17例,先天性8例,风湿性9例,1例行Ross手术,余皆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结果早期死亡1例:Rastelli手术患者术后因严重低心排死亡;其余均顺利康复。随诊2~10年,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1年因同种瓣严重瓣损毁行二次手术置换机械瓣,术后18d死于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其余患者术后生存状态均良好。结论同种主动脉瓣用于心脏瓣膜的置换及心室流出道的重建,可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从1971年临床应用同种硬脑膜瓣以来,至今效果良好。许多医疗中心将之作为瓣膜更换术的首选瓣膜。作者从1976年4月至1977年5月应用带有同种硬脑膜瓣的人造血管为6例病人成功地作了升主动脉与主动脉瓣更换术,其中2例为Mar—fan氏综合征,1例慢性夹层主动脉瘤(DeBakey Ⅱ型)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梅毒性主动脉瘤合并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为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手术方法:在开胸的同时,用22毫米(支架直径)的同种硬脑膜瓣膜,缝在30毫米的编织人造涤纶血管一端。暴露心脏后,在体外循环合并低温(28℃)下,阻断主动脉,心包内持续滴注4℃的生理  相似文献   

4.
应用同种主动脉置换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再植治疗活动性人造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往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6例手术治疗成功。置换前这些病人曾接受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Morrow氏手术或主动脉成形术,以及Starr-Edwards,Carpentier-Edwards或阔筋膜加同种主动脉瓣主动脉瓣置换木。6例均有人造瓣膜旁渗漏。有的人造瓣膜缝环脱开达1/3瓣环周径。术中见赘生物2例;左冠状窦和无冠状窦均各有脓肿2例;无冠状窦和前窦感染者见溃疡下延至二尖瓣叶与室  相似文献   

5.
1969年12月31日到1992年1月1日间澳大利亚查尔斯王子医院为2443例患者施行首次或者再次主动脉瓣替换术。1992年随访率为98.8%。3.7%患者发生人工瓣心内膜炎。研究期间部分患者再次作瓣膜替换术,故有2686次手术供分析。571例(21%)植入同种生物瓣,1152例(43%)植入异种生物瓣,880例(36%)植入机械瓣。多变量风险函数分析表明,植入同种生物瓣后心内膜炎发生  相似文献   

6.
组织瓣的最大优点是血栓栓塞发生率很低,不需长期抗凝。然而,由于组织的退化及炎症,会发生早期和后期失效。因此,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组织。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由戊二醛保存的猪瓣。同种瓣及阔筋膜瓣亦曾在一个时期内广泛应用于主动脉瓣的换置,本文报道应用上述两种瓣膜作主动脉瓣换置的早期和远期结果对比。方法:1970年曾连续在38例中用阔筋膜瓣作单纯主动脉瓣换置,其后因早期瓣膜失效而停用。1968年曾以同种瓣作主动脉瓣换置,选用同种瓣的指证是:必须有大小适当的瓣膜供应,病人较年青,  相似文献   

7.
心瓣膜     
1977~82年作者为59例患者施行丁双瓣膜或三瓣膜替换术。男41例,女18例,年龄19~52岁,病期2~25年。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术前心功能Ⅲ级者42例,Ⅳ级者17例。55例施行了主动脉瓣和二尖瓣替换术;3例施行了主动瓣,二尖瓣和三尖瓣替换术,1例施行了二尖瓣和三尖瓣替换术。早期的12例主动脉瓣替换术均应用同种硬脑膜瓣,以后46例均应用牛心包瓣。29例二尖瓣替换术应用猪瓣,另外30例则应用牛心包瓣。结果:术后11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成形术、瓣周漏、人工机械瓣功能障碍、生物瓣衰坏等原因引起的复发性瓣膜病变进行再次手术的效果和相关因素。方法: 复发性瓣膜病患者331(男143,女188)例,年龄12~73(46±12)岁,两次手术间隔时间2月~25(17±8)年。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43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术后瓣膜病变复发53例,生物瓣衰坏32例,瓣周漏26例,换瓣术后其它瓣膜病21例,人工瓣膜替换或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17例, 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5例,人工瓣膜机械功能故障9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并行瓣膜成形术后心内膜炎7例,完全或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和矫正性大动脉转位术后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6 例,二尖瓣球囊扩张术2例。再次手术方式为二尖瓣替换术,主动脉瓣替换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替换术,三尖瓣替换术,瓣周漏修补术及三尖瓣成形术等。结果: 全组共死亡27例,占8.2%,早期主要死亡原因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左心室破裂、感染性心内膜炎、肾功能衰竭。随访259例,随访期6月~21(10±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89例。复发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心功能差、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急诊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长等。结论: 针对再手术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防治,适时而妥善的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仍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小儿心脏瓣膜疾病的治疗中,尚无一种理想的人工瓣膜。当换置人工瓣膜后,小儿的抗凝治疗特别危险。因小儿天性好动,易致创伤,而且抗凝剂量的控制需根据体重而异。组织瓣虽不需抗凝,但在小儿屡有早期失效的报道。本文介绍应用机械瓣后不用抗凝治疗的经验。方法:1979年3月~1983年3月,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应用St.Jude人工瓣膜对34例病人施行换瓣手术,术后不用华法令抗凝。年龄范围为9个月~21岁(平均12.8岁);男19例、女15例。换置病变瓣膜种类:主动脉瓣14例;二尖瓣12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2例;肺动脉瓣3例;肺动脉流出道带瓣管道3例。  相似文献   

10.
冷冻保存人体同种主动脉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冻保存人体同种主动脉瓣研究进展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徐磊综述黄庆恒审校本世纪六十年代初,Ross[1]首次把人体同种主动脉瓣替换应用于临床。经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同种瓣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本文就目前有关同种瓣的取材、灭菌、保存方法、瓣膜...  相似文献   

11.
作者自1977年至1990年在875例换瓣术中应用960个标准Carpentier-Edwards瓣膜,部位如下:主动脉瓣366例,二尖瓣370例,三尖瓣60例,肺动脉瓣1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58例,主动脉瓣和三尖瓣1例,二尖瓣和三尖瓣12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7例。随访率91%(798/875),随访5.8±4.6年,累计5611瓣膜年。用CoX模型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研究标准Carpentier-Edwards瓣膜再手术的影响因素。瓣膜衰坏为瓣膜结构异常引起狭窄或关闭不全而无血栓栓塞和感染,瓣膜失功包括瓣周漏、大小  相似文献   

12.
右心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总结右心系统瓣膜心内膜炎的特点和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右心系统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17例,其侵犯三尖瓣6例、肺动脉瓣4例,同时侵犯三尖瓣+肺动脉瓣3例,肺动脉瓣+主动脉瓣3例,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与肺动脉瓣同时受累1例。合并心脏畸形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后、起博器安置术后各1例。施行三尖瓣瓣膜游离缘或瓣膜赘生物切除直接缝合5例、三尖瓣瓣膜赘生物切除用自体心包片修补2例、部分瓣叶和瓣下结构切除缝合瓣叶并行人工腱索成形术1例,施行三尖瓣置换术2例;单纯行肺动脉瓣瓣叶赘生物切除4例,部分肺动脉瓣切除用自体心包片瓣叶成形术6例,切除肺动脉瓣用自体心包瓣置换1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为12%,术后早期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3例,肝功能不全1例。术后随访5个月~18年,平均随  相似文献   

13.
心脏瓣膜疾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病变严重或毁损者需要换置人造瓣膜。机械瓣自从1960年首次成功地用于临床以来,20多年来虽然在结构设计和材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存在术后血栓栓塞发生率高、需要终身抗凝等缺点。生物瓣术后无需长期抗凝,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低,但瓣叶的耐劳性不能持久。1969年Carpentier改用戊二醛处理生物组织,这一问题得到改观,从而使组织瓣进入一个新的起点。本文就生物瓣研制的进展情况及其临床评价作一扼要综述。生物材料的选择一、同种主动脉瓣:同种主动脉瓣在60年代曾为一些作者采用。早期死亡率为5.7~  相似文献   

14.
同种带瓣管道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oss于1962年首次将异体同种主动脉瓣成功地用于主动脉瓣替换术以来,抗生素灭菌、程控降温、深低温保存等方法的应用推动了同种带瓣管道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成为复杂先心病重建右室流出道的主要材料之一。本文就同种瓣研究和应用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 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病人因瓣膜病损不可修复需行瓣膜置换术,而手术的远期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瓣膜的种类。目前常用的人工瓣膜分为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类。同种主动脉瓣是应用最早的生物瓣膜,它具有中心血流型,故血栓发生率低、术后不需长期抗凝等优点,在国外应用较广泛。本综述介绍有关同种主动脉瓣的标本制作、灭菌、保存方法,长期应用后的形态和组织学改变以及临床应用效果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工瓣膜的开发和改良应与既往瓣膜比较为基准。以1260型Starr-Edwards(S-E)笼球型机械瓣置换主动脉瓣已有30年的历史。以S-E瓣行主动脉瓣置换的早期和远期结果,为今后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和目前他种人工瓣膜的应用提供一个比较基准。 方法 1969年1月1日至1991年12月31日,用1260型S-E笼球机械瓣对1100例病人实施了主动脉瓣置换,其中男性83.8例,女性194例(838+194≠1100译者注),年龄18~86岁(平均57岁)。964例行单纯主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1972~1982年间1,001例瓣膜换置手术存活者1,110个 Hancock 猪瓣的失效率以及22个再次手术或尸检取出的失效瓣膜的病理资料,以探讨猪瓣失效率、部位和失效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1,001例中373例为二尖瓣换置,519例为主动脉瓣换置,109例为双瓣膜换置,总共有二尖瓣482个,主动脉瓣628个。二尖瓣换瓣术后均接受苄丙酮香豆素抗凝治疗4~6周,再逐渐减量停药。凡由于原发性组织退变、狭窄、血栓形成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而引起临床上瓣膜功能明显障碍者为瓣膜失效,分析这1,001例1,110个换置猪瓣的失效情况。此外,对21例于平均植入53月(12~87月)后因瓣膜失效而再手术(19)或尸检(3)取出的22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56例成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均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其中双叶瓣125例,单叶瓣31例.13例行瓣膜侧倾缝合,6例行主动脉瓣瓣环加宽.结果存活151例,死亡7例,死亡率4.48%.结论对主动脉瓣膜行人工机械瓣瓣膜置换手术术前充分估计瓣环大小,术中良好的灌注、心肌保护、选择合适瓣膜和恰当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病变的中期临床结果。方法:1998年3月至2003年11月我院完成的24例Ross手术病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34岁,平均(13.96±5.76)岁,所有患者均以主动脉病变为主,其中主动脉瓣二叶化畸形12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自体肺动脉移植于主动脉瓣位,并行冠状动脉原位移植,同种肺动脉瓣移植于肺动脉瓣位。所有患者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结果: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间4~78个月,平均(34.2±20.1)个月,均存活,没有感染、栓塞和再次手术。自体肺动脉瓣(新主动脉瓣)平均流速为(1.46±0.49)m/s,中度反流2例,重度反流1例。同种肺动脉瓣(新肺动脉瓣)平均流速为(1.73±0.99)m/s,1例跨瓣压差超过80mmHg(1mmHg=0.133kPa),2例中度反流。结论:Ross手术治疗主动脉瓣膜病变获得较好的中期疗效,尤其对不适合瓣膜成形和瓣膜置换术的儿童型主动脉瓣膜病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会(AI),主动脉窦瘤破裂13例。术中见:肺动脉瓣下型VSD9例,嵴下型4例。行单纯VSD修补4例,VSD修补加主动脉瓣成形术8例,VSD修补加主动脉瓣置换1例。术中对主动脉窦瘤破裂同期修复。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2~54月,除1例VSD修复后有残余分流、主动脉瓣仍关闭不全、临床有症状外,其余效果良好。我们认为只要无严重的瓣膜损害及交界畸形,基本都可以行主动脉脉瓣成形术,行瓣膜置换术则应从严掌握。一旦确定有AI存在,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