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6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考核评估,然后分批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系统地强化培训后再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和急救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后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强化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黄美  陈丽芳  梅思娟  曹鲁梅 《全科护理》2016,(25):2595-2598
[目的]探讨定位协作模拟抢救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名门诊护士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抢救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设计模拟病例进行培训及考核.比较两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能考核相关成绩,用自制问卷调查培训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急救技能完成情况、急救措施落实到位时间、培训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定位协作模拟训练应用于门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抢救的时效性,保证抢救的有序化进行,激发护士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燕  赵立民 《护理研究》2008,22(1):79-80
[目的]探讨及评价高端模拟系统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生6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学习内容和学时相同,实验组使用高端仿真模拟培训技术进行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培训结束后对所有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操作考核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操作成绩及综合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应用高端模拟系统可提高护理本科生急救操作水平和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4.
何红艳  周玉宜 《全科护理》2011,(14):1310-1311
[目的]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对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6名医护人员进行急救理论知识考核评估,然后分批对这些医护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系统地强化培训后再进行急救知识理论和急救技能操作考试,并对培训对象就急救技能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调查。[结果]强化培训后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与强化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了社区医护人员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社区医疗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张立力  Wang Xiaoli  王平  闭晓君 《护理研究》2008,22(23):2145-2146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强化大学生急救知识,提高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学习前后学生急救知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学习<现场自救与互救>课程前后,学生各项急救知识、技能、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医学院校应加强学生急救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现场自救与互救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课程,培养武警部队护理学员应对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能力.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设2007级234名学员为对照组、2008级224名学员为实验组,两组学员均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实验组增加现场应急救护技能训练,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考核成绩.结果 培训后实验组现场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91.07%,技能知识合格率95.1% 对照组应急救护理论知识合格率45.73%,技能知识合格率35.9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护〉的学科设置是培训武警部队护理学员进行现场应急救护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既有理论又有技能的考核是提高学员救护水平的有效方法,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可以建立相应课程,以达到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现场模拟教学法在消防队员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0名消防队员采用现场模拟教学法结合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CPR基础理论、流程步骤的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问卷测评与考核。结果:学员培训后CPR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总及格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1)。结论:现场模拟教学培训法不仅是提高消防队员CPR知识与技能的有效方法,而且为专业护理人员走进社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探索了一套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急救护理模拟病人(ECS)情景教学在急救综合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名有急救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护生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ECS情景教学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情景教学方法进行急救综合技能的培训.培训后用反馈问卷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调查,比较两组护生操作考核成绩和理论考核成绩.[结果]两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以上的实验组护生对ECS 情景教学形式和结果表示满意.[结论]ECS 情景教学可缩短实验教学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急重症护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利云 《全科护理》2012,10(27):2577-2578
[目的]探讨对急诊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成立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小组,制定培训目标,采用发放急救知识手册,集中急救理论授课、急救流程培训,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培训,模拟急救情景演练,带班护士随机指导等方法,制定考核细则,每季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培训后,急诊护士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急救仪器操作、急救技能应用较培训前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加强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可以提高急诊护士应激能力、提高急救知识理论及急救技术水平,确保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和急诊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理论在急救队员综合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举办急救学习班、高端模拟技术及急诊科实战训练对70名急救队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急救队员的综合急救能力.[结果]培训后急救队员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显著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行为改变理论对医院急救队员急救技能培训有指导意义,高端模拟技术可激发急救队员的急救情感,尽快进入急救角色;急诊科实战训练起到了巩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非医学大学生干部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校非医学大学生干部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培训,力争做到以点带面,使每个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都能得到提高.[方法]对我校非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干部400名进行培训,培训前后对急救理论知识与急救技能进行评测.[结果]培训前大学生干部对院外急救知识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1.0%,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8.7%;培训前对基本院外急救技能掌握的合格率仅为2.7%,而培训后合格率达到92.5%.[结论]对非医学大学生进行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非医学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院外现场急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医护人员及医学生组成的义工组织对公众实施急救培训的效果,为提高公众急救水平提供新的途径。[方法]由广东医科大学学生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护人员组成义工团深入单位、学校及社区对公众进行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采用自行编制的公众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问卷、实践操作及效果评价等方法,评价义工对公众急救培训的效果。[结果]培训前后公众急救知识、态度、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9%的公众通过心肺复苏技能考核,92.9%的公众通过创伤救护技能考核;公众对开展急救培训的评价较高。[结论]由义工对公众开展急救培训能提高公众对院前急救知识的认识,提升公众的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交互式急救系统开展急救模拟实验,提高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方法]由专业课教师选择病例设计实验内容,对204名护理本科生应用交互式急救系统进行急救护理实验授课.[结果]91%护生认为有利于激发对急救技能的学习兴趣,81%护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73%护生认为有利于实践动手能力的全面提高.[结论]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应用交互式急救系统,可提高护理本科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急救技术的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imMan模拟人教学在护生急救技能综合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78名实习护生按内科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型人单项急救技能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SimMan模拟人教学,即根据临床案例运用SimMan模拟人"病例编辑器"进行编程,通过创设临床情境、教师精讲、模拟演示、护生模拟实践。[结果]观察组护生技能考核得分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SimMan模拟人急救技能综合培训各条目的反馈满意度均在95%以上。[结论]SimMan模拟人培训及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急救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有效提高护生急救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5.
探讨模拟出车现场对提高急诊护士院前急救能力的应用效果.通过成立院前急救能力培训小组,对急诊护士进行理论授课、急救技能示教、模拟出车现场操作培训,结合临床制订院前急救操作流程,采用模拟出车现场进行操作培训,急诊护士的急救知识、急救技能操作、院前急救能力和医生的配合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陈斐  刘瑛 《护理研究》2013,(11):3685-3687
[目的]构建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的培训模式,通过实践提高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的能力.[方法]培训模式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法,其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急救技能、综合应急能力;培训方式有集中理论培训、阶梯化技能培训、分组角色情景模拟演练;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急救技能、综合应急能力.[结果]急诊护士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培训理论知识、急救技能及综合应急能力均提高.[结论]构建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培训模式,通过实践使急诊护士提高了应对群体性伤害的能力,提高了急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杨艺  丛小玲  许苏飞  李璐寰  沈娟 《护理研究》2012,26(29):2766-2767
[目的]将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现场急救及重症监护》实验技能教学,促进学生急救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方法]将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205人分为实验组100人、对照组10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实验组采取病例导入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采用调查问卷、技能考试等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例导入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技能操作水平,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急救护理临床职业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 SimMan模拟人教学在护生急救技能综合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78名实习护生按内科实习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型人单项急救技能教学方式;观察组采用SimMan模拟人教学,即根据临床案例运用 SimMan模拟人“病例编辑器”进行编程,通过创设临床情境、教师精讲、模拟演示、护生模拟实践。[结果]观察组护生技能考核得分及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生对SimMan模拟人急救技能综合培训各条目的反馈满意度均在95%以上。[结论]SimMan模拟人培训及考核有利于提高护生临床综合急救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的差距,有效提高护生急救技能的学习积极性及团队合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护士实行台风灾害救护技能培训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102名护士进行台风灾害救护技能培训,内容包括台风知识、台风灾害现场救护技能、心理危机干预;采用集中理论授课、急救技能培训和模拟演练的形式;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台风灾害知识、救护技能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掌握情况,并调查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对台风灾害知识的认知、救护技能明显提高(P0.01),培训后护士心理危机干预认知的考核,除心理咨询外,其他项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本次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80.39%。结论通过培训能够提高护士对台风灾害的认识及台风灾害救护的能力,但应重视护士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并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相似文献   

20.
张娟  郑朝晖 《当代护士》2013,(11):166-168
总结了红十字会救护师资2+1培训模式的应用体会.采取2+1培训模式,主要包括内容上注重操作、理论以及教育技能的提高,教学方法上注重教师讲授、学员操作以及学员模拟授课,对学员集中授课,授课结束后进行考核.认为2+1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红十字会志愿者或专职人员的操作、理论考核及教育能力,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