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国内发病率迅速升高.目前绝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但雄激素剥夺治疗引起的代谢异常,如代谢综合征等,已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对前列腺癌癌干细胞(PrCSC)比例及干细胞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由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 诱导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AI,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DT 对LNCaP 中PrCSC 比例以及雄激素对LNCaPAI 中PrCSC 比例的影响,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PCR 检测、和的变化。结果由LNCaP 诱导出LNCaPAI 细胞,LNCaP 细胞中PrCSC 的比例为0.04%。ADT 4周后PrCSC 的比例增加至0.23%,6 个月后形成LNCaPAI时则达到0.74%。ADTBMI-1、NANOG、ABCG2 3周后,BMI-1、NANOG、ABCG2的表达逐渐增高,LNCaPAI中BMI-1、NANOG、ABCG2表达明显高于LNCaP。双氢睾酮作用于LNCaPAI 后PrCSC 的比例逐渐下降,第2周时下降至0.43%,第3 周时下降至0.37%,第4 周下降至0.33%。同时BMI-1、NANOG和ABCG2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ADT 可以使LNCaP逐渐形成LNCaPAI,此时PrCSC 比例增加,同时干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增加。双氢睾酮可以减少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PrCSC 比例。间断雄激素治疗可能是治疗前列腺癌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雄激素剥夺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前列腺癌患者42例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应用双能X线全身骨密度仪测定1~4腰椎和左髋关节骨密度值及T值.结果:42例患者治疗前腰椎骨密度为1.07±0.03 g/cm2,T值为-(0.22±0.19);左髋关节骨密度为0.81...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观察诺雷德和康士德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1999年 8月至 2004年 8月收治的 33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给予以诺雷德和康士德为主治疗,并对其疼痛缓解程度、身体功能状况、肿瘤消退情况及血象、肝肾功能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3例中 25例缓解,有效率为 75. 8%,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身体功能状况、既往治疗、转移部位及PSA改变等因素有关。结论 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对初治和睾丸切除术后复发的前列腺癌均有治疗作用,初治较复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其发病率不但在欧美国家高居首位,而且在中国的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早期,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HDPC)可以通过内分泌治疗达到缩小瘤体、降低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目的,但在治疗12—18个月后,80%前列腺癌患者逐渐演化为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导致患者最终死于激枣不敏感细胞的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8.
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致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云剑  董强 《西部医学》2008,20(6):1286-1287
前列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增长趋势。手术去势以及药物性去势作为雄激素阻断方法应用在原发癌和特移癌已得到临床上肯定。随着应用雄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的增加,也观察到这种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特别是由于雄激素阻断体内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骨质疏松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雄激素阻断疗法已被普通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其中联合应用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的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MAB or CAB)是比单一去势治疗更具优势的治疗。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可减少非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出现而提高CAB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周期特点、疗效及副反应.方法:45例晚期前列腺癌行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LHRH类似物 非甾体类抗雄激素药物),持续用药至少4个月,至血前列腺特异抗原(PSA)降至最低值则停药进入间歇期,当PSA上升至初诊时的50%或大于10 ng/ml,则重新开始治疗.当发展为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或临床进展则停止治疗.结果:71.1%(32/45)患者完成第一个治疗周期,最多的已达4周期,间歇期占治疗周期的54%.随着重复治疗次数的增加每个周期发生疾病进展的比例也随之增加(P=0.006)且间歇期缩短(P>0.05).患者三年进展率为53.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28.5个月,无骨转移患者和有骨转移患者三年进展率分别为23.61%和60.4%.间歇期副反应比治疗期明显减少.结论: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间歇期长,疗效较好,副反应少,具有可行性,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间歇雄激素阻断(IAD)方法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晚期前列腺癌病人,应用药物诺雷德去势加氟他胺(甲组)或康士得IAD方法(乙组)治疗的结果。结果:21例患者经IAD治疗后,绝大多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甲组3年生存率为72.7%,乙组为80.0%,总3年生存率为76.2%。治疗间歇中减少了抗激素药物的应用,从而明显减少了潮红、体重增加及忧郁等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结论:IAD治疗能推迟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向非依赖性细胞的转化,同时减少药物用量和毒副作用,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多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去势治疗即雄激素剥夺疗法(ADT)成为目前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常用手段。然而随着疗程的推进,治疗效果越来越差,肿瘤会进一步发展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雄激素受体(AR)是雄激素与前列腺癌细胞结合、发挥激素生物活性、促进前列腺癌组织生长的必要物质,其在ADT治疗前列腺癌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AR及其介导的相关通路参与了CRPC的发生,但其具体表现及相关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本文将结合最新研究,对AR参与CRPC发生的途径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175-179
目的 研究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院外护理干预对单纯雄激素剥夺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跌倒风险的影响,为提高此类患者的护理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诊断为前列腺癌并行单纯雄激素剥夺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CBT的院外护理干预。出院12周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了解两组患者的希望水平。采用Berg平衡量表观察两组患者的平衡情况以判断其跌倒风险;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了解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希望水平、平衡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离院后单纯雄激素剥夺治疗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基于CBT的院外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跌倒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ve modulation radiotherapy, 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并随访放射治疗期间的相关合并症、术后及放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与生存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5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在放射治疗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频、尿急,2例出现轻度腹泻、腹胀,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发生;1例患者放射治疗疗后24个月,PSA由最低0.056 ng/mL升高至6 ng/mL,但无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恢复比卡鲁胺及亮丙瑞林治疗5个月后,PSA降至1.539 ng/mL。其他13例患者无生化指标反弹及临床局部复发。结论 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辅助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晚期前列腺癌患者AR基因CAG多态性现象。方法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以病理分级及是否雄激素依赖性进行分组,分别检查其AR基因CAG长度多态性,与健康男性AR基因CAG多态性进行对比。结果共3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低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14例,高分化腺癌12例,有27例为雄激素依赖性癌,8例非雄激素依赖性癌。纳入15例健康对照。其中前列腺癌患者与健康男性CAG长度比较,P=0.725,P>0.05;不同病理分级前列腺癌与健康男性CAG长度比较,组间差异P=0.849,P>0.05;雄激素依赖与非雄激素依赖前列腺癌与健康男性CAG长度比较,组间差异P=0.350,P>0.05。结论AR基因CAG多态性与晚期前列腺癌病理分级及是否雄激素依赖性无明显统计学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外前列腺癌发病率都在逐年上升,晚期前列腺癌首选内分泌治疗,然而经过一定中位期(一般18 ~24个月)后,原来对内分泌敏感的前列腺癌转变为激素抵抗型前列腺癌(HRPC),现就对HRPC的内分泌药物治疗、化疗、放疗及其他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讨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45例晚期前列腺癌患全雄激素阻断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全激素阻断治疗前列腺癌患者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前列腺癌的进展与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以及AR反应通路相关,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需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临床治疗更加复杂。Enzalutamide,ARN-509,ONC1-13B三种新型AR拮抗剂是用于AR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AR拮抗剂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因此应用这一类药物治疗CRPC的方法便日益凸显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是常见的男性恶性肿瘤之一,绝大多数前列腺癌依赖雄激素的刺激,雄激素的作用通过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介导[1].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通常是通过手术或药物去势去除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并使用AR拮抗剂(称为最大雄激素阻断疗法).雄激素去势治疗后复发的前列腺癌(被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只有一小部分对再次激素治疗有反应,且这种反应通常很微弱,持续时间短.尽管如此,绝大多数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表达AR,AR呈现出转录活性且可能是肿瘤细胞生长所必需的[2].因此,尽管这些肿瘤在临床上表现为雄激素非依赖性,但是它们似乎保留了雄激素受体依赖性.现将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中雄激素受体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雄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差异表达膜蛋白的筛选方法。方法:提取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ADPC) 细胞株LNCaP 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 independentprostate cancer, AIPC) 细胞株PC-3 膜蛋白作为抗原,采用免疫共沉淀方法,与ADPC 和AIPC 患者的血清各3 例交叉孵育,行Western 印迹检测,比较、识别杂交后差异表达蛋白条带,串联质谱分析鉴定,细胞免疫荧光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结果:共获得11 个差异表达的膜蛋白(Neural-Cadherin precursor,ER60 precursor, Claudin-4 等);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laudin-4 在LNCaP 和PC-3 细胞存在明显差异,在ADPC 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4.3%) 低于AIPC 组织中阳性表达率(72.4%, P<0.05)。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筛选前列腺癌差异表达膜蛋白具有可行性;Claudin-4 可能在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