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激光眼底照相技术以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为成像基础,叠加两种或三种激光分别获取视网膜不同层面的图像,并以电脑合成一张综合视网膜多层面叠加信息的伪彩眼底像。因其免散瞳、成像快、操作简便等特点,患者配合度高,广泛应用于门诊眼底预检查、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筛查等,在多种眼底疾病诊疗中均有很好的临床和科研应用价值。但目前国内尚缺乏激光眼底照片的阅片统一标准。因此,正确识别激光眼底照相上的常见眼底病变,并将分层阅片的方法进行总结与推广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充分发挥激光眼底照相对眼底病变分层定位诊断的价值,合理选择激光眼底照相与OCT、OCT血管成像、FFA、ICGA及超声等其他眼底影像技术的联合,最大程度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种新型的光学显微镜-共焦显微镜,在角膜病中的临床指导意义做了详细的报道。主要介绍了共焦显微镜的原理,使用方法,结构,并总结了其对正常人体角膜细胞研究的结果,概述了其对棘阿米巴角膜炎,角膜营养不良,角膜激光切削术,角膜移植术后等角膜疾病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共焦是微镜是独特的,先进的,分辨更好的细胞水平研究的新型仪器、对角膜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通过对同一体素多次扫描信号间的差异进行处理,得到视网膜与脉络膜血流信息.OCTA因其无创、三维显示、分辨率高等优点,可用于眼底疾病的检查.OCTA能发现眼底疾病的血流改变,可以清晰显示正常眼底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等疾病的视网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本文就OCTA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正常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特发性黄斑中心凹旁毛细血管扩张症2型、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等眼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靳雷  崔建萍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2):2512-2513
目的:评价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e,CM)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利用共焦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角膜溃疡的3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患者36例中,有16例(16眼)观察到角膜基质内有菌丝,显示菌丝图像为相对暗的背景中的明亮的线状形态。有2例(2眼)观察到了阿巴包囊,表现为位于浅基质层中白色闪光的圆形小体。结论:作为一种无创伤性的快速诊断工具,共焦显微镜在角膜溃疡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显著的优点,并在对该病的病理特点的研究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重视自发荧光检测技术在眼底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检查眼底疾病的方法较多,包括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等,这些检查技术均已在国内外眼底疾病的诊断中被广泛应用.近十年来,国外对眼底自发荧光检测技术在眼底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十分关注,但在我国尚未引起重视,其原因可能与对自发荧光产生的机制和临床意义认识不足有关.为了使国内眼科医师充分认识自发荧光检测技术在眼底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在阐明自发荧光产生机制的基础上,着重指出自发荧光是一种非侵入性、有发展潜力的眼底成像检测技术,其对多种眼底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控及预后评估等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而需引起我国眼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并逐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付校楠 《眼科新进展》2013,33(4):393-396
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能够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内脂褐素的含量与分布,主要反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功能及代谢情况.观察视网膜疾病不同时期FAF的分布情况及其强度变化,有助于早期诊断、观察疗效及评价疾病预后.本文对FAF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部分视网膜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共焦显微镜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航  王立  邹留河  孙旭光 《眼科》2003,12(6):336-338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 (confocalmicroscopy)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acanthamoebakeratitis)临床诊断 ,尤其是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患者 2 3例进行共焦显微镜检查 ,并同时行角膜涂片及棘阿米巴原虫培养检查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 3例患者中 ,13例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棘阿米巴包囊和 /或神经炎表现 ,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 ,18例确诊为棘阿米巴性角膜炎 ,共焦显微镜的阳性率为 5 6 5 %。在 5例表现为上皮性及浅基质病变的早期角膜炎患者 ,共焦显微镜检查 3例 (6 0 % )为阳性 ,刮片、培养各 1例 (2 0 % )为阳性。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无创、快速和有效的活体检查手段 ,在棘阿米巴性角膜炎的诊断中 ,如同时结合实验室刮片及培养和患者临床情况可起到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 ,尤其是在棘阿米巴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中 ,可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共聚焦激光后照法(RM-SLO)眼底成像对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检出率, 初步分析其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黄斑体积的相关性。方法 2021年3~5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检查确诊的DME患者40例65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RM-SLO眼底成像检查;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47只眼。采用超广角激光眼底成像系统Mirante SLO行RM-SLO眼底成像检查, 包括右侧、左侧后照法(RMDR、RMDL)眼底成像。RMDR、RMDL眼底成像中一项及以上能识别DME则定义为RM-SLO能识别DME。采用OCT设备自带软件测量CMT、距中心凹6 mm处黄斑体积。根据DME在OCT、FFA图像上的特征分别分为弥漫性视网膜增厚(DRT)型、黄斑囊样水肿(CME)型、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型和局灶性渗漏型、弥漫性渗漏型、弥漫性囊性渗漏型。观察RMDR、RMDL眼底成像在不同分型DME中的检出情况以及检出DME的一致性。能否被RM-SLO识别DME者之间CMT、黄斑体积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R...  相似文献   

9.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前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  吴启崇 《眼科学报》1997,13(4):192-196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biomicroscopy,UBM)诊断前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方法:用UBM检查58例60只眼,并与临床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及手术中观察结合起来,综合评价UBM单项检查的客观性。结果:UBM能良好地显示从角膜到赤道部的眼前段结构,发现视网膜脱离42例43只眼、视网膜环形收缩29例29只眼、视网膜前移位24例24只眼、玻璃体混浊或机化55例57只眼、睫状体或脉络膜脱离26例26只眼、睫状体上皮脱离5例6只眼、巩膜穿刺孔处增殖9例9只眼、视网膜肿瘤2例2只眼、睫状体囊肿5例6只眼、硅油周增殖8例8只眼和硅油乳化7例7只眼、玻璃体异物2例2只眼。结论:UBM可用于前段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治疗起指导作用。眼科学报1997;13:192—196。  相似文献   

10.
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Xie L  Li S  Shi W  Han D 《中华眼科杂志》1999,(1):7-9,I003
目的 评价共焦显微镜在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共焦显微镜对临床拟诊为真菌性角膜炎的43例患者进行检查,并用双盲法同时行涂片或活体检查真菌菌丝,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3例患者中,31例行共焦显微镜检查可见真菌,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表现,32例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共焦显微镜的确诊率为96.9%。结论 共焦显微镜检查是一种快速、有效和无损害的活体检查手段,在真菌性角膜炎的  相似文献   

11.
眼底疾病认知的更新离不开眼底多模式影像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广角及超广角眼底照相、超广角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眼底自身荧光及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等检查的应用,让临床医师对周边部视网膜病变的观察更为直接;自适应光学及荧光寿命成像检眼镜的应用,使临床医师在细胞及代谢层次对眼底疾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多模式影像之间相辅相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疾病的病变特征。同时,眼底影像的数字化及智能化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多模式影像,如何正确理解人工智能在眼科影像的应用以及如何从影像中归纳总结,也是每位眼科医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常见眼底疾病的计算机辅助三维超声诊断检查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在常见眼底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应用三维超声工作站对38例常见眼底疾病的二维图像进行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观察三维图像对眼底疾病的显示情况。 结果 38例常见眼底疾病中,玻璃体积血16例,视网膜脱离12例,脉络膜脱离5例,眼球内占位病变5例。所有患眼的三维重建图像与二维成像相比较,对病变显示更加直观,对病变与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显示更加清晰,对病变的血流关系更加明确。在一次扫描检查过程中,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同时提供病变的X、Y、Z轴切面的诊断信息,缩短了检查时间;应用三维成像技术软件自身提供的切、削等工具,可以切削出任意一点病变的情况及其与周边组织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同一病变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查,提高了诊断效率。 结论 三维超声诊断较二维超声在玻璃体病变、脉络膜病变、视网膜病变、眼球内占位病变的显示上有很大的优势,是对二维超声诊断的重要补充,尤其Z轴切面的存在,改变了既往观察病变的角度,为更准确地诊断眼部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 21: 381-383)  相似文献   

13.
眼科医学影像检查包括放射影像、声学影像和光学影像检查等三大类.由于眼的生理特点,光学影像检查在眼底疾病诊断中具有特殊意义.眼底光学影像检查经历了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个历史阶段,至今已经发展成红外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荧光素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等多种检查技术综合的新兴学科,在眼底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价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正确理解各种光学影像检查的原理和特点,才能充分认识各项检查的意义,提高光学影像检查技术的应用水平,从而对眼底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本质规律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Abstract:
Ophthalmic imaging including radiographic imaging, acoustic imaging and optical imaging,as a branch of medical imaging has developed rapidly. Optical imaging is very suitable for fundus examination because of th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ye. Ophthalmoscope and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re two historical stages of fundus optical imaging, which become an independent new discipline now, including infrared fundus photography, fundus autofluorescence, fundus fluorescein and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mprehensive optical imaging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valuation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Appropriate understanding the principles and significance of various optical imaging methods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眼底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发展很快,为深入认识和准确诊断眼底病提供了最新的方法.常用的光学影像学方法有彩色相、无赤光相、自发荧光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OCT)等.充分掌握眼底影像学的基本知识,合理选择影像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仔细分析和评价检查结果,对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随访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 方法 用共焦激光扫描眼底血管造影仪对70例CSC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ICGA同步检查。 结果 79只眼FFA检查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渗漏。ICGA检查23只眼的脉络膜血管充盈迟缓;79只患眼有脉络膜血管扩张充血;78只眼的RPE渗漏处有脉络膜血管的通透性增高;27只对侧健眼有同样的改变;19只患眼和6只健眼有RPE脱离;21只眼有RPE的色素脱失、萎缩和/或带状萎缩。 结论 脉络膜血管异常是CSC的基本ICGA特征。(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4-16)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自身荧光(AF)和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OCT)图像特征.[方法]经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CSC的67例患者73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同时行AF及频域OCT检查.根据患者临床及FFA表现,将其分为急性、慢性CSC 2种类型,分别为37例37只眼、30例36只眼.根据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区的AF表现将其分为单纯减弱型、单纯增强型及混合改变型3种类型.根据频域OCT检查显示的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外节的表现将其分为外节保存完整型、外节保存不全型及外节萎缩型3种类型.观察急慢性CSC患者的AF及OCT图像特征.[结果]AF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19只眼,占51.35%;单纯增强型AF 18只眼,占48.65%.慢性CSC36只眼中,单纯减弱型AF 2只眼,占5.56%;单纯增强型AF 16只眼,占44.44%;混合改变型AF 18只眼,占50.00%.急慢性CSC患者3种AF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872,P=0.000).频域OCT检查发现,急性CSC 37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15只眼,占40.54%;外节保存不全型18只眼,占48.65%;外节萎缩型4只眼,占10.81%.慢性CSC 36只眼中,外节保存完整型5只眼,占13.89%;外节保存不全型17只眼,占47.22%;外节萎缩型14只眼,占38.89%.急慢性CSC患者3种OCT表现的眼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i0.572,P=0.005).[结论]急性CSC的AF表现以单纯减弱型为主,慢性CSC的AF表现以混合改变型为主.急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保存完整型为主,慢性CSC的OCT表现以外节保存不全型和外节萎缩型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不同波长光线激发的陈旧性眼底出血的自身荧光现象。 方法 2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23只眼,使用Topcon 50IA 眼底血管造影机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状态的蓝光为激发光,分别采集4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自身荧光的黑白图片和16例患者自身荧光的彩色图像。分别使用海德堡视网膜血管造影机(HRA 2)488 nm和795 nm扫描激光作为激发光,观察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的自身荧光。 结果 Topcon 50IA 眼底血管造影机蓝光激发下使用黑白方式记录4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眼底自身荧光,可发现自身荧光较强;彩色方式纪录16例患者自身荧光显示自身荧光为红色。3例陈旧性眼底出血患者眼底经蓝色激光(488 nm)和近红外激光(795 nm)激发,也可出现自身荧光,但是其范围和强度有所不同。 结论 陈旧性眼底出血的成份复杂,不同波长的光线可以激发陈旧性眼底出血产生出不同波长的自身荧光。  相似文献   

18.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眼底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除了抑制炎症反应以外,近年来也被用来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黄斑水肿、脉络膜新生血管等;为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副作用,给药途径也更多地采用球周和玻璃体腔注射等.但是随着该类药物的应用范围扩大,由此而引起的临床问题也逐渐增多.正确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仍然是一个眼底病治疗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临床医生在决定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眼底病之前,应尽可能明确疾病诊断,充分了解糖皮质激素的药理特点,正确掌握适应证,明确并发症和禁忌症,重视球周和玻璃体腔注射等局部给药途径的局部和全身影响,从而充分发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Abstract:
Corticosteroids are widely used to treat ocular fundus diseases such as inflammatory disease,macular edema and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To increase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and reduce systemic side effects,corticosteroids are often delivered by periocular or intravitreal iniection.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ore and more clinical complications with the expanded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these drug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risk-benefit ratio,fully understanding 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corticosteroid is critical for clinicians to prescribe this drug to their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形成的微小囊泡,其含有母体细胞多种特异的结构成分。由于可在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因此参与了众多生理病理过程,成为人们对疾病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本文将近年来exosome在眼底疾病中的研究进行回顾,包括exosome对疾病危险因素、病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