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分析三门县2004~2007年26318份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携带情况及菌型分布。方法:对从业人员粪便及肛拭标本进行肠道菌增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分型鉴定。结果:合计检测标本26318份,共检出阳性菌72株,总检出率0.27%;其中沙门菌69株,检出率0.26%;志贺菌2株,检出率0.008%;霍乱弧菌1株,检出率0.004%。69株沙门菌经生化和血清学鉴定分为9个血清群12个血清型,另有5株菌型未定,其中B群德尔卑沙门菌共检出37株,占沙门菌检出率53.6%,排在第一位;其次为D3群吉韦沙门菌检出6株,占沙门菌检出率8.7%;第三位的E1群纽兰沙门菌检出5株,占沙门菌检出率7.3%。结论:三门县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最高,应加强健康体检,及时调离沙门氏菌带菌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2014年桂林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方法收集2010—2014年桂林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查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共计93 206人,总合格率是9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1,P>0.05)。在进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项目(伤寒杆菌培养、ALT、肝脏、脾脏、抗-HAV·Ig M、抗-HEV·Ig M、肺部、胸透、皮肤病)中检出异常551例,检出率分别是0.002%、0.30%、0.04%、0.05%、0.001%、0.04%、0.04%、0.04%、0.08%,各项目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9,P<0.05)。结论桂林市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合格率较高,但仍有传染性疾病或疑似者,有待进一步加强卫生知识培训及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张家港市区从业人员沙门菌属的带菌情况及流行趋势,以有效控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方法对张家港市2005-2009年121 370名进行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肛拭样品沙门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沙门菌菌株373株,总检出率为0.31%,2005-2009年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0.52%、0.37%、0.24%、0.22%和0.23%,夏秋季沙门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冬春季(χ2=140.503,P〈0.01),从检出的373株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情况看,该地区主要以B、C、E群为多见,血清型以德尔卑占优势,其次为山夫登堡、罗米他。结论 2005-2009年张家港市从业人员沙门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有明显季节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带菌状况,为加强卫生管理、防控肠道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6-01/09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 613名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肛拭样品中沙门菌的检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出沙门菌6株,共5个血清型,总检出率0.38‰;食品从业人员检出率0.35‰,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检出率0.4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检出率0.29‰,女性检出率0.45‰,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阳性携带率较低,但应考虑到从业人员体检前预防性用药及沙门菌传统检验方法检出率相对较低的因素;为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应加强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肠道致病菌携带状况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扬州市广陵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菌感染情况与血清型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7年采集食品和公共卫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再以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017年共采集肛拭子标本22 522份,检出沙门菌34株,检出率0.15%;男性0.10%,女性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夏秋季检出率(0.24%)高于冬春季(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P0.01)。分离株以C1群最多(占35.29%),其次为B群(占32.35%);以里森沙门菌(占17.64%)和鼠伤寒沙门菌(占11.76%)为优势株。将血清凝集能分型的33株沙门菌进行PFGE分型分析,检出30个型别(P1~P30),其中3株为P29型、2株为P30型,上述5株相似度为85.42%,具有高度同源性;分离出的6株里森沙门菌中5株相似度相似度为60.56%,B群中的2株和E4群中的1株相似度为64.85%、C1群中的2株相似度为69.70%,均为相似菌株;其余型别相似度50%,为流行病学不相关。结论 2017年扬州市广陵区食品从业人员沙门氏血清型以C1群和B群为主。优势株为里森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菌株PFGE带型较分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朝阳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血压状况。方法整群抽样法对办理健康证人员进行血压测量。结果 2011-2012年北京市朝阳区参与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24 056人次,检出高血压897人次,检出率为3.73%,其中18~29岁从业人员9 919人次,高血压检出率为1.17%,30~39岁从业人员5 963人次,高血压检出率3.15%,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增,40岁以上年龄组高血压检出人数明显增多,且男性检出率大于女性。高血压分级以Ⅰ级高血压为主,占92.20%,Ⅱ级高血压占6.69%,Ⅲ级高血压占1.11%。结论北京市朝阳区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趋于年轻化,防治对象应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应做好健康教育,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科学健身,必要时药物干预,定期监测血压。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平顶山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了解其健康状况,发现健康体检与监督工作中的不足。方法 2014-2018年到本中心体检的所有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粪便痢疾杆菌和沙门氏菌检测采用细菌培养法,谷丙转氨酶检测采用速率法,结果大于40 U/L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AV-IgM,HEV-IgM。结果共体检从业人员89 763人,合格率99.17%。其中,肝功能异常者713人,异常率79.43/万,不同性别间异常率(男性177.24/万;女性60.06/万)有统计学意义(χ~2=216,P<0.01);HAV-IgM阳性率1.00/万,不同年份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36,P>0.05),HEV-IgM阳性率1.11/万,不同年份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95,P>0.05);粪便检出沙门氏菌、痢疾杆菌32例,检出率3.56/万。结论平顶山市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总体较好,体检结果异常以血清丙氨酸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应加大对从业人员的预防知识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性健康体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HBV、HAV、HEV)、肠道沙门菌、志贺菌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阳山县2006—2011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沙门菌和志贺菌、甲型肝炎病毒(抗-HAV IgM)、戊型肝炎病毒(抗-HEV IgM)。结果 2006—2011年体检总人数为18 188人,检出ALT异常者846例,异常率为4.65%;检出沙门菌阳性11例,阳性率为0.06%;检出志贺菌阳性6例,阳性率为0.03%。其中2006—2009年体检人数为12 178人,检出HBsAg阳性1 089例,阳性率为8.94%;检出HBeAg阳性201例,阳性率为1.65%。2010—2011年体检人数为6 010人,检出抗-HAV IgM阳性2例,阳性率为0.03%;检出抗-HEV IgM阳性3例,阳性率为0.05%。结论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率和ALT异常率均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杨丽  付小凤 《中国校医》2015,29(4):251-252
目的 为及时掌握桂林市从业人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其甲肝、戊肝急性感染状况,更好的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为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7月在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健康检测的人员,对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AV-Ig M、抗-HEV-Ig M等项目进行检测。结果 1—7月共检测从业人员22 672人,除了26例ALT异常外,其余受检项目均未见异常,ALT的异常检出率为0.11%。结论 桂林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其总体合格率比较高,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增强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东城区从业人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检出率及影响因素,从而了解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为卫生监督及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参加2014年北京市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体检的53 803名从业人员ALT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东城区全年共体检53 803名从业人员,ALT异常的共有123名,ALT异常检出率为0.23%,ALT的异常检出率与性别、户籍、年龄因素有关(P0.01);与民族、工作类型无关(P0.01)。结论东城区从业人员ALT异常检出率比较低,但也应加强各类公共场所及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体检工作,坚持每年健康体检一次,提升预防控制水平,保障地区居民的健康。外地户籍、21岁至40岁、男性从业人员的ALT异常检出率相对较高,应对该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降低ALT异常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通许县餐饮和公共场所服务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5年餐饮和公共场所服务行业所有进行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体检登记表并进行了整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4年来共体检4 348人次,检出HBsAg阳性140人,检出率3.22%。男性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HBsAg检出率以2012年最高,基本呈下降趋势。结论对从业人员的体检和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对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常州市饮食服务业人员携带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学庆 《职业与健康》2007,23(21):1955-1956
目的了解常州市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携带沙门菌的情况及其菌型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按国家标准对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并对检出的沙门菌进行分型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沙门菌的检出率为0.21%,检出的73株沙门菌中,分为B-E群内4个群,12个菌型。显示德尔卑沙门菌最多(28.76%),其次是阿贡纳沙门菌(17.81%)和火鸡沙门菌(12.32%)。药敏试验显示对复方磺胺甲恶唑、四环素、氯霉素、青霉素、萘啶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严重;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和亚胺培南最为敏感。结论该市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沙门菌携带情况不可忽视,应继续加强其检测,以预防食源性疾病和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绵阳市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带菌情况,提供防控措施,为预防食源性致病菌导致的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本市4个餐饮部门的164位从业人员采集粪便和手表面样本,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检测。结果 164份样本,71人带菌,检出率为43.3%。其中沙门菌检出22株,检出率为13.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7株,检出率为16.5%,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30株,检出率为18.3%,志贺菌未检出。结论绵阳市餐饮从业人员带菌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该菌是条件致病菌,普遍在人体中存在,但还是应引起足够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带菌率相对较高,污染食品后风险更大,建议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及时治疗或者暂时调离。  相似文献   

14.
南通市饮服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携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南通市饮服行业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菌型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沙门氏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年~2007年南通市饮服行业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时所采集的肛拭子样进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分型、药敏试验。结果总体检出率0.142%,男性检出率0.102%,女性检出率0.158%,一至四季度检出率分别为0.055%、0.129%,0.192%、0.084%(2χ=9.0422,P〈0.05),共检出14个血清型,对头孢类抗生素和阿米卡星等敏感,对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各有差异。结论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季节性差异显著;菌型以德尔卑、阿贡纳、鼠伤寒、都柏林沙门氏菌为主;检出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龙岩市新罗区从业人员职业禁忌证的检出情况,便于加强管理。方法HBsAg(HBeAg)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ALT检测用赖氏法,肺结核采用X线胸透检查。结果该区从业人员各疾病检出率为7.69%,男性HBsAg阳性率为4.21%(1297/30779),女性为2.86%(864/30779)。年青人(20岁以下)HBsAg阳性检出率为8.5%。2006—2008年药品从业人员3a体检百分率分别为9.6%,7.2%和5.9%。结论因限领个人健康证明的疾病调离率为7.69%,从业人员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年青人(20岁以下)检出率较高,药品从业人员体检百分率有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苏州工业园区2010年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状况。方法按照国标中的检验方法,对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肛拭标本进行沙门菌增菌、分离、生化鉴定及血清学分型试验。结果从14 000人中检出沙门菌36例,总检出率为0.26%,共检出5个群10个血清型,C群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0.14%,B群检出率为0.09%。夏秋季沙门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冬春季,外来人员检出率明显高于本地人员。结论苏州工业园区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沙门菌带菌率较低,外来人员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福建省级事业单位人员不同性别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影响因素的差异。方法分析2017年福建省级事业单位参加体检人群的年龄、身高、体重、血细胞参数、相关生化检验项目资料,分析不同性别体检人群HUA的检出率及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体检者27 139例,HUA检出5626例(占20.7%),其中男性4253例(占26.4%),女性1373例(占12.4%),不同性别体检人群HU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37,P <0.01)。BMI是男性与女性罹患HUA共同的影响因素;血压和尿素氮是男性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女性的影响因素;年龄是女性的影响因素,但不是男性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性别事业单位健康体检者HUA罹患风险的影响因素差异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病毒性肝炎(HBV、HAV、HEV)、肠道沙门菌、志贺茵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阳山县2006-2011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沙门菌和志贺菌、甲型肝炎病毒(抗-HAV IgM)、戊型肝炎病毒(抗-HEVIgM)。结果2006-2011年体检总人数为18188人,检出ALT异常者846例,异常率为4.65%;检出沙门菌阳性11例,阳性率为0.06%;检出志贺菌阳性6例,阳性率为0.03%。其中2006-2009年体检人数为12178人,检出HBsAg阳性1089例。阳性率为8.94%;检出HBeAg阳性201例,阳性率为1.65%。2010--2011年体检人数为6010人,检出抗-HAV IgM阳性2例.阳性率为0.03%;检出抗-HEV IgM阳性3例,阳性率为0.05%。结论阳山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率和AⅡ异常率均较高,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传染病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肠道致病菌及肺结核等感染状况,探索其影响因素,减少疾病传播,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方法对2000~2004年到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体检的服务业从业人员,采用ELISA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丙氨酸转氨酶(ALT)检测;采集肛拭子标本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测;作X线胸部透视。结果5年共体检从业人员34887人,HBsAg阳性率为6.81%,HBeAg阳性率为2.63%,ALT异常率为0.26%,沙门菌和肺结核检出率分别为0.15%和0.06‰;HBsAg、HBe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且男性感染率均高于女性(均P<0.01);HBsAg阳性率公共场所从业人员高于饮食业从业人员(P<0.05);HBeAg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P<0.01)。结论广州地区服务业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不容忽视,对公共场所和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实行预防性健康体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感染性腹泻患者肠道致病菌的病原构成、流行特征及主要致病菌的血清型分布,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苍南县人民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的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分离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果 821份标本共分离病原菌118株(14.3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86.44%),其次为沙门菌(13.56%);不同年龄组致泻病原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病原菌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P0.05);病原菌的检出具有明显季节性,8月-10月检出率较高;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以O4:K8为优势血清型,沙门菌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结论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细菌性腹泻主要致病菌,季节高峰较明显,应在不同季节根据不同病原流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