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11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60例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OCT检查。其中54例糖尿病黄斑病变患者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CT检查糖尿病黄 斑病变患者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14.54±154.13)μm。视网膜水肿者占57.1%,视网膜水肿合并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者占38.5%,合并神经上皮脱离者 占9.2%,合并CME及神经上皮脱离者占16.9%。OCT检查黄斑正常厚度及轻度水肿者,FFA主要呈限局性渗漏;中重度水肿者,FFA呈弥漫性渗漏。CME检出率FFA检查者为28.6%,OCT检 查者为58.9%,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39,P<0.05) 。结论糖尿病黄斑病变者的OCT图像有视网膜水肿、CME及神经上皮脱离3种形态特征。OCT在检测发现CME等方面优于FFA。(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84-186)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血管样条纹(AS)的OCT血管成像(OCTA)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在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经全身病史结合多模式影像检查手段确诊为AS的26例患者52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0.8±6.9)岁。均为双眼发病。伴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者20例34只眼;其中,病程1个月内13只眼,病程1个月以上16只眼,接受过抗VEGF药物治疗5只眼。所有患者行超广角眼底照相、红外眼底成像(IR)、OCT、FAF及FFA等检查。同时采用海德堡OCTA仪行OCTA检查,中心波长840 nm,采集速度85000次/s,宽度45 nm。获得3 mm×3 mm的扫描,每个立方体由2个重复体积的304 B扫描组成,使用两个正交捕获的成像体积的配准来执行运动校正。对比分析眼底彩色照相、IR、FAF、FFA、OCT及OCTA等多模式影像检查结果,总结AS及其继发CNV在OCTA中的影像特征。结果52只眼中,条纹区在OCTA上表现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阴影40只眼,可见Bruch膜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面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较为稀疏,原本均匀的网状结构发生分离,显示线条样的无血流信号区;条纹区未见明显异常OCTA影像12只眼。OCTA可见视盘条纹附近区出现血管网10只眼,其血管密度丰富。继发CNV的34只眼,其CNV表现为不同形态。病程小于1个月且未经治疗的13只眼,CNV呈较小的"花环"状形态;病程长于1个月但未接受治疗的16只眼,CNV呈血管较为粗大的"扇形"形态。经过抗VEGF药物治疗的5只眼,CNV呈修剪后的"树枝"状形态。结论AS条纹本身在OCTA中表现为无血流信号区,部分AS患者可见视盘旁修复性血管网存在。不同病程及治疗经历的患者CNV表现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视盘小凹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与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ic,FA)图像。方法回顾性分析不同阶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0例患者95眼的OCT和FA图像。结果OCT图像显示视网膜水肿占70.5%,囊样黄斑水肿(cystoid macular edema,CME)占13.7%,浆液性黄斑脱离并发水肿占4.2%,浆液性黄斑脱离并发水肿和CME占2.1%,正常黄斑结构占9.5%。结论OCT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结构的变化提供了依据,特别是对FA未能发现的早期黄斑结构改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视盘小凹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视盘发育异常,一般不影响视力,多在伴有黄斑部浆液性脱离时出现视力下降才能被发现.视盘小凹大多位于视盘颞侧,边界清楚,多为类圆形或椭圆性,其凹陷深浅不一,大小不等,部分表面有灰白色胶质组织覆盖,所以时常被忽略.为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3例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彩色照相及部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资料,观察了先天性视盘小凹的形态特征及与所伴发的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分析超广角OCT血管成像(OCT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增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测结果。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眼科经FFA确诊为增生早期DR的患者62例(98眼)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FFA和超广角OCTA检查。超广角OCTA检查选择以黄斑为中心的24 mm×20 mm扫描模式进行。所有图像均由同一位技术员采集,图像分析由同一位医师进行。以FFA的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广角OCTA对增生早期DR患眼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结果 共93眼(94.9%)FFA显示出视网膜新生血管,超广角OCTA显示出其中82眼,检出率88.2%,遗漏的患眼均是由于超广角OCTA检测范围受限所致;在FFA未显示出视网膜新生血管的5眼中,超广角OCTA显示出1眼存在新生血管,该新生血管在FFA检查中被误诊为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共17眼(17.3%)FFA显示出视盘新生血管,超广角OCTA显示出全部17眼,检出率100.0%;在余下的81眼中,超广角OCTA更灵敏地显示出10眼存在视盘新生血管。在FFA检查中,...  相似文献   

1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是眼科影像学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OCT技术逐步改良更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随之出现,OCTA在视网膜和脉络膜血流成像中能为多种眼底血管性疾病提供诊疗价值。本文综述了OCTA的原理,以及OCTA观察糖尿病患者眼底的微动脉瘤(MAs)、视网膜缺血、视网膜新生血管(RNV)及其在DR各期组织病理改变的特征、OCTA的局限性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刘青  艾明 《国际眼科杂志》2016,16(4):678-680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新兴技术,是一种无创、快速、高分辨率的眼底血管成像技术,现已被逐渐应用于各类眼底血管疾病的诊治及随访,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OCTA拥有能分层观察不同层面的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结构及形态和量化一定范围内的血流指数及病灶血流面积的独特优势。但OCTA存在观察视网膜范围有限、观察视网膜血管屏障功能有限、要求高固视力高配合度等不足,如果克服这些局限,将有助于我们提升对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认识,完善对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诊治和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和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对比观察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特征,分析OCTA与FFA对PDR患眼眼底病变检出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PDR患者25例(36眼),每例患者均行OCTA和FFA检查,并且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h.对比观察记录PDR患眼在OCTA和FFA图像中黄斑拱环结构改变、黄斑水肿、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无灌注区5种眼底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对上述眼底改变检出的一致性.结果 PDR患眼的OCTA特征主要为黄斑拱环结构改变区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迂曲、深层中心凹无血管区扩大,黄斑水肿区视网膜浅层血管迂曲扩张、视网膜深层片囊状弱信号,视网膜微血管瘤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局部囊样扩张膨大或梭形改变,视网膜新生血管区浅层、深层不规则异常血管网状结构,视网膜无灌注区片状弱信号;PDR患眼的FFA图像特征主要为黄斑拱环结构改变区周围血管扩张弯曲,黄斑水肿区、视网膜微血管瘤区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区造影期强荧光,视网膜无灌注区表现和OCTA相似.OCTA检查发现PDR患眼黄斑拱环结构改变、黄斑水肿、视网膜微血管瘤、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无灌注区分别为26眼、26眼、25眼、13眼、30眼;FFA检查发现5种眼底病变依次为20眼、28眼、28眼、12眼、30眼;OCTA与FFA检查对PDR患眼黄斑拱环结构改变、黄斑水肿、视网膜微血管瘤检出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16、0.705、0.646,均为P<0.01),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无灌注区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16、0.800,均为P<0.01).结论 OCTA与FFA能较好地观察到PDR患眼5种眼底病变,并对PDR患眼的部分眼底病变的检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李昂  范忠义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790-1792
目的:研究和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揭示不同程度的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RNFL)及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变化的趋势。
  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12-09/2013-01确诊的早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0例120眼,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 NDR)20例40眼及合并轻、中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 NPDR)40例80眼,对照组为正常人20例4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相分别以RNFL扫描模式(视盘中点为中心,直径为3.45 mm环形扫描)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扫描模式(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000μm的区域);测量正常人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NDR组除下象限RNFL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视盘周围RNFL厚度及其它各象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NPDR组视盘周围平均值、下象限 RNFL 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度 NPDR 组视盘周围平均值、上象限、下象限RNFL厚度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NPDR组,NDR组和对照组三组比较各象限 RNFL 厚度下降;NDR组、轻度NPDR与中度NPDR组相比,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视网膜厚度逐渐增加。
  结论: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盘周围RNFL厚度随病变程度逐渐降低,而黄斑部视网膜厚度却逐渐增加, OCT能定性、定量地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黄斑区微循环变化,并对可能影响黄斑区微循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DR早期筛查、诊断及治疗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05/10于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75眼,分为无DR(NDR)组28眼、非增殖型DR(NPDR)组25眼、增殖型DR(PDR)组22眼。应用OCTA对黄斑区视网膜行3mm×3mm血流成像扫描,自动获得浅层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区、黄斑旁中心凹区(1~3mm)以及黄斑区3mm×3mm的血管密度(VD)和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分析黄斑区各参数在不同程度DR患者中的变化。结果:与NDR组相比,PDR组和NPDR组患者黄斑区3mm×3mm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SCP)的VD降低(均P<0.017),并且黄斑旁中心凹VD在各象限均降低(P<0.017),以PDR组降低最为显著。PDR组和NPDR组患者FAZ面积明显大于NDR组(P<0.017)。DR患者的年龄、同型半胱氨酸、最佳矫正视力(LogMAR)、眼轴、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它可以破坏视网膜微血管系统,造成视力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失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是一种无创的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显示视网膜各个分层血管的损伤情况.本文综述了OCTA检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损伤的临床应用及其功能特点,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更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微血...  相似文献   

18.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一种与线粒体DNA突变相关的视神经病变,主要影响青年男性,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变性和视神经轴突丢失有关,导致视神经萎缩。近年来,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及OCT血管成像(OCTA)在LHON中的研究有了一些进展,对临床认识该病病程、临床表现、采取干预措施有重要指导意义。但OCTA对于LHON的临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LHON不同突变位点之间、相同位点不同性别之间、相同位点不同家系甚至相同家系不同分支之间的OCT、OCTA特征尚缺乏深入研究,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小豪  张丽  孙婷婷  张薇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10):1756-175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两大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致盲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视网膜血管是糖尿病早期常见的损害靶点,也是人体血管系统中唯一可直视的活体血管,其形态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反映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特别是近年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这一新型、无创技术的发展,在血管成像分辨率、血管深度以及血管形态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并能提供客观的定量数据,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因此,本文旨在对OCTA及其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傅娆  刘大川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0):1727-1731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作为一项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成像技术,具有非侵入性、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的造影检查,OCTA更加快速、安全且避免了传统造影剂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如今OCTA已经逐渐应用于眼科疾病的诊疗与随访。通过对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的实时成像,可以用于观察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的进展。本文就OCTA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