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于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加、经期紊乱、延长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贫血、休克,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药物,其中米非司酮可影响子宫内膜生长,抑制卵泡发育及排卵;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促使子宫腺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内膜腺上皮增生,促使子宫内膜继发性萎缩[3,4]。基于此,本研究就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石元华  石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10-5111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2组,每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给予乙组患者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平均阴道流血时间.结果 甲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平均阴道流血时间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 给予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能有效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流血时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米非司酮组(41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米非司酮组:诊断性刮宫后,给予米非司酮每晚睡前口服12.5mg,连续服药3个月为一疗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诊断性刮宫后第5天始起,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每晚睡前顿服(开始时2片,血止后改1.5片,3d后再减至1片,并维持此量至总服药时间达21d),停药后撤退性出血第4天继续服药,每晚睡前顿服1片,21d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照组:诊断性刮宫后,随访。比较各组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及静脉血性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水平的变化。结果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诺酮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诺酮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米非司酮组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血清E2水平与对照组及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均P<0.05),米非司酮组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治疗后血清E2水平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的FSH、LH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对围绝经期功血均有满意的治疗效果。因两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机制不同,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与进行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治疗后其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发生撤退性出血的天数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中的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均不再发生异常的阴道出血,其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随访3个月其月经规律,均未出现明显的肝肾毒性反应,其中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腹泻,有1例患者发生乳房胀痛,其病情均未经治疗自行好转,未影响用药治疗。结论: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抑制患者子宫内膜的增生,缩短其出血时间,促进其凝血机能和子宫内膜的修复,恢复其月经的规律性,降低其病情复发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ring perimenopause,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接受治疗的P-DUB患者1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53例.3组均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A组给予米非司酮10 mg,B组给予米非司酮15 mg,C组给予米非司酮20 mg.观察3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停止时间,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性激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长于B、C组( P<0.05).B、C组子宫出血控制时间、子宫出血停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子宫内膜厚度及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大于B、C组,血红蛋白小于B、C组(P<0.05).治疗后,B、C组子宫内膜厚度、血红蛋白及LH、E2、P和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69.81%)低于B组(92.45%)、C组(96.23%)(P<0.05).B、C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6%)低于B组(9.4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22.64%)(P<0.05).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5 mg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P-DUB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n=34)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n=34),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34例米非司酮组患者中,有25例患者在停药30-120 d后月经量恢复正常;6例患者的月经量出现减少,3例月经恢复后,出现功血复发.而在34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患者中,27例患者治疗期间无异常出血,停药后月经量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异常.两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治疗酋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发现,去氧孕烯炔雌醇组、米非司酮组两组患者治疗后E2、P平均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能有效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且疗效无显著差异,不良反应均较轻徽,复发率低,是两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9)给予雌激素联合孕激素治疗;治疗组(n=39)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2组控制出血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控制出血时间分别为(24.31±3.25)h和(37.25±9.83)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完全停止出血时间分别为(34.27±18.24)h和(58.48±20.4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4.6%,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较雌孕激素联合治疗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出血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按照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22例)治疗依从性差;研究组患者(37例)治疗依从性依从性良好。对可能影响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予以分析。结果:在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缺少家庭与社会支持、疾病认知、不良心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就医条件、费用支付、服务未到位各因素对比均显示高度差异(P<0.05);影响治疗依从性因素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疾病认知偏差(OR=3.85)、不良心理及医疗服务差。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较复杂,临床可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150例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治疗依从性情况,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果:150例患者应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依从性好90例(60.00%,90/150),依从性差60例(40.00%,60/150);依从性差组患者对缺少疾病治疗知识46.67%、医患关系一般56.67%、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副作用25.00%、缺少家庭支持31.67%高于依从性好组的16.67%、35.56%、11.11%、20.00%(P〈0.05),为影响依从性因素,两组年龄(47.15±5.09)岁VS(46.97±5.23)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绝经期功血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过程存在一定程度不依从,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应实施针对性措施提高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与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6.25mg/d米非司酮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对两组患者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变化、促黄体激素等指标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孕酮水平变化、血清雌二醇及促黄体激素变化差异性比较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减小,且组间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表明,12.5mg/d剂量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具有较高治疗有效率,较低病情复发率,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孙梅 《中外医疗》2012,31(28):97+99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6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分成两组,每组43例,均给予诊断性刮宫,观察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口服,对照组给予炔诺酮口服,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疗效较好,副作用小,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92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联合组与单治组,每一组患者46例,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总值与单治组患者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单治组的大,组间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即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安宫黄体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止血效果及预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7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安宫黄体酮+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且治疗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预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宫黄体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止血效果显著,并能降低预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结合雌激素片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8月该院治疗的110例围绝经期DU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均55例。对照组接受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结合雌激素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LH、FSH、E2、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结合雌激素片用于围绝经期DUB治疗中兼具安全性与有效性双重优势,可调节机体激素水平,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15.
郭翠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3):1820-1821
目的 探究固冲止崩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66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固冲止崩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坚持服用10周,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而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9.0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2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固冲止崩汤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血宁胶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8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DUB已婚非妊娠女性患者98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8例),症状控制后,两组均随访1年。对照组在刮宫止血术后常规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宫血宁胶囊(2粒/次,每日3次,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控制出血时间与完全止血时间,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6%(56/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LH、FSH和雌二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6.1±0.9)U/L比(7.6±1.3)U/L、(6.7±0.7)U/L比(7.7±1.4)U/L、(122±12)nmol/L比(206±15)nmol/L;对照组:(6.2±0.7)U/L比(7.7±1.2)U/L、(6.6±0.7)U/L比(7.6±1.5)U/L、(125±12)nmol/L比(206±15)nmol/L](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控制出血时间和完全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5±3)h比(29±5)h,(31±6)h比(47±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17%(3/58)比7.50%(3/40),P>0.05]。结论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血宁胶囊治疗DUB优于单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羟孕酮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青春期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变化、经量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及经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经期及经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羟孕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应用治疗青春期功血,可有效快速止血,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调整患者经期及经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去氧孕烯炔雌醇片与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联合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进行TCRP手术前一个月内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照组TCRP手术前不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前实验组平均子宫内膜厚度(6.83±1.54),显著小于对照组(8.01±1.73),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处理,t=3.946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EP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前使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能够使子宫内膜的厚度变薄,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EP)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豆晓蕾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0):1773-1774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对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沈丘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手术组患者接受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联合组在上述手术的基础上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正常情况、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手术组,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值小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月经量少于治疗前,联合组月经量少于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月经周期正常率[89.13%(41/46)]高于手术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复发率[4.35%(2/46)]低于手术组[23.91%(1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联合宫腔镜手术应用于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阴道出血量,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月经量与复发,调整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EP)的疗效。方法 80例多发性EP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患者在行TCRP前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1个月,对照组37例患者在行TCRP前不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TCRP术前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2组患者月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EP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子宫穿孔、出血过多、周围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TCRP术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处理可使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变薄,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降低术后EP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