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疆吐鲁番盆地亚历山大白蛉生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3~1986年,在新疆吐鲁番盆地对黑热病的媒介亚历山大白蛉的生态作了调查。该种白蛉主要分布在土壤为棕漠土的山麓砾石戈壁地带,季节全长在4个月左右,它昼夜都能叮咬人和恒温动物,野栖,有强烈的趋光性,在25~28℃时,完成一次性营养周期需5~7天。在实验室内,多数可活30天以上。现场查见自然感染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季节为6月下旬至9月中旬,传播季节为3个月。作者根据调查结果指示,亚历山大白蛉的生态幅度较窄,土壤类型是限制该蛉分布的重要因素,并就其生态与在吐鲁番地区传播黑热病的作用以及防制方法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亚历山大白蛉Phlebotomus(Paraphlebotom-us)alexandri为野栖蛉种,是新疆黑热病的传播媒介之一,迄今尚无有效的防制方法。1986年8~9月,我们在新疆吐鲁番煤窑沟用上海中华制药厂提供的20%N,N-二乙氨基间甲苯甲酰胺(DETA)清凉油制剂进行了室内驱蛉效果的实验。 实验用的白蛉系由野外人饵或灯光诱捕的未吸血雌性亚历山大白蛉,带回实验室置于35×35×35cm的蛉笼内备用,将DETA清凉油驱避剂分成0.5mg/cm~2(A)、0.75mg/cm~2(B)、1mg/cm~2(C)和1.25mg/cm~2(D)4个剂量组,分别涂抹人手,伸入实验蛉笼内观察对白蛉的驱避作用,以出现第一只白蛉叮咬吸血的时间判为驱避失效。同时,设清凉油组和不涂抹驱避剂的空白组进行平行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3.
1986~1987年在新疆吐鲁番煤窑沟首次应用5种驱避剂对该地黑热病传播媒介一野栖的亚历山大白蛉,进行了室内和野外驱蛉效果试验。 材料和方法 实验室试验所用白蛉系野外人饵或灯光诱捕的未吸血雌性亚历山大白蛉,置于蛉笼内备用。野外试验选择在亚历山大白蛉活动频繁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了中国多年来对亚历山大白岭的研究成果。在生态学方面,研究了该岭分布区的地理景观特征,岭的季节分布、栖性、活动、吸血、生殖及寿命等;在传病作用方面,确认该岭为中国西部地区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的媒介;白蛉的人工感染实验显补该蛉对中国不同地域的内脏利什曼病原虫具有不同的感染性,故可用来作为研究社氏利什曼原虫复合体地理株的一种方法;具有亲皮肤特性的沙鼠利什曼原虫在亚历山大白蛉的消化道内可大量增殖并进入岭的咽与喙部,具备了传播皮肤型利什曼病的条件。此外,研究确定了数种驱避剂对防迂该蛉的作用。作才…  相似文献   

5.
五种驱避剂对亚历山大白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86~1987年在新疆吐鲁番市煤窑沟,首次应用5种驱避剂对当地传播黑热病媒介野栖的亚历山大白蛉,进行了室内和野外驱蛉效果试验。实验室所用雌性白蛉3301只,野外受试者306人次。当剂量为0.25μl/cm~2时,液剂的驱蚊露(MRP)、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TA)、蚊怕水(MRL)、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保护时间分别为7.5h、5h、3.75h、1.25h和1h;剂量为0.75mg/cm~2时,清凉油剂的DETA、DMP和DBP的保护时间分别为5.5h、3.5h和3h。实验室和野外驱蛉效果相一致。5种驱避剂的效果依次为MRP>DETA>MRL>DMP>DBP。5种驱避剂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使用方便。这对保护野外作业人员,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了解新疆砾漠内的亚历山大白蛉对不同地区的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适应性,进而推断外来的黑热病患者进入该地带后能否引起传播。 一、材料与方法 (一) 原虫来源新疆的杜氏利什曼原虫(LD)系1977年从巴楚干旱荒漠黑热病疫区内由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hlebotomus major wui)体内分离获得,甘肃的系1988年从文县一例幼儿黑热病患者体内分离获  相似文献   

7.
8.
陇南文县和川北南坪白蛉与黑热病关系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陇南文县、川北南坪系甘肃和四川两省毗邻县份,群山连绵、峻岭险各为其自然特点。近数年这二县黑热病病例和内脏利什曼病犬不断出现。据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和两县防疫站调查资料,1985年至1986年8月止,黑热病新发病例有354例,其中文县308例,南坪46例。这一发病数比解放初有过之而无不及。近2~3年陇、川两省及上述两县防疫站在防治和消灭黑热病方面  相似文献   

9.
用白蛉人工感染利什曼原虫的方法,观察从新疆荒漠、甘肃山区及河南平原三地自人体成蛉体分离出来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对新疆亚历山大白蛉的感染性。以白蛉的感染率、感染程度以及原虫在白蛉消化道内的进展等项指标,来衡量原虫对白蛉的适应性。结果发现,新疆荒漠的原虫对亚历山大白蛉有高度的感染性,甘肃的原虫居次,河南的原虫对白蛉的感染性很差。结合以往用单克隆抗体检测法和K-DNA杂交法对我国一些地区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研究,以及我国荒漠、山区和平原地区的黑热病具有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等的结果分析,认为我国的杜氏利什曼原虫很可能存在不同的地域株。  相似文献   

10.
新疆白蛉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对新疆白蛉的生物学,重点是对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的三种媒介白蛉的季节消长,栖息习性,活动(包括吸血活动),趋光性,寿命,生殖、孳生地以及白蛉与利什曼原虫的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各项研究结果对于阐释新疆利什曼利什曼病的若干流行规律,制订防治策略及措施,具有实际意义。最后,对新疆南部古老绿洲地带内脏利什曼病媒介白蛉的防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的白蛉区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观清于 194 8年首次记载了甘肃省的蛉种及其分布的一些资料 ,指出在永靖、临夏、皋兰、通渭、平凉和泾川 6县有中华白蛉的分布 ,在皋兰和永靖还查见了蒙古白蛉[1] 。 195 1年 ,甘肃省建立了黑热病防治所 ,在开展对该病防治工作的同时 ,也对白蛉的种属及其地理分布进行调查。此后 ,虽然分管黑热病 (内脏利什曼病 )防治工作的单位几经更迭 ,但对蛉的调查工作迄未间断 ,除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西部高原地带尚待调查外 ,其它地带 ,包括陇中、陇东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和河西走廊荒漠 ,都曾先后用人工捕集、捕蛉器和粘性纸等方法收集白蛉并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综述了基于分子特征的白蛉群体遗传结构、近缘种鉴别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的研究现状,列举了所应用的分子标志,依据研究内容选择适合的分子标志仍需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3.
作者等于1954~1982年调查了甘肃省37个县市的白蛉,发现的蛉种,计有属于白蛉属的中华白蛉(P.chinensis Newstead,1916)硕大白蛉吴氏亚种(P.ma-jor Wui Yang et Xiong,1965)、蒙古白蛉(P.mongolensis Sinton,1928)、亚历山大白蛉(P.alexandris Sinton,1928)及新纪录的安氏白蛉(P.  相似文献   

14.
1980-1982年,在内蒙古不同景观地带的21个旗(县)内对白蛉种类进行了调查。仅在6个旗(县)查见6种白蛉,即白蛉属的中华白蛉,硕大白蛉吴氏亚种,蒙古白蛉,安氏白蛉和亚历山大白蛉;司蛉属的微小司蛉新疆亚种。对不同景观地带的调查结果表明,白蛉主要分布在干旱荒漠地带,平原和山丘地区的数量很少,而在半荒漠(沙地)及干旱草原地带则未查见白蛉。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向有黑热病散在发生。经过长期反复查治后,该病已基本控制。近数年仅在武乡县偶有黑热病零星病例。 为了查清在武乡县黑热病散在发生的山区贾豁乡阳村和未曾发生黑热病的丘陵区城关镇下村的白蛉种类和数量,于1986年6~7月间,对上述两个村内外的白蛉作了监测调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鉴定我国黑热病流行区6种常见蛉种的PCR-RFLP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方法.方法 使用一对通用引物扩增线粒体COI基因,比较中华白蛉、长管白蛉、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和歌乐山司蛉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寻找合适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使用TaqI、PstI内切酶双酶切,通过电泳片段大小鉴别上述6种蛉种.结果 长管白蛉、中华白蛉、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歌乐山司蛉和鳞喙司蛉酶切片段呈现长度不同的种特异条带,可以将上述我国常见的6种蛉种区分开来.结论 基于COI基因序列差异建立的PCR-RFLP方法简便易行可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我国黑热病流行区6种常见蛉种的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17.
溴氰菊酯项圈防制家犬-白蛉接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棉质帆布带制备杀虫剂项圈,每克布带含溴氰菊酯23mg或77mg,将佩 戴项圈的犬与中华白蛉置同一蚊帐内,观察杀虫剂项圈防制犬-蛉接触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不佩项圈的对照犬相比,佩杀虫剂项圈的犬在三个月内能有效地降低白蛉的吸血率,增大白蛉的死亡率。佩含溴氰菊酯77g/kg项圈的大减少犬-蛉接触的效果优于佩23g/kg项圈的犬。预计该法在以犬为主要传染源的黑热病(内脏利什曼病)疫区使用后,可降低人群中黑热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19.
<正>正值中国白蛉研究的百年纪念之际,《中国的白蛉》一书于2016年6月由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熊光华研究员组织编撰,并由他承担主要编写任务,于2008年完成初稿。不幸的是该书还未正式出版,熊光华研究员就因病逝世(2009年8月)。所以《中国的白蛉》一书的出版,帮助熊光华研究员实现了夙愿,也可作为对他数十年从事白  相似文献   

20.
《地方病通报》2007,22(4):4-4
本书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柴君杰主任医师主编,并邀请国内外从事利什曼病(黑热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防治和研究工作多年的11位专家、教授共同撰写,全书共35万字,图150幅,现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介绍新疆的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和白蛉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当前国际上对该两种疾病的研究成就,包括利什曼病的病原、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白蛉媒介、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等内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