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研究稳态乙胺碘呋酮对乙酰普鲁卡因胺(NAPA)的药动学和QT间期延长作用的影响,兔单独ⅳNAPA后,其β,K_(eo),S,EC_(50),E_(max)分别为0.0060±0.0006 min~(-1),0.061±0.017 min~(-1),2.19±0.39,6.21±1.74 μg/ml,53.6±2.5 ms;在稳态乙胺碘呋酮存在下ⅳNAPA后,分别为0.0086±0.0007 min~(-1),0.024±0.006 min~(-1),1.56±0.15,2.48±0.12 μg/ml,88.3±7.1 ms,结果表明乙胺碘呋酮可以增强并延长NAPA对QT间期的延长作用,并使NAPA的药物动力学和效应动力学的某些参数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3.
乙胺碘呋酮最严重的副作用是肺纤维化。此症在临床上虽不少见,但往往误诊。现报告经病理证实的1例如下。男性患者,69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5年,劳累后心悸、气短3年,加重半个月于1984年11月23日入院。1969年10月因剧烈性胸痛,经心电图及酶谱检查证实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出院后多次发作心前区疼痛,向左肩部放散,服硝酸甘油能缓解,多次住院治疗。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塞,梗塞后心绞痛,RBBB伴左前支阻滞。1980年3月出现心衰  相似文献   

4.
5.
乙胺碘呋酮为延长动作电位时相的抗心律失常药。作者自 1 992年 6月~ 1 998年 2月应用乙胺碘呋治疗房颤 1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经心电图确诊为心房纤颤病人 1 6例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 2 2~ 45岁 ,病程 0 .5~ 1 0年。其中风心病 5例 ,冠心病 4例 ,高心病 3例 ,心肌病 1例 ,原因不明者 3例。心功能Ⅰ级4例 ,Ⅱ级 1 0例 ,Ⅲ级 2例。曾作过电复律和口服奎尼丁无效者 2例。1 .2 治疗方法口服乙胺碘呋酮片 ,第 1周每次 0 .2 g1日3次 ,第 2~ 3周每次 0 .2 g每日 2次 ,至第 6周 ,转为维持量 0 .1~ 0 .2…  相似文献   

6.
乙胺碘呋酮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乙胺碘呋酮(Amiodroine,Ami)是唯一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AAD),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VAS)及其复发的预防,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恶性VAS 的治疗。近年,Ami 还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但由于Ami 有比较复杂的药代学和药效学过程,如分布、吸收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多且严重等,对它的广泛应用带来诸多困难和限制,并引起许多争议。在美国,倾  相似文献   

7.
乙胺碘呋酮不良反应15例分析海南省文昌县人民医院内科(571300)黄良本乙胺碘呋酮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医生广为使用,本文结合临床资料,对乙胺碘呋酮的不良反应进行讨论,以引起注意。1方法本文对85例口服乙胺碘呋酮的病例进行观察,出现...  相似文献   

8.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58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贺新华  吕德裕 《重庆医学》1997,26(4):243-243
  相似文献   

9.
<正>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简称AIR)为苯并呋喃衍生物,是抗心律失常药中安全范围大且作用持续时间长的药物。由于这些优点,临床上滥用现象日趋严重,以致引起了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现将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阐述如下,以供参考。不良反应一、消化系统服用AIR可发生恶心、呕吐、便秘、口干、腹胀、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偶见顽固性呃逆。有报道AIR致黄疸2例。另有报  相似文献   

10.
<正> 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或Corda-rone简称AIR)系苯丙呋喃衍生物。60年代用于心绞痛治疗,以后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多年来认为AIR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或毒性发病率较低,然而随临床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日渐增多,甚至造成致命性毒、副作用。尽管资料来源不同和使  相似文献   

11.
周翠翠 《医学综述》2011,17(15):2313-2315
QT间期是指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时间间隔,即心室除极开始至心室复极结束的时间,亦称为心室的电收缩时间。在病理情况下,电收缩常较机械性收缩更早地出现变化。QT间期延长可致尖端扭转型室速,致死率高,故QT间期的变化受到医师、制药商等多方关注。现对导致QT间期延长的原因、QT间期的测量及相关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胺碘酮,美西律,普罗帕酮有效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测定3组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一周或两周的QTd.QTCd及RR间期.结果:用药前3组的QTd.QTcd及RR间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按碘酮组的QTd,QTcd明显降低(QTd37±15ms与21±9ms,QTcd41±17ms与23±10ms.P<0.05),RR间期明显延长;美西律及普罗帕酮组用药前后QTd,QTcd.RR间期无显著性变化(P>0.05)。用药后胺碘酮组的QTd.QTcd显著小于别外两组(QTd21±9ms与35±8ms,37±13ms,QTcd23±16ms与39±11ms,39±14msP<0.05));但RR间期显著长于另两组。结论: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有效者胺碘酮降低QT离散度.而美西律,普罗帕酮对QT离散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先静脉给予胺碘酮注射液负荷量,再给予维持量静脉滴注,观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1例死亡,4例出现血压下降,2例出现心率明显减慢,对症处理后症状缓慢,无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注射液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有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心电图出现长QT间期的科室分布及病因。方法 入选2019年1月30日至2022年7月27日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电图诊断为长QT间期的住院患者61例,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所在科室以及引起长QT间期的病因,总结其变化特点。结果 住院长QT间期(QTc≥500ms)患者中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分别占50.8%,45.9%,23.0%和8.2%。长QT间期患者的住院科室分布主要集中在急诊科留观病房及重症监护室(45.9%)和心血管内科(31.1%)。长QT间期的病因主要为药物(44.3%)、冠心病(26.2%)及电解质紊乱(24.6%)。延长QT间期的药物中,常见的药物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抗生素(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及止吐药(5-羟色胺拮抗药)等。61名患者中,有3人(4.9%)发生尖端扭转室速, 6人 (9.8%) 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住院患者中,QT间期延长多见于急诊科和心内科,但几乎所有其他临床科室均可出现。绝大多数为获得性QT间期延长,常见的病因包括药物、心肌缺血及电解质紊乱等。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6只新西兰白兔灌服地高辛前后对稳态时氨茶碱药代动力学的影响。实验分3期:I期为第1-4天单独灌服氨茶碱至稳态;Ⅱ期为第5-11天单用地高辛,第12-15天合用地高辛与氨茶数,经统计学处理,与Ⅰ期比较Ⅱ、Ⅲ期的AUC,CL/Fs有显著性差异,Ⅱ期与Ⅲ期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而Tα1/2,Tβ1/2、Tmax、Camx各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复律和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方法 68例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A组34例,B组34例。A组单独给予胺碘酮治疗,B组联合给予胺碘酮和坎地沙坦治疗。结果 B组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73.52%vs52.94%,P〈0.01),至6个月时仍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亦高于B组(88.00%vs66.67%,P〈0.05)。结论联合胺碘酮和坎地沙坦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17.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先予胺碘酮以最小负荷量(0.2,tid,p.o.)进行治疗,当心律失常好转后,逐渐减至维持量(0.2,qd.,),用药时间1-4周。结果:除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风湿病引起的慢性心房纤上,胺碘酮对其余各种原因所致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均有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85.7%。结论:胺碘酮可作为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房颤(A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治疗,评定两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两组心室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复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转复率为92.85%,对照组为88.0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总有效率为90.47%,对照组为76.19%,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颤复发率为2.63%,对照组为15.6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影响治疗,无肺纤维化、视力模糊、促心律失常作用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8例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给以静注胺碘酮治疗,并以治疗前后描记心电图,测定LVEF和LVDd.结果30例病人室速转为窦律,左室射血分数增加,9例发生不良反应,总有效率为78.9%,不良反应率23.7%,无心功能恶化.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速安全有效.转复律高,起效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