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人及良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探讨其与机体免疫状况的关系,研究其在肿瘤诊断和病情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胞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KL型肿瘤免疫图像分析系统检测Ag-NORs含量(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面积与细胞核面积的比值)即IS%值.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健康人群中男女性的T淋巴细胞Ag-NORs的IS%值分别为(7.77±0.61)%及(7.89±0.53)%,无显著性差异(P>0.05);良性肿瘤患者IS%值为(7.66±0.60)%,比正常对照组(7.84±0.57)%略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IS%值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为(4.46±0.69)%,健康人群及良性肿瘤患者与恶性肿瘤患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肺癌、胃癌、肝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其他不同恶性肿瘤患者之间比较,结果分别为(4.46±0.75)%、(4.29±0.70)%、(4.62±0.69)%、(4.45±0.57)%、(4.50±0.69)%、(4.56±0.76)%,各种类型肿瘤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患者不同临床时期即化疗前后IS%值分别为(4.45±0.74)%、(3.86±0.71)%,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肿瘤化疗后依据疗效不同(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转移),IS%值随肿瘤病情恶化依次降低,分别为(6.57±0.47)%、(5.32±0.46)%、(3.47±0.42)%,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患者T细胞Ag-NORs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及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在肿瘤诊断和病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清CA125检测对肿瘤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血清中CA125含量,探讨其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150例肿瘤患者(38例卵巢癌,22例其他癌,即肝癌、肺癌和胃癌,50例卵巢囊肿,40例子宫肌瘤)和正常对照组40例血清CA125含量。结果卵巢癌、其他癌(肝癌、肺癌和胃癌)、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患者CA125阳性率分别为78.9%、45.5%、16.0%和2.5%;CA125含量分别为(217.9±225.2)U/ml、(105.8±55.0)U/ml、(67.3±34.7)U/ml和(17.0±7.1)U/ml,正常对照组为(13.4±7.4)U/ml。结论(1)恶性肿瘤患者比良性肿瘤患者CA125阳性率高,均值比较呈显著性差异(t=2.171,P<0.05);(2)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其他恶性肿瘤患者(肝癌、肺癌和胃癌)CA125阳性率高,均值比较差异不显著(t=1.570,P>0.05);(3)良性肿瘤患者中卵巢囊肿CA125均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9.281,P<0.001),而子宫肌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t=1.170,P>0.05)。CA125检测对妇科肿瘤疾病的诊断价值最大,对肝癌、肺癌和胃癌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对良性肿瘤诊断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DNA含量及其克隆性重排基因检测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常规方法提取与定量分析72例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分别对不同患者血清单个核细胞(PBMC)DNA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重链CDRⅢ区、T淋巴细胞受体γV9区序列进行扩增、检测和对照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含B-ALL组和T-ALL组)、B-淋巴瘤组、T-淋巴瘤组患者血清游离DNA含量[分别为(418±172)μg/ml、(426±192)μg/ml、(388±170)μg/ml、(400±110)μg/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77±47)μg/ml,P<0·05]。其中46例ALL患者血清及PBMC重排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6·1%和82·6%;26例淋巴瘤患者血清及PBMC重排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3·1%和65·4%;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P>0·05)。结论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游离DNA含量明显增高,且易检测出特征性重排基因,血清游离DNA和重排基因对淋巴系统肿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的含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染色,通过计算机显微图象分析计算硝酸银染色的嗜银蛋白(Ag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I.S%),对58例健康人、69例良性病变和123例种瘤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健康人、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病人的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的I.S%均值分别为7.66±0.92%、7.52±0.91%和5.42±0.88%,其中肿瘤病人与健康者和良性疾病患者之间的T细胞AgNORs活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健康人与良性疾病患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肿瘤之间相比,T细胞AgNORs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的检测对肿瘤的临床诊断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术前应用TV3D-CPA技术检测65例卵巢肿瘤(47例恶性肿瘤,18例良性肿瘤),定量计算肿瘤内血管指数(VI),分析VI值在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性及其与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卵巢恶性肿瘤VI值(0.080±0.052)条/cm3,明显高于良性组(0.043±0.031)条/cm3(P<0.05)。以VI≥0.035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敏感性87.8%,特异性75%。Ⅲ、Ⅳ期卵巢恶性肿瘤VI值(0.089±0.037)条/cm3,明显高于Ⅰ、Ⅱ期(0.056±0.04)条/cm3(P<0.05)。结论:应用TV3D-CPA计测VI值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VI值随临床分期的增高而升高,是预后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β2-MG检测在恶性骨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对38例恶性肿瘤、12例良性骨肿瘤及16例正常健康成人的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了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检测样本血清β2-MG水平分别为(4.17±0.85)mg/L、(1.82±0.37)mg/L和(1.73±0.40)mg/L,表明恶性骨肿瘤患者β2-MG水平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还发现β2-MG水平与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反应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β2-MG测定可作为恶性骨肿瘤的辅助诊断及评估治疗、病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水染色体检测联合腺苷脱氢酶(ADA)、腹水癌胚抗原(CEA)检测在腹腔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到该院就治的125例胸腹水患者根据临床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及恶性肿瘤组,两组患者均行染色体检测、ADA及CEA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染色体检测、ADA及CEA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腹腔恶性肿瘤患者DI>2.5的异倍体细胞数量比良性肿瘤患者多;恶性肿瘤患者ADA含量比良性肿瘤患者少;恶性肿瘤患者CEA含量比良性肿瘤患者多;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染色体、ADA及CEA3种检测方法结合,能有效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检测在卵巢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检测72例卵巢癌、22例子宫恶性肿瘤、3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术前和30名健康成年女性(对照组)血清LDH及其同工酶水平,治疗后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LDH的变化。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LDH含量为(405.9±331.5)u/L,明显高于子宫恶性肿瘤(198.2±60.1)U/L、卵巢良性肿瘤(205.0±70.5)U/L和对照组(168.6±69.3)U/L(P<0.001),晚期患者高于早期患者(P<0.05),各病理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卵巢癌治疗有效患者血清LDH下降明显,与治疗无效或稳定患者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血清LDH同工酶检测显示卵巢癌患者LDH1、LDH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DH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测定卵巢癌患者血清LDH及其同工酶水平对卵巢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随访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建立检测宿主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表面HLA-AmRNA表达程度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方法,检测肾移植患者移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HLA-AmRNA的表达程度,探讨其在诊断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发生的价值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方法以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作内参照,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技术,建立检测PBLHLA-AmRNA的RT-FQ-PCR方法;并检测35例随访移植患者的不同时间的60个标本和60名正常人的阈循环数(Ct),然后用REST软件分析PBLHLA-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正常人和51个移植标本的PBLHLA-AmRNA对G6PDH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036±0·012和0·026±0·015(双侧t=1·981,P<0·05),提示服用免疫抑制药(目前临床用药剂量均偏大)后患者PBLHLA-AmRNA表达减弱,机体免疫状态低,无排斥反应发生但易导致感染、肿瘤等并发症的产生;其中9个移植标本的PBLHLA-AmRNA对G6PDH的相对表达量为0·042±0·017(双侧t=2·002,P<0·05),提示较其他51例移植标本患者PBLHLA-AmRNA表达增强的患者,经病例回访查询发现该5例移植患者在这期间有排斥反应(根据临床表现、肾功能检查、影像学及核医学检查的临床排斥反应期)的发生,其中1例在移植后6个不同时间的标本显示2次有增高,每次经治疗后均降低。结论建立的宿主PBLHLA-AmRNART-FQ-PCR检测方法简便、特异、重复性好、可信度高,可用于肾移植后PBLHLA-A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评估机体的免疫状态,预测排斥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EA-mRN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结果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83例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阳性率为56.6%,对照组27例(健康人)未见表达。原发性肿瘤、远端转移的患者外周血CEA-mRNA呈高表达,而化疗后外周血CEA-mRNA表达阳性率和水平下降(P<0.05)。结论 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因而,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决定治疗手段、判断疗效、有否转移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黏蛋白1(MUC1)mRNA、角蛋白19(CK19)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NSCLC病人(肺癌组)的外周血MUC1 mRNA、CK19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10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对照。结果肺癌组外周血MUC1 mRNA阳性表达21例(35%),CK19 mRNA阳性表达18例(30%);对照组MUC1 mRNA和CK19 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7.292、5.921,P〈0.01、0.05)。结论MUC1、CK19基因均可作为RT—PCR法检测NSCLC病人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转移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外周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CTCs)和循环游离DNA(cfD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18-02-2019-02收治的94例乳腺癌患者、4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及56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液标本,采用基于尺寸的高通量微流控芯片捕获CTCs、基于Alu序列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游离DNA长...  相似文献   

13.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管癌外周血Survivin m—R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共93例食管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Survivin m-RNA,分别观察其在食管良性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强度。结果Survivin m-RNA在食管良性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均呈渐进性高表达,并与病期有关。结论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强度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管癌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可方便食管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共93例食管良、恶性病变患者,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Survivin m-RNA,分别观察其在食管良性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强度。结果Survivin m-RNA在食管良性病变、原位癌及浸润癌患者外周血中均呈渐进性高表达,并与病期有关。结论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表达强度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食管癌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可方便食管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磷酸化应激诱导蛋白1(stress-induced phosphoprotein 1,STI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同期该院收治的4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卵巢良性肿瘤组,同期来该院体检的40例健康妇女作为健康组,检测血清CA125,STIP1和IGF-Ⅰ水平,对比三者单独及联合诊断卵巢癌的效果。结果 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健康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680.2±96.5,20.4±2.9和11.4±1.9 U/ml,血清STIP1水平为5.06±1.07,2.02±1.05和1.03±0.92 ng/ml,血清IGF-Ⅰ为120.4±32.4,215.4±34.3和190.3±45.6 ng/ml,经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检验比较,卵巢癌组血清CA125,STIP1和IGF-Ⅰ水平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健康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14.319~70.632,均P<0.001); 血清CA125,STIP1和IGF-Ⅰ单独检测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5,0.748和0.781,最佳诊断临界值为35 U/ml,3.2 ng/ml和174.5 ng/ml,三者单独检测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78.9%,86.7%和75.6%,特异度为72.5%,57.5%和63,8%,准确度为75.9%,72.9%和70.0%,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45~3.971,均P>0.05); CA125+STIP1,CA125+STIP1+IGF-I平行联合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2和0.854,诊断敏感度为90.0%和96.7%,特异度为60.0%和67.5%,准确度为75.9%和82.9%,卡方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4,3.073,P>0.05); CA125+STIP1,CA125+STIP1+IGF-I系列联合检测诊断卵巢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和0.921,诊断特异度为81.3%和92.5%,准确度为75.9%和87.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0,7.033,P<0.05); CA125+STIP1+IGF-I系列联合检测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CA125,STIP1和IGF-Ⅰ(χ2=2.475~12.135,P<0.05)。结论血清CA125,STIP1和IGF-Ⅰ单独诊断卵巢癌敏感度和特异度较低,三者平行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系列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有助于卵巢癌早期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良恶性胸腔积液内皮抑素(endostatin)的表达,探讨endostatin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微粒子酶免疫法、速率法检测44例患者胸腔积液endostatin、癌胚抗原(CEA)、腺苷脱氨酶(ADA)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endostatin水平[(192.6±96.9)ng/mL]显著高于良性组[(120.6±49.3)ng/mL],P<0.01。胸腔积液endostatin含量测定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略差于CEA。结论胸腔积液endostatin的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诊断价值,endostatin、CEA、ADA的两两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DNA倍体分析,佐以检测p53基因表达,研究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及临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5例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肿瘤单细胞DNA倍体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P5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23例良性肿瘤DNA倍体检测均为二倍体;42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MPNST)中检出异倍体4例,二者差别无意义。SPF、PI值在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中差别有显著意义(χ^2=28.674、23.730,P〈0.001),且与MPNST病理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rs=0.418、0.347,P〈0.01、0.05)。P53阳性表达在MPNST显著高于良性者(χ^2=34.719,P〈0.001);P53阳性表达强度与MPNST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s=0.326,P〈0.05)。P53阳性表达强度与异倍体的出现及SPF、PI值均呈正相关(rs=0.318~0.354,P〈0.05)。结论SPF、PI值在良性周围神经肿瘤向恶性转化过程中会不断升高,对良、恶性周围神经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检测P53表达是鉴别诊断良、恶性以及判断MPNST恶性程度高低的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肺癌及肺良性病变患者血清血清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21-1(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铁蛋白(Fer)的水平,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03例肺癌和32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40例健康人群血清中的CEA、NSE、CYFRA21-1、CA125及Fer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肺癌组CEA、NSE、CYFRA21-1、CA125及Fer的水平分别为(110.2±95.5)ng/mL、(50.6±43.4)ng/mL、(32.8±29.5)ng/L、(122.7±110.4)U/L、(854.6±497.2)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肺良性病变组(t=6.21、5.71、6.75、6.62、7.74,P0.05;t=5.26、4.86、5.81、5.20、6.26,P0.05);CEA、NSE、CYFRA21-1、CA125及Fer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39.81%、24.27%、71.84%、68.93%、77.66%,5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6.12%、特异度为95.00%。结论 5项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能明显提高肺癌的检出率,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RFI)鉴别诊断肾良恶性肿瘤的价值,以及ARFI所示肿瘤硬度与CEUS反映的肿瘤灌注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35例肾肿瘤患者依次行ARFI及CEUS检查,运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肿瘤组织的剪切波速度(SWV),采用ROC曲线评价SWV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确定界值,并将ARFI所示肿瘤硬度与CEUS反映的肿瘤灌注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35例肾肿瘤患者中,VTQ测量的肾良恶性肿瘤的SWV值分别为(2.25±0.33)m/s和(2.72±0.46)m/s(P<0.05);以SWV=2.355 m/s为界值,鉴别诊断肾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3.30%,特异度为72.70%。22例(22/35,62.86%)肾肿瘤SWV值高于肾皮质,其中CEUS表现为高强化19例,低强化3例;13例(13/35,37.14%)肾肿瘤SWV值低于肾皮质,其中CEUS表现为高强化5例,低强化8例。不同硬度的肾肿瘤血流灌注程度不同,质地硬者灌注较高,质地软者灌注较低(P<0.05)。 结论 ARFI技术有助于鉴别良恶性肾肿瘤,其所示肾肿瘤硬度与血流灌注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于本院行胃镜检查的114例胃癌(胃癌组)、43例胃部良性疾病(胃部良性疾病组)和25例健康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人员胃液中的α1-抗胰蛋白酶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胃癌组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浓度[(1368.7±498.4)μg/dL]分别显著高于良性胃部疾病组[(345±96.5)μg/dL]和健康组[(31.2±17.3)μg/d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检测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4%、89.7%、90.1%;Ⅲ~Ⅳ期胃癌患者胃液α1-抗胰蛋白酶浓度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液中α1-抗胰蛋白酶的浓度有助于提高胃癌的诊断准确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