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米氮平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普萘洛尔组,每组30例。2组均保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种类及剂量不变,分别口服米氮平15 mg qd或者普萘洛尔10 mg tid,疗程为10 d。在治疗第3、 5、7、 10日采用Barners静坐不能量表(BARS)评定疗效。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BARS客观分、主观感觉分、主观痛苦分、总体临床评价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各个时间点的时间效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组间效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对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治疗各时间点的BARS各项目分的分析发现,时间效应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组间效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 0.05)。米氮平组痊愈率57%,总有效率87%;普萘洛尔组痊愈率53%,总有效率87%, 2组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过程中,米氮平组出现轻度困倦嗜睡1例,普萘洛尔组出现心动过缓1例,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米氮平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与普萘洛尔相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王翼  雷彤  张国双 《天津药学》2008,20(2):36-38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40例和普萘洛尔组38例,分别予美托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10 d,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美托洛尔组的部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高于普萘洛尔组的趋势.结论:普萘洛尔较美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更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结果治疗8周后,氨磺必利组有效率93.3%,利培酮组有效率9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起,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且随着治疗的持续进行各分值继续下降;两组间同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较轻,氨磺必利组主要表现为失眠、恶心、头晕、静坐不能等;利培酮组主要表现为恶心,嗜睡、EPS(肌强直、静坐不能、震颤)、直立性低血压、心电图异常等。结论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相当,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坐不能是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常见的副作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不甚理想。近来,Lipinski报道用心得安治疗效果显著。据此,作者最近试用心得安治疗18例药源性静坐不能患者,初步认为近期效果显著而迅速。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本组18例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22—48岁,病程7月—18年。按1981年苏州会议标准均符合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物为氯丙嗪、氟哌啶醇、奋乃静,均为治疗剂量。 18例患者均有不可控制的烦躁不安、好纠缠、心神不宁等症状,15例反复走动、静坐不能;有6例伴类巴金森氏症状群。  相似文献   

5.
得舒特、培菲康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1):1399-1399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消化科门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的一组综合征。临床上治疗方法不一,因此为研究得舒特、培菲康联合治疗IBS的效果,与单用得舒特及单用培菲康比较,现就2003年5月~2004年5月消化科门诊180例IBS患者的治疗,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上述180例患者,均经电子肠镜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条件均符合IBS诊断标准[1]其中腹泻型128例,便秘型43例,混合型9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7岁,男116例,女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2个…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比较常见且难以治疗的一组以上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症候群。西医对此病症治疗单一,笔者自2000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中医门诊治疗FD患者90例,观察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符合FD诊断标准[1]。有4周以上的上腹痛、餐后饱胀、嗳气、反酸、烧心或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胃肠症状,4周内未服过影响胃肠道的药物。1.2病例分组90例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15~72岁;病程3个月~26年。西药治疗组3…  相似文献   

7.
布秀君  林静 《河北医药》2000,22(6):446-447
药物性低血糖症是接受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只要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良好,如稍有疏忽,则可有致命性危险或遗留不同程度的脑损害。1991~1999年我院共诊治39例药物性低血糖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科、内科及其他科住院病人,发生降糖药物所致的低血糖症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50~78岁,平均65.6岁。确诊为糖尿病38例,均为2型糖尿病,未能诊断为糖尿病1例,单独使用磺脲类药物所致20例,其中优降糖18例,消渴丸2例。磺脲类加双胍类药物所致9例,胰岛素所致10例。12 低血糖诊断[1]…  相似文献   

8.
精神科临床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经常遇到静坐不能的副反应。其特征为不适、坐立不安、心神不定。对此类药源性静坐不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巴金森氏病药,苯二氮莗类和金刚胺等。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往往因此影响精神病的治疗。新近国外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此类静坐不能,疗效可靠且安全。我院收集了15例抗精神病药所致静坐不能患者,初步探讨了心得安对他们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方法15例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男14例,女1例,年龄为23~46岁,平均年龄33.7岁。诊断均为精神分裂症(按DSM—Ⅲ标准),并均在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静坐不能。所用抗精神病  相似文献   

9.
楼仁丰  张雪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31-1732
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是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肠系膜血管狭窄、闭塞或血压低所致结肠壁供血不足、回流受阻导致结肠壁缺血、坏疽,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的结肠炎,是缺血性肠病中最常见的类型[1-2].为了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笔者对54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浦江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断与治疗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54例,均经临床、结肠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缺血性结肠炎;其中男18例,女36例;年龄(65.4±12.4)岁. 1.2统计学方法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六神丸加大青叶煎剂治疗水痘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笔者于 1999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对 40例水痘患儿 ,采用六神丸加大青叶煎剂混悬液外涂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根据《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 ] ,选择 79例水痘患儿 ,均具有典型的皮疹 ,同时伴有发热 ,病程 2d以内。将 79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2~ 9岁 ,平均为 5 .3岁 ;对照组 3 9例 ,男 2 1例 ,女 18例 ,年龄 2 3月~ 9岁 ,平均为5 .2岁。两组间病情、病程、性别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其经典治疗为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等[1] ,但仍有约 2 5%的病人无效。 1994年以来 ,我们应用中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 (蓉生静丙或博欣静丙 )联合肾上腺糖皮质素治疗严重出血的ITP病人 15例 ,近期疗效满意。现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科住院患者 ,均符合首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ITP诊断标准[2 ] 。治疗组 15例 ,其中男 2例 ,女 13例 ,年龄 17~ 79岁 ,平均年龄 37.53岁 ,病程 1周~ 2 0年 ,3…  相似文献   

12.
齐红  康慧  宫正 《医药导报》2001,20(4):234
尖锐湿疣是人乳头状病毒 (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治疗方法多 ,但不能很好控制复发。我院应用八正合剂配合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 ,观察复发情况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 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 40例女患者 ,年龄 18~ 5 5岁。病变部位 :外阴、阴道、宫颈、会阴及肛周 ,呈粟粒样或菜花样团块 ,伴有瘙痒、灼痛及阴道分泌物增多30例 ,无症状 10例。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尖锐湿疣 ,就诊前未做任何治疗。1.2 治疗方法 将 4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 2 0例。A组单纯用C…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齐拉西酮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分别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4、8、12周分别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用付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治疗第2、4、8、12周未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静坐不能、震颤、头痛、恶心、嗜睡。但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不明显;利培酮的不良反应为头疼、头晕、静坐不能、体重增加、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对体重影响不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精神分裂症药物。  相似文献   

14.
<正>食管癌是我区常见和高发肿瘤,手术化疗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局部未控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局部复发率达到80%[1],我们采用替吉奥联合联合放疗治疗不能手术食管癌,并与多西他赛、顺铂治疗对比,取得近期明显统计学优势,现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有胃镜及活检取得细胞学诊断。对照组一(18例):给予多西他赛75 mg/m2,每周1次静滴。对照组二(20例):顺铂组60 mg/m2,每周1次。治疗组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进行正畸临床拔牙或不拔牙矫治,在恢复正常咬(牙合)关系的同时,下颌偏斜也得到比较满意的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10年8月选择在海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34例,其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18~38岁,平均(29.62±6.24)岁;所有矫治患者必须符合以下标准:牙性或功能性反(牙合),或轻度骨性反(牙合),ANB角≥3°;牙周组织健康,牙龈无炎症,牙槽骨无吸收或有轻度骨吸收[1].入选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 1.2方法 按照34例患者的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三组,其中牙性下颌偏斜组15例、功能性下颌偏斜组14例、骨性下颌偏斜组5例.对矫治患者的以下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1)治疗年龄以及性别构成比;(2)患者的治疗动机;(3)矫治前、后下颌偏斜量;(4)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2].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国内外研究认为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本研究对73例ITP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证实了Hp感染与ITP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ITP患者73例.其中男26例,女47例,年龄18~67岁,平均(39±16)岁.全部入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1]中的诊断标准[2].Hp阴性者22例,Hp阳性者51例,Hp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29例Hp阳性并行Hp根治治疗组为A组,22例Hp阳性未行Hp根治治疗组为B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程度、血小板计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喘鸣及呼吸困难、阵发性咳嗽。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缓解咳喘症状及呼吸困难,防止发生并发症。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儿均为本院2000 ̄2002年的住院病例,依据诸福棠主编《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共60例。将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 ̄18个月,平均为8个月。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5 ̄18个月,平均为7.8个月。两组患儿均为…  相似文献   

18.
比较硫必利和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以本院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硫必利组与利培酮组,每组50例,硫必利组给予单独口服硫必利片,利培酮组给予单独口服利培酮片。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硫必利组与利培酮组PANSS、BAHAVE-AD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2周、4周、8周后PANSS、BAHAVE-A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4周后PANSS评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2周后BAHAVE-AD评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TESS的副作用主要为静坐不能、震颤、肌紧张、心动过速、血压降低、嗜睡、便秘等,硫必利组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利培酮组,其中硫必利组的静坐不能、肌紧张、嗜睡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5)。硫必利和利培酮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效果显著,硫必利相对于利培酮疗效更快,但长期效果相差不大,硫必利产生的副作用少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姚丽萍 《河北医药》2003,25(12):935-935
为求一种快速、高效的应急治疗哮喘的方法 ,我院采用压力驱动雾化吸入 0 .0 2 5 %爱全乐 1~ 2ml,加博利康尼溶液 1~ 2ml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 ,效果满意 ,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治疗方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0例为本院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10月内科、儿科哮喘门诊、急诊或住院患者。均符合哮喘防治常规所制定的诊断标准[1] 。随机分成两组。A组 48例 ,男 3 0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 ( 2 0 .6± 2 .80 )岁 ;B组 3 2例 ,男 2 0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 19.4± 2 .60 )岁。两组患者就诊时都为急…  相似文献   

20.
静坐不能是抗精神病药治疗中常见的副反应之一,现将我院住院病人中症状典型,资料记录完整,用心得安治疗的30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1.4岁。全部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在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静坐不能症状。诊断精神分裂症25例,癔症3例,躁狂症2例;单一用氯丙嗪9例,氯丙嗪合并奋乃静8例,氯丙嗪合并五氟利多4例,单一氟哌啶醇2例,五氟利多合并氟哌啶 7例;静坐不能持续的时间 3~14d,平均 6.5d;静坐不能出现时已合用安坦者21例,未用安坦者9例;临床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