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8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B组、C组.A、B组分别用伊贝沙坦、凯时,C组联用伊贝沙坦、凯时,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β2微球蛋白(β2-MG)、尿葡萄糖苷酶(NAG)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C组治疗前后Scr、β2MG、NAG均较A、B两组有明显下降,Ccr明显升高,C组与A、B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凯时与伊贝沙坦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一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70例。A组口服厄贝沙坦,0.15 g/片,1次/d;B组口服羟苯磺酸钙,0.5 g/片,口服,3次/d;C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剂量和每日次数同前两组。3组疗程均为24 w。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测定、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尿β2-微球蛋白(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结果治疗后,C组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ACR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尿β2-MG明显低于A、B组(P0.05);而治疗前后3组Scr、BUN、FBG、2 h P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酸钙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可进一步减少尿蛋白,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对早期逆转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和金水宝胶囊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75mg组(A组)、厄贝沙坦150mg组(B组)及厄贝沙坦150mg联合金水宝胶囊组(C组),每组20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UTP/24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脂(Lipids)、N-乙酰-B—D葡萄糖苷酶(NA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治疗后UTP/24h均有下降(P〈0.05),C组下降最为明显,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治疗后Scr、BUN、NAG无明显改变(P〉0.05),与A组和B组比较,C组在治疗后Scr、BUN、NAG下降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A、B组治疗后TG、TC、LDL-C、HDL—C均无明显变化(P〉0.05),C组治疗后TG、TC、LDL-C下降,HDL-C升高(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4.
123例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A、B组分别用缬沙坦、卡托普利,C组联用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前后SCr、β2-MG均有明显下降,而且C组较A、B两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一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Liu BC  Luo DD  Sun J  Ma KL  Ruan XZ 《中华内科杂志》2003,42(5):320-323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肾脏肥大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糖尿病肾病组(A组)、伊贝沙坦治疗组(B组)、健康对照组(C组),A和B组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B组予以50mg/kg伊贝沙坦灌胃。观察第4、8、12周大鼠的血糖、体重、尿白蛋白、24h尿蛋白的改变及第12周时的肌酐清除率(Ccr)、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肾小球面积和体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厚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肾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l的表达。结果 A组和B组大鼠血糖较C组明显升高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P<0.01)。A组大鼠的体重较C组明显下降,B组有所增加(P<0.05)。随时间的推移(第4、8、12周),A组大鼠尿蛋白、尿白蛋白逐渐增加,B组明显减少(P<0.01)。A组大鼠Ccr较C组显著升高(P<0.01),B组Ccr明显下降(P<0.05)。至第12周时,A组大鼠肾脏重量、肾脏肥大指数、肾组织总蛋白含量、肾小球面积和体积均较C组明显增加(P<0.01),B组均较A组降低(P<0.01,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A组大鼠CTGF与TGF-βl的表达均高于C组(P<0.01),B组明显低于A组(P<0.01,P<0.05)。A组大鼠GBM较C组明显增厚(P<0.01),B组较A组明显变薄(P<0.01)。肾小球CTGF、TGF—βl的表达与肾脏体积呈正相关(r=0.83,r=0.83;P<0.05)。结论 早期应用伊贝沙坦可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肥大和CTGF表达等。  相似文献   

6.
选择105例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IJAER)≥900mg,血清肌酐在90~265μmol/L之间,血压≥135/85mmHg,随机分为三组:伊贝沙坦组(n=36例),氨氯地平组(n=33例),安慰剂组(n=36例)。临床用药1年,血压控制在90~135/60~85mmHg之间,比较各组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三组用药前后血压、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伊贝沙坦组UAER,血、尿β2-MG显著减少,Ccr增加,且不良反应少。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少。结论:伊贝沙坦能对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降压作用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老年CKD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肾康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治疗,凯时+肾康组在肾康组基础上加用凯时(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变化。结果凯时+肾康组、肾康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Scr、BUN、Ccr、24 h尿蛋白、β2-MG、Cys C)显著改善(P0.05);凯时+肾康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肾康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老年CKD患者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肾康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多种生化指标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入选的98例高血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纯高血压患者(n=50),B组为高血压合并有微量蛋白尿患者(n=48),同时选择5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ucosaminidase,NAG)四项指标.结果 三组Scr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ys C、β2-MG、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组Cys C、β2-MG、NAG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由Cys C、β2-MG、NAG组成的生化标志组合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阳性诊断率达69.3%(68/98),明显高于Cys C 36.7%(36/98)、β2-MG 28.5%(28/98)和NAG 33.6%(33/98)各单项检测(P<0.01).结论 多种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较早地反映高血压肾功能受损程度,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的诊断具较高的敏感性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合用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43例早期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1),先予以伊贝沙坦150 mg/d,治疗60 d后,实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15 d.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60 d、治疗后75 d分别测定血清肌酐、24 h尿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晨尿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两组治疗60 d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肌酐清除率增加,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而实验组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伊贝沙坦合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优于单一应用伊贝沙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合用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10例经血、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证实具有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 即伊贝沙坦组(A组,50例):口服伊贝沙坦150~300 mg/d;依那普利组(B组,26例):口服依那普利5~10 mg/d及伊贝沙坦加依那普利组(C组,34例)。所有入选病例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量血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尿中β2-MG的水平;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检查肾血流量及肾血管重构的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12周后3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血、尿中β2-MG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肾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平均流速(Vm)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肾血管管壁的厚度及肾动脉的内径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组与单用伊贝沙坦或依那普利治疗组比较,血、尿中β2-MG的水平及肾血管重构指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 结论: 伊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用对有早期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不仅有明显的降压作用,而且有明显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伊贝沙坦合用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43例早期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2)和对照组(n=21),先予以伊贝沙坦150mg/d,治疗60d后,实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15 d.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60d、治疗后75d分别测定血清肌酐、24h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晨尿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两组治疗60d后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而实验组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伊贝沙坦合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优于单一用伊贝沙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讷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近期于我院治疗的DN病人7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进行治疗,与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及各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41.0%,显著高于对照组28.0%(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收缩压(SBP)、血清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尿β2微球蛋白(β2- MG)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cr、尿β2- MG、UAER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10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在糖尿病饮食、运动、摄入低蛋白饮食、待血糖血压稳定后。治疗组予以骨化三醇25μg/次1次/日口服,前列地尔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1次/日,连续治疗14天。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日,连续治疗14天。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清除率(Ccr)、血清尿素氮(BU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β2MG为(0.77±1.25)mg/L,UAER为(117.75±35.43)mg/24h,hs—CRP为(0.19±0.21)mg/dL,与治疗前B2MG(9.11±10.85)mg/L,UAER(155.00±15.41)mg/24h,hs-CRP(0.27±0.22)mg/dL,及对照组治疗后的B2MG(6.10±4.13)mg/L,UAER(140.20±26.02)mg/24h,hs—CRP(0.26±0.09)mg/dL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BUN、Ccr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骨化三醇与前列地尔联合用药可明显减轻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骨化三醇、前列地尔均有抑制肾脏RAS活性及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123例病人随机分成A、B、C三组.A、B组分别用缬沙坦、卡托普利,C组联用缬沙坦和卡托普利,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MA/Cr)、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A组、B组、C组治疗前后SCr、β2-MG均有明显下降,而且C组较A、B两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缬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单一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坎地沙坦与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及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坎地沙坦8~16mg/d(A组,50例),服用氨氯地平5~10mg/d(B组),疗程4周。并以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中血清Cys-C和尿β2-MG的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坎地沙坦治疗后,血清Cys—C和尿β2-MG均明显下降(P〈0.01,P〈0.05),而Cr、BUN无明显变化;氨氯地平治疗后对血清Cys—C和尿β2-MG无明显影响。结论坎地沙坦可以降低血清Cys—C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选择105例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量(UAER)≥900mg,血清肌酐在90~265μmol/L之间,血压≥135/85mmHg,随机分为三组伊贝沙坦组(n=36例),氨氯地平组(n=33例),安慰剂组(n=36例).临床用药1年,血压控制在90~135/60~85mmHg之间,比较各组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结果三组用药前后血压、血糖无显著性差异.伊贝沙坦组UAER,血、尿β2-MG显著减少,Ccr增加,且不良反应少,发生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少.结论伊贝沙坦能对伴有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降压作用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叶薇  陈凯  鲍晓荣 《临床内科杂志》2019,36(12):842-845
目的 探讨Suramin对环孢素A(CsA)所致肾毒性的拮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sA组、CsA+小剂量Suramin组和CsA+大剂量Suramin组,每组10只。分别给药5周后检测4组大鼠24h尿蛋白、尿α1-微球蛋白(MG)、β2-MG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和胱抑素C(Cys C),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通过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大鼠肾脏组织进行染色并计算其肾间质纤维化指数。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组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胶原(collagen)-Ⅰ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在肾组织中的表达并计算上述指标的平均光密度值(AOD)。结果 CsA组大鼠的尿α1-MG、β2-MG、NAG、BUN、UA和Cys 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sA+小剂量Suramin组和CsA+大剂量Suramin组大鼠的尿α1-MG、β2-MG、NAG、BUN、UA和Cys C水平均明显低于CsA组,Ccr水平均明显高于CsA组(P<0.05)。CsA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指数和TGF-β1、collagen-Ⅰ、fibronectin的AO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sA+小剂量Suramin组和CsA+大剂量Suramin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CsA组(P<0.05)。结论 Suramin能拮抗CsA诱导的大鼠肾毒性,TGF-β1表达下调可能参与了Suramin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in C)水平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1~2级患者共7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7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Cystain C、24h尿清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结果两组SBP、DBP、血清胱抑素C、24h尿清蛋白定量、内生肌酐清除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肌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Cystain C与24h尿清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血清胱抑素C与尿清蛋白定量的相关性优于Scr、Ccr的相关性,并与尿清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方向一致。结论血清Cystain C的浓度比Scr浓度更能够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是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合用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作用。方法  4 3例早期高血压病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2 2 )和对照组 (n =2 1) ,先予以伊贝沙坦 15 0mg/d ,治疗6 0d后 ,实验组加用前列腺素E115d。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后 6 0d、治疗后 75d分别测定血清肌酐、2 4h尿肌酐、2 4h尿蛋白定量、晨尿查尿微量白蛋白和尿 β2 -微球蛋白、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并计算肌酐清除率 (CCr)。结果 两组治疗 6 0d后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肌酐清除率增加 ,2 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均明显下降 (P <0 0 5 )。而实验组尿 β2 微球蛋白、尿N -乙酰 - β -D氨基葡萄糖苷酶在疗程结束后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结论 伊贝沙坦合前列腺素E1对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有保护作用 ,优于单一应用伊贝沙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在监测两性霉素B所致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霉菌感染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前后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ysC、Scr、β2-MG与Ccr的相关性,并比较血清CysC、Scr、β2-MG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后Ccr显著下降,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清Scr水平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组治疗前后Ccr分别和血清CysC、β2-MG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5,-0.883,-0.698,-0.486,P均<0.05),而与血清Scr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前后r分别为0.435,0.472,P>0.05)。以Ccr下降20%以上作为诊断肾功能损害标准时,血清Cys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0.030,显著高于血清Scr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070,0.884±0.055,P均<0.05)。结论血清CysC与Scr、β2-MG相比,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