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是临床上常见的严重急腹症之一 ,发病急骤 ,临床过程凶险 ,病死率极高。我院自 1995年3月至 2 0 0 1年 10月无选择地对 2 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采用区域性动脉灌注 (LAI)治疗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7例 ,男 19例 ,女 8例 ;年龄 17~ 79岁。依据症状、体征、血尿淀粉酶测定、B型超声、CT影像诊断 ,重症Ⅰ级 12例 ,重症Ⅱ级 15例。以上病例均符合SAP诊断标准。1 2 治疗方法 LAI治疗前根据CT检查明确胰腺病变部位、范围。采用Seldinger法经股动…  相似文献   

2.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是当今外科临床治疗的热点。SAP可以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若不及时有效治疗可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乃至多器官衰竭而死亡[1] 。早期SAP尽可能非手术治疗已成共识[2 ] 。生长抑素 (思他宁 )及尿胰蛋白酶抑制剂 (乌司他丁 )在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疗效肯定 ,我科对近来收治SAP患者联合运用思他宁及乌司他丁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994年 1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科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 4 2例 ,其中局部并发症2 8例 ,全身并发症 2 1例 ,同时合并局部和全身并发症 7例 ,按时间先后…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例急性胰腺炎 (AP)患者 ,分析其合并肺损伤的临床表现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我院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30例AP ,男18例,女12例 ,年龄23~72岁 ,平均年龄53 .3岁。其中急性胰腺炎14例 ,急性重症胰腺炎 (ASP)16例。ASP诊断标准 :(1)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腹胀、肠鸣音显著降低或消失 ;(2)WBC>12×109/L、血糖>11mmol/L ;(3)有休克表现 ;(4)B超或CT提示有胰腺坏死 ,胰周有渗出液 ;(5)腹腔内抽出血性高胰酶腹水。上…  相似文献   

4.
洪阳  周力  刘琦  张涛  王莹 《贵州医药》2001,25(12):1117-1118
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 ,Ap)是常见的急腹症 ,是一种累及胰腺、胰周组织和全身各脏器的急性炎症 ,临床上分为轻型和重型 ,其中重型AP常合并全身多脏器损害。我们于 1998年 1月至 1999年10月检测了 5 2例住院的胰腺炎患者外周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 (TSB)水平 ,以此了解AP时肝功能的变化 ,从而探讨AP对肝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5 2例AP患者 ,男性 32例 ,女性 2 0例 ,年龄 2 2~ 73岁 ,平均年龄 4 6岁。胆源性 4 0例 ,其中 16…  相似文献   

5.
非甾体抗炎药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防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应用比较广泛。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 ,其中胃肠道反应最常见 ,也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本文将NSAIDs对胃肠损害的机制、影响因素及其防治作一综述。1 NSAIDs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 (COX) ,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 (PG)发挥作用。COX有两种异构体 :COX 1和COX 2。COX 1存在于大多数组织中 ,利用体内花生四烯酸合成PG ,该PG对胃的作用是保护胃粘膜。COX 2是在内、外源性损伤刺激后诱导炎症和免疫细胞产…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8年以来 ,应用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ercataneousabcessdrainage ;PAD)治疗 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合并腹膜后脓肿及积液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有关SAP合并腹膜后脓肿及术中继发腹膜后脓肿应用CT引导PAD治疗的文献少见。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 ,男 4例 ,女 2例。年龄 30~5 1岁。其中 3例为术后并发腹膜后脓肿 ,2例为未行手术伴发的腹膜后脓肿 ,1例为腹膜后间隙积液。临床症状为 :①体温持续升高 ,加强抗感染不能控制 ;②左上腹压痛 ,腰背部剧痛 ;③肠麻痹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新型非甾体抗炎药COX—2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环加氧酶 (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 (Prostagla_ndins,PGs)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在膜磷脂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PGs与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 ,即解热镇痛抗炎药 ,能够降低PGs的生物合成 ,在关节炎症和肌肉骨骼损伤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早在1971年 ,Vane即提出NSAIDs是通过抑制COX来减少PGs生物合成的。1经典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曾洁 《中国基层医药》2002,9(8):734-734
急性胰腺炎诱发因素很多 ,但归根结底都要触发胰酶的连锁反应。其早期大剂量使用抑制胰酶活性的抑肽酶为理想和常规用药 ,但临床效果尚有争议[1,2 ] ,特别是国产针剂。我科自 2 0 0 0年 1月以来对使用国产抑肽酶Aprotinin治疗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AEP)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AEP 34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4 1 6± 8 1岁。均为起病后首次就诊。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符合诊断 (血淀粉酶 >35 0Somogyi单位 )。均无肝胆结石和炎症史及肾功能不全史 ,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17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苗  李俊华  何明鑫 《贵州医药》2001,25(11):1009-1010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 ,临床上重症胰腺炎 (SAP)中有一类 (约 5 % )来势凶猛 ,发病后 2 4小时内病情迅速恶化 ,很快出现脏器功能障碍 ,常规非手术治疗不能阻止其发展 ,死亡率极高 ,只有在内科支持下尽早手术解除腹腔内高压和引流酶性、毒性腹腔渗液后 ,生命体征才得以稳定 ,此类SAP被称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 (FAP)。我院从 1980年至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SAP2 4 6例 ,其中FAP17例 ,占 6 91% ,死亡11例 ,死亡率 6 4 7%。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7例FAP中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30~ 6 7岁 ,平均 4 …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病理过程复杂。我院自 1992~ 2 0 0 0年对 2 8例SAP采用非手术治疗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8例 ,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2 2~ 70岁 ,平均 5 3岁 ,所有病例按 1991年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组提出的重症胰腺炎治疗诊断及分级标准分级 ,其中Ⅰ级 2 2例 ,Ⅱ级 6例。1 2 治疗方法 SAP一旦确诊后 ,将列入非手术治疗措施 :①在诊断的同时 ,立即给予重症监护、吸氧、补充血容量、抗休克 ;②禁食、实行胃肠减压 ;③营养支持治疗、进行全肠道外营养 ;④抑制胰酶及胰外分泌治…  相似文献   

11.
收集我院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住院患者病例 52例 ,通过对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 ,以加深对SAP与SIRS及MODS之间关系的认识 ,并讨论在治疗SAP中 ,如何有效调控SIRS ,防治MODS及改善其预后。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2例SAP患者中 ,男 2 7例 ,女 2 5例 ,年龄 13~ 84岁 ,平均 4 6 3岁。入院 2 4小时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Ⅱ ) 8~ 36分 ,平均 17 2分。1 2 诊断标准 SIRS、全身性感…  相似文献   

12.
<正>化疗相关性胰腺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一旦发生可能导致感染、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化疗药物中,门冬酰胺酶是最常引起药源性胰腺炎的药物[1-4]。阿糖胞苷(cytarabine)是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有效的单药,通过抑制DNA聚合酶诱导细胞毒性而产生治疗效果。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有皮疹、骨髓抑制、高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急性胰腺炎 (AP)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我们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科收治的134例各种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的 81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科收治的 13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的共 81例(60 4 % ) ,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 4 1例 ;年龄 14~ 74岁 ,平均年龄 5 1 4岁。按 1996年第六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 ,轻型急性胰腺炎 (MAP)10 4例中肝功能异常 5 3例 (5 1 0 % ) ,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30例中肝功能异常 2 8例 (93 3% )…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素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平志  许进福 《贵州医药》2001,25(8):739-740
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的病理过程非常复杂 ,多年来不断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个体化”治疗方针取得一定的疗效 ,大大提高了此病的治愈率 ,但病死率仍较高。近年来 ,基础研究发现 ,炎性介质和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轻型向急性重症胰腺炎演进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阻断炎性介质的作用和改善微循环 ,可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并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本文收集生长抑素在我院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旨在评估其治疗价值。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998年未用生长抑素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 12例为对照…  相似文献   

15.
1997年 10月至 2 0 0 1年 6月 ,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术单参数分析方法 ,对 2 4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细胞的凋亡(Apo)、S期细胞比率 (SPF)和增殖指数 (PI)进行了对比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2 4例患者均经病理和 /或细胞学确诊为中晚期肺癌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2 1例 (Ⅱ期 2例、Ⅲ期 4例、Ⅳ期 15例 ) ,小细胞肺癌 (SCLC) 3例 (均为广泛期 ) ;2 4例中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3 6~ 72岁 ,中位年龄 5 2岁。主要化疗方案 :NSCLC为MVP、EP、NP等方案 ;SCLC为CAP、EP等方案…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是新发现的一种哺乳类凋亡抑制基因(inhibitorofapoptosisprotein,IAP)分子,表达于人的胚胎发育组织和人类大多数肿瘤组织,正常成人组织除胸腺外不表达〔1〕。Survivin对胃肠恶性肿瘤凋亡抑制的程度是其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之一〔2,3〕。1 Survivin的生物学特性Survivin是IAP基因家族中一个新成员。IAP蛋白包含2个或3个串联的含有半胱氨酸/组氨酸的杆状病毒IAP重复区序列(baculovirusIAPrepeat,BIR),与此相邻的羧基末端含有一个环…  相似文献   

17.
考察L-门冬酰胺酶前体脂质体(L-ASNasePL)与L-ASNase对移植性小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作用。采用DBA/2小鼠两种L1210、P388腹水瘤模型,脂质体组和L-ASNase组小鼠每天ip一次(按L-门冬酰胺酶计7400,3700,1850KU/kg),连续10d。设生理盐水组(0.9%NaC1,0.4ml/20g)及阿霉素注剂(2mg/kg)组为阴性和阳性对照组。结果L-ASNas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的测定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春  朱晖敏 《江苏医药》2002,28(2):157-157
近 2 0多年来 ,随着化疗药物的进展及治疗方案的改进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的完全缓解率有了明显提高 ,但由于化疗药物脂溶性和血脑屏障因素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L)的发病率可达 2 6%~ 80 % ,往往是儿童ALL复发的根源之一。及早发现和治疗CNSL可以提高ALL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我们对 2 8例ALL患儿脑脊液进行 β2 微球蛋白 (β2 MG )和铁蛋白(SF)测定 ,以探讨其对CNSL的临床意义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确诊ALL患儿 2 8例 ,男 16例 ,女 12例 ,年龄 1~ 13岁。脑脊液的标本采集均在…  相似文献   

19.
焦保辉 《中国药事》2000,14(5):320-32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2 ] 对我厂生产的头孢氨苄胶囊进行质量稳定性的考查 ,结果较满意。1 头孢氨苄胶囊的含量测定1 1 仪器与试药仪器 :SP8810高效液相色谱仪 ;SP10 0紫外检测器 ,SP4 2 70积分仪 (日本 )。药品、试剂 :头孢氨苄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头孢氨苄原料 (意大利ACSDOBFARS P A) ;甲醇 (上海化学试剂厂 ) ;醋酸、醋酸钠为市售分析纯 (AR)。1 2 色谱条件 色谱柱 :C18( 4 6mm× 2 0 0mm ,10 μm) (大连化物所Sherisorb) ;流动相 :0 7mol/L醋酸 :0 5mol/L醋酸钠 :…  相似文献   

20.
我科一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病人 ,应用甲氨蝶呤 1 0 g/m2 体表面积化疗后出现严重全口腔粘膜溃疡 ,双侧腹股沟及阴囊大面积脱皮溃烂 ,双足多处脓疱 ,以脚趾为重。病人高热 ,多次鼻衄 ,血象极低 ,经积极治疗及细心护理 ,口腔粘膜溃疡 ,皮肤脓疱溃烂好转 ,病情平稳出院。现将病例及护理方法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1 6岁 ,以发热、乏力、面色苍白 9个月为主诉入院 ,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1型。 9个月间用药为长春新碱 (VCR)、柔红霉素 (DNR)、左旋门冬酰胺酶 (L ASP)、环磷酰胺 (CTX)、阿糖胞苷 (Ara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