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林  邓禄新  程慧 《光明中医》2013,28(3):614-615
目的研究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不合理应用情况。方法对上半年全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处方及医嘱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溶媒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辨证使用不合理、配伍不合理等方面。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促进合理用药,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开发一套包括辨证辅助模块、处方监测模块、查询分析模块的适应于中医院的中药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协助医生开具处方并对不合理中药使用进行实时监控。方法:医务科、中药房、信息科、中医临床科室共同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与专门从事医疗软件开发的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中药合理用药系统。结果:完成了应于中医院使用的中药合理用药系统的开发,该系统能实时监控并协助医生正确地筛选药物和确定处方或医嘱,减少医师错误。结论:该系统能有效减少中药的不合理应用,有利于发挥临床中药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医院住院病区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PDCA管理,探讨该模式在规范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住院病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分阶段分析,2018年1~6月统计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率及存在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再对医院2018年7~12月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进行制度规范化管理,效果不理想,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存在问题深刻剖析,针对存在的严重问题,进行干预。对医院2019年1~6月病区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率进行分析。结果:PDCA活动前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率64.00%,不合理使用病例中无指征用药67例(33.50%),溶媒选择不合理46例(23.00%),疗程过长15例(7.50%),第一次进行措施改进后,抽取200份病例,发现不合理使用率52.00%,不合理使用病例中无指征用药56例(28.00%),溶媒选择不合理38例(23.00%),疗程过长10例(5.00%),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实施改善措施,加强管理,2019年1~6月抽取200份病例,医院病区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率23.00%,不合理使用病例中无指征用药36例(2.50%),溶媒选择不合理5例(2.50%),疗程过长5例(2.50%),与之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明显好转(P0.05)。结论:应用PDCA管理模式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价,干预和管理临床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可以规范中药注射剂在基层医院的使用,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得到合理应用,保障基层医院医疗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4.
通过抽查铜川市人民医院2009年1~12月病历和临床实际检查的调查结果,分析中药在临床中应用不合理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中药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中药处方点评对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的促进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后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使用情况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观察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为1.2%,未实施中药处方点评的对照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达到8.27%,两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成药用药过程中给予中药处方点评,能够有效改善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现象,降低不合理用药率,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促进中成药临床科学应用,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关于复方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药复方的临床应用,是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中使用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复方科学文化的特征和临床实用价值,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扇充满金色亮光的窗户。复方中药汤剂由于有可以随证进退加减之方便,更适合于个体化和动态化的临床治疗应用,是我们在日常医疗中几乎无日不用者。复方中成药则由于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分析,总结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某三甲中医医院2019年1~6月重点监控药品目录中在用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处方共476份,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药典》药品说明书及相关的用药指南,对临床医嘱处方进行点评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超适应证用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对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点评分析,及时发现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将分析结果向临床医生反馈,有助于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及优势。  相似文献   

8.
中药注射剂为我国独创,是在中药制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近年来,供静脉应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日益增多,且广泛用于临床。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常与多种药物配伍应用,尤其是与抗菌药物的配伍更是常见,但出现不良反应的报道也越来越多。为此,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先后通报了清开灵、双黄连、葛根素、穿琥宁、参麦、鱼腥草、莲必治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出现的不良反应以静脉给药方式居多,其中包括不合理配伍所致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中药注射剂(TCMI)的问世,改变了中药以口服给药为主的传统给药方式,突出了速效和高效的特点,为临床医生用药增加了更多的选择。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临床应用不合理等。前者包括历史原因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后者包括中西药合用、剂量使用不规范以及方证药证不对应。我们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从药厂、医生以及政府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好药物制剂关;二是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是加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层医院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十分普遍,临床医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细菌感染指证应用抗生素的现象屡见不鲜。抗生素的超剂量、超常规不合理应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可能造成耐药细菌的大量出现,给疾病的正常治疗人为增加困难。基层医院抗生素的有效监管是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的重要措施,规范抗生素临床应用行为,控制细菌耐药,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以其起效快、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等优点,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此类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不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等现象也随之增多。本文主要探讨此类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风险并从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以及现代药剂学等角度对临床常用的10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药物组成、寒热属性、功能主治、药理作用、常用溶媒、配药浓度、疗程、禁忌等方面进行整理和比较,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中药处方的药味数,了解、分析其变化原因,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2013年随机抽查留存的14867张中医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中药饮片处方多药味、不合理用药非常普遍,大于16味/剂的处方超过60%;从处方中体现不出中药组方配伍原则;中医师开具处方以经验依据为主,缺乏循证依据;存在着过度医疗和安全隐患;既浪费资源又损害患者权益。导致中药饮片临床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中医药标准化的规范和约束。结论:临床不合理使用中药具有普遍性,急需治理,中医药标准化的制定及实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常见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吴国琳1张力2余国友1摘要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新剂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日益增多,严重者危及生命。而中药注射剂制剂质量不稳定、临床使用和操作不合理、患者体质以及原发病变化等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为防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在保证生产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临床正确、规范使用与操作,加强医疗单位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防范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对住院医嘱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进行专项点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中药注射剂使用数量进行排名分析。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2月住院医嘱含中药注射剂的病例进行点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主要应用于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抗肿瘤等领域。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量排名前10位中,活血化瘀类药最多,占69.5%。抽查病历中,中药注射剂使用比例18.3%,不合理使用比例39.0%,主要表现为超适应症用药、稀释溶媒及给药浓度不恰当、混合配伍有禁忌、联合用药不恰当。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广泛,不合理使用比例高,应加强监管,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中药经皮给药是祖国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医疗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应用,中药经皮给药的适用范围和应用方法不断拓展。本文对最近几年中药经皮给药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同时对今后如何更好的开展这方面的探索进行展望。认为中药经皮给药必将在中药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嘉荣 《光明中医》2022,37(6):940-943
目的 分析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参考.方法 对2020年1561份中药注射剂的病历点评结果按照中药注射剂科室使用情况、不合理用药类型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96条中药注射剂医嘱中,合理医嘱1003条,不合理医嘱693条,其中不合理医嘱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5.84%)、...  相似文献   

17.
中药注射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创新,在我国医疗健康事业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不可替代性。然而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应用范围的扩大,不良事件的报道逐渐增多,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其原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临床应用不合理等。前者包括历史原因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后者包括中西药合用、剂量使用不规范以及方证药证不对应。我们应当积极面对问题,从药厂、医生以及政府三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的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把好药物制剂关;二是倡导方证对应的用药理念,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三是加强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强化市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开展专项处方分析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金华市某三甲医院2015年1~6月中药注射剂临床医嘱处方480份,以2010版《中国药典》《中国国家处方集》和药品说明书等为参考标准,点评主要从用药适宜性,药品、溶媒用量,给药途径,配伍等方面,对比点评对合理性的影响。结果:适应症不符合是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主要存在的问题,其次为超剂量用药,联合使用中配伍禁忌,溶媒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处方点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结论:通过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制度可以发现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监督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正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发挥重大作用的宝贵物质,是祖国医学一直以来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财富。长期以来,中药在临床的医疗实践中得以发展,其发展又反过来丰富和促进了医疗实践的发展,充实了中医理论的成果。然而,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使得用现代科学诠释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中药作用机制,推进中药的国际化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如何应用现代技术,分析探索临床中药的作用机制,科学诠释中医药的内涵,理解中药方剂与病症的生物学基础,成为临床重点关注和待解决的当务之急~([1-2])。  相似文献   

20.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中的要求,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选择的184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点评表格,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中药注射剂住院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共91例,不合理使用率为49.46%;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为溶剂选择不适宜,用法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出现14例。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应该加强各科室临床应用的管理,以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