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索一种监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缺血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2008年4-11月期间,对接受开颅手术治疗的52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58个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脑电图和头皮脑电图临测.根据国际10/20系统将头皮电极置于O1、02、P3、P4、15和T6,用于监测麻醉深度变化;条形皮质电极置于术中可能阻断动脉的供血皮质表面,用于监测町能的皮质缺血.对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皮质脑电图出现抑制者与头皮脑电图变化进行比较,术后观察有无阻断血管相应供血区的缺血事件.结果 在58个动脉瘤中,有40个动脉瘤和41条主要动脉在术中采取了临时阻断,18例患者的19条血管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图有明显变化,而头皮脑电图无明显变化.术后仅在皮质脑电图明显变化组出现阻断血管相应供血区的缺血事件9例.麻醉深度改变对皮质和头皮脑电图影响一致.结论 同时监测皮质和头皮脑电图是监测前循环颅内动脉瘤术中皮质缺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可有效辨别麻醉对脑电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前循环动脉瘤术中皮质和头皮脑电监测对手术策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术中对手术策略的影响,以及患者术后因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发生缺血事件的情况。方法对行开颅手术的52例患者(58个前循环颅内动脉瘤)同时进行术中皮质和头皮的脑电监测。前者用于监测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后可能的皮质缺血,后者用于监测麻醉药物对脑电影响。综合分析术中双相脑电变化对手术决策及患者术后病情的影响。结果对52例患者中的40个动脉瘤的41支主要动脉采用了临时阻断,其中34例皮质和头皮脑电均无明显改变,18例患者的19支动脉临时阻断后,皮质脑电出现明显抑制,头皮脑电无明显变化。在皮质脑电明显变化的18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阻断载瘤动脉相关缺血事件9例,其中永久神经功能障碍5例。脑电信息影响手术策略19次,其中因皮质脑电明显变化改变吻合方式1例,预防性去骨瓣减压2例,采用分次阻断7例,快速夹闭7例,另有2例阻断30min皮质脑电无明显变化而安全永久性闭塞载瘤动脉。52例中有1例因未充分理解脑电明显变化信息而行术后二次手术。结论前循环动脉瘤术中阻断载瘤动脉时,皮质和头皮脑电联合监测可实时监测局部皮质血流,为手术决策提供参考。重视并理解脑电提供的信息,可以减少阻断血管相关并发症及避免复杂的血管重建、二次手术等。  相似文献   

3.
颅内前循环动脉瘤7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海  王运杰 《山东医药》2010,50(31):48-49
目的探讨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手术方式及效果。方法对79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行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61例手术顺利。18例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经采取控制血压,吸清术野,载瘤动脉临时阻断,调整瘤夹的位置后再行夹闭。术后出现脑积水6例,短暂尿崩2例。60例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13例轻度神经功能障碍;5例严重神经功能障碍;1例死亡。结论颅内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疗效确切,可以减少术中动脉瘤的破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DSA结合容积再现技术(VRT)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7月入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9例,均行开颅夹闭术。夹闭后即刻行DSA并利用VRT处理相关图像,对夹闭效果欠佳者调整动脉瘤夹后,直至造影证实夹闭满意。将动脉瘤无复发且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为4~5分评价为治疗效果良好。结果 19例患者共计26个动脉瘤,显微镜下观察均完全夹闭。经造影证实,18个动脉瘤首次完全夹闭,1个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其对侧大脑后动脉夹闭并伴有瘤颈残留,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将对侧A2夹闭,1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将脉络膜前动脉完全夹闭,3个瘤颈部残留,1个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夹闭后上干血管狭窄,1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后前交通动脉及对侧A2起始处狭窄。2个因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未能调整外,其余经调整后夹闭理想。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中,1例经导管缓慢注射罂粟碱后好转,1例应用罂粟碱脑棉片局部湿敷后好转。术中DSA及VRT图像处理时间30~100 min,未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6个月,CT血管成像示均无动脉瘤再生长及狭窄血管闭塞,1例偏瘫,18例恢复良好。结论术中DSA结合VRT有助于术中实时观察夹闭效果、调整动脉瘤夹,可减少瘤颈残留、载瘤动脉和瘤周血管闭塞,从而改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长径15mm以上的大动脉瘤、宽颈动脉瘤及困难部位的脑动脉瘤进行夹闭时,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手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但阻断脑血流后有发生脑缺血的危险。作者以144例术中暂时阻断脑血流的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多变量分析探讨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6.
脑血流临时阻断中脑电图连续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在脑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手术中,临时阻断脑血流,脑电图监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及局限性。方法 直接夹闭动脉瘤16例,血管搭桥术后孤立动脉瘤30例。脑电图监测采用皮肤针状电极国际标准10~20系统;手术后12h内行CT扫描检查。结果 6例术前血管造影显示侧支循环不良的患者中,2例在试验性颈内动脉阻断时,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其他4例大脑中动脉临时阻断时,无脑电图改变;1例术前造影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的患者,颈内动脉试验性阻断时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改行大脑中动脉阻断,未出现脑电图异常。不论术前血管造影如何,大脑中动脉阻断过程中均未出现脑电图异常改变。手术后CT检查发现基底核区梗死3例,手术造成的皮质损伤3例,基底核区出血1例。在这7例患者中,术中均无脑电图的异常改变。颈内动脉临时阻断时间为5~25min,大脑中动脉为25~50min。结论 在脑血流临时阻断过程中,进行脑电图监测,可以指导脑保护性药物(如巴比妥等)的用量;可提示可能出现的重度缺血性脑损害;但受开颅范围影响,脑电图对手术暴露区域的脑组织,尤其皮质下及脑深部组织不敏感。  相似文献   

7.
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脑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术中行ICG造影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其中16例手术直接夹闭动脉瘤,1例手术切除动脉瘤,3例行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术。术中造影时,将即时稀释的对比剂(25mg的ICG加入到2ml注射用水中)一次性快速注入肘静脉,荧光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造影血管。术后行DSA造影。评价术中ICG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的作用。结果16例行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中,1例小脑下后动脉动脉瘤患者,夹闭后ICG造影发现动脉瘤残余,经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ICG造影,证实动脉瘤夹闭完全;1例颈内动脉动脉瘤夹闭后术中造影发现颈内动脉狭窄,调整动脉瘤夹后再次造影证实无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瘤患者,术中ICG造影发现动脉瘤内完全血栓形成,载瘤动脉近端闭塞,远端通过血管吻合支供血,遂术中决定行动脉瘤切除术。3例动脉瘤切除或孤立+血管重建手术患者中,2例术中ICG造影证实吻合口通畅,远端血供良好;1例术中造影发现吻合口功能不良,但同侧额叶脑组织供血良好,故未进一步调整吻合口,术后患者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DSA证实同侧大脑中动脉侧支供血。16例术后行DSA检查者,均证实术中ICG造影结果。结论ICG血管造影是颅内动脉瘤术中监测动脉瘤是否残留、载瘤动脉是否狭窄及吻合血管是否通畅的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青少年(年龄为15—18岁;男10例,女6例)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治疗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青少年颅内动脉瘤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9%。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者8例,以肢体无力、动眼神经麻痹、外伤后鼻衄等发病者8例。共发现20个颅内动脉瘤,其中位于前循环15个,位于后循环5个;动脉瘤的部位:大脑中动脉5个,基底动脉及海绵窦内各3个,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颈内动脉各2个,眼动脉、大脑后动脉及椎动脉各1个。动脉瘤的直径〈15mm者13个,≥15mm者7个,其中4个〉25mm,属于巨大动脉瘤。3例患者为多发动脉瘤。16例患者中,12例接受治疗:①介入治疗8例:其中5例行动脉瘤内栓塞术治疗,2例行载瘤动脉闭塞,1例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置入术;②显微外科手术治疗4例:其中2例行动脉瘤颈夹闭术,2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行颅内外动脉旁路移植后行动脉瘤孤立术。未治疗4例:1例治疗前载瘤动脉闭塞,动脉瘤自愈;术前动脉瘤再破裂死亡1例,2例因治疗风险巨大未行治疗。9例治疗患者经平均45个月的随访,均恢复良好(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为4~5分)结论①大脑中动脉是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巨大型、外伤性、多发性、梭形动脉瘤比例较高;②青少年颅内动脉瘤治疗难度较大,部分病例需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或血管旁路移植术后孤立动脉瘤的方法进行治疗,预后较好;⑧青少年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影像学特征及治疗特点与儿童颅内动脉瘤相似,而与成人区别较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联合应用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3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进行手术直接夹闭或动脉瘤孤立加旁路移植手术,同时行SEP、脑电图和BAEP实时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其的影响。结果 23例患者行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操作时,均不同程度引起SEP、脑电图和BAEP的变化。其中SEP的N20、P25潜伏期延长3~5 ms,波幅较术前降低50%;BAEP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0.7~1.0 ms,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及Ⅰ、Ⅴ波幅电位较术前降低30%~50%以上。结论术中动态监测SEP、脑电图和BAEP的电位变化,可以提示颈动脉阻断后的脑灌注状态,对调整手术时间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进展很快,但仍有很多病例需要或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有些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往往是复杂、巨大的动脉瘤,神经外科医师必须采用一切创新、先进的诊疗技术及围手术期的辅助手段,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1]。作为术中最常用的措施之一,术中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可以降低瘤内压力,便于动脉瘤颈的分离与夹闭,可以有效地防治术中动脉瘤破裂。但是,该技术有可能导致脑缺血性损害[2]。另外,穿支动脉的损伤或误夹、脑叶的过度牵拉等,亦可能造成相应区域的脑缺血损害和神经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避免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提高手术操作的安全性,采取规范、有效的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就显得极为重要。现仅就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颅内动脉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概述术中神经电生理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术中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和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s,EPs)对大脑皮质功能和(或)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的完整性进行连续的监测、评估,也可对解剖上模糊的重要神经功能组织进行辨认与保护[3]。在急性脑缺血发展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异常改变或消失往往发生在...  相似文献   

11.
伴白质疏松的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伴白质疏松(LA)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头部CT或MRI表现,将其分为伴LA组(43例)和不伴LA组(173例),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梗死部位和大小、病变血管及侧支循环情况。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前循环病变(OR=7.165;95%CI:3.072~16.714)、高血压(OR:3.135;95%CI:1.090—9.013)、高龄(OR=1.119;95%CI:1.067—1.174)是伴LA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②43例伴LA组患者中,梗死部位在基底核或皮质下白质的有27例(62.8%),腔隙性脑梗死为18例(41.9%);173例不伴LA组中,以上两种梗死分别为46例(26.6%)和18例(1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伴LA组前循环病变的有27例,不伴LA组为41例(Х^2=7.890,P〈0.05)。伴LA组有6例(22.2%)发生大脑前动脉病变,血管闭塞12例(44.4%);不伴LA组无大脑前动脉病变(P=0.003),血管闭塞的有37例(90.2%),两组比较P〈0.01。两组侧支循环开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小血管及前循环病变是伴LA脑梗死患者发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青年单侧大脑中动脉起始段(M1段)慢性闭塞后新发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建立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3年6月就诊于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的90例单纯M1段慢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42例,平均(44.6±9.7)岁,有新发脑梗死灶者50例,无脑梗死灶者40例。并对新发脑梗死与危险因素和侧支循环(采用ASITN/SIR血流分级评估)建立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0例M1段慢性闭塞患者年龄分布趋势为50~59岁组最多,占37.8%;20~29岁组最少,占8.9%。有无脑梗死两组患者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94,P0.2)。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危险因素与是否发生脑梗死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2)新发脑梗死组侧支血流分级1、2级占84%(42/50),3级占16%(8/50);而无脑梗死组1、2级仅占10%(4/40),3、4级占90%(36/40)。侧支血流分级与脑梗死发生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s=-0.76,P0.01)。结论因本研究样本量有限,未显示脑血管病的传统危险因素与脑梗死发生具有相关性。M1段慢性闭塞使得侧支循环有充分时间建立,其侧支循环的血流分级越高,越不容易发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3.
庞国防  徐薇  吕泽平  阳初玉  曹华 《内科》2009,4(4):519-521
目的比较老年性痴呆患者(AD)与健康老人的脑电图(EEG)和脑电地形图(BEAM)特点。方法对35例AD患者和32例健康老人的EEG和BEAM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D患者组EEG、BEAM的异常率分别为77.14%和80.95%。明显高于健康老人组的27.77%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患者中α节律慢化、泛化、低至中波幅,θ波弥漫性活动,δ波活动增多比例均明显高于健康老人组(P〈0.05);AD患者随病情加重EEG、BEAM的中度异常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EEG、BEAM检查可以作为AD常规临床检查和评价指标之一,有助于对病情严重程度及进展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频阈上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梗死患者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30例,随机分为刺激患侧组、刺激健侧组及自然恢复组(不接受磁刺激治疗),每组10例。在发病后3~5d,对刺激组患者行rTMS治疗,频率为0.5Hz,70%输出强度(3.0T),900脉冲/d,连续10d。在治疗前(试验第1天)和治疗后第10、40天记录患侧脑区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潜伏期、波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值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①刺激患侧组与自然恢复组、刺激健侧组及自身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第10和40天MEP的潜伏期缩短,波幅加大,CMCT加快,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差异更显著(均P〈0.05或〈0.01)。刺激健侧组和自然恢复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此两组自身比较,第40天波幅和CMCT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刺激组与自然恢复组和自身治疗前比较,第10和40天NIHSS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第40天差异更显著(P〈0.01)。治疗前两刺激组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不同时间点MEP的潜伏期和CMCT均与NIHSS呈正相关,与ADL评分呈负相关;波幅与NIHSS呈负相关,与ADL评分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rTMS作用于脑梗死患者患侧脑区,对MEP有明显影响,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作用于健侧脑区仅对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电生理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接受CEA且术中进行电生理监测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脑电图(EEG)、体感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等电生理指标,以决定在术中是否应用颈动脉转流管。结果11例患者电生理监测未见明显异常。对2例颈内动脉临时阻断后EEG波幅降低〉50%、SEP潜伏期延长〉10%的患者,在术中应用了颈动脉转流管,其MEP监测结果未见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均无卒中、心肌梗死等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术中电生理以EEG监测对CEA是否应用转流管最具有指导作用,SEP潜伏期监测与EEG监测具有一致性,而MEP的敏感性较差。术中电生理监测有利于决定手术策略,避免手术相关性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青年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和病死率。方法入选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初发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14例,按照患者年龄分为青年组(23~44岁,96例)和老年组(60~74岁,518例),将两组临床特点(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化验指标、并存疾患)、危险因素分布、住院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 (1)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13.0%比5.6%,P=0.021)、吸烟(82.3%比42.1%,P<0.001)、高三酰甘油血症(56.7%比34.9%,P<0.001)者比例均增高,女性(4.2%比34.4%,P<0.001)、脑血管病(1.1%比15.3%,P<0.001)、血肌酐[(93.7±8.8)μmol/L比(104.3±61.9)μmol/L,P<0.001]均减低,具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比例(40.1%比29.0%,P<0.05)高于老年组;(2)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多支病变的比例明显低于老年组;(3)青年组住院期间无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病例。结论吸烟和高脂血症是青年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较轻,短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2010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1609例脑梗死患者中,经MRI确诊的33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①该病发生率为2.05%(33/1609);发病年龄为(63±9)岁,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②33例中,以肢体瘫痪(93.9%)和认知功能下降(57.6%)最为多见,其次是面、舌瘫(48.5%),共济失调(45.5%),感觉障碍(39.4%),再次是情感障碍和语言障碍(均为30.3%),而异己手综合征最少见(9.1%)。(3)33例通过MRI检出病灶42个,以体部(42.9%)、压部(35.7%)多见。6例为单纯胼胝体梗死,27例合并颅内其他部位梗死,最多见于基底核区(75.8%)。单侧梗死患者(24/33)多于双侧(9/33),P〈0.01。④15例行血管造影检查(MRA/CTA/DSA),大腩的动脉狭窄6例,闭塞3例;胼周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闭塞2例;血管形态正常者2例。结论胼胝体梗死发生率相对低,临床表观复杂多样,应重视认知功能的下降和异己手综合征,MRI对胼胝体梗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技巧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77例行瘤颈夹闭术、2例行动脉瘤孤立术、1例行血管旁路移植合并动脉瘤切除术.术后均常规进行叫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监测手术结果.从Hunt-Hess分级、不同部位动脉瘤及不同手术时机三个方面观察预后,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预后.结果 全组80例中,出院时GOS评分良好67例(83.8%),差9例(11.2%),死亡4例(5.0%).①Hunt-Hess 0~Ⅲ级的73例中,良好65例(89.0%); Hunt-Hess Ⅳ级的7例中,良好的仅2例(2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3.006,P 〈 0.001.②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和大脑中动脉瘤良好率分别为92.8%(13/14)和91.7%(11/12);床突旁动脉瘤和椎-基底动脉瘤良好率为60%~70%.由于各组例数不多,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99,P 〉0.05.③在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手术时机≤3d者良好率低于>3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88,P〈0.05.结论 ①术中更充分地暴露、近端载瘤动脉的临时阻断、调整瘤夹以对瘤颈良好塑形、做好必要时血管旁路移植术的准备,是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成功关键.②手术疗效与Hunt-Hess分级和手术时机相关.③不同部位动脉瘤因样本量有限,未显示与手术效果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