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颖  胡长英  吴君 《职业与健康》2007,23(10):799-800
2006年6月20日,朝阳区某药厂发生1起急性职业性混合性中毒事故,造成2名工人中毒,1名工人死亡。朝阳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报后立即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饶成全  黄初光 《职业与健康》2007,23(14):1196-1197
目的 了解中小型、私营企业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和原因,为加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对茂名市某镇1起私营小企业发生的CO等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的调查,分析其原因,提出职业卫生存在的管理问题。结果 私营企业业主的法制观念薄弱;工人素质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是造成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中小型、私营企业严格实行职业卫生许可证制度,并加强其他各项职业卫生的法制监督管理工作,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职业性急慢性中毒事件在化工行业和机械行业中屡见不鲜,但在服装生产行业中,有关多种混合性有毒气体联合作用引起的中毒不为多见.为总结职业中毒的防治经验,及时有效地控制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我们对大连市某服装厂发生的混合性气体中毒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赖燕 《职业与健康》2005,21(2):205-206
工业萘(naphthalcne)起火燃烧及引发的甲醇、乙醇、二氧化硫爆炸,易形成现场混合性有毒气体中毒,加之起火爆炸,易对现场人员造成复合性损伤。笔者现报道1起工业萘起火燃烧并引发甲醇、乙醇、二氧化硫爆炸造成在场灭火的消防官兵中13人烧伤及中毒事故的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4月我市某农化公司发生一起以氯甲酸甲酯为主的混合性刺激性气体中毒事故,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0岁,2016年2月入职某农化公司,在多菌灵车间任胺化操作工。2016年4月8日下午15:45在胺化岗位滴加氯甲酸甲酯和液碱,因发现釜内温度、压力异常,直接将反应釜盖子打开,误吸少量逸出气体,随即屏住呼吸撤离。当时感觉喉部不适,眼睛畏光、流泪,明显呛咳,咳白色粘稠痰,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18日,江苏省常熟市某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以硝基甲烷(CH3NO2)为主的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现将中毒事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26日凌晨,本市某郊区一私营化工厂发生1起急性二氧化硒气体污染周围环境,导致28名居民急性中毒的严重事故。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5月 18日 ,我市某农药化工集团发生了一起以乐果为主的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事故 ,造成 7人伤亡 (其中死亡 1人 ,重度中毒 1人 ,中度中毒 1人 ,轻度中毒 4人 )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事故经过2 0 0 2年 5月 18日凌晨 1∶ 30时左右 ,某农药化工集团98%乐果原粉工段离心小组 ,当班工人廖某、黄某、钟某在休息室突然闻到异常恶臭 ,未引起重视。 30 min后 ,出现咳嗽、流泪、窒息感 ,立刻走出休息室 ,相继倒地 ,口吐白沫 ,不省人事。前来出料的刘某、李某等四人见状将黄某和钟某转移到相对安全处 ,同时也中毒 ,均被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2日19时50分接电话通知,我县某金属冶炼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造成5人中毒,其中1人昏迷,2人较重,2人轻微中毒。我所立即向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电话报告,同时分派卫生监督员赶往出事地点,与安监部门进行了联合调查、取证。  相似文献   

10.
11.
1 中毒事故经过2 0 0 2年 11月 17日上午 8时许 ,本县某化工厂的 2名工人在未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 ,1人先进入贮存罐准备清理残液时随即昏倒 ,另一人欲救同伴时也相继昏倒。这时一业主来到现场 ,见 2人倒在贮存罐内 ,呼之不应 ,便立即拨打“119”求救 ,消防人员于 9时许赶到现场 ,将 2人拖出贮存罐时发现已死亡。法医尸检报告死者胸背部与双肩部皮肤有腐蚀伤痕 ,并形容皮下组织如豆腐渣。当时考虑排除他杀 ,未作进一步尸体解剖。2 现场职业卫生调查结果原料贮存罐为一横放的锈迹斑斑的铁桶 ,直径 1 2m ,高1 8m ,桶体有一 0 5m× 0 6m的拉…  相似文献   

12.
2004年9月29日上午11时许,汕头市某玻璃厂发生一起中毒事故,有30多名中毒患者需要送医院治疗。为查明中毒原因,控制事态发展,我们马上深入事故现场和医院调查,了解中毒的经过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并迅速组织检测人员带齐快速检测设备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测。经调查分析查明,这是一起  相似文献   

13.
2000年5月22日,G县某乡镇化工厂7名农民工在搬运储液罐时,将罐内残液倒出,挥发出刺激性气体,造成8人急性中毒,现将事故调查情况分析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 中毒现场为G县某乡镇化工厂,从常州运来生产用储液罐4个,由于缺乏资金等原因,工厂未投产,该厂因欠债原因抵押  相似文献   

14.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以及实验室检验等方法,对7名突然发生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乏力、兴奋、失眠、步态不稳、双眼流泪、刺痛、视物不清、咽部疼痛不适的病人进行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使用含有正硅酸甲酯与甲醇的稀料用于生产,车间通风不良,未佩戴有效的防毒用品,吸入大量有毒气体导致中毒。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杜绝中毒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的护理体会锦西化工总厂职防所赵宝芬我所收治了13例在一起二氯苯车间氯化反应器爆炸事故中吸入高浓度混合性气体急性中毒患者。临床表现为对眼、鼻、咽和气管粘膜强烈刺激作用,充血、水肿,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中毒性肺水肿。发病急,病情重。...  相似文献   

16.
收治2例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两名患者均为塑料泡沫生产车间工人,拆装设备时吸入数口混合性气体,当即出现咳嗽、气短、胸闷,随之伴有头痛、乏力、食欲不振、低烧等表现,给予对症治疗好转。其中1例事隔半月后第2次吸入数口混合性气体,出  相似文献   

17.
急性混合性刺激性气体中毒5例报告中国乐凯胶片公司第一胶片厂职工医院职业病科王国兴保定市职防所张瑞雪保定市某厂研究所在进行有机合成试验时,因反应釜爆炸致大量混合性气体泄漏,使5名消防队员发生急性中毒,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中毒经过及原因1994年4月4日下...  相似文献   

18.
1994年4月4日,保定市某厂研究所在有机合成试验中,反应釜因故突然爆炸,造成大量混合性刺激性气体外滥。烟雾浓烈呈黄黑色,笼罩整个二楼试验室。消防队在扑救爆炸物过程中,5名消防队员均程度不同地吸入高浓度混合性气体约20分钟。撤离  相似文献   

19.
急性混合性气体中毒心理辅助治疗体会南京杨子石化公司职防所谢懋功,陈瑞璞,杨锦凤1992年6月25日,某单位乙烯车间设备大检修期间,因抢修设备,3名职工仓促进入未经气体监测和处理过的塔罐内工作而中毒,另3名职工发现后迅速下罐救人,因塔身较小,活动不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混合中毒的6例急性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提示;混合毒物联合作用可使其毒性增强,临床表明为多脏器损害。而采用早期治疗-加强现场急救手段,早期 观察指标-动态血气监护;以及高压氧早期应用的“三早“,辅以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可以迅速逆转病情,防止迟发毒性,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