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 2 82例 40~ 69岁教工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情况及其与冠心病关系调查 ,了解中老年教工血脂水平是否偏高 ,分析血脂增高与冠心病的关系。样本从我校 1 999年度体检的 1 739例教工中随机抽取 ,根据化验室数据、病史及心电图结果 ,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 ,推算出我校中老年教工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总体水平较成人正常值高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与冠心病关系密切。提示重视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的预防 ,加强健康教育 ,对中老年知识分子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105例冠心病患者为一组,100例普通患者为对照组,全部患者血清样本于清晨空腹采集,每份样本均作TC,TG,HDL-C测定。结果:105例冠心病患者中TC升高仅占16例,TG升高占14例,与对照组无差异,HDL-C降低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三脂中HDL与冠心病关系较大,另外可以通过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值评价冠心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2738例职业人群血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人群高血脂检出率,加强人们对高脂血症的警惕。方法对2738例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者)进行调查,年龄为20岁及以上成人,男、女各以10岁分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测定均用酶法。血清总胆固醇(TC)分轻度增高、高胆固醇血症和严重高胆固醇血症3组。血清甘油三酯(TG)分TG增高的边缘、高TG血症和胰腺炎高危3组。结果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出率轻度增高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检出率分别为32.03%、18.12%;血清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分别为5.95%、4.57%;严重高胆固醇血症和胰腺炎高危检出率分别为0.51%、0.55%。各组高血脂检出率从20岁组直增至50岁组然后开始下降,50岁组检出率最高。结论高血脂检出率随年龄增长逐步上升,50岁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临床血脂分析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7  
血脂分析对于临床高脂血症和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动脉粥样硬化 (AS)性心血管病 (如冠心病 )的危险评估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并已经渗透应用于其他诸多临床相关专业疾病的研究[1 3] 。我国血脂、脂蛋白及其与AS关系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 ,但改革开放的 2 0多年以来 ,在血脂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发展迅速 ,一些先进的分析技术和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工作。血脂分析及其临床应用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一、血脂分析的方法学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李健斋、杨昌国等对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酶法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与血浆黏度(PV)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7年门诊及住院患者PV的结果,筛选血清总胆固醇(TC)阳性(〉5.17mmol/L)且PV阳性者(〉1.7mPa·s)及TC阴性而PV阳性者;甘油三酯(TG)阳性(〉2.26mmol/L)且PV阳性者及TG阴性而PV阳性者。结果TC阳性的标本PV阳性率为96.2%,而TC阴性的标本PV阳性率为12.7%,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TG阳性的标本PV阳性率为92.1%,而TG阴性的标本PV阳性率为18.1%,两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脂增高PV也会相应增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322 例患者根据头颅MRI 分为脑白质疏松组(LA组)181 例和非脑白质疏松组(非LA组)141 例。LA组根据Fazekas 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Fazekas Ⅰ)57 例,中度组(Fazekas Ⅱ)52 例,重度组(Fazekas Ⅲ)72 例。比较各组间血脂水平。结果随着LA程度加重,总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P<0.05),中、重度组间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在各L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LA组与非LA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LA发病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A发病无关;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A程度有关,甘油三酯与LA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血脂与脑卒中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比较分析295例脑卒中患者与对照组血脂检查结果,发现脑卒中(尤其是脑梗塞)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旋肉碱水平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洋  彭立人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0):558-559,566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血清游离肉碱 (SFC)水平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MHD患者 6 0例 ,分为治疗组 30例、对照组 30例 ,每次透析结束后 ,治疗组静脉注射左旋肉碱 1.0g ,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5ml,疗程共 12周。应用紫外酶法检测其透析前后的SFC ,常规方法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 治疗组SFC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5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变化 ,对照组血脂四项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左旋肉碱缺乏及血脂代谢紊乱 ,补充左旋肉碱可明显提高脂肪利用 ,改善脂代谢紊乱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血脂分析     
化验名称和参考值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目前 ,大多数医院多采用血生化分析仪对血清同时进行多项测定 ,对血脂可进行以下九项分析 :血清甘油三酯 (triglycerides,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h或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 -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 -ch)、血清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AI,ApoAI)、血…  相似文献   

10.
1 500例体检人群血脂水平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脂异常的发生规律及其高脂血症分型。方法对1500例本区机关单位人员进行血脂4项和脂蛋白(a)[LP(a)]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其血脂异常的发生规律及其高脂血症分型。结果血脂4项均在合适水平者占45.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均在合适水平者也仅为53.0%;明确的高脂血症检出率以Ⅱa型最高(10.7%),Ⅱb型最少(1.3%)。青年男性Lp(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时增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其他各年龄组男女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降脂治疗应以调整TC和LDL-C水平为主;绝经后女性和青年男性应注意血脂异常的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市区9929名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的统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绍兴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 方法:收集2004~01/2005-12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绍兴市区人群9929名的血脂资料(男/女:5314/4615,年龄20~96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49岁)、老年前期(50~59岁)及老年(60岁以上)4组。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将所有数据进行血脂分类及分型并分析,具体标准:总胆固醇以5.2~5.69mmol/L为边缘性增高,〉5.7mmol/L为高总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以1.7~2.26mmol/L为边缘性增高,〉2.26m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03mmol/L为低水平、1.03~1.54mmol/L为合适水平,1.55mmol/L以上为高水平。 结果:①总胆固醇水平:4个年龄组中超过合适水平者基本都在30%以下,只有老年女性达到了34%。他们中约15%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老年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达到19.2%。(砻三酰甘油的分布:在0.56mmol/L以下者约为5%;在1.13mmol/L以下者约为35%,在1.69mmol/L以上者各组约为35%,〉2.26mmol/L者约为17%。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都在合适范围者青年组为49%,中年组和老年前期组约为47%,老年组约为44%;从高血脂分型来说,不论是边缘性增高或明确的高血脂都是高三酰甘油略多与高总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的分布频率在各组中大致为4%,在6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4.3%)略高于男性(3.9%),而在老年人中则相反(男性4.1%,女性3.1%);高水平者在各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约为60%,但在老年女性中高达71.5%;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见于高三酰甘油者(男性16.1%,女性15.2%),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多见于三酰甘油边缘性增高型(男性15.0%,女性13.1%)。 结论:绍兴市城区人群血脂异常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异常者已达1/2),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中也达到了约50%)。  相似文献   

12.
老年脂肪肝血脂检测与胆石症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老年脂肪肝患者血脂水平,了解分析脂肪肝与胆囊结石发病情况。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体检科进行体检,且经超声波检查证实为脂肪肝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血清脂类水平、胆囊结石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48例体检者中脂肪肝患者140例,占25.55%,非脂肪肝者408例,占74.45%。脂肪肝组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较非脂肪肝组显著升高(P〈0.01);脂肪肝组胆结石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老年脂肪肝血清脂类水平偏高。可能由于血清脂类的变化影响体内胆固醇及胆汁酸等代谢而与胆石症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西藏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血脂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藏族和世居拉萨汉族健康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变化状况.方法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拉萨市13 037名成年健康体检人群(藏族8 163名,汉族4 874名)空腹血脂水平(TC、TG、HDL-C、LDL-C);比较分析藏族与世居拉萨汉族不同年龄组(藏族:<25岁组298名、25岁~组1 136名、35岁~组2 039名、45岁~组2 119名、55岁~组1 580名、65岁~组905名、≥75岁组86名,汉族:<25岁组307名、25岁~组1 254名、35岁~组1 874名、45岁~组1 022名、55岁~组272名、65岁~组129名、≥75岁组16名)、不同性别组(藏族:男4 505名、女3 658名,汉族:男2 976名、女1 898名)之间血脂水平差异.结果 藏族TC、HDL-C和LDL-C分别为(5.07±1. 10)、(1.54±0.49)和(3.33±1.31)mmol/L,世居拉萨汉族分别为(4.60±0.98)、(1.45±0.44)和(2.85±1.08)mmol/L,藏族各年龄组均高于世居拉萨汉族(t值分别为24.78、10,53和21.46,P均<0.05);TG藏族为1.38(0.20~2.99)mmol/L,世居拉萨汉族为1.54(0.20~2.99)mmol/L,世居拉萨汉族各年龄组均高于世居拉萨藏族(F=224.88,P<0.05).藏族总高血脂率为75.32%,世居拉萨汉族总高血脂率为69.02%;男性为78.56%,女性为65.42%.民族、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9.678、44.138,P均<0.05).结论 藏族人TC、LDL-C水平和高血脂率高于长期生活在拉萨地区的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14.
高脂血症的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 (血浆 )所含的脂类统称血脂。血脂主要包括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在人体内是以与蛋白结合 ,即脂蛋白的形式存在及运输的。通常 ,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最基本的血脂检查项目。其中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何一项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减低都可以称为血脂异常或紊乱。高脂血症一般指上述最基本的四项血脂水平超出参考值范围而言。血脂检测的主要目的在于预防、诊断、治疗由高脂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 ,降低由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血脂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奥林巴斯AU400全自动分析仪对确诊为CHD的201例患者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l(ApoAl)、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等进行检测,并与2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TG、TC、LDL-C、ApoB、LP(a)均值患者组高于对照组;HDL-C、ApoAl均值患者组低于对照组。结论血脂水平与CHD的发病及预后有密切关系,研究血脂水平变化对CHD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脂肪肝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血脂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 B超技术的推广应用 ,脂肪肝阳性检出率显逐年上升趋势。1 999年我们对 1 49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纺织系统人员进行了脂肪肝调查 ,其中经 B型超声波检查仪检查发现疑为脂肪肝患者的共 2 4 4名。现测定他们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 ALT)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分析其相关性。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从 1 49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中共发现疑为脂肪肝患者 2 4 4名 ,男 1 68,女 76名 ,2 3~ 72岁 ,平均 42岁。对照组 2 4 4名 ,均为健康体检人员 ,男 1 42 ,女 1 0 2名 ,2 5~ 70岁 ,平均 41岁 ,排除肝脏、心、脑、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绍兴市区人群血脂水平分类及分型特征。方法:收集2004-01/2005-12在绍兴文理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绍兴市区人群9929名的血脂资料(男/女=5314/4615,年龄20~96岁),按年龄分为青年组(20~39岁)、中年组(40~49岁)、老年前期(50~59岁)及老年(60岁以上)4组。按中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并参考美国“ATPⅢ指南”将所有数据进行血脂分类及分型并分析,具体标准:总胆固醇以5.2~5.69mmol/L为边缘性增高,>5.7mmol/L为高总胆固醇血症;三酰甘油以1.7~2.26mmol/L为边缘性增高,>2.26mmol/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1.03mmol/L为低水平、1.03~1.54mmol/L为合适水平,1.55mmol/L以上为高水平。结果:①总胆固醇水平:4个年龄组中超过合适水平者基本都在30%以下,只有老年女性达到了34%。他们中约15%可以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老年女性高胆固醇血症者比例达到19.2%。②三酰甘油的分布:在0.56mmol/L以下者约为5%;在1.13mmol/L以下者约为35%,在1.69mmol/L以上者各组约为35%,>2.26mmol/L者约为17%。③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都在合适范围者青年组为49%,中年组和老年前期组约为47%,老年组约为44%;从高血脂分型来说,不论是边缘性增高或明确的高血脂都是高三酰甘油略多与高总胆固醇。④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水平的分布频率在各组中大致为4%,在6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4.3%)略高于男性(3.9%),而在老年人中则相反(男性4.1%,女性3.1%);高水平者在各组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约为60%,但在老年女性中高达71.5%;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多见于高三酰甘油者(男性16.1%,女性15.2%),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多见于三酰甘油边缘性增高型(男性15.0%,女性13.1%)。结论:绍兴市城区人群血脂异常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异常者已达1/2),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中也达到了约50%)。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B超技术的推广应用 ,脂肪肝阳性检出率显逐年上升趋势.1999年我们对1494名参加健康体检的纺织系统人员进行了脂肪肝调查,其中经B型超声波检查仪检查发现疑为脂肪肝患者的共244名.现测定他们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分析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