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机制及临床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黄芪与白术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突出配伍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方法:黄芪与白术均为临床常用中药,基于药对配伍的原则、药对配伍组合特点及现代研究认识,通过研究历代及近现代文献,对黄芪与白术配伍组成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其临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进一步正确理解黄芪与白术合用的临床运用及机制.结果:黄芪与白术配伍主要运用于补气健脾、利水消肿、益卫固表3个方面.结论:黄芪与白术的配伍机制灵活,临床运用广泛,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承 《亚太传统医药》2014,(22):100-101
目的:研究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分析某院黄芪的应用情况,研究其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结果:黄芪具有免疫调节、改善心功能、抑制病毒和细菌、抗癌、调节血糖血压等作用,对于心力衰竭、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慢性乙型肝炎、各类肿瘤及感染等均有一定疗效.结论: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在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调节心血管系统、改善血液系统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芪活血功效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作为一味临床常用传统中药,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对黄芪历代医籍记载、临床用药和实验药理研究的论述,得出结论认为:黄芪不仅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等功效,而且具有独立良好的活血之功.建议应当将活血作为黄芪的功效予以补充,以期为扩大黄芪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芪皂苷作为黄芪主要的活性成分,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黄芪皂苷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降糖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然而到目前黄芪皂苷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靶点尚未阐明.本文综述了最近黄芪皂苷类组分生物活性现代研究进展,冀望有助于黄芪皂苷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对黄芪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较为活跃.目前认为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有多个方面,包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直接抑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抗肿瘤血管生成、影响机体的氨基酸代谢等.黄芪在抗肿瘤治疗时的应用比较广泛,常为辅助用药.作者综述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以促进中药黄芪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6.
中药黄芪,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黄芪临床常用的5个配伍药对进行了分析,以其阐明黄芪的合理应用,进一步提高黄芪的临床药用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黄芪化学成分、各种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黄芪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疗效明确,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对黄芪提取物做了详细研究,其中黄芪多糖是黄芪提取成分之一,认为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有多个方面,主要包括激活NK细胞、激活巨噬细胞、促进细胞因子分泌、活化淋巴细胞、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合成、增强红细胞免疫等.黄芪多糖在抗肿瘤治疗临床应用比较广泛,但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通过综述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由黄芪提取而成. 近年来随着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 本品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笔者仅就其在呼吸系统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黄芪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胡兵  沈克平 《中药材》2008,31(3):461-465
黄芪作为一个传统的扶正中药,一直广泛应用于肿瘤临床.随着科学的发展,多项实验研究中发现黄芪在肝癌、胃肠道肿瘤、肺癌、鼻咽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都有明显的抗癌作用;临床研究中发现,黄芪配合放化疗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并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黄芪的抗癌作用可能与其增强宿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因素相关.同时有研究表明黄芪具有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甚至有研究证实黄芪可以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以及肿瘤生长,提示黄芪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芪甲甙分析方法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江  李颖倩 《北京中医》2000,19(4):50-51
黄芪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等功效.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甙、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其中黄芪甲甙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降压、镇痛、镇静等作用,对免疫器官也有影响.因此对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君药)的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均以黄芪甲甙作为评价的指标,且文献报道较多.在新药中以黄芪为君药测定其甲甙含量也有多种已被收入新药质量标准中.为科学评价黄芪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现对近年来黄芪甲甙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芪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等功效.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皂甙、多糖、黄酮、氨基酸等,其中黄芪甲甙为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降压、镇痛、镇静等作用,对免疫器官也有影响.因此对黄芪药材及含黄芪(君药)的中成药的质量评价均以黄芪甲甙作为评价的指标,且文献报道较多.在新药中以黄芪为君药测定其甲甙含量也有多种已被收入新药质量标准中.为科学评价黄芪及其复方制剂的质量,现对近年来黄芪甲甙的提取纯化及含量测定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芪对免疫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具有补中益气、扶正固本的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黄芪对免疫系统有广泛的作用,包括对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均有影响。临床上非但用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并用其防治免疫性疾病。现将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中西医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由不同肾脏病理改变引起的具有共同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和代谢变化的综合征[1].临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为主要特征,属中医"肾水"范畴.黄芪具有健脾补肺、利水消肿、益气升阳固表等作用,是治疗水肿的良药.现代研究证明黄芪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将其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黄芪治疗肾病综合征中西医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邵长鑫  林欢欢  靳晓杰  李越峰  刘永琦  姚娟 《中草药》2023,54(15):5057-5074
黄芪Astragali Radix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为临床常用补气药。其临床应用广泛,在中医古籍中有多种黄芪炮制品的使用记载,如米黄芪、酒黄芪、盐黄芪、蜜黄芪等,而沿用至今的炮制品主要为生黄芪和炙黄芪。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等作用。通过对本草专著、中医古籍及炮制规范等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分析,梳理古籍文献中有关黄芪功效主治、炮制沿革等方面的论述,并对黄芪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现代科研成果进行综述,为黄芪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薛娜  陈云华 《北京中医药》2011,30(3):221-223
黄芪一药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历代医家对黄芪的理解不同,对黄芪的应用亦有不同的特色.简要阐述有代表意义的数位医家应用黄芪的理论及经验,了解诸医家对黄芪临床应用的独特理解,启发后学在继承和学习各医家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以更好地发挥黄芪的临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芪因其广泛的作用范围和明确的功效而成为临床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黄芪的化学组成及药理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临床报道及药理实验表明,黄芪及其内含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衰老、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功能,其中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免疫系统的角度对黄芪及其内含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黏膜免疫等的调节作用进行概述,以期从整体上理清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脉络,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临床应用广泛。黄芪注射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黄芪成药制剂,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具有强心、扩血管作用,黄芪对心肌的正性肌力作用以及扩血管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其中的皂苷类成分黄芪甲苷(XGA)。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芪历代本草记载、传统临床用药以及现代实验研究的综合论述,阐述了黄芪不仅是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等方面要药,同时,明确提出黄芪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功效,为扩大黄芪的临床用药提供其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黄芪治疗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黄芪”和“睾丸”、“黄芪”和“附睾”、“黄芪”和“前列腺”、“黄芪”和“阴茎”、“黄芪”和“输精管”、“黄芪”和“阴囊”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检索其收录的文献,并对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979年1月-2012年9月共有文献34篇,对其中符合标准的14篇进行分析,其中动物实验10篇,临床试验2篇,细胞实验2篇.结论: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均可有效治疗男性生殖系统某些疾病,其机制研究也需要设计更严谨的动物实验进行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