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曹扬  张起南 《中国康复》1996,11(2):93-94
双下肢长度不均衡是一种常见的病变,常由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骨折或骨髓炎等因素造成。下肢短缩>2cm可出现短肢跛行、代偿性骨盆倾斜、脊柱侧弯、足下垂、髋膝关节屈曲或挛缩。 1967年Coleman报告了胫骨延长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结果后,骨延长手术被广泛应用。我院1979~1989年采用常用的几种手术方法治疗71例,现对术后患者进行总结及评价。 1 胫骨干截骨廷长术 胫骨干“Z”字形延长术15例,均为儿麻后遗症。年龄13~27岁。平均20岁;肢体短缩3~8cm,采用牵引架逐步延长法,延长2.2~5.5cm,平均3.8cm,但并发症较多 ①感染6例,其中形成骨髓炎1例,骨皮质外露3例;②骨延迟连接4例,均行植骨内固定术后愈合;(3)延长处骨折2例,1例经外固定、1例再次植骨而愈合;④成角畸形2例;⑤其他并发症为马蹄足加剧3例,均再次作跟腱延长。腓总神经麻痹1例,针孔感染6例。鉴于手术并发症较多,肢体功能恢复较慢,应尽量少采用为宜。 2 胫骨干皮质剥离截骨延长术 是胫骨干截骨延长术的一种改良方法,骨膜与皮质不作剥离,而是皮质下作倒“V”字形截骨,使之截骨面呈袖套状,在骨延长中上端骨膜与骨皮质就覆盖于下端截骨面  相似文献   

2.
髂骨延长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矫正下肢短缩畸形的手术方法。即从髂前上、下棘间至坐骨大切迹作髂骨截骨;用髂骨延长器将髂骨两断端撑开至所需延长度,外侧用钢板固定;髂骨两断端间植入骨块。由于髂骨血运丰富,采取髂骨延长术,能避免其它肢体延长术后,可能出现的神经损伤,骨不连接等并发症,并可加强髋关节的稳定性。现将对本组9例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陈强 《中国康复》1996,11(2):95-96
我院1986年3月至1987年5月采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骨盆延长治疗下肢短缩14例,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4例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患者,男9例,女5例;年龄17~29岁,平均21岁。病变在左侧8例,右侧6例;短缩下肢较对侧短缩2.5~8.5cm,平均4.7cm,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畸形和瘫痪,其中8例在骨盆延长前后分期作过其他手术治疗,1例在骨盆延长术后再次行胫骨近侧干骺端截骨延长术。 1.2 手术方法 取Smith-Petersen切口,另加一向腹股沟方向4cm长切口,在髂肌上方找到旋髂深血管,向腹股沟方向游离4~5cm,结扎切断其腹横肌支、髂嵴下内外板骨膜下剥离,切断缝匠肌和股直肌返折头,注意游离保护股外侧皮神经。取(3~4.5cm)×(4.5~5.5cm)髂骨块,注意保护血管蒂,见髂骨块断面有渗血,取骨瓣成功。于髂前上下棘之间锯断髂骨,缓慢撑开,将带血管蒂髂骨瓣植入,注意血管蒂不可扭曲或受压以免影响骨瓣血供。用克氏针2~4枚固定骨瓣,伤口置负压引流1~3d,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骨端清创、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及胫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个月,骨折均愈合,3例双下肢长度基本恢复一致,2例仍有1.5—2cm肢体短缩畸形存在。术后截骨端骨延长4~8cm,平均延长5.6cm,无血管及神经损伤的症状出现,所有病例骨延长区新骨组织形成良好。结论骨搬移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佟杰 《中国康复》1991,6(3):97-98
1986~1990年,我们采用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和骨骺延长治疗下肢短缩畸形19例。由于不仅注意了这种延长术的实际操作,同时也注重了手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措施。所以,在绝大部分病例中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本组19例患者中,脑性瘫1例,小儿麻痹后遗症1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年龄在19~23岁进行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14例,年龄在11~14岁进行骨骺牵伸延长5例。一、延长术后功能锻炼与康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们1985年4月以来,共进行29例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块转位移植髂骨延长术。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9例中,小儿麻痹症后遗症22例,股骨头骨软骨炎后遗畸形3例,脑性瘫痪2例,慢性骨髓炎后遗症1例,股骨陈旧性损伤1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1~25岁,平均19岁。肢体短缩3~7cm,平均3.4cm。  相似文献   

7.
我院骨科 1996 - 1997年采用自体骨移植治疗胫骨骨折不愈患者 2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4岁和 2 8岁。 1例为车祸致右胫腓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 ,我院急诊行右胫骨骨折开放复位角翼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石膏托外固定 ;伤后 3个月及半年拍片均显示骨折端对位对线好 ,折线清晰 ,无明显骨痂生长 ,诊断为左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 ;伤后 7个月采用植骨术治疗 ,术中见骨折间外侧充满纤维组织 ,内侧少量骨痂生长 ,刮除骨折间隙内的纤维组织 ,露出新鲜骨面 ,将取自右髂骨前上棘 2 cm× 3cm厚的骨块填充 ;18d时手术切口已愈 ,小腿石膏托外固定。另 1例…  相似文献   

8.
下肢不等长在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近年开展了髂骨延长术,但植骨、内固定方法各有不同。我院1983年1月~1985年3月共进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延长术21例,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2例,女9例。年龄15~24岁,平均18.8岁。右15例,左6例。肢体短缩3~5cm,平均4.1cm。髂骨延长2~4cm,平均3.16cm。2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平卧位。髋关节前外侧切口,在髂前上棘处稍弯向内侧。顺股外侧皮神经向上纵行切开腹壁肌,旋髂深血管束即在该神经前方交叉,切勿损伤。向内下游离血管蒂5~7cm,再沿髂嵴内侧缘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探讨其对骨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1991/1999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不等长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8~15岁,平均12.5岁。肢体短缩3~12cm,平均6cm,均采用改良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术,术后7d开始延长,1mm/d,分2~4次完成。延长1周后拍X线片,了解截骨是否完全、截骨对位对线情况,如有轴向偏移等,随时调整。以后每3周拍X线片1次,了解延长情况,新骨形成情况,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停止延长,带外固定架至延长区获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结果所有病例均达预期延长长度,延长2.0~14.5cm,平均7cm,胫骨延长3~12cm,股骨4~10cm,胫骨、股骨同时延长11.0~14.5cm,尺骨2.0~3.5cm,愈合指数25~43d/cm,平均31d/cm。结论Ilizarov延长技术合理,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骨膜剥离少,对局部血供破坏小,明显缩短了截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分析IIizarov骨搬移、骨延长术治疗长骨感染和肢体短缩,以及感染所致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10月,用骨感染病灶清除、II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及骨干骺端截骨骨搬移和骨延长术治疗13例长骨感染、缺损的股骨、胫骨和腓骨慢性骨髓炎和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其中股骨和胫骨慢性骨髓炎8例(伴股骨病理性骨折1例),感染性骨不连4例;腓骨慢性骨髓炎1例。结果13例患者感染均得到一期治愈,窦道愈合,骨搬移结合处正常愈合。其中2例出院后自行搬移过程中出现钉道感染(1例经再次清创后治愈,1例经清创后感染复发截肢),1例在骨愈合后发生再骨折,经髓内钉固定后骨折愈合。13例患者骨搬移长度5~13cm,平均7.5cm;13例患者中有11例骨搬移后双下肢等长,2例患侧下肢较健侧下肢短缩。所有患者未出现神经损伤。结论IIizarov骨搬移和骨延长技术是治疗长骨感染及感染性骨不连的一种有效办法,手术可祛除感染,治愈窦道,恢复肢体长度,从而解决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1例肱骨干骨不连患者施以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术后外展支架固定等治疗;定期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1例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拍X片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植骨成活。参照国外肩肘关节活动度标准评价:优6例,良3例,中2例。结论 应用梯形截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肱骨干骨不连,断端接触面积大,对合好,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及肩肘功能恢复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自体髂骨与骨痂骨植骨对长骨骨折修复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方法:动物实验中将家兔左侧肱骨干人工造成骨折,按骨折后时间分成第2、3、4周组,于相应时间内在侧切开取肱骨干骨痂,于同侧手术切开剪断桡骨,将骨痂植入;右侧取出与骨痂等量髂骨,同法植入该侧桡骨断端,分别于后1、2、3、5周处死,行X线及组织学观察,临床选择陈旧骨折63例,在骨折固定同时取出骨痴植入骨3折端,通过X线及查体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自体髂骨植骨与第4周骨痂骨植骨的骨愈合过程基本相同,早期均发生骨坏死,且都是经过软骨化骨“替代爬行”而愈合,而第2、3周骨痂骨植入后无骨坏死的发生,继续经软骨化骨而愈合,且术后第1-3周时的成骨过程较同时期自体髂骨植入侧提前1-2周。临床平均随访15.3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较应用自体髂骨植骨相比基本相同(P>0.05)。结论:动物试验表明,利用兔骨折后第2、3周骨痂骨植骨优于自体髂骨植骨。临床应用骨痂骨可以替代自体髂骨植骨。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需取自体髂骨植入截骨间隙,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取髂骨植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方法:对年龄1.5~3.0岁先天性完全性髋关节脱位36例患儿截骨后采用同种异体骨块移植治疗,影像学评价髋关节脱位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0~2.5年,未出现伤口渗液,疼痛,无排斥反应,无同种异体骨骨块移位及吸收病例。影像学评价髋关节脱位疗效显示,优良38髋(90%),中3髋(7%),差1髋(3%)。表明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治疗中,选用同种异体骨移植,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双向骨延长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外固定架固定延长骨断端 ,是一种损伤小 ,骨愈合快 ,并发症少的方法。我科自 1994年开展此项目 ,已经成功实施 16例 ,近日我科成功为 1名 5岁男童实施保留骨膜的胫骨近侧段截骨延长术 ,46天延长胫骨缺损达 8cm ,突破了实施胫骨延长术的最小年龄界限 ,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1 临床资料刘某 ,男 ,5岁 ,18个月前因车祸致双小腿骨折 ,左小腿软组织碾挫、坏死 ,胫骨缺损达 8cm ,经治疗左小腿骨折愈合。11个月前行左股外侧皮瓣修复 ,8个月前行异体骨 (母亲 )移植 ,入院前 1周自诉…  相似文献   

15.
根据骨缺损的程度,患者年龄等综合分析,采取自身髂骨、腓骨移植或截骨搬移加压延长术。本组176例感染迅速控制,肢体长度得以恢复,全部病例均达骨愈合。病灶清除,自体骨或截骨搬移加压延长术治疗胫骨骨不连、骨感染、骨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双向骨延长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利用外固定架固定延长骨断端,是一种损伤小,骨愈合快,并发症少的方法.我科自1994年开展此项目,已经成功实施16例,近日我科成功为1名5岁男童实施保留骨膜的胫骨近侧段截骨延长术,46天延长胫骨缺损达8 cm,突破了实施胫骨延长术的最小年龄界限,现将护理体会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背景:骨盆截骨治疗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需取自体髂骨植入截骨间隙,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取髂骨植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效果.方法:对年龄1.5~3.0岁先天性完全性髋关节脱位36例患儿截骨后采用同种异体骨块移植治疗,影像学评价髋关节脱位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0~2.5年,未出现伤口渗液,疼痛,无排斥反应,无同种异体骨骨块移位及吸收病例.影像学评价髋关节脱位疗效显示,优良38髋(90%),中3髋(7%),差1髋(3%).表明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骨盆截骨治疗中,选用同种异体骨移植,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应用Ilizarov技术进行肢体延长,探讨其对骨愈合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1991/1999年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肢体不等长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8~15岁,平均12.5岁。肢体短缩3~12cm,平均6cm,均采用改良干骺端皮质骨截骨术,术后7d开始延长,lmm/d,分2~4次完成。延长l周后拍X线片,了解截骨是否完全、截骨对位对线情况,如有轴向偏移等,随时调整。以后每3周拍x线片1次,了解延长情况,新骨形成情况,达到预期延长长度后停止延长,带外固定架至延长区获骨性愈合后去除外固定架。结果 所有病例均达预期延长长度,延长2.0~14.5cm,平均7cm,胫骨延长3~12cm,股骨4~l0cm,胫骨、股骨同时延长11.0~14.5cm,尺骨2.0~3.5cm,愈合指数25~43d/cm,平均3ld/cm。结论 Ilizarov延长技术合理,手术切口小,创伤小,骨膜剥离少,对局部血供破坏小,明显缩短了截骨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治疗骨骺板已融合的青少年或成人下肢短缩畸形的一种较理想的下肢延长手术。为减轻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功能效果,术后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介绍108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后在延长前、后及延长期的护理要点,重点是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预防针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是治疗骨骺板已融合的青少年或成人下肢短缩畸形的一种较理想的下肢延长手术。为减轻或避免术后并发症,提高功能效果,术后护理极为重要。本文介绍108例胫骨干骺端截骨延长术后在延长前、后及延长期的护理要点,重点是功能锻炼的方法及预防针道惑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