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断掌再植中不同程度血管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缩短掌骨直接吻合、静脉移植方法对断掌再植中掌弓及近、远部动脉和掌背静脉不同程度缺损进行显微外科修复。 结果 断掌再植11例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 ~ 24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结果属优8例,良3例。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血管缺损是断掌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断掌再植与功能康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目的:研究提高断掌再植成活率与功能康复的最佳方法。方法:至1996年4月行断手再植4140例,其中断掌再植454例,对82例断掌再植采用彻底清创、精确无误地吻合血管、果断处理血管危象,同时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系统全程康复治疗并行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断掌再植成活率达96.3%,手指感觉及运动恢复满意。结论:精确无误地吻合血管是提高断掌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全程康复治疗是功能恢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断掌的分型与再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根据临床再植68例断掌的实践,认为在解剖部位的基础上,按伤断形态分型比较确切,也便于统计分析,即把断掌分成横形、斜形、纵劈形、圈形、毁坏形。文中还就再植中的几个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全程康复治疗断腕断掌再植与手功能康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断腕断掌再植成活率与手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1994年3月—2003年3月行断手再植共15例,其中断腕5例,均先吻合尺动脉及伴行静脉,使手部尽快恢复供血;断掌10例,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争取一次通血成功,果断处理血管危象,同时术前、术中、术后进行全程康复治疗。结果15例断腕断掌全部成活,随访2—5年,功能评定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6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86.6%。结论缩短手部缺血时间,精确吻合血管是提高断腕断掌再植成活率的关键,全程康复治疗对手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报道严重压砸性断掌的显做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手掌部不同平面的毁损性断掌,采用移植血管桥接的断掌再植、腕掌部切除手指的前臂再植、断掌再植合并拇指再造等最大限度地保留部分手或手指。结果 本组14例.有3例断掌再植中食指坏死,其余均成活,通过康复训练,11例随访半年以上.其中10例恢复了对指功能,1例接近正常手,均恢复了对指功能,两点分辨觉8~10mm。结论 严重压砸性断掌进行合理的断掌再植仍是恢复部分手功能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与常见的横型及斜型断掌不同,纵劈型断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断掌,临床较为罕见。1987年5月~1997年5月,我们共收治5例此型不全断掌,再植后均获成功。其功能和外形恢复较为满意。一、资料与方法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4~49岁。伤因:均系圆盘电锯伤致不...  相似文献   

7.
刘名珠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10-511
目的:探讨断掌再植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观察本院2007年共收治32例断掌再植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采取心理疏导,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再植肢体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成活率达100%。结论:手掌离断后再植,血管吻合技术是患者断肢再植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以加强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断掌再植后,因挫伤严重导致创面皮肤坏死,静脉栓塞引起静脉危象,临床并不少见。其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移植静脉以恢复血液回流,同时用皮瓣覆盖创面。我们曾用游离静脉皮瓣修复1例断掌再植后手背皮肤坏死及静脉栓塞患者,术后皮瓣及断掌存活,手指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断掌再植术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自1987年至1997年共收治手掌离断伤81例(82个断掌),行再植手术后成活78个断掌,成活率95.12%,一期再植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仅为32.05%,远较其它部位再植术后功能恢复差。本文就断掌再植部位、手术技巧与术后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带旋股外动脉内侧降支股前外侧皮瓣在毁损性断掌再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有严重皮肤、血管损伤的毁损性断掌,切取带旋股外动脉内侧降支的股前外侧皮瓣,用股前外侧皮瓣覆盖手部创面,旋股外动脉内侧降支修复手部血管缺损。结果除1例术后拇指远节部分发生缺血坏死外,其余再植手指和皮瓣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于有严重皮肤、血管损伤的毁损性断掌,应用带旋股外侧动脉内侧降支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能同时解决皮肤和血管缺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断掌再植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行断掌再植术治疗断掌患者45例,其中男37例,女8例;年龄13~45岁,平均25岁。术后采用存活率、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对断掌再植功能恢复以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通过再植手术治疗断掌患者45例,共成活39例共121指,成活率为87%;4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5.5个月,平均11.5个月。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总分80.27±1.93,其中优27例,良8例,差4例。结论:严谨把握断掌再植手术的适应证,掌握断掌复杂性的特点以及局部解剖关系,术中做到清创彻底,残存组织利用充分,并结合显微外科技术尽快、最大程度地吻合动静脉,重建血液循环并使损伤的神经得到合理的修复是断掌再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手掌毁损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研究毁损手掌外形与功能重建。方法:按照手堂和手指的毁损程度采用两类方法修复,对毁损性断掌用4种异位再植的办法;(1)2个离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2)2个或3个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再植于腕部;(3)5个断指连同部分子掌全部移位再植于前臂残端;(4)将部分手掌改建,断手指移位再植。对手掌手指全部或部分的毁坏,主要根据手功能恢复的要求,采用从足部切取相应的组织如足趾,第一趾蹼、跖骨、足背皮瓣等移植修复,因上述组织都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供应,静脉回流也主要依靠大隐静脉系统,手术时可以整体切取,一期移植重建手术共82例。结果:除1例再植断指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功,手的外形与功能均得到较好改善与恢复。结论手掌毁损通过移位再植和移植重建,手的功能与外形均可得到较好的改善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指再植与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 对1980年以来,共收治断指再植成活在3个手指以上的22个病例进行随访,内容包括:再植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感觉恢复程度、血液循环状况、外观及日常生活共5个方面对再植手指功能疗效评定。结果 22例102个再植手指中,89个手指功能疗效评定为优良:13个手指评定为差和劣,其主要原因为关节强直8例,3例为手指萎缩并缺乏感觉,2例再植手指有旋转畸形伴有神经瘤形成。结论 多指再植属特殊断指再植,其功能恢复有赖于损伤关节面完整性修复,解剖性一期缝接神经、肌腱;而术后阶段性、指导性、持续性、康复性训练,为再植手指获得理想功能的必备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近端动脉严重损伤的拇指离断再植术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前臂掌侧静脉移植,桥接鼻咽窝处桡动脉腕背支与尺侧指固有动脉的远侧断端,治疗13例近端动脉严重损伤的拇指离断。男11例,女2例;年龄16~50岁,平均34.5岁。左侧7例,右侧6例。完全离断8例,不全离断5例。急诊再植10例,按常规步骤再植术后动脉危象探查修复3例。结果:13例拇指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7个月,平均11个月。再植拇指外形满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9指,良3指,差1指。指腹两点辨别觉58mm,平均6.5mm。结论:静脉移植桥接鼻咽窝桡动脉腕背支与尺侧指固有动脉远端的方法修复拇指动脉,行复杂拇指离断再植,手术体位舒适,不影响手部血供,扩大了再植适应证,提高了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毁损性断掌急诊再植与再造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38例毁损性断掌按手掌和手指的毁损程度选择两类方法急诊修复:(1)异位短缩再植:将2~5个离断手指连同部分手掌异位短缩再植于腕部或前臂残端,结合术后系统的康复锻炼,重建部分手功能;(2)前臂残端手再造:从足部切取相应的组织如足趾、第1趾蹼、趾骨、足背皮瓣等移植修复。上述组织都是足背动脉及其分支供应.静脉回流也主要依靠大隐静脉系统,手术时可以整体切取,行一期移植再造手术。结果本组术后平均随访5.5个月(4~12个月)。除1例再植手指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手的功能和外形均得到较好改善与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功能优良率85.2%。结论畀位短缩再植和前臂残端手再造,能够使手的功能和外形得到较好地改善与恢复;充分认识毁损性断掌的特点,合理应用解剖关系及残存组织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离断伤的再植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6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10例40指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患者采用变更再植操作次序的方法进行断指再植术。结果术后40指均成活,成活率100%。随访1-5年,手指优良40指,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变更再植操作次序的再植方法治疗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保留了相连的掌侧皮肤,促进断指静脉回流,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断指成活率,疗效满意,是治疗仅掌侧皮肤相连的多指不完全性离断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吻合掌侧静脉及保留指甲的指尖再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指指尖离断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0 月至2011年6月治疗13例18指指尖离断患者,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17~45岁,平均26岁。伤后至就诊时间30 min~5 h,断指缺血时间1.5~7 h,均为常温保存。采用吻合掌指静脉及保留指甲的方法进行再植。结果: 13例18 指断指均成活并获随访,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指外形及长度与健指相似,指甲平整,关节活动良好,触、痛觉恢复,两点辨别率3~6 mm,平均5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4指,良3指,差1指。结论: 采用吻合掌侧静脉及保留指甲的方法进行指尖再植,不仅可以提高断指成活率还可以恢复良好的外观及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双手多指离断伤再植六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探讨双手多指离断再植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对6例双手8至10指完全离断进行再植手术并获得成功的经验。结果;6例共离断53指,再植49指成活48指,术后随访2~6年,功能恢复达到优良。结论:合理的人员组合,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多数量的血管吻合是再植多指成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坏死的主要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36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11指,其中男183例,女53例;年龄2~62岁,平均34.5岁,其中6岁以下6例,6岁以上230例。拇指51指,示指87指,中指78指,环指63指,小指32指。将再植术后坏死的40例40指作为观察组,其他再植存活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指别、吸烟史、受伤类型、断指缺血时间、离断平面、动静脉修复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引起再植术后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指完全离断再植236例共311指,术后坏死40指。完全离断指体再植术后坏死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史、受伤类型、离断平面、动静脉修复情况(P<0.05).而与年龄、性别、指别、断指缺血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吸烟史、受伤类型、离断平面及动静脉修复情况是完全离断指体再植术后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断指再植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基本情况、伤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积极做好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20.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bacterial cultures at the time of closure on dehiscence rates. Pre‐ and post‐débridement wound cultures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serial surgical débridement of infected wounds were compared with outcomes 30 days postoperatively. One‐hundred patients were enrolled; 35 were excluded for incomplete culture data. Sixty‐fiv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species counts, including 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oNS), and semiquantitative culture data for each débridement. The post‐débridement cultures on the date of closure had no growth in 42 patients (64.6%) of which 6 dehisced (14.3%), and 36 remained closed; with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hiscence rates (p = 0.0664). Pre‐débridement cultures from the 1st débridement of the 65 patients showed 8 patients had no growth, 29 grew 1 species, 19 grew 2 species, and 9 had 3–5 species. There was a reduction in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improvement of semiquantitative cultures with each subsequent débridement. The dehiscence rate for those who had 2 débridements (n = 42) was 21.4% at 30 day follow‐up and 21.7% in those who had 3 débridements (n = 23). The number of débridement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on dehiscence rates. The presence of CoNS on the day of closu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isk for dehiscence within 30 days (p = 0.0091) postoperatively. This data demonstrates: (1) positive post‐débridement cultures (scant/rare, growth in enrichment broth) at the time of closure did not affect overall dehiscence rates (p = 0.0664), (2) the number of species and semiquantitative culture results both improved with each subsequent débridement, (3) the number of surgical débridement did not influence postclosure dehiscence rates. (4) Positive cultures containing CoNS at the time of closure is a risk factor for dehiscence (p = 0.0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