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烧伤方对实验性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烧伤方对实验性小鼠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12只。造成Ⅱ度烫伤模型,给予相应处理,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结痂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并取创面作病理分析。结果烧伤方可明显降低小鼠背部烫伤皮肤结痂及愈合的时间,且愈合程度较空白组好。结论烧伤方对实验小鼠烫伤创面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烫伤模型的不同蛋黄油治疗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自制点状烫伤器建立小鼠双烫伤模型,比较干馏鸭蛋黄油和干馏鸡蛋黄油对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分为高体重鼠(33.44±3.97)g和低体重鼠(27.42±1.66)g。小鼠胶条固定,使用点状烫伤器在以腰椎为对称中心的两侧臀浅肌处体表烫出直径1.5 cm的圆形烫伤区,以小鼠初结痂时间和对结痂完全的皮肤组织学检查为指标,考察点状烫伤器接触时间、鼠重对造模情况的影响。小鼠深Ⅱ°烫伤造模后随机分为14个组,即模型对照组,磺胺嘧啶银治疗组为阳性对照组,鸡蛋黄油治疗组、鸭蛋黄油治疗组、鸡蛋黄油和鸭蛋黄油组合治疗组、鸡蛋黄油与磺胺嘧啶银组合治疗组、鸭蛋黄油与磺胺嘧啶银组合治疗组,每组均按雄雌分别编号。记录各组的烫伤创面愈合时间,考察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5 s高体重鼠和低体重鼠烫伤组、10 s高体重鼠烫伤组可以完全成功造模,10 s低体重鼠烫伤组、25 s高体重鼠和低体重鼠烫伤组均死亡。鼠体重对初结痂时间和烫伤损伤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其中5 s烫伤组,高体重鼠与低体重鼠的初结痂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雄鼠实验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可以显著缩短愈合时间(P<0.01),阳性对照组与蛋黄油组合治疗组就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鸭蛋黄油(P<0.05)促进愈合效果不及鸡蛋黄油(P<0.01)。对比雌雄两个实验组,雌鼠表现出更强的自愈能力(P<0.01),鸭蛋黄油促进创面愈合存在显著雌雄差异(P<0.01),而鸡蛋黄油无此类情况(P>0.05)。结论:所采用的点状烫伤器易于控制烫伤程度,易于复制较为稳定的皮肤烫伤模型;鸭蛋黄油有促进雄鼠创面愈合作用,但效果不及鸡蛋黄油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地骨皮治疗小鼠皮肤烫伤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地骨皮对实验性皮肤损伤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透明质酸酶抑制试验观察地骨皮不同提取物的体外抗炎效应;采用蒸汽烫伤制备小鼠深Ⅱ度皮肤烫伤模型,烫伤局部涂抹给药,检测创面等面积硫酸纸重、计算愈合天数、皮肤HE病理染色及羟脯氨酸含量,观察地骨皮对皮肤创面愈合作用。结果:地骨皮水提物、乙醇提取物对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效果;地骨皮乙醇提取物能促进小鼠烫伤受损皮肤愈合,修复受损皮肤结构;在皮肤创伤修复第15天,地骨皮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和氯仿提取物能提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促进胶原沉积和皮肤修复。结论:地骨皮具有明确的抑制皮肤炎症反应、促进小鼠烫伤皮肤创面愈合作用,但其修复皮肤损伤的确切机制及有效成分仍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烧伤方对实验小鼠烫伤性水肿的抑制作用。方法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烧伤方组、京万红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用80℃恒温水对小鼠造成Ⅱ度烫伤模型,通过皮肤给药对温水烫伤诱发小鼠背部皮肤炎症水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用8mm冲模冲下烫伤部位的皮肤称重观察抑制水肿作用,取下创面作病理分析。结果烧伤方外涂对小鼠Ⅱ度烫伤性水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减轻温水引发的小鼠背部皮肤炎症水肿。结论烧伤方具有较好的抑制水肿作用,并对实验小鼠烫伤性水肿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珍珠散对小鼠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ICR小鼠,造成小鼠背部的皮肤圆形烫伤创面后随机分成三组,空白组不做处理,实验组覆以珍珠散,对照组覆以紫草油纱布。分别观察造模后7天和14天时珍珠散对创面皮肤愈合时间与愈合率及皮肤组织形态的修复作用,并且进行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测定。结果:珍珠散能明显缩短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愈合率,并能显著改善创面皮肤病理形态的恢复。结论:珍珠散具有促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的表达,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从而起到促进小鼠创面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对小鼠实验性烫伤模型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ICR雌性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美洲大蠊水提取物低、中、高(0.327,0.490,0.653 g·kg-1)剂量组,采用(82±2)℃砝码烫伤小鼠背部脱毛区皮肤制备模型,观察药物外用5,10 d对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测定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进行烫伤创面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各剂量用药5,10 d均显著提高烫伤小鼠创面愈合率(P0.05,P0.01);中剂量组用药5 d明显提高小鼠血清TGF-β1水平,用药10 d则降低TGF-β1,IL-6含量,低剂量用药10 d亦降低TGF-β1含量(P0.05)。美洲大蠊水提取物能促进烫伤小鼠皮肤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及毛细血管等增生,并能促进表皮、真皮及肌层损伤和真皮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的修复,尤以中剂量的修复作用明显。结论:美洲大蠊水提取物外用能明显促进烫伤模型小鼠创面的愈合,促进损伤表皮、真皮等的修复,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释放(早期促进,后期抑制)、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发挥既可促进修复但又避免瘢痕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治疗烧烫伤创面愈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对大鼠浅Ⅱ度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以及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浅Ⅱ度烫伤和KM小鼠足部烫伤创面模型评价其治疗烧烫伤作用;采用角叉菜胶致SD大鼠足肿胀和甲醛致KM小鼠疼痛模型来评价其抗炎镇痛作用。以上动物试验在造模同时分别皮肤涂抹不同质量浓度(0.59,0.39,0.20 g.mL-1)的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和阳性药物,模型组动物皮肤涂抹等容量的赋形剂。结果: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1.76 g/只能明显促进浅Ⅱ度烫伤大鼠模型皮肤创面的愈合,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能够促进浅Ⅱ度烫伤大鼠皮肤表皮损伤和真皮胶原纤维束排列紊乱的修复,促进真皮毛囊增生,减轻炎症细胞对烫伤皮肤的浸润,对烫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0.12 g/只和0.08g/只能明显减少小鼠实验性烫伤足部组织含水量;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0.70 g/只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0.12 g/只对甲醛引起的小鼠疼痛具有明显镇痛作用。结论:金烫宝烧烫伤喷雾剂具有促进烧烫伤创面愈合和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高强度中波段紫外线(UVB)照射ICR小鼠建立皮肤紫外损伤模型,研究栀子油对UVB所致的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基质组、维A酸乳膏组、4%栀子油组、7%栀子油组、10%栀子油组,通过UVB灯辐射背部剃毛小鼠建立皮肤紫外损伤模型,给药组紫外照射前2h涂抹药物,连续给药30 d,观察皮肤受损情况并每5天进行小鼠皮肤宏观评分;给药结束后取小鼠背部辐射皮肤进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皮肤基底膜分解、表皮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及胶原降解等病理情况;最后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皮肤中具有降解基底膜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紫红溃烂结痂,呈皮革状,模型建立成功;4%、7%、10%栀子油组与模型组相比,皮肤紫外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基底膜分解与真皮胶原流失减少,胶原排列更加有序,MMP-2、MMP-9蛋白合成减少。结论:栀子油可以防治UVB所致的ICR小鼠皮肤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栀子油抑制MMP-2、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8)
目的评价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所致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复制烫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磺胺嘧啶银组、沙棘油组、牡丹籽油组。给药治疗14 d,大鼠烫伤后0、3、7、11、15 d拍照并计算创面面积,光镜及电镜下考察7、15 d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牡丹籽油能有效减小大鼠烫伤后创面面积,光镜下发现牡丹籽油能减少炎症细胞、增加新生血管、促进表皮再生,电镜下发现其能促进皮肤组织受损超微结构的改善。结论牡丹籽油对于皮肤烫伤治疗有显著效果,能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0.
肖安菊  汪泳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865-1865
目的观察辣椒酒搽剂对皮肤的刺激性反应。方法给小鼠背部人为伤口涂药1~8 d,分别于1,24,48,72 h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斑,愈合情况。结果单次涂药刺激后,小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未见红斑、水肿等反应。多次涂药刺激后,有两只小鼠破损皮肤可见轻微红斑,48 h后反应均值为0。结论局部涂搽辣椒酒对皮肤无刺激性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桐叶烧伤油对烫伤性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0只)和造模组(50只),雌雄各半.对造模组大鼠进行造模,方法:大鼠脊柱两侧躯干部位皮肤用脱毛剂脱毛,塑胶板中间开窗,将食用油烧热至140℃,沾湿纱布棉垫,立即贴于塑胶板窗中的脱毛皮肤上,使烫伤部位为深Ⅱ度烫伤,制成油烫伤溃疡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京万红组、复方桐叶烧伤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于造模后第4天开始用药,分别于创面涂麻油,50%京万红,25%、50%、100%复方桐叶烧伤油,均治疗14d.测定不同时间各组大鼠创面面积,观察溃疡区组织病理特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多数大鼠创面可见大片新生肉芽组织和小条状疤痕形成,且溃疡面积明显缩小;病理切片可见表层有明显肉芽组织、疤痕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内有大量胶原纤维、炎性细胞,呈正在愈合状态.结论:复方桐叶烧伤油对烫伤性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三黄片用油调和后外用对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方法:用小鼠40只,设基质对照组和给药组,两组分别在脱毛区涂敷调和油0.2 mL、三黄片油调和物0.4 g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豚鼠20只背两侧脱毛后,左侧均匀涂敷三黄片油调和物1.0 g/只,右侧涂敷调和油1.0 mL/只,进行皮肤刺激试验。豚鼠30只随机分三黄片调和物组,基质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各组左侧脱毛区分别均匀涂敷三黄片调和物0.5 g/只、调和油0.5 mL/只、1%的2,4-二硝基氯苯0.5 mL/只,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三黄片油调和物外用对皮肤软组织无明显毒性,给受试物后小鼠饮食、活动均未出现异常,持续观察7d,未见动物死亡;皮肤刺激反应评分:1,24,48 h基质对照均为0分,调和物组分别为1,0,2分,判断为三黄片调和物无明显刺激性;皮肤过敏性实验中基质对照组、调和物组豚鼠皮肤均未出现红斑、水肿等过敏反应,致敏率分别为10%,0,即无明显过敏反应。结论:三黄片调和物临床外用安全,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中成药》2019,(1)
目的观察芦荟凝胶对深Ⅱ度烫伤大鼠创面愈合及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 8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每组40只,开水浴中煮沸15 min、横断面约2 cm×1 cm的铁棒于大鼠裸露背部皮肤灼烫7 s以造成深Ⅱ度烫伤。给药组、对照组分别用芦荟凝胶、生理盐水外敷创面,4次/d,记录2、6、10、14、24 d创面愈合率,分别取对应时间点损伤皮肤组织,常规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检测EGF、bFG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创面愈合率、EGF表达显著升高(P 0. 05);在愈合早期(第2、6天)bFGF表达显著升高(P0. 05),愈合中期(第10天)相当(P 0. 05),愈合后期(第14、24天)反而显著降低(P0. 05)。结论芦荟凝胶能促进深Ⅱ度烫伤大鼠EGF、bFGF表达,从而加速创面皮肤愈合。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4):146-149
目的:考察自制的四味紫草烧伤膏和八味紫草烧伤膏对烧伤后创面修复和镇痛的影响。方法:以大鼠Ⅱ度烫伤模型和小鼠热板法,分别观察两种烧伤膏对创面的促进愈合作用和镇痛作用。结果:四味紫草烧伤膏1.0g/只剂量组可以减轻烧伤创面早期加深,缩短大鼠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愈合率,改善创面皮肤状态,且具有快速镇痛的特点,而八味紫草烧伤膏1.0g/只剂量组不能改善烧伤创面的皮肤组织。结论:四味紫草烧伤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山稔子油敷剂对深Ⅱ度烧伤小鼠的疗效及其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的影响。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山稔子油敷剂组,正常组6只,其余两组各12只。造模4 h后给药干预,观察烧伤的一般指标。小鼠分两批处死,4 d时,模型组和山稔子油敷剂组随机处死6只,12 d后再处死余下的小鼠,眼球采血,分离烧伤组织,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Elisa)、免疫组化(IHC)检测烧伤组织TNF-α,ICAM-1的表达。结果 4 d和12 d山稔子油敷剂组创面积明显小于相对应模型组的面积(P0.05,P0.01),炎症细胞浸润减少,12 d个别小鼠创面全部愈合。4 d和12 d时山稔子油敷剂组ICAM-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4 d时山稔子油敷剂组TNF-α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12 d时山稔子油敷剂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山稔子油敷剂具有抗炎、减少疤痕、缩短愈合时间的作用,急性期减少TNF-α,修复期维持其相对量的表达量。急性期、修复期均减少ICAM-1的表达。山稔子油敷剂对小鼠深Ⅱ度烧伤的疗效可能与TNF-α、ICAM-1有关。  相似文献   

16.
张文恺  许超  涂冬鹏  姜献 《新中医》2019,51(6):246-249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子午流注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普通艾灸组、子午流注组,雌雄各半,麻醉及消毒后按照造模标准将大鼠背部制成直径1.8 cm的创面,深达皮肤筋膜层,伤后第1天开始进行各项干预治疗,观察创面愈合的时间,计算创面愈合率,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微血管含量等;并通过免疫组化,运用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阳性表达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普通艾灸组和子午流注组创面愈合率、VEGF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加(P 0.05);与普通艾灸组比较,子午流注组创面愈合率、VEGF阳性表达均明显增加(P 0.05)。结论:艾灸联合子午流注能明显促进大鼠背部创面愈合,其机制可能跟其促进组织修复细胞以及炎性细胞的增殖,影响肉芽组织中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培土清心颗粒对半抗原诱导C57BL/6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脾脏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培土清心颗粒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培土清心颗粒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按2.47 g/(kg·d)灌胃培土清心颗粒,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4天。观察小鼠皮损表现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情况,检测耳部肿胀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中Th1、Th2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耳厚度和Th2细胞显著升高,Th1/Th2显著降低,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右耳厚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右耳厚度和Th2细胞显著降低,Th1/Th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空白组小鼠皮肤正常;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增厚、粗糙、红斑、脱屑、糜烂、结痂,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海绵水肿、棘层增厚,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背部皮肤轻度增厚、粗糙、淡红斑、少许脱屑、结痂,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轻度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海绵水肿,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内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C57BL/6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存在以Th2细胞升高为主的Th1/Th2失衡,培土清心颗粒可降低该模型小鼠脾脏Th2细胞的表达,提示调节Th1/Th2失衡是培土清心颗粒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药复方制剂长皮膏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长皮膏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 2 0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 :凡士林对照组 (对照组 )及长皮膏组各 10只。首先在大鼠背部皮肤造成炎性溃疡 ,术后第 2天开始外用凡士林或长皮膏 ,每天 1次。于治疗后第 12天分别观察溃疡面的修复情况 ,溃疡面直径的大小及病理变化。结果 :长皮膏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第 12天溃疡面直径长皮膏组 (0 .5 5± 0 .32 ) m m)显著小于对照组 (0 .91± 0 .30 m m,t=2 .5 95 4,P<0 .0 5 )。结论 :长皮膏对大鼠实验性皮肤溃疡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复方乌头微乳皮肤刺激和急性毒性实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单次刺激性试验选大鼠12只,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2组,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实验前24 h将其背部对称两侧用脱毛剂脱毛,将去毛部位分成4个区域,左侧分为上下2个区域,右侧分为上下个区域,在各大鼠身体左上侧皮肤上涂微0.5 m L,右上侧皮肤上涂空白微乳0.5 m L,其余部分不做处理,于涂药6 h去除药物,分别在1、24、48、72 h观察皮肤刺激反应及恢复情况,与对侧比较。多次刺激性实验方法同上,给药3次/d,每次0.5 m L,连续7 d,于末次给药去除药物后1周内,观察皮肤刺激反应、急性毒性试验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空白微乳组,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每组15只,雌雄各半。各组大鼠背部脊柱两侧剃毛,面积约4 cm×3 cm,空白对照组涂生理盐水0.9 m L/(只·d),药物对照组涂凡士林膏0.9 m L/(只·d),低剂量组涂微0.9 m L/(只·d),中剂量组涂微乳1.5 m L/(只·d),高剂量组涂微乳2.5 m L/(只·d),分3次给药,间隔4 h,连续给药14 d(间隔7 d脱毛1次),分别在给药前(D0),给药后第7天(D7),给药后第14天(D14)记录动物体质量,观察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腺体分泌等,并检测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皮肤刺激性实验无明显变化,皮肤急性毒性试验主要血液学指标、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有两只大鼠腹泻,体质量下降,其余大鼠大鼠外观、行为体征、活动、精神状态均无明显异常;饮食、粪便及尿液正常;无大鼠死亡情况发生。结论:复方乌头微乳外用对大鼠完整皮肤无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对大鼠皮肤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20.
金虎膏预防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病理学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客观评价中药金虎膏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皮肤损伤的疗效并探讨其病理学机制.方法 将40只雌性SD大鼠用硫化钡进行左后肢照射野脱毛并麻醉,将其固定后以直线加速器电子线6MeV单次照射,剂量率为200cGy/min,吸收剂量为40Gy.照射后送回动物室随机分为4组,治疗组、对照组、模型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观察创面出现及愈合的时间;光镜和电镜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组织学改变.结果 两组大鼠皮肤反应发生率为100%,但皮肤反应发生的严重程度上,模型组出现Ⅳ级放射性皮炎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1例,治疗组严重程度低于模型组;光镜下观察发现发现照射14 d,3组没有明显病理变化差异;照射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见部分修复创面,纤维母细胞、胶原纤维增生,而模型组创面皮损明显,表皮与真皮层组织坏死明显,大量炎细胞浸润,电镜对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发现,照射14d后治疗组成纤维细胞内线粒体嵴变短减少,个别线粒体轻微空化,内质网轻度扩张,照射30 d后治疗组毛囊基本消失,真皮层中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达到愈合;三组比较发现皮肤出现放射性损伤后,毛囊基本消失,真皮层中结缔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金虎膏在高能电子线造成的皮肤损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