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口腔黏膜病损,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细菌、病毒感染、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等有关。本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症状顽固,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现从脾虚湿盛辨治验案一则,报道如下。男,38岁。2013年8月6日初诊。反复口腔溃疡2年余,病情时轻时重,多方求医均未见效,而来  相似文献   

2.
郭立中教授诊疗疾病时非常注重患者的体质。本案患者素有慢性盆腔炎,属阳虚寒湿体质,值南京及周边冬季雾霾最重之时突发咽痛失音。郭师在诊疗过程中,始终不忘其体质特点。诊断上从整体出发辨证察机,不为舌苔黄厚的假象所惑;治疗思路上依次第而进,先专精一处开表达邪治其失音,继以温里扶正驱邪而逐步过渡到治其慢性盆腔炎;处方用药上未按常规宣肺利咽,而是主以半夏散及汤合藿香正气散加减祛其风寒痰湿秽浊之邪,药虽平平,却疗效甚佳。此案鲜明地呈现了中医临床上“痼疾加以卒病”的辨治思路,现将其治疗经过及本人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直肠炎是指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炎症仅局限于直肠的一种疾病,病因不明,可能与免疫、感染等因素有关。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伴有糜烂和浅表溃疡,可向上扩展至结肠。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中医认为溃疡性直肠炎的基本病因在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足可致脾之气机失调,升降失司,水湿停滞留于脾胃。脾虚则湿蕴;脾虚而致泻。因此无论此病处于活动期还是缓解期,健脾化湿应贯彻始终。在治疗上,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攻补兼施为要。八宝灌肠方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能够防治肠道感染;同时具备消除肿痛、止血的作用,从而改善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促进肉芽生长,加速溃口愈合。文章通过案例分享探讨溃疡性直肠炎病因病机及治法,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 ,3 8岁 ,2 0 0 0年 1 1月 7日初诊。主诉近 2年来经常汗出不止 ,不分昼夜 ,无论冬夏 ,尤以头面为甚 ,餐后及饮酒后病情加重。曾做各项检查 ,均无异常 ,B超提示轻度脂肪肝 ,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服用多种维生素、谷维素等西药治疗 ,效果不显 ,遂来求治中医。详询其病因 ,经常外出吃饭、饮酒 ,不时有醉 ,又遇气候寒冷受风 ,遂发此病。现患者除汗出外 ,伴肢体倦怠乏力 ,手足心烦热 ,口干欲饮 ,大便秘结 ,小便黄赤 ,舌略红 ,苔薄黄腻 ,脉滑细稍数。诊断为中医漏风 ,辨证属阳盛阴虚 ,湿热内蕴 ,卫外不固 ,阴营失守 ,虚实错杂 ,治宜…  相似文献   

5.
<正>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医三十余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颇多。现将柴师诊治荨麻疹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为胸中有壅塞之气聚而为实,有内伤、外感两大主因,外感治肺,内伤治肾。多属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宜扶正补虚、益气温阳、疏肺散寒、祛邪止咳;"痰挟瘀血碍气,宜养血以流动乎气,降火以清利其痰,用四物汤化裁;寒郁于肺,用麻黄越婢加半夏汤;水停不下,肺气不降,水入即吐,以四苓散化裁;肾虚水枯,肺金不降,以六味丸加减"。初诊当治急标,从疾病本质入手,针对个体病情,除气实,泄其气当选用,然泻气气必乱行,引气下行则当入选,气行于脉道,脉道通畅往往依靠活血化瘀,可选葶苈子泄其气,瓜蒌引气下行,丹参通其血道,加血肉之品水蛭,平喘利尿,降气逆、平肝火、通血脉、利小便使邪有出路,伍杭菊花清肝降火而止泪,综合配伍,症状迅速改善。善于全局把握,急性期缓解后,当从病性本虚入手,化入镇肝熄风汤,气顺再化入补肺体本脏之药,控制疾病。临症当灵活机变、全面审查、辨证用方、随证加减,切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拘泥固执。患者疾病在身,多有担忧、焦虑之情,医者当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病情和治疗方案,建立充分的相互信任,减消患者顾虑,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1岁,在校大学生。2010年9月15日就诊。自述半年来出现失眠多梦。夜间睡眠最多3h。曾就诊于西医院,并服用安定、佳乐啶、多虑平等药物,起初夜间睡眠质量有所缓解,入睡时间可达5h,后再服效果则不明显。4个月前就诊中医,先后服用黄连阿胶汤、交泰丸仍无显效。近日来失眠加重,彻夜不寐,伴有精神委靡,全身乏力,纳差,小便清利,大便稀溏,舌质暗红,淡胖,苔薄白,脉沉无力。证系阳虚阴盛,  相似文献   

8.
经前泄水在《傅青主女科》中有详细记载,言“湿气乘血海”水自阴道出也。经前泄水是指行经前二、三日阴道先泄水而后经潮之证。经前泄水是临床较为罕见的疾病,发病率低,目前国内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尚不清楚。本病发生于有月经来潮的女性,检索国内文献,病名为经前泄水报道的共5例,最大1例46岁[1]、最小1例为32岁[2],平均年龄39岁,病因及发病机制因虚、瘀致水湿不运、流注下焦,经前血海将潮动之际而迫水湿下趋。  相似文献   

9.
通过典型案例探讨全国名老中医金实教授运用自拟方茵芍二金汤加减治疗黑疸(《金匮要略》)的经验。金实教授认为黑疸病机为湿瘀互阻,肝脾气虚,大多热毒未清;茵芍二金汤有清湿热,祛瘀毒,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柴可群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柴师从医三十余载,不仅擅长诊治肿瘤疾病,对诸多杂病亦有独到见解。现将柴师诊治气虚发热验案一则,介绍如下。患者,女性,15岁。学生。2017年6月13日初诊。主诉:反复发热半年余。半年前因"发热"入住某医院,当时体温最高达39.0℃,经对症支持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出院后体温反复,稽留在38.0~38.4℃。期间服用过小柴  相似文献   

11.
顾月星  袁婷婷  宋俊  江淑 《陕西中医》2012,(10):1381-1382
目的:介绍曾学文主任医师治疗心力衰竭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其学术思想。结论:曾学文主任医师认为心力衰竭存在气血水厥之演变规律,气虚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理环节,采用益气强心,活血通脉,养阴安神,温阳利水,救逆固脱,祛邪扶正之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2.
马某,女,39岁。住院号34385。主因心悸气短10年,双下肢浮肿2月,加重10天,于1990年6月25日入院。现主症:胸闷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舌质黯淡苔薄白,脉象沉细迟。查体:体温36.2℃,脉搏80次/分,血压18/12k Pa。呈慢性痛苦病容,颈静脉怒张,两肺底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不整,心率80次/分,心尖部及各瓣膜听诊区可闻及Ⅱ级以上收缩期杂音,肝在右肋缘下4cm,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双下肢水肿。理化检查:B型超声诊断为肝郁血。心动超声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心电图示异位心律心房纤颤。西医诊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  相似文献   

13.
舌痹以舌体麻木疼痛表现较多,但以"舌凉"为主症者所见寥寥。赵凯教授整体辨证,审证论治,根据标本、虚实以灵活用药,收效显著。现将此案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医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顽固性便秘是严重的便秘,且尚无疗效确切的治疗药物。中医认为便秘有虚实之分,邪滞胃肠、壅塞不通则致实秘,肠失润养、推动无力而致虚秘。治疗上当明辨病因病机,把握疾病之态,态靶同调,且注重药物量效,方能疗效显著。本案患者长期便秘,排便艰难,为顽固性便秘,且随着年岁增长,气血阴阳皆现不足,故便秘病性为虚,虚态显而易见,因此治疗上以虚态靶方为基础,酌加打靶药物,调态打靶,重视量效,从而攻克顽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为临床常见重症,若患者尚伴有肺源性心脏病,则往往由于肺部感染而加重心力衰竭。因此,控制肺部感染对于这些患者非常重要。而此类患者由于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其痰培养多为耐药菌感染,治疗尤为棘手。笔者跟随李可老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腹泻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种,因其泄下急迫,病情顽固迁延,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中医学认为本病属消渴病泄泻,各家辨治多从痰饮论治。究其原因,糖尿病患者病程日久,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下注肠道引起腹泻。而“久病多痰”“怪病多痰”,故对于长期的糖尿病腹泻并非通常健脾利湿法为适用,应从“顽痰”论治。本文糖尿病腹泻患者既往腹泻、腹胀甚,日行10余次,考虑痰湿日久经年,胶结凝聚成顽痰,固结于肠道,治疗以理气祛湿、通利豁痰贯穿始终,邪去则正安,腹泻得愈。整理诊疗经过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李克绍先生是山东中医药大学校创建之初的八大元老之一,齐鲁伤寒学派创始人。李老理论扎实,临床善治疑难杂症。现笔者试对《李克绍医学文集》中记述的调理脾胃治疗癫痫的两则验案分析如下。1癫痫(饮结中脘)女,年约5旬余。患者经常跌倒抽搐,昏不知人,重时每月发作数次,经西医诊断为癫痫,多方治疗无效……望其舌上有一层白砂样干厚苔。触诊胃部,痞硬微痛。问诊知食欲不佳,口干欲饮,此系水饮  相似文献   

18.
一、补阳还五汤治高血压案方××,男,18岁,学生。初诊日期:1969年11月3日。发现高血压已有二年,常感左半身麻木、发凉,静坐伏案学习时明显。怕冷,小便频多,面少华色,舌质淡紫,脉细弦缓。血压170/100。此气虚血弱,血行迟缓,凝而成瘀,阻滞络脉。仿王氏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克,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等、地龙各10克,桂枝5克,茯苓12克。上方服5剂后症状虽无明显好转,但血压已降至140/90,乃药中病机。于  相似文献   

19.
<正> 陈师丹华,年逾七旬,从事妇科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理论造诣深邃,临床经验丰富.兹摭取陈师治崩验案一则,希冀彰明老师治疗崩漏经验,启迪后来之学.杨某,45岁,崩中复发.据称崩中之前,停经五旬.就诊之时,经行5天,量多如冲,色鲜质稀,夹有紫块,小腹隐痛,腰酸畏冷,时现烦热,口干易汗,大便溏薄,舌淡苔黄,脉来虚数.纵观病史,有凭量多色鲜,苔黄脉数,断曰血热妄行;有据块下色紫,腹痛烦冤,判云血热央瘀;有以便溏腰冷,烦热口干,称谓上热下寒.今按经水色鲜质稀,伴见便溏,显是脾虚统摄无权;血块色紫,腹痛隐隐,  相似文献   

20.
脉诊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脉搏的搏动能够反映出人体气血脏腑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变化。“系统辨证脉法”是山东省中医院齐向华教授融合古今脉法的研究成果而开创的新的脉法体系,此脉法通过对脉象要素之间的组合规律分析,可以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机体的体质、个性和心理状态做出综合性的判断[1]。笔者运用此脉法指导临床诊治,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中4则案例撷取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