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2例,治疗组给予自制冬病夏治膏剂穴位贴敷及固本咳喘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观察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治疗能提高治疗组总有效率(P0.05),并能降低异常升高的EOS。结论:冬病夏治结合固本咳喘胶囊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来军  赵旸 《中国中医急症》2014,(12):2342-2344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敷贴组各46例,敷贴组在初伏后开始给予穴位敷贴:对照组给予空白敷贴.随访1年.结果 敷贴组预防哮喘复发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 (P< 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治疗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儿童哮喘有预防哮喘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土家药香.枫膏冬病夏治内病外治穴位贴敷防治哮证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6例和治疗组86例,治疗组采取香枫膏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每年夏天初、中、伏末伏各一次,3年为一疗程,连续二个疗程;对照组在哮喘缓解期不予治疗,只参加随访观察。观察两组哮喘发作频次、程度及其对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5)、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74.41%,P<0.01。结论:香枫膏穴位贴敷治疗哮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11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ATC评分与症状总评分以及肺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TC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而言,使用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既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又可以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药60 d后,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哮喘测试量表ACT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ACT评分及肺功能FEV1、FVC改善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金匮肾气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祛邪肃肺,化痰平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三伏贴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敷贴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夏季三伏天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观察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次数、急性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时中医证候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ACT评分明显升高,并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随访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次数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减少,并且治疗组随访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可提高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控制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金龙固本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41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宿痰伏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金龙固本合剂连续口服4个月,对照组不予干预,观察治疗后及随访1年疾病的复发率、国际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ACT)、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计数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国际哮喘控制测试表(ACT)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龙固本合剂能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预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襄城县人民医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哮喘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缓解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可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39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金龙固本补肺健脾合剂连续口服4个月,对照组不予药物干预,观察治疗后及随访12个月疾病复发率、国际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等指标。结果疾病复发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国际哮喘控制测试表(ACT):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金龙固本合剂能降低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减少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预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为哮喘缓解期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220-1221
目的:通过观察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肺功能、血嗜酸性粒细胞以及治疗和随访期间哮喘急性发作频次的影响,比较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作用。方法:将60名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每周治疗1次,疗程2个月,随访半年。结果:热敏灸和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的频次,且热敏灸较穴位贴敷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均可改善PEF,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热敏灸和穴位贴敷对FEV1(L)无明显影响。热敏灸组和穴位贴敷组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与穴位贴敷疗法均可减少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急性发作频次,并且对患者肺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其中,热敏灸疗法更好地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的症状总评分、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及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指标,并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症状总评分和ACT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FVC和FEV1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脱落病例。结论:金匮肾气汤联合冬病夏治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可改善临床症状,能够提升患者的肺功能,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1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将冬病夏治贴膏于夏天头伏期间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贴敷2~6h,10天后(即二伏)和20天后(即三伏)各重复贴敷1次.治疗前及疗程结束1年后观察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并分析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 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80%;治疗后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哮喘症状、缓解期时间、发作次数均明显好转(P<0.05或P<0.01),发作持续时间未见明显改善(P>0.05).将患者根据贴敷时间分为4h以下组43例、4h组47例、4h以上组40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其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慧玲 《新中医》2020,52(9):141-143
目的: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配合情志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性治疗和情志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比较2组患儿治疗效果及3个月内哮喘发作次数、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哮喘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贴配合情志干预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给药30d后,评价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及安全性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疗效、肺功能改善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扶正平喘汤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确疗效,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对哮喘稳定期患者外周血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影响,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哮喘患者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前后及健康人的IL-4、IFN-γ含量。结果治疗前哮喘患者IL-4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含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穴位贴敷治疗后哮喘患者IL-4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IFN-γ含量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哮喘患者存在Th1/Th2失衡,穴位贴敷可能通过调整哮喘患者Th1/Th2失衡,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伏九天穴位贴敷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免疫球蛋白(IgE)、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2组各60例,在三伏三九天治疗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则予模拟药膏穴位贴敷,治疗1疗程,随访1年,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肺功能、IgE、EOS情况。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_1、FEV_1%、PEF、MEF25、MEF50、MEF75均改善,IgE、EOS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相关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九天穴位贴敷可以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提高哮喘的有效率,改善肺功能,同时可明显降低IgE、EOS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1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将患者贴敷时间分为3组:4h以下组(1组),5h组(2组),6h组(3组),探讨贴敷时间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缓解期延长,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率76.7%。贴敷时间长短与疗效没有明显关系。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确切。贴敷时间长短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方法:穴位贴敷的局部护理与全身护理相结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50例肺气虚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采用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每伏贴敷1次,共3次。另收集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哮喘组患者贴敷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干扰素-γ(IFN-γ)及血浆P物质(S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采用Pearson方法分析哮喘组患者治疗前后Ig E、IFN-γ及SP的相关性。结果哮喘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g E、IFN-γ及血浆S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 E、IFN-γ及血浆S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患者治疗前Ig E与SP呈正相关,与IFN-γ呈负相关(P0.05),SP与IFN-γ无显著相关性(P0.05)。治疗后Ig E、IFN-γ及SP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调节神经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免疫功能,起到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菲菲 《光明中医》2016,(22):3328-3329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口服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80.30%,差异显著(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